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蹲點手記)上海三林世博家園:社區市民舞廳的「淨化」歷程
新華網上海10月16日電(記者 羅爭光)已經好多年沒有上班的稽秀娣如今幾乎一周七天「上班」,卻還樂此不疲。今年50歲的她「上班」地點是上海浦東三林世博家園市民中心內的市民舞廳,「每天上午下午都騎助動車來,中午回家吃飯、午休,比上班還準時。」
市民舞廳每天清晨6點15分開始,分早場、上午場、下午場開放,下午4點結束,每場收3元錢的茶水費。記者隨稽秀娣走進去,只見偌大的舞廳內,燈光明亮,百餘名中老年人隨著歡快的樂曲起舞,一片歡騰。幾名頭髮花白的老太太圍成一圈,相互比劃著扭動腰肢,哈哈樂著。
稽秀娣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市民舞廳幾乎天天爆滿,但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和自己一樣來得並不多。之所以現在這麼受歡迎,要從舞廳的「淨化」歷程說起。
三林世博家園市民中心主任沈海英介紹說,近年來,交誼舞越來越受到普通市民的喜愛,如今城市的公園、廣場、綠地內,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大批中老年人湊在一起跳交誼舞,成為一種時尚的市民文化生活。市民中心作為居民公共活動場所,在建設時就專門開設了市民舞廳。
起初,市民舞廳由政府管理,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又轉交一家公司來經營。「那時候氛圍不好,常有一些不文明的人在裡面抽菸、喝酒,甚至打架,特別是抽菸,搞得空氣汙濁。」稽秀娣說。
「市民舞廳主要還是服務老百姓的公共場所,不能辦成娛樂消遣場所。」孫海英說,「經過探討,我們決定進行公益項目招標,邀請公益社會組織來承接這個項目的管理運營。公益組織不追求利潤,而是追求市民的滿意度,加上他們管理理念先進、方式專業,舞廳很快就有了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