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勝的文在寅,會成為韓國第一個「善終」的總統嗎?

2020-12-19 地球已連接

文在寅勝了,大勝。

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當下,作為抗疫「優等生」的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也急劇上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久前舉行的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中,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拿到了163席,聯盟的共同市民黨也拿到了17席,總共拿下300個席位中的180席,剛好達到五分之三。

這是韓國1987年民主化以來,單一政黨拿下的最多議席數。

韓國總統這個職位似乎被詛咒一樣,這麼多年下來,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下的總統都「不得善終」。

就在之前不久,文在寅也似乎中了「魔咒」,在韓國民眾的聲討下差點引咎辭職。

如今,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勝,對韓國政局關心的人們,都會有以下的疑問:

文在寅,會成為韓國第一個「善終」的總統嗎?

0101

在韓國,文在寅被稱為「難民之子」。

他的父母在1950年時乘坐美國的軍艦從朝鮮逃到韓國,兩年後,文在寅在韓國巨濟郡出生。

當難民的日子非常艱苦,爸爸在戰俘營做勞工,媽媽推著小車在港口賣雞蛋、送蜂窩煤,是韓國社會底層的底層。

文在寅的童年,則是在幫人送煤餅、倒賣黃牛票、到教堂領取免費食品中度過的。

「貧窮是我童年的主旋律!」他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童年。

壓抑的童年和貧窮的家境,讓中學時的文在寅成了問題少年,抽菸喝酒逃學,還因為付不起學費被趕出了學校。

直到高考落榜,才驚醒了夢中人。

倔強的少年開始發奮復讀,一年後以高分考入了著名的慶熙大學,攻讀法律,並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文在寅讀大學時,正是樸瑾惠的父親樸正熙當政。

樸正熙當時在韓國國內實行高壓統治。

1975年,22歲的文在寅搞了個反對樸正熙的學生運動,被學校直接開除,並被判入獄8個月。

出獄後他又被強徵入伍,當了兩年特種兵,訓練十分艱苦。

當完兵回來,文在寅就去參加了司法考試。

那時在韓國,成為一名法官或者檢察官,意味著一生衣食無憂。

窮極了的文在寅,只能住在免費的大興寺裡學習。

考試很順利,第一輪輕鬆秒過。

然而考完第二輪,熱血青年的毛病又犯了,他又去參加了各種針對樸正熙的運動。

1980年,文在寅再次入獄。

出獄後,文在寅以優異的成績從司法研修院畢業。但由於有入獄前科,文在寅無法成為法官,最終決定走上律師的道路。

坐過兩次牢,當過兩年兵,做不成法官,成為律師後也沒人找他打官司,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人生一度跌落谷底。

不過,看似無望的人生在結識了一生的好朋友、好同僚,後來的韓國總統盧武鉉之後,開始出現轉機。

在一次偶然的維權活動,文在寅遇到盧武鉉,兩人很快就成為密友。

這次相遇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也改變了幾十年後的韓國政壇。

兩人相差七八歲,卻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他們都出生於慶尚南道,文在寅出身難民之家,盧武鉉出身農民之家。

兩人都是退伍後參加司法考試並最後成為律師。

相似的人生經歷和共同的政治理念使得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哥們,也成了戰鬥在政治前線的人物。

兩人在釜山合夥成立了律師事務所,一起約好做「乾乾淨淨的律師」,為勢弱群體發聲。

韓國有一部電影叫《辯護人》,講得就是盧武鉉和文在寅做律師時發生的真實事件。

這部電影於2013年年12月28日在韓國上映,連續29天佔領票房榜首。

文在寅曾說,他最喜歡的綽號是盧武鉉的影子。

文在寅和盧武鉉的友誼從相識一直持續到盧武鉉去世,亦師亦友,他成了那個最懂他的人,像是現實生活中的靖王和梅長蘇。

0202

不過,盧武鉉的志向並不止於當一個維權律師。

1988年,盧武鉉競選國會議員成功,便將律師事務所的事務都交給了文在寅。

2002年,盧武鉉參選韓國總統並成功入主青瓦臺,文在寅任青瓦臺秘書室民政首席秘書官。

韓國政壇風雲變幻,當上總統的幾乎沒幾個有好下場,不是被刺殺就是被彈劾,再不就是流放或收押。

盧武鉉最終也逃不開這個魔咒。

上任一年,盧就遭到國會彈劾,被停職受查,領頭者為樸槿惠。

樸瑾惠彈劾盧武鉉的罪名是「非法競選資金」。

事實上,真正的原因,是盧武鉉得罪了韓國的財閥集團。

盧武鉉任內,南韓第三大財團SK集團總裁、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婿崔泰源,因為涉嫌侵吞公司資產400多億韓元被判刑三年。

