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此「魚」非彼魚

2020-12-24 鹿人島主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

此節出自東漢大文學家蔡邕所賦的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因其遠離故土,思念家鄉所作。這首詩中的「雙鯉魚」,並不是真的兩條鯉魚,而是指用兩塊魚形的木板一底一蓋拼起來的鯉魚,書信就夾在中間,即裝信的函匣,也就現在說的信封。「呼兒烹鯉魚」即打開木函閱讀,「中有尺素書」即打開後看到用素帛寫的書信。這種鯉魚形信封沿襲很久,一直到唐代還有仿製。

雙鯉魚剪紙

中國古代又把雙鯉"、「鯉素"等作為書信的代名詞。

《 秋浦寄內》(時寓宋州) 李白

我今尋陽去,辭家千裡餘。

結荷倦水宿,卻寄大雷書。

雖不同辛苦,愴離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紅顏愁落盡,白髮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攜五色魚。

開魚得錦字, 歸問我何如?

江山雖道阻,意合不為殊。

詩中寫到李白收到宗夫人的來信,「手攜五色魚」、「開魚得錦字」就是魚形信封的寫照。這裡的信封可能是仿製的魚形木函,但是島主認為此時的信封多為折成魚形的紙質信封。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伴隨造紙技術的進步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紙作為書信的主要材質。

雙鯉魚掛飾

《結素魚貽友人》 唐 李冶(女)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這裡的「雙鯉魚」就像現在的摺紙一樣,是這位浪漫的女道士李冶將潔白的信紙折成一對鯉魚形狀。可是你怎麼知道我的心裡話呢?打開信紙看一看,你就知道了。大膽求愛的李冶又有著世俗女子的小心思,將信折成雙魚形狀,直白地表達了她想與她的「友人」結為夫妻,就像成雙的鯉魚一樣。

小魚摺紙

南宋的李清照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潭秋》中寫到「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陸遊也在《釵頭鳳.紅酥手》裡說「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這裡的錦書都是甜蜜的情書。這時候詩人們都在用什麼寫信呢?紙,這是個肯定的回答!那麼信封肯定也不是魚形的了,要不然「矯情」的李易安怎麼不寫「雲中誰送雙鯉魚」?呵呵,這可能是島主的臆想了。如有不妥,請多指正。

相關焦點

  • 遺我雙鯉魚 |《朋友圈論語》2017/10/19
    漢樂府有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句子,後來雙鯉就代指書信了。 有位畫家給同行們寫信:我家的牡丹芍藥開了,你們做兩首詩,明天到我這兒來,我們吟唱一下再飲點酒。當時蘇州文人的生活多麼悠閒,多有品味呀! 多想辦法,博物館的東西才會讓觀眾感興趣,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 古代詩詞的鯉魚 「遇上」 現代大學生的鯉魚圖,是不是美呆了(一) | 我是鯉魚小畫家
    如果你或者你家寶貝也喜歡書畫,我們家鯉魚的故事等你來分享你們家鯉魚的故事。尋找鯉魚符號系列活動「 我是小小鯉魚畫家 」首 屆 繪 畫 徵 集 活 動即將開始,敬請關注鯉魚財三尺,淺水不覆脊。蓮葉團團杏花拆,長江鯉魚鰭鬣赤。念君少年棄親戚,千裡萬裡獨為客。
  • 鯉魚,不僅是吉祥與富貴的象徵,也是古時許多有趣典故中的主角
    此時,古人將鯉魚視作只有貴族才有權享用的高級食品,鯉魚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貴族身份的象徵。於是,在這種背景下,古人寫下了《詩經.衡門》這首詩。此詩立意新穎、構思獨特,寫出了一個貧人的所謂「自傲」。「豈其食魚,必河之鯉?」作者採用鯉魚來代表精美的食物,通俗易懂,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對於此詩的創作意圖,眾多學者們各有見解,小小鯉魚的食用竟成了千古謎團。
  • 魚書遙遞,不遠千裡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 遊入歷史的鯉魚
    好運錦鯉 圖/視覺中國 所以問題來了,江河湖海裡的魚那麼多,為何鯉魚獨得好運buff?這條鯉魚到底是如何從江流中流入歷史的呢?又林登雲,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其龍門水浚箭湧,下流七裡,深三裡。 ——《太平廣記》 此後,魚躍龍門為世人一再渲染。
  •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兩漢:佚名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文採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它從萬裡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 鯉魚怎麼做好吃?鯉魚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鯉魚體態肥壯豔麗,肉質細嫩鮮美,是人們日常喜愛食用並且很熟悉的水產品。逢年過節,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取其「年年有餘」、「魚躍龍門」之意,增添喜慶氣氛。鯉魚為淡水魚,最長可達1米,有須兩對,尾稍紅,原產亞洲。兩千多年來,鯉魚一直被視為魚中上品,黃淮一帶有「沒有老鯉魚不成席」的說法。古人把鯉魚作為書信的代稱,古樂府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名句。
  • 年終活動預告:魚和年的故事
    漢代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尺素在古代,是一種用來書寫的絹帛,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隋唐 銅魚符隋、唐二代,朝廷頒發一種信符,符由木雕或銅鑄成魚形,時稱「魚符」。
  • 魚之樂也,道之意也.
    筆者有時聽著晴姐關於如何養活一條魚的碎碎念,便忍不住想:或許御晴堂作品那些愈見鮮活的魚,正是得益于晴姐的念念不忘?東坡愛魚之鮮美,便深研烹魚之法,寫下無數頌魚詩篇;晴姐愛魚之鮮活,便深研繪魚之法,畫出無數遊魚美姿,大約是同樣的道理。
  • 晨讀丨年年有魚
    大約是2005年臘月,父親來電要我回家過年時順便買尾鯉魚,末了還叮囑「千萬不要忘記」。我嗯嗯地應承著,心裡不免嘀咕:老家在橫錦水庫上遊,一年四季不缺魚腥,為何偏要鯉魚呢?疑惑是魚攤老闆幫我解開的。從菜場返回的途中,一篇《過年鯉魚貴》的腹稿匆匆打就,並投寄報刊。
  • 《廊橋遺夢》是一部愛情小說嗎?是,同時它也在述說詩與遠方
    在小說中,不止一次提到(甚至可以說是強調),羅伯特·金凱德是「最後的牛仔」,是從外星球來的生物。羅伯特喜歡的駱駝牌香菸、牛仔褲、銀手鐲、自由攝影這些元素,無一不在顯示著他身上的野性、自由、獨立思考的特質。正因為羅伯特如此與眾不同,才讓中年農婦弗朗西斯卡對他一見鍾情。
  • 此魚養在稻田裡,是鯉魚的變種,最大難超半斤,價格卻是鯉魚10倍
    文/農夫也瘋狂 前幾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了四大家魚的青魚,有人就指出筆者的錯誤,說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和鯉魚」,還有些人則說是鰱魚、鯽魚、草魚和鯉魚。他們這樣說的原因是鯉魚養殖的歷史非常久遠,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分布,是我國養殖最早的淡水魚類之一,在過去還是「淡水魚之王」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