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房產
01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長三角城市群的多個城市在過去10年也表現不錯,其中合肥以60.57%的人口漲幅位列漲幅榜第一位,杭州、上海漲幅也超過20%。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在人口流動背後,有兩個因素特別關鍵。首先是流動人口的工作機遇,這與城市的民營經濟、個體經濟活躍度有關。其次是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城市的人均GDP、可支配收入較多,意味著這個城市競爭力較強,吸引人口流入。人口流入或流出背後,是城市的發展差距問題,城市發展差距越大,人口變動的數據也就越大。
0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38字談住房問題,釋放什麼信號?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238個字談住房問題,這是近三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住房的表述篇幅最多的一次。在重提「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同時,會議重點強調要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明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對住房問題的表述,涉及長租房、租購同權、土地供應、市場整頓、租金調控等多個全民關注的熱點。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指出,要租購同權,還要保護承租人的租賃權或對租賃房屋的使用權,未來的法規政策,也應該為承租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認為,要使長租住房的經營者獲得應有的盈利,實現可持續發展,可通過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實行與購買住房不一樣的拿地模式,允許年付土地出讓金等方式,降低租賃住房用地成本。還有,整頓租賃市場秩序,還需要大力打擊「黑中介」,以及利用租金貸獲取大量資金的逃債行為。
趙秀池也認為,對租金的調控,不應該用限價的行政手段,而是通過各種經濟手段,讓房租水平達到合理水平。
03
燕郊樓市疑云:限購「鬆綁」,一房難求?
近日,有消息稱「燕郊樓市風雲再起,部分項目被搶購一空」。
如今,燕郊樓市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1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對燕郊房地產市場實地走訪調查發現,當前,燕郊整體樓市並沒有全面「火」起來,僅有個別項目為回籠資金低價出售而引發了一波熱度,市場冷熱不均現象明顯。對此,相關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客觀來說,燕郊樓市並沒有全面火起來,只是個別房企到了年底著急回款,拉低了項目的銷售價格,這只能說明是個別樓盤在『忍痛割肉』,只是銷售量看似『火爆』。
而值得關注的是,在記者探訪過程中,部分住宅項目的銷售人員宣稱「限購已經放開」。但當地住建部門工作人員卻對此予以了否認。
對於上述住宅項目銷售環節中宣稱的「不限購」等問題所帶來的法律風險,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曹雁律師表示,「購房人一定要按照正規渠道和程序購房,切莫貪圖眼前誘惑。現在是房住不炒的新環境,越是著急回款的開發商也容易出現資金問題,如果一旦因購房資質而不能網籤過戶房產,極易衍生一系列購房糾紛,需避免出現這種財房兩損失的局面。」
04
蛋殼租客結清租金貸流程公布:退租後,無需還款也可結清貸款
12月18日,「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官方服務號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布了蛋殼租金貸客戶結清貸款操作指引。公告稱,蛋殼租金貸客戶退租後,無需還款也可結清貸款。
即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已退租客戶(指已和蛋殼解除了租賃合同的客戶)可登錄「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公眾號,回復「貸款抵償」,自助辦理貸款結清手續。公告還提到,如果租客尚未退租,可待後續退租後再行辦理貸款結清事宜。
05
實地探訪北京二手房市場:臨近年底交投活躍,學區房又火了
「近年來,北京春節前後都會有二手房的成交小高峰出現。一般是11月份開始,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年的2、3月份。目前,二手房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動,後期是否跟漲,要看12月份和1月份整體的成交量。成交量持續放大,便宜的房源出清,剩下談價空間小的房源,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多位二手房中介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二手房價格相比新房堅挺的原因,主要和北京地區以限競房為主的新房市場降價促銷、相關開發商加速出清庫存有關。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地區限競房合計入市100個項目,總體供應限競房住宅91060套。截至12月12日,合計成交52746套,網籤率58%。
另外,為了趕在學籍信息採集前在學區房實現落戶,目前學區房看房人數已經升至高位。「目前,北京知名學區房價格已經攀升至2017年初的高點。」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張大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海外留學被限制,學區房需求有所增加,助推價格走高。」
06
今年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達7.3萬億,上海成「雙料冠軍」
