675分「工地少年」考上清華獲獎5萬!學習用書堆滿房間!媽媽一句話...

2020-12-18 騰訊網

十年寒窗苦,只為金榜題名時,清北大學新生錄取歷年備受關注。今年也不例外,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通過自身努力進入最高學府,在人人高喊「寒門難再出貴子」的時代,他們用自己的實力和成績證明:貧寒是阻擋不了成功的。

自強自立

想為家裡減輕負擔 暑假在工地打工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考生孫川就是今年通過高考實現寒門逆襲的學子之一。今年高考,他以675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

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上打小工,為家裡減輕負擔,賺點學費、生活費。9月3日,冕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冕寧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優秀學生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頒發了10萬元獎金。

孫川和家人

17歲的孫川出生在四川冕寧縣惠安鎮迫夫村,家中4個子女中,他是老大。據介紹,孫川的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好,母親是一名小學代課教師,父親常年在外打零工掙錢。平時除了學習外,孫川還要幫助家裡幹農活,照顧弟弟妹妹。

孫川曾就讀於惠安小學,初中在冕寧二中,高中則是冕寧中學。8月30日,孫川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到達冕寧郵政郵件處理中心,縣郵政分公司支局長李世美撥打孫川的電話報喜,提醒他準備好身份證籤收郵件。

當日上午11時,郵政專車到達他家,將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交到孫川手中。

孫川籤收錄取通知書

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上打工。他說,打暑假工主要是減輕家裡的負擔,打了一個月小工,「爸爸媽媽挺辛苦的,我想自己做點事,給自己掙點錢,賺點大學學費、生活費什麼的,如果能夠自己解決一下,就不用麻煩他們。」

據了解,清華大學於2011年首創並實施了自強計劃,面向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或民族地區傾斜招生政策,給予不同分值的降分錄取優惠。「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有兩名考生雖然獲得了自強計劃的優惠錄取認定,但仍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實力達到了清華大學在當地統招批次的錄取分數線,孫川就是其中之一。

孫川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刻苦努力

從小的夢想就是清華

高中保持年級第一

走進孫川的家,房子比較破舊。走進屋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孫川的房間,裡面有兩張小床,書架上擺滿了書,書架旁還有兩摞厚厚的學習資料,放假回家時,他就在這裡學習。

孫川告訴記者,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小時候,就聽別人說起過清華大學,這是全國最好的學校之一。在高中時,有一次清華大學的哥哥姐姐到學校開展實踐活動,聽說了他們在清華園的那些學習生活,我就特別嚮往,想考起這所大學。」

孫川房間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

在母親李遠慧的眼中,兒子孫川在學習上一直很努力,每次回家除了幫家裡幹活,就在自己的房間裡看書,「他聽話懂事,性格溫和,在學習上很刻苦,基本沒讓我們家長操心過。」

「我們作為家長,一直對孩子虧欠太多,初中畢業那一年,他(孫川)本來考上了西昌一中的火箭班,但是我們家裡條件比較艱苦,他說去西昌讀書肯定要花更多的錢,就主動說在冕寧中學讀書,放棄了去西昌。」看到兒子實現夢想,她們一家人都感到欣慰,為兒子感到驕傲。

為感謝老師,孫川邀請自己的高中班主任賈晉洪一同打開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賈晉洪說,孫川在冕寧中學讀書的這三年,學習認真刻苦,平時考試成績保持年級第一。

孫川和班主任

孫川考上清華大學,當地政府部門及企業、親戚朋友都上門慰問祝賀,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9月1日,冕寧縣婦聯以及西昌一家公司分別向孫川提供了5000元的助學金,希望他努力學習,不負韶華,早日成才。

9月3日,為鼓勵冕寧優秀學子和教師團隊,激勵師生奮進,冕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冕寧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優秀學生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向其頒發了10萬元獎金,勉勵孫川同學努力學習,同時感謝各位教師對冕寧教育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關於此次獎勵的分配,孫川同學和教師團隊各獲5萬元。

