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餅英文怎麼說 寧波大學生給本地菜起"洋名"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千層餅英文怎麼說 寧波大學生給本地菜起"洋名"


2008年12月19日 16:07 來源:浙江日報


  千層餅、寧波湯糰、奉化芋艿頭……英文怎麼說?

  本報訊 (通訊員 俞帥鋒 記者 陳揚渲) 豐富的中國美食讓很多外國朋友讚不絕口,不過點菜也讓他們深感頭疼,因為很多美食光看名字根本不知道材料是什麼。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幾位大學生很有心,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為10多種寧波特色菜和小吃配上了英文名。

  來自美國的Jessica是寧大科技學院的一名外語教師,在寧波已經生活1年多了,在外面吃飯時她經常會遭遇尷尬:很多飯店沒有英文菜譜,只能用生硬的漢語單詞加上手勢比劃來點菜。「在寧波生活的很多外國人都不通漢語,吃飯叫菜確實比較麻煩,能不能把菜名翻譯出來,為外國朋友提供方便?」寧大科技學院大二英語專業學生何愷愷和幾位同學商量後決定,翻譯一些有寧波特色的小吃、菜餚。今年暑假,他們組成「寧波飲食翻譯團隊」,走訪了寧波驚駕路飲食街、城隍廟等地,搜集當地飲食文化的有關資料。

  同學們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飯店沒有中英文對照的菜譜,即使有也是比較生硬的直譯,外國人無法理解那些抽象而具有音韻美的中文菜名,一些不規範的譯名還使外國友人對中國美食造成誤解。

  經過反覆斟酌和老師幫助,同學們為一部分寧波菜餚和小吃配上了英文名。如冰糖甲魚(Steamed Turtle in Crystal Sugar Soup)、寧波湯糰(Tang Tuan,Ningbo Style)、木蓮凍(Jelly with watermelon)、雲蒸青團(Green stuffed dumpling)等,他們把這份菜單拿給學校的外教看,基本得到了認可。

  何愷愷說,接下來準備與一些餐飲機構聯繫,以便得到他們的支持。目前,同學們已經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打算將來做成一套標準統一的寧波特色飲食英文名單。