韓國現代企業第二代、現代峨山公司負責人鄭夢憲因被調查自殺。

同時,盧武鉉還對韓奸和韓奸後代進行政治清算,使親日派感受到了殺氣。

此外,盧武鉉還得罪了美國,對美國要求「平等韓美同盟關係」,「要求美軍撤離韓國,交還戰時指揮權」。

這些舉措都使得他的總統之位岌岌可危。

文在寅獲知盧武鉉被彈劾的消息後,動用所有資源,親自拜訪法律界精英,全權負責法律上的應對。

他還發起多次反對彈劾燭光集會,試圖團結市民的力量,將盧武鉉從彈劾中拯救出來。

文在寅和他團隊夜以繼日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彈劾請求被駁回,盧武鉉重新恢復總統權力。

2004到2007年,文在寅三出三進青瓦臺,最後被任命為青瓦臺秘書室長。

2008年2月,盧武鉉總統任期結束,可他並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

大財閥們絕不能容許盧武鉉全身而退,到家鄉「做一個快樂的農夫」。

時隔一年,因捲入受賄醜聞,63歲的盧武鉉在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私宅後山貓頭鷹巖跳崖自殺。

僅留下一句:「在遙遠的未來,歷史會給我一個公正的評價」。

文在寅帶著巨大悲痛,擔任起盧武鉉治喪委員會負責人。

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也前來弔唁,

現場有人大罵李明博,文在寅卻向李明博鞠躬道歉:

是我們失禮了,我們對前來弔唁的客人禮數不周。

文在寅深知是李明博及其背後的財閥逼死了盧武鉉,但他不會這般衝動。

或許在那一刻,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響亮的聲音響起:

你們今天欠下的,我一定十倍奉還!

0303

韓國政壇很有趣,雖然總統總出事,但總有很多人至死不渝的支持他們,他們死了就支持他們的子女、朋友、志同道合者。

比如很多人因為支持樸正熙而支持樸槿惠,也有很多人因為支持盧武鉉而支持文在寅。

2011年5月23日,盧武鉉逝世兩周年,文在寅終於決定參加競選。

可惜,在2012年大選中,文在寅以2%微弱的劣勢敗給了「大韓公主」樸槿惠。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幾年後,醜聞纏身的樸槿惠鋃鐺入獄。

2017年5月,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正式踏上盧武鉉留下的未完課題。

上馬後,文在寅立即啟動對李明博的調查。

2018年3月22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天深夜將李明博批捕。

5月23日,第一次庭審李明博,而那天正是盧武鉉忌日。

2020年2月19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處李明博17年有期徒刑,罰款1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711萬元),追繳約57.8億韓元。

而樸瑾慧,不用說,當然也是要把牢底坐穿了。

0404

不過,文在寅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扳倒樸槿惠和李明博,而是韓國財閥。

文在寅是前總統盧武鉉的親密戰友,同時也是遺志繼承者,一心想要改變財閥控制韓國的畸形局面。

這兩兄弟為了韓國的「公平」,可謂拼盡全力

而2019年2月,扳倒財閥的一個契機恰好出現了。

當時「李勝利事件爆發」,李勝利經營的夜店涉嫌對女性下藥,送去VIP包廂供客人性侵。

隨後又被爆出李勝利的夜店,專門對上層人士,進行「性招待」。

外界指控,李勝利用自己的頭銜和名氣,成為韓國的「第一皮條客」。

一邊是韓國娛樂圈的明星,而另一邊則是韓國的政、商、法三界大佬。

李勝利不斷向這些「大人物」輸送年輕女孩,以達到鞏固政商關係的目的。

「李勝利案件」的曝光,讓普通韓國人看到了這背後的一條骯髒的「性招待產業鏈」。

韓國民眾又想起了十年前的張紫妍,想到張紫妍就是這條骯髒「性招待產業鏈」裡的犧牲品,更為群情激憤。

人民上街抗議,要求政府徹查李勝利案,抓出幕後黑手。

此時,一心想要對財閥動手的文在寅很清楚,人民如此憤怒,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辦辦這條黑色產業鏈的幕後財閥們。

