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大型剪紙作品「九龍壁」獻禮東營市中山社區剪紙協會成立五周年

2020-12-2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薛梅 東營報導

12月23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東營市中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獲悉,為期近一個月的大型剪紙作品「九龍壁」全面完工,為中山社區剪紙協會成立五周年獻禮。

本作品取材於北京北海公園內九龍壁,北海九龍壁是原大圓鏡智寶殿前的影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米,長25.52米,建於青白石基座上,壁身為城磚所砌,四面用424塊七彩琉璃磚瓦鑲嵌而成,壁頂為廡殿式,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雲際之中。九龍壁蘊藏著皇權,象徵天子之尊,因為九是陽數的最高數,龍是封建帝王的象徵。中國現存三座古代九龍壁,都是中國琉璃建築藝術的精華。

這幅高4米,寬1.35米的巨幅剪紙作品是由中山剪紙協會六名技藝高超的剪紙人合力完成的,為了還原「九龍壁」原貌,需提前將其列印出來再比照裁剪,但是因為原圖太大列印不便,中山剪紙協會會長李秀君當機立斷將其分割成50多份A3紙大小的素材,分別裁剪完成再拼接在一起加壓膠膜。另外,為最大限度地表現「九龍壁」的栩栩如生,李秀君在比對篩選之後特別精心選擇了「萬年紅」宣紙,拼接完成後,大家又用熨鬥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取出鏤空處的膠膜,工作量大且繁瑣,且對精準度要求非常高,需要8人左右合力完成。