12月18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全國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測算,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二手房市場底部升溫,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達7.3萬億元,比去年增長8.1%,創2015年以來最大值。儘管總量創新高,但區域分化、產品分化非常明顯。
在二手房交易額(GMV)榜單中,一線四城及強二線城市,如南京、杭州、天津、成都及武漢等,憑藉規模優勢及價格優勢躋身TOP10。與去年相比,上海依舊居於榜首,GMV突破萬億。一線四城排位不變,蟬聯前四。杭州、成都憑藉規模增長擠進前10,而蘇州、重慶則掉出榜單。
二手房成交套數榜單中,上海以29.1萬套的絕對優勢居於榜首,比排在第二位的北京高出76%。TOP10的城市中,深圳及合肥兩城憑藉成交量的增長擠進榜單,瀋陽、蘇州兩城掉出榜單。值得一提的是,TOP10的城市成交總套數佔全國成交量的1/3。
07
今年房地產銷售規模或將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逾1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近14.90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提高1.4個百分點。這是年內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增速首現正增長。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9.5%,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0.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13.7%。
除銷售數據外,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到位資金等指標同比增速繼續加快。1~11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12.95萬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6.6%,增速提高1.1個百分點。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預計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分別增長1.5%和7.7%,行業銷售規模將再創新高。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指出,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累計增速年內首現「雙漲」。這說明疫情對樓市的影響已基本消退,今年全年的商品房銷售規模有望超過去年。
08
多地頻推優質地塊
臨近年末,多個地區推出大量優質地塊招拍掛,北京、武漢等地單次推出地塊金額高達數百億元,引來眾多房企積極參與。
12月17日,北京掛牌5宗預申請地塊,朝陽區王四營鄉3宗,房山區城關中心區1宗,大興區大興新城1宗,總起始價204.45億元。12月15日,武漢共推出14宗土地,其中包含9宗住宅用地、3宗綜合用地(含住宅)、2宗商業/辦公用地,總起始價約為198.83億元。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受限融資「三道紅線」,不踩線的房企在未來競爭格局中將處於有利位置。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預計未來20%的房企最終會佔據60%以上銷量。隨著房地產投資屬性減弱,大型房企因為口碑等因素,會有更強勢的市場地位。土地儲備充足、開發情況比較好、財務狀況更健康的房企更具競爭實力。
09
防範樓市風險,多地念起預售資金「緊箍咒」
近期,商品房爛尾消息不時傳出,一些不靠譜的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捲款跑路,導致項目爛尾、購房者入住新家遙遙無期。為了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防範樓市風險,12月以來,全國多地出臺政策,加強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監管,確保預售資金專款專用,從源頭上防止爛尾樓的出現。
在專家看來,對預售資金進行監管,只是為開發商劃出了一道「底線」。「只針對建設資金,而這一部分成本佔總成本比重低。房地產企業理應留足這部分的資金餘量,否則就表明其自身抗風險能力弱,進而存在工程爛尾的風險。」雲南新亞地產分析師慄華說。
「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背景下,不同地區樓市的資金監管呈現相近態勢,側面印證了近期內這些地區可能出現了房企資金鍊斷裂問題。」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清傑表示,下半年,各地出臺的有關加強預售資金監管政策,是在新一輪穩定房價的大趨勢下,通過規範預售資金來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做法。
10
花3萬元租豪宅人群自述:我不是「凡爾賽」,我只是有錢!
根據貝殼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北京、深圳、上海三城市 套均租金均在4000元以上,其中北京2020年套均租金約為 5102元,在30個樣本城市中位居前列。
不過,在北京套均5102元的租金之外,還有一群更為小眾的租房者。「平均年齡31歲,女性居多,文娛、金融、網際網路產業居多」是這群小眾租房者的群體畫像。
他們每月租金是均值的五到六倍,在他們看來,租房不止是暫時的過渡期。根據自如豪宅提供的用戶畫像顯示,這部分小眾租客佔據市場需求10%的豪宅租賃。他們每月花費租金數萬元,甚至比買房人每月的還款額還高。不過這些錢在他們眼中「花的值,畢竟當下的享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