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記者走進遂寧。涪江如眉,遠山含黛,田野中泛著或黃或綠的波浪,城市裡一派既喧囂繁忙、又和諧溫暖的景象。
天福現代農業旅遊度假區內,一排排青白相間的二層小樓是長坪·獅山新村,一片片秋菊在天福萬象農業博覽園內怒放;
綠然智慧農業有機富硒體驗區內,各類蔬果花卉正奮力生長;
浪漫地中海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鐵達尼號將在此「復活」;
聖蓮島被落日鍍上一層金光,遊人或散步,或跑步,或騎車,臉上的笑容都暖過了夕陽……
綠色遂寧一個個休閒溫馨的精彩瞬間,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遂寧全域旅遊的壯美圖景。
近年來,遂寧旅遊全面發展,旅遊經濟實現年均20%以上的高位增長。2014年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12.1%,佔第三產業比重達44%。2015年,全市接待遊客3106萬人次,突破3000萬大關;實現旅遊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24.9%,居全省第八位。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國內遊客2053.26萬人次,同比增長21.9%;實現旅遊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23.26%。1-8月預計實現旅遊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22%。
傾力項目攻堅
向國內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進發
「聽說這是全球唯一按1:1原型建造的鐵達尼號巨輪,我特別喜歡《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想著能親眼看到電影裡的鐵達尼號巨輪,心情就很激動。希望能早點體會到乘坐豪華巨輪的感覺,即使不能出海,在船上看看日落也是極美的。」在遂寧旅遊的成都市民張曉說到大英縣的這個項目,神情掩飾不住地激動。
今年8月初,在第二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上,浪漫地中海七星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首次亮相,並吸引了眾多關注。整個浪漫地中海項目作為四川省重點旅遊項目之一,預計投入資金近百億元,2017年對外開放。項目建成後,或創造三個全球第一:全球第一艘按1:1原型建造的鐵達尼號,全球最大的室內人造天空沙灘海濱浴場,全球第一家立體互動高科技動感演藝劇場。
近年來,遂寧大力實施「項目攻堅」戰略,每年推進重點旅遊項目20個以上,年均投資40億元以上,催生了一大批5億元以上旅遊項目,呈現出「項目大、落地實、推進快」的特點。2015年以來,遂寧繼續以觀音文化城旅遊度假區、中國死海旅遊度假區、赤城湖旅遊度假區、侏羅紀旅遊度假區、黃峨故裡旅遊度假區等五大旅遊度假區為核心,著力推進23個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完成各類旅遊投資50億元,仁裡古鎮、唐興書院、侏羅紀公園二期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進度良好,搭建起5大旅遊度假區基本骨架。
大樹底下好乘涼。2015年,遂寧以全省大力實施「雙千億」工程為契機,加快引進知名旅遊企業到遂投資。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當年7個旅遊項目共落實省級旅遊項目補助資金620萬元,2個旅遊項目成功納入國家第三批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名單,預計獲補助資金1.14億元。
各區縣、園區大項目好項目全覆蓋、亮點頻現的特點,為遂寧打造國內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提供了堅實支撐。
打造精品線路
厚植旅遊產業發展新優勢
在市委書記趙世勇看來,旅遊業具有資源消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產業融合度高、綜合效益好的特徵,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綜合帶動作用,要把發展旅遊放到遂寧發展大局中去把握去謀劃。
因此,「建設精品景區,培育旅遊品牌」成為「十三五」遂寧旅遊發展的全新跨越目標。
「如果景區景點是一個個珍珠,那麼精品線路就是將這些珍珠串到一起的線。」遂寧市旅遊局局長唐紫薇說,打造出精品旅遊線路,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在此基礎上全面發展「吃住行遊購娛」。
「在遂寧市區,可以遊聖蓮島、靈泉寺、仁裡古鎮等,然後還可以去大英死海漂浮,可以玩蓬溪的紅海、赤城湖、高峰山,或者到射洪感受目連文化,逛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等。城裡鄉下隨便走走,就可以在遂寧玩好幾天呢。」顧峰是土生土長的遂寧人,因為工作去了成都,中秋小長假他回到家鄉,興致勃勃地給同來遊玩的同事介紹遂寧。
顧峰的自信源於遂寧對精品旅遊線路的精心打造。觀音故裡朝覲之旅、中國死海漂浮之旅、拜觀音漂死海賞宋瓷遊溼地之旅、科普科考修學祈福之旅等4條精品旅遊線路,與成都、重慶、南充、廣元等周邊市州合力打造的川東北精品旅遊線路,以及巴蜀佛教文化旅遊精品線路,讓遂寧加快了融入成渝兩大城市旅遊線路延伸目的地的腳步。
遂寧精品旅遊線路中,鄉村旅遊是不可或缺的珍珠粒。
去年以來,遂寧在大力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中,以示範項目帶動為抓手,深化一、三產業融合,紮實推進了鄉村旅遊上檔升級。
實施旅遊+農業,紮實推進蓬萊鎮幸福農莊、荷葉鄉小南海等9大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建設,完成投資7.5億元。實施旅遊扶貧示範工程,組織創建旅遊扶貧示範村5個,民俗達標戶10戶。