但文在寅同時也很清楚這裡面的風險,對財閥動手,很可能是自取滅亡。

所以,在3月18號,文在寅聽取了法務部長和安全部長有關「李勝利」和「張紫妍自殺」的相關報告後,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要賭上命運,去徹查真相。

文在寅此話,就是在向外界透露一個訊息:

他準備向財閥正式宣戰了。

而這場戰鬥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財閥勢力被消弱,要麼文在寅自己,身敗名裂。

然而,結果其實令人失望,李勝利的調查案,遇到重大阻力。

5月14日,首爾中央法院做出不批准逮捕李勝利的決定。

李勝利被無罪釋放,走出法院的李勝利,露出勝利者的微笑。

張紫妍案,最終也還是沒能翻案,這個韓國女星終究還是白死了!

而未能成功的文在寅自然也成為了財閥們的眼中釘,時刻想著如何讓文在寅儘快下臺。

還記得今年2月份那個要文在寅下臺的請願嗎?

財閥勢力的代表黃教安,帶領保守派,煽動人民去政府網站上請願,痛斥文在寅防疫不利,要求文在寅下臺滾蛋。

在二月份的時候,請願人數達到117萬。

可大多數人不傻,韓國防疫為什麼出問題。

還不是因為韓國各路教會在那裡鼓動人民集會,甚至大言不慚地說,別怕病毒,上帝會治癒病毒嗎?

那個知名的牧師「全光勳」,在疫情時候高喊哈利路亞,召集信徒群聚,後來被逮捕了。

這個「全光勳」所領導的教會,一直是保守派鐵票倉,全光勳和黃教安也是相互利用,相互捆綁的一路人。

早在去年韓國爆發「反文在寅」大遊行的時候,這兩個人就聯合起來,組織反文大遊行。

當時文在寅任命心腹愛將「曹國」去改革「既得利益」的重要支撐,韓國檢察院。

而作為前檢察院官員,檢察院體系的利益代表者「黃教安」,自然拼命要把文在寅改革檢察院的事情搞黃。

在去年「黃教安」號召的反文大遊行中,曹國最終辭職下臺,改革檢察院的任務,暫告失敗。

可這回套路玩脫了,疫情當前還搞大規模集會。

全光勳被全韓國唾棄,連帶著老朋友黃教安也成了韓國人的出氣孔,成了「阻撓抗疫」的代表人物。

反觀文在寅,抗疫有功,得到認可。

文在寅這次選舉大勝,就是來自於他「抗疫成功」,人民對於他的高度信任。

韓國民調顯示,文在寅支持率創新高。

據韓國民調機構23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文在寅的施政支持率升至64.3%,達到了2018年10月底以來的最高點。

很多韓國人是頂著疫情風險,堅持去投票站投給文在寅的。

畢竟,選民們都不想將勝利,讓給那群「爛人」。

但是,盧武鉉已經用生命證明了,在韓國,想要扳倒財閥是如何不易。

他的對手們可以不遵循規則,他身為總統,卻必須遵循規則。

文在寅曾滿懷深情地說:"我們建立一個值得在那裡生活的國家,是以燭光開始,以選票完成。"

但這可能,終究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從清算李明博,樸槿惠開始,數十年的籌劃,一步一步走到勝利案、張紫妍案。