編輯:侯冬華】

相關焦點

  • 千層餅英文怎麼說 寧波大學生給本地菜起「洋名」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幾位大學生很有心,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為10多種寧波特色菜和小吃配上了英文名。  來自美國的Jessica是寧大科技學院的一名外語教師,在寧波已經生活1年多了,在外面吃飯時她經常會遭遇尷尬:很多飯店沒有英文菜譜,只能用生硬的漢語單詞加上手勢比劃來點菜。「在寧波生活的很多外國人都不通漢語,吃飯叫菜確實比較麻煩,能不能把菜名翻譯出來,為外國朋友提供方便?」
  • 粵菜飄香海外 「洋名」五花八門(圖)
    本報「地道粵菜『洋名』難起」的報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少熱心推動粵菜發展的海內外人士紛紛與本報記者聯繫   10月19日,本報報導了地道粵菜「洋名」難起的報導,在民間和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僅在廣東地區引起了熱心推動粵菜發展的人士關注
  • 天津讀者總結自身經驗 一口氣給17家餐館起洋名
    熱心讀者一口氣給17家餐館起洋名  在本報和市餐飲協會舉辦的「給咱好館子 起個洋名字」徵集活動中,眾多熱心的讀者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給這些天津餐館起洋名字。其中一位樊先生,一口氣就給17家餐館都起了英文名。  樊先生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經常要接待來津的外國客戶。
  • 在浙江寧波,奉化千層餅,皮脆酥潤,味道醇厚,你吃過嗎?
    在浙江寧波奉化,有這樣一種說法:到了奉化,不能不去溪口,到了溪口,不能不吃千層餅。素有「天下第一餅」之稱的奉化千層餅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與芋艿頭、水蜜桃統稱為奉化特產三寶。溪口千層餅傳承百年,已成為溪口的一種象徵。它濃縮著一種鄉情與鄉思,裹含著一個時代與回憶。
  • 中國小吃起洋名:煎餅果子成「田園時蔬可麗餅」
    這些菜名字多繞口,舌頭不利索都說不轉;最近網上流行用西餐名字來叫中國菜,網友絞盡腦汁,將日常積累的西餐資訊自由組合,為各道美食起「洋名」。新菜名霸氣外露「墨西哥特辣秘制濃湯雜燴配什錦鮮蔬」聽上去是不是很高深莫測,其實就是火鍋……圍觀群眾大叫,笑死了,這些名字霸氣外露,看著就想吃。
  • 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組圖)_
    爆肚馮、年糕錢、奶酪魏、小腸陳、茶湯李……老北京小吃遇上了奧林匹克盛事,有人要給它們起「洋名」。最近幾天,一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說是有經營老北京小吃的商家要給北京小吃取個洋名字。不管這豆汁最後到底會叫什麼,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怎麼取洋名,倒也真是件值得琢磨的事兒。畢竟,這些小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故鄉記憶。「北京可樂」惹出爭議前陣子有消息說,為了讓奧運會期間的「老外」吃個明白,位於北京後海胡同深處的某「小吃」為老北京傳統豆汁想出個備用洋名——「北京可樂」。
  • 網友為中國小吃起洋名 新菜名立馬高端洋氣
    這些菜名字多繞口,舌頭不利索都說不轉;最近網上流行用西餐名字來叫中國菜,網友絞盡腦汁,將日常積累的西餐資訊自由組合,為各道美食起「洋名」,如此搞笑,武漢網友當然不會缺席。  新菜名霸氣外露  中國菜加上西餐名字,是不是立馬高端洋氣起來。
  • 河南菜起「洋名」,這事兒有意義
    近日,我省有關部門提出給河南菜起洋名的倡議,讓我們聽聽省內的翻譯「大咖」、餐飲界的資深人士是咋說的。開封夜市一隅看圖點菜錯過美食河南,歷來被稱為中原,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經過千年的流轉,餐桌上的菜不僅有獨特的地域味道,更有豐富的地域文化,還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侯健在河南大學外語學院任教,是「給河南菜起洋名兒」活動的參與者之一。在他心裡,「起洋名兒」這件事,不是簡單的漢譯英那麼簡單,而是河南飲食文化如何更好傳播的一種方式。
  • 渝菜要取英文名為迎奧運 「毛血旺」翻譯難度大
    國家旅遊局起草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有望在春節前出版。昨日,我市陶然居、五鬥米、君之薇、家福等部分餐廳表示,將在春節前出臺規範的渝菜菜單英文譯名,以便為前來重慶旅遊的外國客人用餐提供方便。  由於渝菜品種多,取英文名有一定難度,據了解,我市目前使用雙語菜單的很少,而我市餐飲企業在北京所開的餐廳基本都是雙語菜單。
  • 同一道中國菜的英文名 南京酒店的翻譯五花八門