位於船山區永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十裡荷畫」項目,將河沙鎮梓潼村、板橋村、玉橋村、棲鳳村等捆綁在了一起,沿線全長五公裡,種滿了荷花。項目依託十裡河塘產業底蘊,延伸荷花經濟產業鏈條,不但用荷花表達了遂寧的千年觀音文化,還將景區打造成以「休閒、旅遊、觀光、養生」為主要功能的天然山水旅遊度假景區。當地村民將土地流轉後,還能獲得蓮蓬、蓮藕豐收的紅利,也能發展農家樂、茶樓等與旅遊相關的產業。景區帶動、公司+農戶、綜合開發、整村推進等方式,讓遂寧以城郊休閒型和農業觀光型為重點的特色鄉村旅遊日漸成熟。2015年,遂寧市共推進重點鄉村旅遊項目建設7個,完成投資6.4億元,十裡荷畫景區、螺湖半島等建設成效明顯。
與此同時,遂寧創新開展鄉村旅遊直通車活動,拉動鄉村旅遊經濟,做強鄉村旅遊市場,形成了農民致富新增長點。今年1-9月,預計實現鄉村旅遊收入60億元以上,帶動農村就業3萬餘人,鄉村旅遊已成為壯大農村經濟、支撐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由此可見,「旅遊+」的綜合帶動作用,在旅遊產業的質與量上得以充分顯現。
下一步,遂寧旅遊將在產業的多元化和與文旅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力求賦予全域旅遊更具實質意義的提升與表達。即堅持文旅融合,深度挖掘觀音文化、詩酒文化、書畫文化等特色文化及陳子昂、張船山等名人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影視網絡、演藝娛樂、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加快建設中國觀音文化城、仁裡古鎮等項目,做強做響國家級文化旅遊產業示範園區品牌。
要素綜合保障
打造旅遊產業發展新環境
「聖蓮島剛開發的時候,公共廁所又少又髒,現在不是好了嘛。」聖蓮島原住民李剛說,島上幾乎一天一個樣,環境越來越好,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他每天擺個小攤賣水都比以前打工掙得多。
世間一切事物,都要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旅遊也一樣。
遂寧發展旅遊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景區硬體發展不足,環境衛生不優,公共運輸、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基礎配套不足,高星級酒店建設和軟體服務滯後,高端服務缺乏,全市旅遊人才緊缺,整體素質不高,員工流失快,人才穩定難等問題。
唐紫薇表示,針對這些問題,遂寧深入實施「旅遊廁所革命」,新建、改建旅遊廁所61座。制定出臺《遂寧市旅遊廁所建設驗收補助實施辦法》,完成《遂寧市智慧旅遊總體規劃》和《遂寧市旅遊應急管理平臺初設方案》編制。制定實施《遂寧市4A級景區接入省級應急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大力推進4A級景區接入省應急管理平臺,加快推進旅遊要素保障建設。
為切實提升遂寧旅遊要素保障水平,提高遊客對旅遊基礎配套的可進入度、舒適度、辨識度、滿意度,遂寧提出,要將景區旅遊公路、健康綠道優先列入城市建設和交通規劃,依託高速公路、快捷通道及國省幹道、縣鄉道路一體規劃、同步建設,提升優化旅遊通道,完善「外通內暢」的旅遊交通網絡,提高旅遊可進入度。與此同時,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智慧旅遊;進一步建設完善遊客中心、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必備設施;建設特色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提高旅遊舒適度。此外,以建設大數據中心和管理、營銷智慧旅遊平臺為重點,鼓勵引導旅遊景區建設智慧旅遊景區,穩步推進智慧旅遊建設。
鎖定跨越目標
探索特色旅遊創新發展新模式
2016年9月11日,遂寧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在遂寧召開。「突出生態、休閒、度假特色,加快建設『五大旅遊度假區』,支持觀音故裡旅遊度假區創5A級景區,推動生態旅遊和健康養老融合發展,打造巴蜀特色康養和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被寫進了市長楊自力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站在「十三五」新的起點,遂寧旅遊業提升發展迎來了新一輪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曙光。全市旅遊業發展將緊緊圍繞「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綠色經濟強市」戰略目標,牢牢把握富民強市「七大提升行動」實施路徑,以打造「五大旅遊度假區」為核心,加快建設旅遊基礎設施,完善旅遊產業體系,提升旅遊產業素質,發揮旅遊產業功能,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將遂寧打造為成渝經濟區雙休日和黃金周休閒度假首選地及國內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強力推動旅遊業提升發展。
與此同時,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激活用好旅遊資源,培育打造一系列在全國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旅遊特色產品和品牌,探索形成具有遂寧特色的旅遊業創新發展模式,把遂寧建設成為形象特色鮮明、產業結構優化、文化旅遊產品豐富、服務設施齊全、旅遊服務優質、綜合效益顯著的特色旅遊目的地。力爭今年旅遊總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到2020年,旅遊總收入實現750億元,建成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4A級景區10個,五星級酒店2家,四星級酒店6家。(記者 杜靜 張小星 張琳琪)
責任編輯: 白婉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