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散韻,筆墨生煙。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趕快來看今天的文化鑑賞吧!
文:百家原創首發,禁止抄襲
說到唐代最「佛系」的詩人,那肯定非詩佛王維莫屬。王維是讓大多數文人都羨慕嫉妒的存在,先說文採方面,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又說仕途方面,王維在當時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什麼時候官當的累了,就回到自己在鄉下建造的「小別墅」住上幾天,可謂是逍遙快哉。大家應該對王維的寫景詩並不陌生,他的詩還被蘇軾贊之為「詩中有畫」,可見其功力。
隨著年紀和生活閱歷的不斷增加,中年時期的王維在山水田園詩方面的造詣才慢慢的展現出來,但是年輕時候的王維,寫過不少的抒情詩,畢竟身為一個小年輕,心中對於這些情感的把控還是比較到位的,而今天便要給大家介紹一首王維少年時所寫的經典友情詩。整首詩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雖語淺但情深,還成為了當時的流行名歌,至今人們還津津樂道。
《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在南方,經常與相思聯繫在一起,之所以會如此,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據說,古代有一位痴情的女子,因為自己的丈夫戰死在了邊塞,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的她傷心欲絕,以至於哭死在了一棵樹下,死後,女子的身體化為了紅豆,在每年春天的時候發芽結果。至此以後,紅豆就成為了情人之間的用來表示相思的寄託之物,也可以用來表達深刻的友情,而這首詩則是抒寫對朋友的眷念。
南國不僅是紅豆的起源地,同時也象徵著朋友的所在,詩的前兩句語氣單純,卻非常的形象。「每到春天能開幾枝呢?」,這樣輕輕的一問,既自然,又顯得分外貼切。古人一般喜歡採擷植物以表自己的情緒,這是詩歌中很常見的一種表現方法,詩人借紅豆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好像在說,看見紅豆,請想起我的一切吧,結尾兩句顯得誠懇動人,表示詩人與遠方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詩人在詩中所希望的,就是朋友在看到具有相思之意的紅豆時,就能夠想起相思的自己。縱觀這首詩,詩人的對朋友的滿腹思念不言而喻,但是卻從始至終沒有直接表露,而是句句不離紅豆這個物象,用最樸素的話把思念之情給表達得入木三分。最真摯的友情,不需要那麼多華麗語言的修飾,只需要單單的一句「春來發幾枝」就足以讓人感動不已。
好了,今天的文化鑑賞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給光明史冊小小的點一個贊和點一點關注哦。你們不斷的支持就是我不竭的動力,我會繼續帶來更多好的文化知識鑑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