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些好歌曲仍小眾,但至少蘇蘇這樣的音樂人已開始閃光

2020-12-11 澎湃新聞

       3月13日,《中國好歌曲》第二季決出了冠軍,是老牌蒙古族搖滾樂隊杭蓋。然而這個節目最大的贏家不是杭蓋,也不是趙牧陽或者馬條這些早已成名的獨立音樂人,而是閃亮新人比如蘇運瑩。

「小冠軍」蘇蘇

       在總決賽舞臺上,被大家稱為蘇蘇的

蘇運瑩

連續用了三四個「好澎湃」來形容自己在舞臺上的心情,這個年輕的海南姑娘雖然最後只以幾票之差,沒有坐上冠軍的寶座,但就看記者們在休息室不時哼唱其作品《野子》,「追呀、追呀」「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她也算觀眾心目中的「小冠軍」了。

       當晚學員們的狀態基本沒有比賽的感覺,倒像是來參加一場盛大的音樂節演出,記者在決賽後專訪蘇蘇時問她,「準備接受媒體評審投票前,你和杭蓋在後臺聊啥呢?」蘇蘇先標誌性的一陣大笑,然後說,「和巴根哥在聊顏色啊!杭蓋投票的背景顏色是藍色的,我的是紅色的。巴根哥身上穿的袍子是藍色的,他問我怎麼我身上沒有一點紅色的地方,怎麼背景是紅色的,我扯開裙子說我襪子是橙紅色的。於是,他叫我『紅哥』!我叫他『藍哥』!」

蘇蘇(右)和Hebe一起唱了《野子》

       蘇蘇是挺明顯的白羊座女生,和當晚幫唱的Hebe一起唱了《野子》,那個道具船很高,問她怕不怕,她倒一臉很爽的感覺,「不怕,很有乘風破浪的感覺!」

       很多人喜歡蘇蘇有磁性的嗓音,當然也喜歡她可愛的個性,比如問她在「小黑屋」裡想得最多的是什麼,她回答,「『哪裡有吃的』,哈哈!因為肚子很餓!」

       周圍人對她的評價都是:這是一個唱作俱佳的唱作人!而蘇蘇自己,是想成為「一個腦子和行動都平行的唱作人 」!她說,最喜歡給內心的自己寫歌,最希望給真誠的人寫歌!而她對幾位導師的評價也挺有意思:

       蔡健雅老師——感性獨立裡的性感

       華建老師——溫暖的陽光大男孩

       劉歡老師——理性有暗湧的洋流

       海泉老師——熱情火辣的內在外在

       羽凡老師——激動的時候不吝嗇地狂拍掌

周華健和戴荃(左) 

       問蘇蘇參加節目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她重複了好多遍,「友誼、滿滿的愛!」

仍是小眾的音樂

       對於一門心思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打破獨立和主流音樂之間壁壘,發掘更多優秀原創音樂的劉歡和節目團隊來說,他們的目標只能說完成了一半。

       也就是說,「好歌曲」發掘原創的目標多少達成了,畢竟很多人都知道了有蘇運瑩這樣一個靈光閃閃的姑娘,會寫歌,用詞和調性古怪,光芒擋也擋不住。但是,要說打破獨立和主流音樂之間的壁壘,它還是無可避免地失敗了。

       雖然節目播放的時候,不少人為獨立音樂人們傾倒,並且很可能成為他們第一次聽到諸如蒙古族搖滾或者西北民歌這樣血性的音樂。但是,節目過後,輻射的力量其實很有限。也就是說,這些以發行唱片和現場音樂為主業的音樂人們並不會因此多吸引一批歌迷購買他們的音樂,買票聽他們的現場。電視機前的人們看過熱鬧後就散了,他們的影響力將依然只停留在從前的圈子。

       不是說被《中國好歌曲》說動來參賽的獨立音樂人們不夠優秀。撇開他們的水準不談,就算來的是大陸公認最好的那一批音樂人,野孩子、舌頭、萬能青年旅店、五條人、惘聞、二手玫瑰、周雲蓬、竇唯、小河……結果恐怕也相似。

       好的音樂是超越地域、語音、文化的,這句話固然正確,但是大陸觀眾的音樂欣賞力遠在只要是好的音樂都能夠接受的水準之下。這不是侮辱民智,而是基於大眾欣賞音樂的能力,從早年的流行壓倒一切退化到偶像主打,連音樂本身的質量都已經不太在意的可悲現狀。