    東方網3月15日消息:昨日,《南京晨報》報導了2158道中國菜有了正確英文譯名,引起了酒店人士及英語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多位具有英語深厚功底的人士也坦言,雖然精通英語八級,卻難譯一道中國菜名。昨日一早,記者採訪了南京多家高星級酒店發現,同一道中國菜,洋名也被喊得五花八門。
  • 「幹炸響鈴」也有了洋名 杭州菜英語版歡迎你找茬
    茹見 攝  「幹炸響鈴」、「貓耳朵」、「片兒川」有了洋名  浙江在線05月08日訊昨天下午,在杭州未來世界登上Y5公交車的浙工大之江學院的趙老師一上車,就發現了新鮮事:在公交車的14個拉手上,製作了杭州特色菜的中英文版畫貼。她禁不住一個個拉手看過去。
  • 中高檔男裝八成起洋名 標高價誤導消費者
    日化:「洋品牌」來自本地批發市場  在日化產品領導,記者了解到,很多品牌的公司名稱一欄都會同時標註兩個名稱,比如:「義大利×××國際集團 廣州市×××化妝品有限公司」,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直接寫「中國區營銷中心」或「中國區總代理」等字樣,雖然不直接表明,但讓消費者感覺其是來自國外的品牌。
  • 這樣做出的千層餅,好吃又起層
    餅在北方是一種很常見的美食,它的做法更是有很多種,我們最常吃的有醬香餅、蔥油餅、千層餅等。這裡面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千層餅,每次吃千層餅時我都是一層一層的揭著吃,每一層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可是每次自己在家做的,總也沒有別人做的好吃,到了最後我才知道我才知道我錯在哪裡了。
  • 寧波景區英文翻譯不洋不土 大學生查出一堆錯
    可是,寧波有不少景區,指示牌上的英文都不洋不土的。way in和way out的笑話,就在東錢湖小普陀景區上演了。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的大一學生們,在小普陀景區共找到了17處拼寫、語法等錯誤的英文指示牌。他們不滿足於此,還想利用這個暑假的時間,給寧波各大景區指示牌都挑挑刺。
  • 順德美食標準「洋名」您最中意邊個?
    文、記者陳麗莉 順德美食標準「洋名」您最喜歡哪一個呢?由本報和順德飲食協會發起的「第一批順德菜英文標準翻譯項目」有新進展啦,昨日,記者從項目翻譯小組了解到,菜名翻譯的譯稿已經新鮮出爐,來吧,廣州日報邀請您一起來投票,選出您最心儀的美食譯名吧。您的投票有望成為順德美食代表菜式的最終標準洋名哦!
  • 美華人冠夫姓各有解讀:融入主流未必非取洋名
    中新網11月15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第一代移民要融入美國社會,許多華人出於美國人不會中文發音、方便人際交往等因素,都選擇給自己取一個洋名。但洋名究竟是否為融入主流社會、增強文化認同的步驟?則見仁見智。究竟取洋名、冠夫姓對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增加文化認同有多少幫助?
  • 奧運前中國菜要取英文名 水煮魚等不好譯
    國家旅遊局起草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有望在春節前出版。昨日,我市陶然居、五鬥米、君之薇、家福等部分餐廳表示,將在春節前出臺規範的渝菜菜單英文譯名,以便為前來重慶旅遊的外國客人用餐提供方便。
  • 這4種早餐分明是中國製造,起了個洋名,卻被國人當成了外國菜
    這4種早餐明明是中國製造,起了個洋名,就被國人當成了外國菜中國是地大物博的一個國家,中國人對吃很有研究,所以說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拋開其歷史源流不說,單是全國早餐的品種就多得難以計數,千姿百態,變化無窮,就算你身有百口,以吃為業,也難以一一領略一番
  • 融入主流未必非取洋名 美華人冠夫姓學者各有解讀
    中新網11月15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第一代移民要融入美國社會,許多華人出於美國人不會中文發音、方便人際交往等因素,都選擇給自己取一個洋名。但洋名究竟是否為融入主流社會、增強文化認同的步驟?則見仁見智。究竟取洋名、冠夫姓對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增加文化認同有多少幫助?南加華人學者亦各有解讀。
  • 廣州美食徵集英文名 佛跳牆譯作「瘋狂的和尚」
    為迎接廣州亞運會,荔灣區旅遊推廣中心日前專門推出了「西關美食譯名大徵集」活動,為63款地道西關美食尋找最貼切的英文譯名。記者昨天了解到,半個月以來,已有包括翻譯博士、旅外「老廣」在內的20萬多人次關注此活動,提供了上百個西關美食的譯名,單是「艇仔粥」就徵到了10多種不同的譯名,有網友甚至「後悔沒好好讀書,參加不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