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王延斌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在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主辦方為到訪的記者們準備了十足的驚喜。
以可再生能源和零汙染排放為看點綜合能源供應系統讓人印象深刻;代表著未來的北辰大張莊智慧能源小鎮展示出一幕幕讓人倍感神奇的場景;而「0+小屋」拒絕了外入電源,它將自身清潔電力智慧地分配到各個房間和家用電器上,並將餘電上網……
電力系統曬出的「小康生活」,更是用一項項接地氣的創新成果,深度服務小康社會建設的努力。
電網公司不僅賣電
未來,電網公司不光賣電,發電企業不光發電,他們都將向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轉型。簡單來說,電網公司不單銷售能源商品,還銷售能源服務,當然這種服務依附於能源商品之上。
這便是「綜合能源服務」。
在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一套複雜的能源供應系統:光伏發電、儲能微網、地源熱泵、蓄熱式電鍋爐、冰蓄冷空調、太陽能空調和太陽能熱水系統被集成到一起,7個能源子系統在一個「大腦」智慧下有序運行。
這是國網公司的首個綜合能源服務項目。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王嘉庚向科技日報記者強調,該項目的可再生能源佔比達到33%,實現了100%電能替代和零汙染排放。
「通過對能源數據的實時採集、深入分析和精準預測,運行調控平臺可為整個園區提供最經濟的能源配比,提供冷、熱、電一體化供應。」王嘉庚說,「我們首次應用了智慧物聯技術,在園區內部署了5000餘個傳感器,實現對於管理、安防、運營服務等22類聯動場景的實時監控,邁出了建設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一步。」
這些場景「代表了未來」
從外表上看,北辰大張莊智慧能源小鎮商務中心並沒有十分特別的地方,但是當進入大樓了解之後,「別有洞天」的感覺撲面而來。
工作人員說,北辰示範區商務大樓是由7颱風機、光伏板、外部電網以及儲能設備共同提供電力負荷。3臺地源熱泵機組不間斷地將地熱能轉換成大樓的冷熱供給和生活熱水。這種「地源熱泵+風光儲能」的綜合能源服務方式,使能效比達到2.38,綜合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9%,新能源自發自用、儲能系統、地源熱泵以及綜合能源管控平臺的智能控制成效明顯,可再生能源佔比為37%。
上述種種應用,展示出天津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商務中心綠色辦公綜合能源示範工程的特別之處。
國網天津城東公司客戶經理白辛雨說,現代科技的介入,使得風機、光伏板、地源熱泵構成的供能系統,風、光、地熱等多種能源因地制宜、就地利用,實現能效最高、能耗最低。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在該商務中心,近40%的能源供給來自可再生能源,配備的儲能設備不僅可以解決分布式電源出力不穩定問題,而且可以利用夜間低谷電蓄能,在白天用電高峰時供能,通過峰谷電價差為客戶節省一筆電費支出。同時,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實時監測大樓房間的溫度變化,自動調節地源熱泵的冷熱出力,每年可以為樓宇節省用能成本100多萬元。
零能耗的「0+小屋」
是一種科技探索
一座充滿未來氣息、科技含量十足的房子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今年4月剛剛落成的零能耗智慧建築——「0+小屋」。
談起「0+小屋」,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魏顯鑑「如數家珍」:它最大限度利用了屋頂、路面等可用空間,鋪設60塊光伏板,光照條件較好情況下,每天可發電60度,完全做到建築用能自給自足,並實現餘電上網,成為區域分布式電源。同時配備零能耗建築運行管理系統和40千瓦時的儲能設備,光伏產生的電能可以儲存起來,在夜間和光照不足情況下放電。
記者注意到,小屋內還安裝了自主研發的家庭能源路由器,根據需要自動啟動熱水器、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此外,小屋也安裝了智能量測系統,居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每個電器的實時能耗和用電分析,參考節能建議,享受「管家式」服務。
「能源領域的智能創新為電網賦予了更多的價值。」曾被授予「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稱號的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向記者表示:「我們將在『智能+』與傳統電力技術的融合發展中積極探索實踐,爭取將更多的科技型、創新型、通用型的成果轉化為服務民生的有力支撐,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