頒獎儀式

9月5日晚,孫川說,最近一段時間都比較忙,他將啟程前往北京,到清華大學報到註冊,開啟嚮往的大學生活。「對於大學的課程,我也比較期待,有一些課外活動,我也是很感興趣的,希望能多參加一些。也特別想去北京的景點看看,到處走走。將來的話,希望好好學習,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讀書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

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

學習哥曾寫了一篇刷屏文章《震驚! 今年中考河南將有68萬人上不了普高! 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努力的初中生》,觀點比較犀利,其實就想以極端的形式,談讀書的重要性。

在成績面前,人人平等,讀書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

不要用 "學數學有什麼用,連買菜都用不到"給自己數學渣找藉口,雖然買菜時用不到,但它卻可以決定你在哪裡買菜。

高考是人生最後一次不看臉的競爭。

沒有傘的孩子,不要站在原地等雨淋,而是要更加努力。越努力越幸運,若是起跑落後,那就用汗水換成績。學/習/哥認為,所謂成長,其實就是越來越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學會了什麼叫天道酬勤。我們要做的,就是無論起跑線在哪兒,無論自己落後多少,都要咬緊牙關,不管不顧勇敢向前,直到旭日東升,雨過天晴。

來自甘肅定西的魏祥,身患重度殘疾,父親因患重症於2005年去世,留下母子相依為命。身殘志堅的魏祥,2017年高考取得了648分的優異成績,他請求清華大學提供一間「陋宿」,讓自己和母親居住。清華招辦回覆: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來自河北省有名的窮困縣棗強縣的學生王心儀家裡還有兩個弟弟,一家人靠兩畝土地和父親微薄的打工收入生活。2018年7月,她以707分考取北京大學。當許多人都在認為「寒門難出貴子」時,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跨入中國最好的學府。

他們都把貧窮化為前進的動力,用行動證明,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最近網絡上還流傳著一個說法: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去看看這4個地方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沒錯,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但大家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狀態真的會有不同。問問孩子,他未來想成為哪一類人。

你到北京旅遊是坐高鐵好還是騎自行車好?當然是坐高鐵好呀。學%習&哥覺得,知識就如同高鐵,有了這樣的工具,你實現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選擇餘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鐵坐膩了,你也可以騎上自行車領略風景,累了,你再坐高鐵不遲,這就是瀟灑,因為你有「知識高鐵」這個工具。

頭等艙可以優先登機,銀行VIP可以免排隊,演唱會最貴的門票位置最好......

這世界本不公平,這世界又異常公平,你得到的,其實都是應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以前人們總說學歷不能代表能力,但他們似乎忽略了,學歷背後是素養、是能力,是契而不舍的努力,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很多一流企業都聲稱學歷不重要,但他們從來不去二流學校招聘。

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唯有讀書,才是不被這個飛速運轉的社會拋棄的唯一方式。

每個人都喜歡一夜暴富的故事和無須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話。

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歲月裡放棄讀書。

多年後你會發現,那些年苦讀的歲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輕的苦。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END——

閱讀理解失分高達35%!

約讀網校【閱讀理解訓練營】

在線直播,共10節課,包含:

系統學習+知識點+答題結構+作業批改

原價980元,僅需599元

相關焦點

  • 工地少年675分考上清華,獲獎五萬元,別再說努力是無用功了!
    今年清華大學迎來了一位不平凡的少年——孫川。四川冕寧縣的考生孫川今年高考以675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就在收錄取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上打小工,為家裡減輕負擔,賺點學費、生活費。8月30日,孫川正式清華的錄取通知書。據了解,孫川在工地上打零工也是為了專業打基礎。
  • 涼山「工地少年」入讀清華:要為祖國衛星事業添磚加瓦
    曾因「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還在工地打工」而登上熱搜的「工地少年」孫川已開啟他四年的大學生活。9月8日,記者在清華大學報到現場見到孫川,臉上始終掛著笑,自信而內斂。
  • 675分考上清華「環化材」專業,看到他的書桌後,網友眼含熱淚!
    集眾多榮譽於一身的清華大學,不僅錄取分數線高,招生人數也是極少的,所以想考上清華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在2020年,清華大學在內地一共錄取了3500名學生,其中有一部分學生來自於農村及貧困地區,還有197名農村學生通過清華大學的自強計劃,被清華大學降分錄取。
  • 女兒高考726分考上清華,母親幫其打掃整理房間,打開抽屜愣住了
    因為考試是父母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途徑之一。考試成績更是反應孩子學習效果的指標。父母對於考試的緊張程度,大概是身不在其位的我們不能夠理解的。一到孩子考試的時候,有些家長恨不能自己去考。學生怕考試,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最為重要的考試其實不過幾場而已。而這其中最重要的考試,也是幾乎所有學生都要經歷的考試,就是高考。
  • 養了貓之後,還能考上「清華」的孩子,絕對是一位天才!
    「其實我是能考上清華的,全都怪我家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喵星人開始成為了人類學習的「背鍋俠」。在成績沒出來前,大家都誇獎貓咪是陪讀的「小書童」,可成績出來後,大家又會把考不上「清華」的責任推給貓咪!
  • 盤點影視劇中的學霸都考上了什麼大學?清華,浙大……
    在小說裡面,江辰的成績也是可以達到清華大學的,清華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當然他的媽媽也想讓他讀到清華大學,但是江辰卻不願意,他想報考的是浙江大學的醫學院,最後也是如願以償。去年大火的電視劇還有一部叫少年派這部電視劇,據說是以合肥168中學為原型而拍攝。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典型的學霸,錢三一中考狀元進入了這個學校。
  • 要多努力才能考上清華?高考700多分的學霸告訴你
    很多都在問到底多努力才能考上清華? 今天清華學長就來分享他關於學習生活的一些看法。 他的高考不高,也就700多分,全國Ⅲ卷。 人生本來是一場淘汰賽,並不是你考上了一所好大學就結束努力了。 在清華課業還是相對比較緊的,這裡說的緊湊並不是像高中一樣一天至少8節課,而是課少作業多,上課很燒腦,作業更加燒腦,平均每天學習6-8小時,遇到比恐怖的期中考,就會更長了。
  • 陽江16歲女生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冼奇琪說,她想學習交叉類學科,未來將考慮讀研讀博,走科研道路。 今年7月,正讀高二的冼奇琪與高三學生一同參加高考,取得了理科663分的成績,超出高優線139分,成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中科大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搖籃、中國版的「麻省理工」,2020年少年班是第四十四期學生。早在1978年,中科大創建了少年班,專門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
  • ta 陪伴我考上清華
    ta陪伴我考上清華宅在家中兩個半月從最初聽說不能回校,大呼我啥也沒帶回來到現在全套裝備備份完成,要啥啥不缺之前翻箱倒櫃找東西的時候高考結束的時候,寫完的筆芯堆滿了一抽屜。學習的「高光時刻」就是刷完一套模擬題,然後伴著bgm的副歌扭動起來,施展體育課學到的廣場舞招數。久而久之,還練就了抗幹擾的功力。後來口味逐漸多元。其時少年閒愁正酣,青春的感傷幼稚而真切,也借著各種民謠與「療傷音樂」得以安放和宣洩,苦澀之餘,對人生的況味有了膚淺而豐富的想像和理解,也多了一份淡然。
  • 母親養活全家,他高考後就去工地搬磚,最終以713分考入清華
    林萬東就是這樣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小男孩,全靠母親一人養活全家,他在高考後就去工地搬磚,想攢一些學費,他的不服輸,他的努力,讓他最終以713分考入清華,他的人生也迎來了逆風翻盤。林萬東是雲南宣威人,在2019年的時候,他以713分的高考分數順利被清華大學給錄取了,同時他也是那一年宣威市的高考狀元。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減輕母親的負擔。
