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小吃街都是人山人海,以老街的名號,以文藝的名義,千篇一律的賣著從義烏批發來的工藝品,以及難吃又死貴的小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吃街在全國各地都叫什麼名字……
在北京叫 南鑼鼓巷
全球遊客都愛來此 " 迷失北京 ",南鑼鼓巷臨近後海、什剎海,有的小夥伴從這些地方玩一圈餓了就直奔南鑼鼓巷了,本想著這裡有北京最特色的美食,卻沒想到到,一不小心踩上了N個坑坑。正宗的本土北京人幾乎不會選擇,它的火爆可以說是全球遊客 " 炒作 " 起來的,所以說人多是一定的。
在上海叫 田子坊
「田子坊」其名其實是畫家黃永玉幾年前給這舊弄堂起的雅號。近些年,曾經的街道小廠,巷子廢棄的倉庫,石庫門裡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多了藝術氣息薰染。從茶館、露天餐廳、露天咖啡座、畫廊、家居擺設到手工藝品,田子坊可謂是應有盡有,但普遍的特點就一個字 " 貴 ",不買肉疼,買了心疼。
在杭州叫 河坊街
河坊街自古就是杭州的商業中心,曾經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煙店、萬隆火腿莊、張允升帽莊四家名店各居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所在。近些年,河坊街被劃為杭州歷史文化街區,街上最具影響的有胡雪巖故居和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成為此街的一大亮點。整條街上以 " 地浮雕以及旱噴泉 " 為特色,展現著平凡的市井生活。但是從盛門口一直到金馬碧雞坊,全部都佔滿了小販! 賣羊肉串的,衣服玩具的、小吃、奶茶、甚至賣被子的,雜亂無章讓遊客大跌眼鏡。
在黃山叫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被稱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築風格的古代街市。印象中的 "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如果加上濃厚的商業氣息,或許會給滿心歡喜到來這裡的人們,一點點心理落差。
在南京叫 夫子廟
夫子廟作為祭祀儒家先祖孔子的廟堂本是古代國家最高學府。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街上小吃很多,但味道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絲綢製品普遍存在著漫天要價的現象,外行人確實需要留心。
在揚州叫 東關街
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不過現在和大多數小吃街售賣的東西幾乎一樣,價格偏貴,如果不選擇吃東西的話,體驗一下瀰漫在這裡的舊時光特有的沉重和閒適,還是不錯的選擇。
在成都叫 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的名頭很多,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名聲在外。如果你是衝著成都的美食去的,那你可就要失望了。寬窄巷子雖聲名在外,但裡邊除了茶館,咖啡廳和賣紀念品小店,確實沒什麼可逛的,而且裡邊消費比外邊高很多。
在福州叫 三坊七巷
三坊七街是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完美仿古街道中應有的細節這裡全都具備,卻獨缺的就是那一縷看不見摸不著的人間煙火,商業氣息太過繁重,不如舊時模樣。
在廈門叫 鼓浪嶼
鼓浪嶼也是名聲赫赫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到廈門去的人們,心中藏著一顆文藝的心,誰會不到鼓浪嶼逛一逛呢?適合拍照,但人比較多,商品價格略貴。
在武漢叫 戶部巷
戶部巷是一條長僅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但是戶部巷卻擁有全武漢最難吃的熱乾麵,不過想要看武漢的人氣還是可以逛一逛的!
在西安叫 回民街
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小吃街區,幾乎每一個去西安遊玩的外地人都要到這個地方「打卡」。不過,
一個肉夾饃賣到 15-20 元,還不如其他城市 5 元的好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如果恰逢節假日,你能看到的除了招牌閃耀的霓虹,就是各種各樣的人腦袋了。
在濟南叫 芙蓉街
芙蓉街是一條濟南特色的老街以及小吃街,因街上有名泉——芙蓉泉而得名。不過周一到周末,無論哪天去都讓你有種擠地鐵的感覺,商販會在門口用喇叭叫賣商品,喜歡安靜的人,真真不適合這裡。
在重慶叫 磁器口
磁器口原先有個很霸氣的名字,叫「龍隱鎮」,不知道為什麼改成這麼一個土得掉渣的稱呼。磁器口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新巴渝十二景」,當然也是呵呵有名了。磁器口商業氣息很濃厚,有各類美食小吃,糖麻花、雞翅包飯,竹筒飯 ... 如果買的話,一定要貨比三家。
在桂林叫 西街
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街上擺滿了各種旅遊紀念品。西街是外國人在中國最密集的一條街,每年來這裡居住休閒遊的外國人相當於這裡常住人口的三倍之多。所以自然而然,西街也成為了全中國最大的外語角,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為全中國之最。既然是外國人跑來相親的地方,所以你懂的,宰客現象非常嚴重。老闆一刀下去可能把你底褲都宰沒了。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看菜單點菜,或者把菜單拍下來。
在青島叫 劈柴院
劈柴院是20世紀初,
德國人佔領青島後修建的江寧路上改建的商業街區。
裡面海鮮居多,但找不對店家的話,海鮮並不是特別新鮮。明顯感覺是宰外地人的地方,只適合拍拍照留留念,證明自己來過就足夠了。千萬小心,不要吃到店家精心準備的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
在天津叫 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場面上一直說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雖然古文化街很有名,但裡面都是賣紀念品的地方," 泥人張 " 彩塑和 " 風箏魏 " 風箏,價格非常得不便宜。
在長沙叫 火宮殿
說起長沙聞名遐邇的小吃聖殿,大家的一定會脫口而出是火宮殿,但卻名不副實!網友都說,火宮殿擁有全長沙最難吃的臭豆腐和牛肉粉。
在麗江叫 麗江古城
被一句「豔遇之都」所吸引來的遊客絡繹不絕。來麗江的遊客有四分之三都是希望「有豔遇」。不過和全國各地的仿古步行街差不多,除了濃厚的現代商業氛圍外,就是嘈雜的音樂和熙熙攘攘的不明真相的遊人,和心目中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在南寧叫 中山路
南寧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美女難過酸嘢攤」。一條用腳從頭走到尾不超過 5 分鐘的美食街,一些美食的味道還不錯,如果服務的態度提升一下,或許會更加吸引大家。
看完這些專坑外地人的「美食街」,你怎麼看?你還知道有哪些遊客需要「避雷」的古城或是古鎮嗎?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