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涼山,瀘沽湖是非去不可的地方,除了其夢幻般的美,東方女兒國的神秘、摩梭人的走婚習俗也讓人非常嚮往。讀到一篇文章,作者寫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想尋求同時具有詩與遠方的地方,非瀘沽湖莫屬。
去年國慶雲南旅遊的時候,就想到瀘沽湖遊覽,因交通路線的問題未能成行。這次到大涼山,正好彌補了上次的缺憾。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行政區劃上為四川和雲南共同管轄,但四川的湖岸線比雲南的湖岸線長,約佔2/3。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周邊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
瀘沽湖,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裡,意即山溝裡的湖。瀘沽湖以旖旎的自然風光和神秘的摩梭風情聞名於世,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裡拉的源頭,母系氏族的家園」。
瀘沽湖處於西昌和麗江之間,沒有高速公路可以直接到達,不管從西昌還是麗江,開車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我們9月5日從西昌出發,沿途風景還是不錯的,乘車7個多小時,下午到達了瀘沽湖畔。
湖畔有很多客棧賓館,經過查看和對比,我們選擇了一家坐落在山坡上的雲上花舍精品客棧。
客棧很乾淨,因位居高處,站在院子裡就可以看到瀘沽湖。我的房間也是湖景房,兩面臨湖,拉開窗簾,美麗的瀘沽湖就在眼前。
辦好住宿後,我們就急不可耐地奔向瀘沽湖。首先去的是女神灣,這是一個安靜美麗的港灣,因正對格姆女神山,故稱之為女神灣。
時近傍晚,濃厚的雲層遮蓋了整個湖面,但也擋不住陽光的照射,陽光洩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當地村民純手工製作的豬槽船散落在岸邊的水面上,水中漂的是水性楊花,顯得寧靜而安詳。
水性楊花像朵朵白雲般漂浮在水中,隨波浮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形成了瀘沽湖有名的奇景。
據說,在雲南的9大高原湖泊裡,唯有瀘沽湖最常能尋到它的蹤跡,因為這種花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必須要生長在沒有汙染的水域。
確實,瀘沽湖的水很清澈,能見度最深能達到12.5米,可以達到直接飲用的級別,也使得國內外遊客對它趨之若鶩。
到了女神灣,必須要體驗豬槽船湖面蕩舟的感覺。為了保護瀘沽湖的環境,當地不允許用電動來開船,因此都是人力划船。
豬槽船即獨木舟,摩梭語稱其為:「日故」,由一根粗壯的圓木鏤空、兩頭削尖而成,因其狀如一隻長長的豬槽而得其名。瀘沽湖與世隔絕,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這種摩梭人獨特的「豬槽船」。
坐在豬槽船裡,緩緩地在波光粼粼、澄清透明的湖面上隨意划行,使得我們也融入到這幅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和我們自身共同構成的美麗畫卷裡。
初始大家都沉醉於周邊的美景裡,少有人相互交談,可能怕打擾這寧靜的氛圍吧。逐漸談起了摩梭人走婚的話題,這也是來此旅遊的人最感興趣的事情,向船夫提出來很多此方面的問題。船夫們雖然都是漢族,但都有豐富的走婚經歷,給我們講解並介紹當地的走婚風俗和他們的走婚故事。
時間過得很快,天空逐漸暗淡了下來,雲層越來越厚,越來越濃,光線艱難地穿過雲層,形成倒影燈帶,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潑墨山水畫。
晚飯是在附近一家口碑不錯的汽鍋魚莊吃的,味道非常好,大家胃口大開,吃得很滿足。飯後回賓館休息,相約第二天早上起來,到湖邊晨煉,欣賞瀘沽湖的日出。
第二天早上6:30起床,到了瀘沽湖邊,天還比較暗,此時的瀘沽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簡直美極了。
沿著湖邊的道路,邊走邊欣賞瀘沽湖早晨的美。也許昨晚玩得很晚,很多人現在還在夢鄉,早上遊人很少,也沒有來往的車輛,只有少許的燈光亮著。
瀘沽湖很安靜,仿佛也在沉睡,就像一個「睡美人」,展現著她另外一面的風採。
過了不久,遠處的天空開始亮了起來,看來瀘沽湖要醒了。湖面也動了起來,天空雲層翻湧,越來越活躍,水天呼應,光彩綻放。我停了下來,找了一個最佳位置,等待日出。
天漸漸亮了起來,又恢復了她鮮活的面容。湖邊的小花也醒了過來,伸展她們的腰肢,綻放她們的笑容。
再繼續往前走,看到湖面上有一位漁民,撐著木船正在撒網捕魚。由於距離太遠,看不太清,也不知道他收穫如何?也可能是剛開工吧。
前面有一塊突出的山崖,到了近處,看了指示牌,才知道是瀘源涯。這是瀘沽湖的源頭,也是瀘沽湖湖水最深的地方,最深處可達90餘米。
此處石崖如削,景觀獨特,是很大的一個全景觀景平臺,比較容易看到整個瀘沽湖的全貌,同時也是戶外愛好者攀巖和極限跳水的最佳位置。
山崖上有一座巨大的瑪尼堆,崖壁上也纏繞了細數不清的經幡,瑪尼堆在藍天的映襯下十分漂亮,是值得攝影的好地方。坐在崖下的石礁上,遐想天工造物的神奇與和諧,定會湧起許多關於天地人和的感懷。
7:30左右,接到了朋友的電話,該吃早飯了,就沒有再往前走,轉身返回賓館方向。沒走多久,又碰到了那個捕魚的漁夫,他已劃到了離湖邊更遠的湖面。這時天已經完全亮了,祝願他有個好的收成吧。
早飯後,我們離開賓館,乘車過了瀘源涯,首先在大悲海螺經堂處停了下來。這是一座很小的藏傳佛教廟宇,但位置極佳,位於高處的崖頂上。裡面也有藏傳佛教的轉經筒,我們和其他遊人一起,虔誠地圍著轉經筒轉三圈。
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瀘沽湖,視野廣闊,湖面像藍綠的緞面,有晶瑩剔透的質感。
山崖下湖邊坡處就是以楊二車娜姆命名的藝術館,我們沒有參觀,乘車繼續圍著瀘沽湖繞行。
下一個停車點是雲南境內情人灘,傳說天神施法將格姆和後龍化成兩座山後,他們只能隔海相望,天神只允許他們在農曆七月十五的那一天相會,每當這一天,格姆和後龍就在情人灘相依相偎,訴說衷腸。
在他們依偎的地方,長出了兩棵相似樹,當樹幹長到一米多高時,兩棵樹交織在了一起,後來稱它為情人樹。
陽光、十裡沙岸、還有楊柳依依,環境優美,黃昏時分,情侶雙雙攜手漫步,盡顯溫柔,是適合男女情人相會的地方。
除此之外,也在其他觀景臺停車欣賞其湖光山色,不同角度,又是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觀賞了傍晚、夜色、早晨和白天的瀘沽湖,也是完全不同面孔的瀘沽湖。看過許多其他人拍攝的照片,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間段,瀘沽湖的景色差別太大了。但不管是哪一種瀘沽湖,都是極具魅力的,給人以感官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這也許就是每個人心中的詩與遠方吧。
該離開瀘沽湖了,本來計劃行程是回西昌,再到成都返回南京,但是路程太遠,所耗時間太長。經再次商討,改道麗江,從麗江直接返回南京,這樣會距離短得多。
說走就走,就這樣離開了瀘沽湖,車子駛向麗江。
再見了,美麗的瀘沽湖!如夢般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