       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立音樂之所以小眾,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都是個體戶(事實上很多獨立音樂人都是籤了廠牌的),而是他們的音樂受眾真的只是一小撮人。這個受眾範圍和不同媒介之間的受眾差異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並非經由電視把受眾範圍擴大之後就能夠隨之變大的。換言之,看電視的人數的確遠多於去Live house的,但是他們的趣味決定了看節目的人中會去消費這些音樂的仍然只是原來的受眾,或者說原來的潛在受眾。

       基數就這麼大,就算用擴音喇叭在大街小巷放這些音樂,會喜歡的也只有這些人。

       當然,不是說聽小眾音樂的人就比聽流行歌曲追星的人高端。但是,當大陸地鐵上的大多數人在玩手機,看書聽音樂的人寥寥無幾的時候,一小撮人的市場基數也因此確定。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好歌曲》第二季出現馬條、趙牧陽的時候,有很多不善良的言論,說他們追名逐利,或者活得不好,不思進取跑到節目來混飯吃。這樣說就過分了。作為藝術創作者,誰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聽到。作為普通人,剛做了爹的馬條和趙牧陽希望為自己的孩子留下點東西紀念,讓自己的老娘看到兒子上電視,又有什麼關係。還有點玩心的,上個電視玩玩也無可厚非。反正節目結束了他們還是該幹嘛幹嘛,又不是從此成為節目大咖用音樂的本錢撈金,不過多了一點人生經歷而已,也讓更多人知道——聽,中國還有這樣有個性的音樂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好歌曲》蔡健雅:不再擔心年輕唱作人斷層
    談到這5個愛徒,蔡健雅立馬變身話嘮:「沒想到在第二季《好歌曲》我再度留下眼淚,羽田的歌做到了,在12小時極限創作中他徹底打開內心世界,小宇宙爆發;蘇運瑩是我期待已久的女唱作人,她的自由勇敢讓她的創作充滿了無限的正能量,她是我們的小太陽;祁紫檀的人和音樂都有魅力和魔力,第一次和她接觸就是那麼與眾不同;讓我搶到潘高峰這個寶太難得,他有節奏感的音樂表達內心深沉的感情;陳蘿莉19歲的身體住了老靈魂
  • 獨立音樂網站能讓音樂人賺錢麼?
    但十三月唱片公司老總盧中強則更願意樂觀地看待這一網站的誕生,「至少它讓我們看到,有渠道方願意站在內容方去思考問題,而且他們正在對市場進行細分,而只要市場細分,並且精準消費者的習慣,任何一個小眾市場,都可能有無限商機。」  不容忽視的獨立音樂市場  目前大量音樂下載網站在內容選擇上,更傾向於熱門的、大眾的以及流行的音樂作品。
  • 音樂分眾化大勢所趨 5sing加速原創音樂人突圍
    昨天結束的終極戰第二場,毛不易又出新作:《像我這樣的人》連刷現場人氣指數,上線酷狗後評論秒破999+。從《成都》到《消愁》,人們終於不再只為巨星吶喊,歌手也不再走捷徑翻唱經典,隨著曲風各異的原創作品相繼面世,看似眾口難調的音樂受眾,實則讓音樂人看到更多希望,分眾化市場已是大勢所趨。
  • 好歌曲停播石頭計劃發布 獨立音樂人怎樣才能過上體面生活?
    最近原創音樂界有兩件大事發生:1.劉歡曝《中國好歌曲》停播,國內唯一純原創音樂節目止步第三季;2.網易雲音樂推出「石頭計劃」要在未來一年內拿出2億全方位支持獨立音樂人。國內原創音樂人的生存狀況確實不佳,根據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68%的音樂人,單純從音樂上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 那些以地方命名的歌曲,雖冷門卻很好聽,網友:已單曲循環