  • 高考考上清華有多難?北京1萬考生超過46人讀清華,陝西僅3人
    在「雙一流」工程建設中,清華也領先於北大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因此,能夠在高考中考上清華,成為了眾多學霸的夢想。可是,高考想要考上清華,並不僅僅是學霸,就有資格去角逐。考生的戶籍在什麼樣的省份,也影響著考清華的難度。
  • 我考上清華北大關學校什麼事?老師笑而不語,網友各抒己見
    很多學校也以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數量作為自己的宣傳標語,畢竟清華北大在公眾心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一所高中能夠培養出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那麼就能間接說明這所高中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是不錯的,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初中學子或者復讀學子報考這所學校。然而近日,這樣一句話登上了熱搜:「我考上清華北大關學校什麼事?」這句「靈魂拷問」讓我們感到措手不及。
  • 柯潔、武亦姝...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報導現場: 今年考上清華的是...
    今年錄取的新生中既有「詩詞才女」武亦姝、「圍棋『七冠王』」柯潔、「全國高考最高分730分」楊晨煜、IMO滿分金牌得主謝柏庭等「明星學子」,也有被媒體廣泛報導的來自雲南宣威的勵志少年林萬東
  • 依依不捨,快遞員父親哽咽送女兒去清華報到 網友:祝前程似錦!
    陳美晨今年以675分被清華錄取,是當地時隔17年後又一名上清北的學子。看著女兒走進校園的背影,陳經偉有不舍,更充滿期待!網友評論:「努力奮鬥的父母是最好的榜樣!願前程似錦」延伸閱讀:女兒考上了清華,浙江快遞小哥激動哽咽在浙江開化,最近有一件事讓當地人倍感驕傲——馬金鎮姚家源村的陳美晨同學在今年高考中,以675分的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她還是當地時隔17年後又一名上清北的學子。
  • 高考650分被調劑專科,3年完成專升本考上清華研究生,完美逆襲?
    高考650分被調劑專科,3年完成專升本考上清華研究生,完美逆襲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幾天前已經落下帷幕,此時的考生們正在焦急的等待考試成績,也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應該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成績好的學生自然可以上985、211,
  • 考上清華北大就獎100萬?復讀班招生廣告引發批評
    最近,廣東湛江某中學復讀班招生廣告引發輿論批判,只要考上清北名校,就獎勵100萬。100萬獎金,這是什麼概念?如果放在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遍地土豪的城市,似乎沒什麼,但對於廣大中西部三四線城市而言,起碼是能夠買兩套房子。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經常聽人說,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可能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候 顯然,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優秀聰明的人,這些學生會利用在大學時期學到的知識繼續發光發熱,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飽滿,並非默默無聞。 可是,既然這些優等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上了大學就銷聲匿跡,默默無聞」的感覺呢?
  • 高考狀元713分上清華,為學費去工地搬磚,全家生活令人心疼
    梅花香自苦寒來縱使家境貧寒,林萬東的媽媽也沒有放棄讓三個孩子讀書,她知道,他們整個家庭的希望都在孩子們身上,只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林萬東的姐姐也十分爭氣考上了大學,在姐姐的薰陶下,林萬東也十分的刻苦,在別的孩子瘋玩的時候,林萬東在家裡做家務,幹農活,然後努力學習
  • 她是娛樂圈唯一考上清華的童星,成清華校花,網友:我酸了
    而且,很多明星是從小就出道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學習功課,文化課成績自然會差一些,大眾都能包容。然而有位童星卻不走尋常路,她是娛樂圈裡唯一一位年少出道,然後潛心學習考上清華大學的,可以說非常勵志了,她就是小戲骨「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