想借娛樂圈醜聞,撼動他們背後的勢力,但最終李勝利全身而退,張紫妍死不瞑目。

如今,雖說疫情可能暫時救了文在寅一命,但是,未來的路,還是勝負難料。

相關焦點

  • 大勝的文在寅,會成為韓國第一個「善終」的總統嗎?
    文在寅勝了,大勝。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當下,作為抗疫「優等生」的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也急劇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久前舉行的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中,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拿到了163席,聯盟的共同市民黨也拿到了17席,總共拿下300個席位中的180席,剛好達到五分之三。
  • 韓國總統文在寅會善終嗎
    由此外界將韓國總統不能善終稱作「青瓦臺魔咒」。那麼韓國總統為什麼不能善終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政商不分,官商勾結。韓國的財閥制度已有很多年,所謂韓國財閥,就是擁有巨大財富的宗族,其經濟規模佔了韓國經濟大部,所以韓國發展經濟走的是財閥經濟為中心的道路。這就使財閥們的權力不斷上漲,韓國政客要競選總統,必須有大企業大財團支持,否則競選資金從哪裡來?
  • 韓國總統為啥不能善終,文在寅能夠跳出「青瓦臺魔咒」嗎?
    韓國從建國以來已經經歷12位總統:李承晚、尹潽善、樸正熙、崔圭夏、全鬥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樸槿惠和文在寅。除了現任總統文在寅之外,其他總統均不得善終:有的流亡國外,比如李承晚;有的被殺身亡,比如樸正熙;有的跳崖自殺,比如盧武鉉;有的身陷囹圄,比如全鬥煥、盧泰愚、李明博和樸槿惠。由此,外界將韓國總統不能善終稱作「青瓦臺魔咒」。那麼,韓國總統怎樣才能善終,怎樣才能跳出「青瓦臺魔咒」呢?
  • 韓國總統文在寅會善終嗎
    韓國確實有一種獨特的現象,就是幾乎所有總統都不得善終。我們看一下,韓國從建國至今已經經歷了12任總統,從建國初期的李承晚、尹普善到最近兩屆的李明博、樸槿惠,除了現任總統文在寅之外,其他總統均不得善終,有的流亡國外,有的被殺身亡,有的跳崖自盡,有的身陷獄中。
  • 韓國總統無一「善終」,文在寅能否衝破「青瓦臺魔咒」?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韓國總統經常因陷入貪腐、受賄等經濟醜聞黯然離任。而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就是典型的例子。時隔三年多來,韓國前總統樸槿惠,上月終於等來了韓國最終的審判!樸槿惠獲刑20年,因「親信幹政」案,樸槿惠已經入獄了3年多時間,這也使得她成了韓國歷史上入獄時間最長的前總統,不過對樸槿惠而言,其牢獄生涯才算是剛剛開始。
  • 韓國進入嶄新格局!文在寅一石二鳥,或成為歷史第一位善終總統
    在韓國會選舉之前,民調顯示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達到了近17個月來的峰值——54.4%。現在的文在寅,比任何時候都春風得意。文在寅所在的執政黨在本屆選舉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取得180個議席。這是韓國自實施選舉制度以來,首次出現的"超級執政黨"。要知道,此前16年裡韓國的政治格局一直都是在野黨的議員席位超過"半邊天"!而文在寅執政期間首次選舉就打破了韓國歷史,一舉取得大獲全勝!
  • 韓國總統文在寅下臺以後,樸槿惠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有戲言稱韓國總統是世界上最高危的職業,不言而喻,縱覽韓國歷任總統,確實無一得以善終。韓國政壇錯綜複雜,想來是眾所周知的,從首任總統流亡海外到樸槿惠的鋃鐺入獄,至今為止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夠衣錦還鄉安享晚年的韓國總統,如同魔咒般籠罩著韓國政壇。
  • 韓國進入嶄新格局!文在寅一石二鳥,或成為歷史第一位善終總統
    在韓國會選舉之前,民調顯示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支持率達到了近17個月來的峰值——54.4%。現在的文在寅,比任何時候都春風得意。據韓聯社報導,截至當地16日0時,韓國新增22例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0613例;新增死亡4例,累計死亡229例,病死率達2.12%。
  • 文在寅大獲全勝,扭轉韓總統命運?
    據環球網消息,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落下帷幕,文在寅所在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在整體國會議席300席中斬獲180個議席,贏得多數議會席位,大獲全勝。韓國總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是眾所周知的,這個論調直到上幾天文在寅大勝之前,甚至連一點波瀾都沒有。這次,很多媒體都在看好文在寅。難道,文在寅真的要打破歷史輪迴了麼?去年,因為曹國事件,文在寅的支持率驟降至39%,盧武軒的悲劇似乎馬上就要降臨在文在寅身上,幸運的是文在寅挺到了新冠爆發。