據了解,這幅凝聚大量心血的大型剪紙作品「九龍壁」將於近期懸掛在中山社區剪紙協會的展示牆上,不僅為慶祝剪紙協會成立5周年,更為彰顯剪紙人的精巧技藝。

相關焦點

  • 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
    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 2017年04月27日 10:4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東營訊 4月22日上午,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一行32人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東營市臺辦副主任殷長海,東營市對臺經貿促進中心主任耿蘊書,東營區政府黨組成員、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勝利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勇
  • 剪紙文化主題講座走進中山社區
    剪紙講座吸引眾多社區居民。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文/攝)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經過董雅萍的一雙巧手,不長時間就創作出栩栩如生的雄雞剪紙作品。11日,由福州市文聯、鼓樓區文聯、鼓樓區鼓東街道辦事處主辦的「談民間剪紙的吉祥文化」主題講座走進鼓東街道中山社區,給居民們送上了一道「非遺大餐」。有著30多年剪紙經驗的董雅萍以民間民俗剪紙為主,創作了眾多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作品。
  • 傳承與創新——盧雪藝術剪紙成果展精彩集錦
    、中國藝術剪紙協會承辦,中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院、廣州築晟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山東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大學校友企業商會、山東大學百年學堂、古著花色懷舊服飾、iDmark廣州砹迪馬克品牌策劃有限公司、韓作雲絲巾定製品牌、有容堂·欣然扇藝、平和紙業(香港)有限公司協辦的「傳承與創新——盧雪藝術剪紙展」在山東省博物館拉開帷幕。
  • 東營市首屆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 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由東營市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學藝術聯合會、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東營市音樂家協會、東營市音協鋼琴專業委員會承辦,東營市潤聲琴行有限公司贊助的東營市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暨第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9月27日晚在黃河口說唱劇場隆重上演。音樂會共選取從上世紀30年代至今的29首中國鋼琴作品,演員中年齡最小的只有7歲。
  • 阜城47歲農民創作大型剪紙慶黨建
    阜城:創作大型剪紙慶祝建黨99周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日前,阜城縣剪紙傳承人尤金水歷時3個月時間創作的大型剪紙《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完成,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信心。這幅大型剪紙,長、寬各100釐米,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為主背景,以紅色為主基調,採用傳統的鏤刻手法,主題鮮明,內容生動。
  • 看剪紙藝術 讀株洲故事
    81歲的李映明老人,是一位剪紙藝術家。老人家最近這大半年時間,一直在創作「鑑湖女俠秋瑾」系列剪紙作品。眼下,這套剪紙作品正在秋瑾故居展出。秋瑾故居陳列室裡,6副「鑑湖女俠秋瑾」剪紙作品依次排開李鐵騎 湘西州「踏虎鑿花」剪紙項目 傳承人:按照我們行話來說,他的剪紙語言和符號,用得相當的多。由此可見,李老師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創作這一系列的作品 。
  • 剪紙竟然能美成這樣!看這位龍泉「草根」藝人的剪紙情吧
    她告訴記者,小時候,別的小孩看到舅公剪的作品被貼在牆上,看一眼覺得好看就走開了,而她喜歡站在作品前面,研究花樣到底是怎麼剪出來的,回去後也照著花樣進行裁剪。首先要勾勒出初稿,加以修改後創作成剪紙圖樣,再畫在手工紙或彩色宣紙上,仔細設計好哪些地方用「陰刻」,哪些地方用「陽剪」,然後經過多次試剪、試刻,使畫面從粗糙到精緻,作品從呆板到生動。
  • 國內頂尖剪紙高手作品在南山博物館展出
    當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遇上改革先鋒城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今天上午,「改革創新再出發——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優秀剪紙作品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開展。該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8月30日結束。展覽現場市民觀展。
  • 【廊坊最網紅】古稀老人刀下生花 剪紙藝術禮讚壯麗70年!
    為了慶祝建國70周年,75歲的廊坊市永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愛好者古稀老人趙秀琴,為祖國獻禮創作了「壯麗70年」系列剪紙,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紅色是中國文化裡代表喜慶的符號,剪紙是民間藝術裡傳統的象徵,這種直觀、明顯、突出的色彩與藝術,在人們的感知世界裡描繪出輪廓。呆萌的十二生肖,柔美的四大美人,憨態可掬的老壽星......75歲老人趙秀琴用剪紙作品實現了自己的「中國夢」。
  • 八旬老人3年剪28幅剪紙貼畫
    大洋網訊 「之前已經剪了很多關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的剪紙貼畫,上個月又完成了好幾幅。」1933年出生的吳煌輝老人在過去3年裡完成了28幅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剪紙貼畫。「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值得慶祝的事,所以特別想用剪紙貼畫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吳煌輝老人說。