    音樂藝術除了可以給人修身養性的藝術功能以外,還有一個很實在的經濟功能,比如有一些以地名命名的歌曲,這個歌曲一旦火了之後,就會吸引很多人去旅遊,促進當地的旅遊經濟發展。小編來盤點一下,那些以地方命名的歌曲,雖然冷門,但是卻很好聽。
  • 王貳浪原創歌曲《像魚》成爆款 快手音樂人計劃助力好聲音找到...
    2018年12月發行的《像魚》,經過近半年發酵,好音樂終被更多人聽見。據了解,《像魚》在酷狗音樂連續上榜48天,排名曾飆升至14名,堪稱原創網絡歌曲中的一匹黑馬。在快手上,《像魚》目前的播放量達2651.8萬,有約5萬的翻唱版本,並有345萬條作品以《像魚》為背景音樂。但誰也想不到,這首快手「爆款」歌曲的原唱王貳浪,並不是科班生出身。
  • 發掘好聽的小眾歌曲,還能更好地支持獨立音樂人:Bandcamp
    在 Bandcamp 遇見自由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數位音樂商店,iTunes Store 雖然能夠讓音樂愛好者方便地買到喜歡的音樂作品,但是對於音樂人而言卻不是很友好:音樂人必須接受 iTunes Store 嚴苛的利潤分成條款,對於剛出道的新人來說明顯很不公平。
  • 這年頭爆款歌曲的原唱是誰,我從沒搞清過
    /抖音隨著短視頻的平地而起,越來越多音樂人,開始以短視頻為突破口,尋找實現音樂夢的另一種可能。雖然樂隊綜藝帶火了樂隊文化,但真正能被看得到的只是鳳毛麟角,而那些更具綜藝感的樂隊,也更容易成為節目首選。比如這個夏(秋)天,因為「土味」頻上熱搜的五條人。據說仁科和茂濤在後臺採訪的時候聊了三個小時音樂,可這些最後並沒有呈現在節目裡,取而代之的是極富「綜藝效果」的笑點。五條人也從參加綜藝比賽,變成了參加真人秀。
  • 特別的情人節 95後音樂人原創歌曲向戀人「雲表白」
    來自重慶的95後音樂人阿文,就通過原創歌曲《等到有一天我能出得了家門》,向遠在湖南的女友傾訴愛戀。阿文本名田匯文,目前就讀於西南民族大學。他從小喜歡聽歌、唱歌,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自學寫歌。「我寫歌就是把方文山的歌詞寫下來,玩形容詞換形容詞、名詞換名詞的文字遊戲。」高中,舅舅送了阿文一把吉他,開啟了他的作曲之旅。
  • 楊坤diss《驚雷》的背後,是這樣的寶藏音樂人沒被發現
    2010年華語樂壇主流新生代音樂人,在類型音樂的開創引領與大眾流行平衡點上,明顯遜色於華語樂壇的前輩們。和網絡崛起後多媒體的平臺結合,最終就造成這樣的結果。青少年打榜掌握音樂排行榜,但音樂除了」飯圈自嗨「,大眾流行基本不行。
  • 《好歌曲》趙雷被稱「回鍋肉」 唯獨劉歡「敢推」
    作為獨立音樂人,小眾歌手,趙雷說,自己來參加電視節目就像「小青蛙要跳出來看看」。獨立是創作上的事,但不能因此封閉自己。說說「好歌曲」 對待質疑很寬容獨立音樂人參加電視節目往往會受到一些人質疑,但在這方面趙雷卻顯得比較寬容,思路並不閉塞,他認為一些人的想法偏激了,作品需要好的平臺,音樂能不能被大眾接受需要檢驗,不能總窩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趙雷這樣形容自己參加「好歌曲」的心態:「我就像小綠青蛙,要跳出自己,跳出來看看。」
  • 比起今年的爆款歌曲,我們更想了解背後的酷狗音樂人
    婚後,兩個人才開始成立組合,據許勇透露,當時也沒想過要出名,只是想著成立組合後演出的機會是不是能增加些,多賺點錢養家。「記得那時候我開著一輛二手女式摩託車,載著她從這村到那村,婚慶、祝壽……各種演出都接。後來我們也一步步唱到了更大的舞臺,上了湖南衛視、央視的很多節目。」彼時山水組合一直走翻唱路線,因為缺少原創歌曲,上節目帶來的影響力並不大。
  • 影評:《閃光少女》是充滿驚喜的「三無產品」
    雖然被許多觀眾認為是一部青春片——的確國產青春片通常有的橋段,這裡幾乎都有,卻不再是主菜,比如「出國」安排給了男二——一個看不起民樂的鋼琴渣男,比如「戀愛」安排在了男女主角都結束了高考之後。真正打動人的,居然是B站、崩壞學園、洛天依等等這些很「二次元」的元素。鮑晶晶厲害的地方,是在於把這些90後的摯愛元素,混搭進揚琴、民樂這些看起來甚至是「老年態」的內容中,卻顯得並不突兀。
