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是手握犁把,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他們偶爾抬頭,見白雲飄飄、遠山含笑,不由得心曠神怡,因此就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與自在。
然而,當下之世,物質豐富,生活安逸,即使家裡裝飾的花團錦簇,卻也少有了古人的那份自在與樂趣,探究其原因,即使在於「自己」的原因,「心」的問題。也就是說,現代人生活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不是他人所給,所以解決的辦法,唯一的途徑就是修心、修自己。
人生即是一場修行,以修身為基礎,以修心為根本,一個人若能修正身心,做人無虧於天理,無負於人道,對於外境的得失、成敗、是非、人我,放得下、看得開,平日能修善止惡,素行蔭德,則真精真神即能聚集其中,大才大德即能出其中,如此人生,自然心定神寧,神定氣住,氣住而壽長也。
心者,萬法之宗,人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福禍之根,心若是能安,則必可清、可靜、可明,萬惡不生,事事圓滿,福祥並臨,心自在矣。如心妄想、妄念、妄置,則必彷徨不知所措,無以自處,無有安寧之日,煩惱不斷。
所以,無論生活,還是修行,皆需修心,自古及今,修心煉心乃無上之法,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安,一切皆安;心靜,一切皆靜。心自在,一切沒有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