  • 妙手「剪」陰霾,指尖傳溫情——創意手工作品展線上展覽第四期-剪紙
    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天津市濱海新區婦女聯合會與津沽記憶博物館共同發起「妙手『剪』陰霾,指尖傳溫情」創意手工作品徵集活動,本次活動自3月初啟動至今,共徵集到60餘位作者近300幅作品,其中有109幅是與抗擊疫情相關的作品,我們將通過五期線上展覽進行集中展示,其它作品也將陸續展出。
  • 新時代文明實踐|利津縣明集鄉幼兒剪紙啟蒙教學研討會成功舉辦
    來自山東省文旅廳非遺處、山東省剪紙文化研究中心、東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利津縣教育局、利津縣文旅局,以及利津縣明集鄉黨委、政府等部門單位的領導、專家和明集鄉中心幼兒園全體教師共40餘人參加研討會。啟動儀式後,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明集鄉中心幼兒園的教室及師生和家長的剪紙作品,隨後來自山東省剪紙文化研究中心、東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剪紙藝術家與幼兒園的剪紙教師進行了剪紙技藝互動交流。最後,研討會在幼兒圖書閱覽室舉行,明集鄉中心幼兒園園長、剪紙藝術家許麗做了幼兒剪紙啟蒙教學成果匯報,與會專家圍繞參觀所見所聞並結合自身專長提出了眾多意見和建議。研討會在簡約、質樸、熱情、真誠、實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 錦州:博物館剪紙作品 出自中小學生之手
    錦州市博物館的剪紙展吸引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當大家知道這些「大師級」的作品都是中小學生創作時,則發出了驚喜的讚嘆。  1月22日,「錦州市中小學生迎新春剪紙展」開幕,全市9個縣(市)區的中小學生近300幅作品參展。
  • 「津門網」謝增華版畫、木貼畫、剪紙藝術作品欣賞
    農耕之餘,30年來堅持農民絲網版畫、剪紙、木貼畫創作,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創作風格,在松江版畫領域有一定影響。多年來,在松江文化館、上海三星學校版畫工作室擔任絲網版畫印製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印刷經驗。現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版畫協會會員、松江美協會員、松江版畫院畫師、車墩絲網版畫骨幹作者。其絲網版畫作品在省、市級以上展覽並獲得獎項。
  • 妙手「剪」陰霾,指尖傳溫情——創意手工作品展線上展覽第三期-剪紙
    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天津濱海新區婦女聯合會與津沽記憶博物館共同發起「妙手『剪』陰霾,指尖傳溫情」創意手工作品徵集活動,本次活動自3月初啟動至今,共徵集到60餘位作者近300幅作品,其中有109幅是與抗擊疫情相關的作品,我們將通過五期線上展覽進行集中展示,其它作品也將陸續展出。
  • 一對臨潼老夫妻:千幅剪紙歌詠壯麗70年
    近日,他們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又舉辦了「愛國情、家鄉韻、夫妻愛」剪紙作品展覽,今天小編就帶你來參觀展覽,了解老人背後的故事。心疼老伴再加上朱秀蘭老人一直心靈手巧,他就鼓勵老伴學剪紙:「這樣吧,咱倆合作剪紙吧,我來畫,你來剪」。商量好之後,魏老師果斷的把店面給孩子來經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剪就是十幾年,這十幾年幾乎所有的國家大事,都在她的剪刀下呈現了出來,成就了一件件讓人驚嘆的作品。魏老說:「我小時候家窮,對現在的幸福生活很是珍惜,我就想把國家的富強美好展現給大家,能為國家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 快來民俗博物館看南京剪紙申遺成功10周年邀請展
    ,今年是申遺成功10周年。「南京剪紙」 作為中國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剪紙藝術乃至中國傳統手工藝術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本周末開始,由南京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承辦的「『匠心傳承 砥礪奮進』南京剪紙申遺成功10周年剪刻紙作品邀請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開展。
  • 「首屆寧波十大剪紙藝術家」揭曉 我區兩位民間藝術家獲評
    本網訊(記者 賈騏帆 通訊員 陳紅 周雪君)近日,寧波市首屆剪紙、農民畫藝術創作先進團隊和個人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新民間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其培和朱立峰獲「首屆寧波市十大剪紙藝術家」榮譽稱號。張其培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民間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從1978年開始自學剪紙,多幅作品赴日本、德國等地展出。有數幅作品被各級博物館收藏,上百件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其中《好日子》獲中國民協主辦的「華夏風韻剪紙藝術展」金獎,並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古宅新韻》獲中國民協主辦的「中國剪紙藝術精品展」金獎。
  • 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4周年慶典 鄧蓉蓉贈剪紙
    在儀式上,貴州體育剪紙藝術家鄧蓉蓉向博物館贈送了迎接北京2022冬奧會冬帕運會剪紙系列作品《冰雪之夢》,南京民間造船藝術家鞏洪建贈了一艘北京奧運船,博物館珍品特展廳開館。   珍品特展廳價值連城 珍品中還有2001年北京獲得奧運主辦權時,吳經國先生與何振梁在莫斯科激動擁抱的照片, 2011年吳經國先生訪安卡拉市長時獲贈的第39屆歐洲拳擊錦標賽開幕紀念品,現代奧林匹克運動100周年慶時希臘文化部長贈送的紀念金郵票與信函等。
  • 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生活 "串珠達人""剪紙能手"亮絕活
    此次活動,社區請來了「串珠達人」王淑英以及「剪紙能手」江淑珍兩位阿姨,給大家展示她們的手藝絕活,特別是70多歲的王淑英,她退休後自學串珠,作品題材多樣,有飾品、動物、水果等,個個晶瑩剔透、栩栩如生。看到桌上擺放的作品,現場的居民躍躍欲試,在王阿姨的指導下,一顆顆珠子被連成了串,居民的心也貼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