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學生,從古代的科舉,再到80年代我們進行改革開放時,越南時刻跟腳步,摸著中國過河,甚至有的時候還要更加的激進。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好學生,卻徹底地拋棄了「漢字」,比韓國朝鮮還徹底地進行了「去漢字化」,現在的越南文字中,已經徹底的看不到漢字的影子了。
如果到越南旅遊,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
越南的古蹟都是中式建築,裡裡外外也全是漢字,中國人到那裡的話,說不定會感覺回到了80年代的中國。
可來來往往的那些顴骨外翻,皮膚略帶黝黑的越南人,看著他們先人留下的墨寶,不會讀不會寫,一臉懵逼,就像是看天書一樣。
中國和越南千年的羈絆
越南作為中國附屬國的歷史比朝鮮(高句麗)還早。
早就在秦末漢初就被秦國大將趙佗割據建立南越國,接受了秦軍帶去的中原文化和技術,在漢武帝時南越國滅亡,其國土也被漢朝吞併,改為交趾郡。
雖然之後交趾和中國分分合合,直到越南獨立成一個國家後,漢字也還一直都是越南的官方文字。
在這個過程中越南也想做出改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字。
於是越南向日本學習,利用漢字創造出屬於越南自己的「喃字」。
喃字是雜交的產物,大部分由兩個漢字組成,一半是表音,是越南語的讀音;一半是表意是這個字的意思。
這就導致了喃字非常的難學,不僅要會說越南語和漢語,還要準確的知道漢字的讀音和代表著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使用喃字。
創造出喃字的人一定是一個變態,用自己國家的文字還得學會一門外語。
而且該文字的創立不是越南政府主導,是民間文人貴族自創的,沒有標準,雖然之後得到大力推行,但也不甚理想,沒有取代漢字的地位。
自此,在越南漢字和喃字並存。
去漢字化
所謂的「去漢字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漢字不管是在朝鮮、日本,還是在越南,從來都沒有在民間流通過,一直被上層社會所壟斷,也談不上去不去的問題了。
當19世紀法國殖民者徹底的佔領越南後,便開始強制性地推行一位法國傳教士創立的拉丁字母國語,用以強化在越南的統治。
其實即便沒有法國人強推,漢字和喃字在越南的沒落也必然會發生。
以拉丁字母為主創造出來的越南國語字實在是簡單了,就像我們的拼音,只要你會說,就能拼出來,根本沒有什麼多音字不會寫的字,在學習和使用上完虐漢字,更不用說喃字了,被取代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到了1945年,胡志明領導越南人民擊退日本和法國侵略者後,越南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時候。
漢字在越南已經沒有多少人會了,本來薄弱的社會基礎都煙消雲散了,即便是越南政府想要再次回歸漢字,都不可能了。
更為重要的是,
越南這位中國的好學生對中國一直有隱藏很深的恐懼和敵視心理,所以,無論如何,廢除漢字對越南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況且對於越南而言,不管是漢字還是國語字,都是外來文字,那個實用就用那個也無所謂,只要能夠拼寫正確,表達意思就行了,不就是文化傳承斷裂嗎?
而且不管用哪個都傷了民族自尊心,那還不如用簡單拉丁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