  • 鄭秀文薛凱琪力挺《好歌曲》 大讚林二汶
    上周五,《中國好歌曲》迎來了導師收歌的第五期,這期節目無論是臺上還是臺下都顯得十分「熱鬧」。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2月2日報導 上周五,《中國好歌曲》迎來了導師收歌的第五期,這期節目無論是臺上還是臺下都顯得十分「熱鬧」。周華健與羽泉為搶人而火拼,「戰事」已達白熱化階段,來自香港的林二汶一首深情的《至死不渝》將觀眾們帶入了一個美好的愛情世界,甚至連鄭秀文、薛凱琪、黃貫中都紛紛力挺,令觀眾目瞪口呆。
  • 90後原創音樂人侯博遠:英倫下的音樂人生
    2010年發布了首張翻唱專輯《敬侯佳音》,隨後更是憑藉《查令十字街》、《北京往事》在華語樂壇展露頭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了這位年少成名的90後旅英原創音樂人侯博遠。而在他閃光的背後,卻有著常人無法體會的憂愁與思考,也有著對音樂的那份執著與鋒芒。
  • 那些不甘平凡,卻選擇留在郴州的獨立音樂人,能靠音樂吃飽飯嗎?
    郴州音樂人曾立波:工匠精神"我想做一個好老師、好父親、好的搖滾人」《那些純真》)談到現狀,老師表示只想做一個好老師、好父親、好的搖滾人,繼續把自己熱愛的事情做下去。而筆,終究還是握在歌曲創作者的手中。說唱來自於街頭,帶來的感覺總是天馬行空,有趣且多樣。這次,我們邀請到郴州本土音樂人Larry,與其他展開了一次有趣的聊天。Larry是一位90後嘻哈少年,15歲就開始接觸HIP-HOP文化。
  • 臺灣音樂製作人吳旭文:「自媒體時代為兩岸音樂人帶來全新爆發力」
    9月5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的臺灣音樂製作人吳旭文認為:「自媒體時代為兩岸音樂人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和全新爆發力」。  在華語音樂界,吳旭文成名已久。從業25年來,他曾做過樂隊主唱、自由製作人、專職詞曲作者,與他合作過的藝人有「四大天王」、李玟、齊秦、陳奕迅、蘇永康、沙寶亮、田震等。
  • 喜樂計劃開賽:小眾樂器集體出道 吸引500多名音樂人參加
    截至目前,喜樂計劃吸引了500多名音樂人參加。蘇牧哲、呂樂、空雨、自得琴社、鄧壬鑫、王可鑫、sususu、宮徵社、嗨的HiDii國樂團等、三畝地、竹鈴七弦音樂、呂恆、三火producer、水墨鋼琴師等,眾多熱愛器樂演奏、愛好純音樂創作、熱衷彈唱的純音樂人紛紛參賽投稿。
  • 《好歌曲》當事人|劉歡:沒想過二度當冠軍導師
    比賽當天,劉歡、蔡健雅、周華健、羽泉四組導師接受了搜狐娛樂的獨家專訪,暢談執掌《好歌曲》「帥印」的那些欣喜和鬱結之事。  劉歡:二度當冠軍導師很意外  持續3個多月的《中國好歌曲》落下帷幕,賽前的大熱門杭蓋樂隊一曲《輪迴》震撼有力,直擊人心,最終一舉問鼎「冠軍創作人」。
  • 音樂人紛紛逐夢影視圈,歌曲改編影視劇「錢途」真這麼明亮?
    當音樂改編影視劇成為新的風口,一個接一個音樂人開始逐夢影視圈,幾乎每個人都曾立下這樣的宏圖大志:任賢齊表示要把《心太軟》《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傷心太平洋》一起改編成電影三部曲。2014年,改編自高曉松創作的同名歌曲的《同桌的你》斬獲了4.55億票房,何炅執導的《梔子花開》斬獲了3.8億票房,這些電影的成功,讓音樂圈的人看到了自己跨界撈金的希望。因此,音樂作品版權的影視開發逐漸成為風口,在2015年國家廣電總局的立項公示中,合一影業更一口氣立項了《你的背包》(陳奕迅)、《她來聽我的演唱會》(張學友)和《小情歌》(蘇打綠)等三部由熱播歌曲改編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