  • 13位總統無一善終!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歷屆韓國總統命運悲慘?
    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像韓國總統這樣充滿危機和挑戰,從客死異鄉的李承晚,到自殺身亡的盧武鉉,再到鋃鐺入獄的樸槿惠,韓國歷屆總統現身說法為世界呈現了《韓國總統的101種悲慘下場》。而從現任總統文在寅身上,我們也似乎看不到突圍的可能。那麼,為何韓國立國70多年,總統職業如此「高危」呢》?
  • 韓國總統文在寅,打破了青瓦臺魔咒?或將成為傳奇
    文在寅作為韓國總統,他所面臨的情況自然是有很多是韓國普通民眾沒有辦法預料到的,而且隨著文在寅對韓國經濟不斷進行打壓,最終韓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急劇的倒轉,然而面對如此的情況,文在寅最終還是難以對此進行一個明確的結論,而這也直接成為了文在寅或許被放棄的噓頭。
  • 韓國總統唯一的願望,文在寅因禍得福!
    「青瓦臺魔咒」是一直存在的,韓國總統比較特殊,和其他國家的總統並不太一樣。因為韓國有著政治清算的死循環,所以歷屆韓國總統的下場一般都是以慘澹收場。別的國家的總統能夠在下臺後能夠享受到美好的晚年生活,可韓國總統如果能在卸任時全身而退都已經非常不錯了。
  • 韓國總統唯一的願望,文在寅因禍得福!
    「青瓦臺魔咒」是一直存在的,韓國總統比較特殊,和其他國家的總統並不太一樣。因為韓國有著政治清算的死循環,所以歷屆韓國總統的下場一般都是以慘澹收場。別的國家的總統能夠在下臺後能夠享受到美好的晚年生活,可韓國總統如果能在卸任時全身而退都已經非常不錯了。
  • 韓國大選出現變化,文在寅即將取得大勝
    文在寅擔任韓國總統之後,除了要報復保守派之外,自然也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更為重要的是,他也不希望成為青瓦臺詛咒中的一員,逃過詛咒,安然下臺,就成為了他執政政治鬥爭的重要原因。2019年曹國事件發生的時候,給文在寅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本以為文在寅從此會變成一個失敗總統,誰也沒有想到,疫情的出現反倒讓他絕處逢生,找到了一線生機。現今大選的局勢已經發生改變,青瓦臺的詛咒會從此消失嗎?
  • 韓國新總統文在寅對華態度 文在寅親華嗎對中國態度
    文在寅能否走出韓國總統悲慘下場怪圈?  根據韓國歷任總統的下場來看,沒有一個善始善終的。而現在的韓國總統的位置更是燙手的山芋,騎虎難下。目前韓國國內情況不容樂觀,國內內經濟形勢非常糟糕,政治形勢一片狼藉;對外,韓國同中國關係跌到二十幾年來最低水平。
  • 韓國擬建「文在寅總統圖書館」
    【新華社微特稿】韓國政府決定建造一座「文在寅總統圖書館」,在這位現任總統2022年5月卸任時落成。韓國行政安全部國家記錄院、即國家檔案館10日宣布,政府打算投入172億韓元(約合1.25億元人民幣),建造這座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的圖書館。
  • 韓國總統文在寅首次訪華,背後有何深意?
    就在昨天(13日), 韓國總統文在寅乘坐專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正式開啟訪華日程。 韓國媒體紛紛表示,期待此次訪華能夠成為中韓關係回暖的重要契機。新聞背景:川普會延遲對臺軍售 新聞背景在文在寅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國—韓國企業家對話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與會代表就深化中韓經貿合作進行了交流和對話。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韓國總統--文在寅
    1972年,文在寅考入慶熙大學,攻讀法律專業。在那裡他和自己的妻子結識。 他因參與抗議當時韓國總統樸正熙的維新憲法被捕 ,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緩刑一年。慶熙大學因此將文在寅開除。被開除後的文在寅入了伍,在韓國陸軍特戰司令部服役。
  • 文在寅為何要從青瓦臺搬到光化門
    難道青瓦颱風水不好,是韓國總統的「剋星」,韓國總統幾乎都不能善終?文在寅有「光化門情結」,但這種情結是否有點情緒化?   文在寅的「光化門情結」,不知從什麼時候有的:早在競選期間,文在寅就力求作「光化門總統」,還計劃把青瓦臺變成「民眾的休息空間」;4月17日總統選舉拉票活動啟動當天,文在寅一早赴光化門廣場進行演講;5月8日晚,即選舉投票的前一晚,文在寅陣營在光化門廣場舉行造勢晚會。
  • 韓國:當總統是最危險的職業,文在寅能打破「青瓦臺詛咒」嗎?
    有人說是因為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的風水有問題,所以住過裡面的韓國總統才老是會被清算。不管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反正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起碼也有點半信半疑,他在當選以後。一直拖著不願意搬進青瓦臺,說要在光華門附近辦公,也不知道到底是對自己命運的估計,還是被「青瓦臺的風水不好」的迷信說法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