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媒體和老司機經常會說一句話——「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爆胎的死亡率幾乎是100%」。這是真的嗎?坦白地說,這樣的說法確實沒有理論和數據支撐,只是為了強調高速爆胎的危險性。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爆胎的確非常危險,但這並不意味著難以應對,相反,如果掌握了合適的方法和訣竅,就算是新手上路,面對高速爆胎也能輕鬆應對。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爆胎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關性分析》中的數據顯示:
在因爆胎引起的848起高速交通事故中,受傷200例,死亡12例。
也就是說高速爆胎的受傷率約為23.6%,死亡率約為1.42%。與所謂「高速爆胎死亡率100%」的說法相去甚遠,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能掉以輕心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還需要知道另外一個數據:
由爆胎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佔比高達30%。
這個比例還是相當高的。那麼,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速爆胎,到底如何應對才是最好的呢?只需要掌握3點。
第1點:車速
高速公路是一個很嚴謹的地方,車速太快或太慢都容易導致事故發生,而時速120km/h下發生的爆胎和130km/h乃至140km/h都截然不同。
很多人仗著「超速10%以內不記分不罰款」的福利開到130km/h以上,殊不知,我國高速公路設計120km/h的時速是經過充分的安全論證的,超出的速度越多,就意味著離車輛的極限越近,發生事故的概率也越高,發生事故後的傷亡概率就越高,而且幾乎是呈幾何倍數的關係增長。
因此,不超速行駛是應對不可預估的高速爆胎的第一準則。
第2點:技術
這個技術,指的是對車輛自身和車身周邊情況的反應,以及對方向盤的掌控能力,這一點是不分新手老手的。
在高速爆胎的瞬間,汽車除了行駛姿態上的變化,本身並不會失控,但由於爆胎後車身姿態的傾斜以及與路面摩擦力的增加,有些慌了神的人開始和方向盤較勁,這樣很容易出現走S形路線,甚至是翻車。
面對高速爆胎,一個合格的駕駛員應該緊握方向盤保持車輛沿著當前道路繼續行駛,逐漸降低車速並在安全的環境下靠邊停車。
第3點:輪胎
想要應對高速爆胎,成本和風險最低的做法就是關注輪胎本身。
眾所周知,引起爆胎的4個主要原因就是:不正確的胎壓、輪胎的老化、輪胎的質量、路上的坑洞或異物。顯而易見,我國高速公路路面的維護相當不錯,路面出現坑洞或異物的概率並不高,那麼,使用大品牌的輪胎、避免使用老化的輪胎、經常檢查並維持正確的胎壓,就成了防患於未然的最好方法。
縱然高速爆胎的死亡率並沒有100%,但這種情況依然是非常危險的,只要牢記並做到上面3點,就算是新手一般也能輕鬆化解。然而,在面對高速爆胎時,很少有人能夠從容地面對,正因為這樣,國家才規定所有的車輛必須強制安裝胎壓監測設備,這樣做也是為了儘可能避免高速爆胎的事故發生,為我們的安全增加了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