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義士」,我們找到了!

2020-12-17 長安街知事

我是住天水圍的居民,你們想要認的就認清我。我行得正站得直,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中國香港的公民!告訴你們這些蟑螂聽,這點傷是不會有問題的,你有本事的,就去圍解放軍。你們這麼有本事,幾十人都打不死我一個

還記得這段燃爆朋友圈的視頻嗎?長安街知事日前報導,一段香港小夥被十幾名暴徒圍毆,負傷在地,卻仍凜然高喊「我是中國香港公民」,後被網友親切地稱作「天水圍義士」。

昨天,在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千人升旗儀式上,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派香港報導組找到了這位義士,並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36歲的陳先生向記者詳細還原了事件的全過程。

9月1日晚11時許,他在港鐵天水圍站提款時聽到有滋事分子侮辱警察和警嫂的骯髒話,義憤填膺便大喊了一聲「警察加油」。

此後,由於被懷疑是警察,他遭到激進示威者的叫囂、圍堵和騷擾,被吐口水、拳打腳踢。

「當時我並沒有進行任何還擊,直至防暴警察過來驅散,我嘗試協助追捕一個滋事分子,後來被他們用硬物毆打,左胸、頭部都受了傷。最後,防暴警察把他們驅散了。」陳先生指著分別縫了一針和兩針的頭部左右兩側,直言「向暴徒喊出自己名字時一點不怕」。

「因為我覺得如果你捍衛正義、有良心,是不需要遮掩的。你們為什麼怕被人知道身份,難道犯了法?你們若要遮掩,就是一幫無膽匪類,那就別跟我講你們有勇氣走上街頭,去捍衛所謂的自由和正義。」

在陳先生看來,作為中國公民,有責任和義務在見到任何意圖犯法的人時,在有能力、顧及安全的情況下協助警方,「不論提供線索還是協助拘捕,都是義務和責任的體現。」

如今回顧此事,陳先生依然有些激動,「我一直支持香港政府,支持警察嚴正執法,他們在做正確的事。」

採訪結束之際,他感言道:「現階段我絕對信任政府,相信執法部門能夠讓社會恢復安定。我也會盡到自己的公民責任,做好自己的本職。我們不要去毀壞社會,要儘量多建設一些、多付出一些。」

現場報導: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派香港報導組

相關焦點

  • 香港「天水圍義士」找到了 還原勇鬥暴徒經過
    原標題:香港「天水圍義士」找到了!獨家專訪還原勇鬥暴徒經過日前,一段香港小夥怒懟暴徒的視頻傳遍網絡。畫面中,小夥雖被十幾名暴徒圍毆,負傷在地,卻仍凜然高喊:「我是住天水圍的居民,你們想要認的認住我,我行得正、站得正!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中國香港的公民!」
  • 怒懟暴徒的「天水圍義士」找到了,就是他!
    畫面中,小夥雖被十幾名暴徒圍毆,負傷在地,卻仍凜然高喊:「我是住天水圍的居民,你們想要認的認住我,我行得正、站得正!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中國香港的公民!」 這位熱血小夥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作「天水圍義士」。 9月8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千人升旗儀式上,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找到了這位義士的身影並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 香港「天水圍義士」找到了!獨家專訪還原勇鬥暴徒經過
    畫面中,小夥雖被十幾名暴徒圍毆,負傷在地,卻仍凜然高喊:「我是住天水圍的居民,你們想要認的認住我,我行得正、站得正!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中國香港的公民!」這位熱血小夥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作「天水圍義士」。9月8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千人升旗儀式上,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派香港報導組記者找到了這位義士並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 天水圍的日與夜: 香港天水圍社區協作平臺
    這個名叫「天水圍」的地方,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馮家圍、輞井村、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環市區大約25公裡。 9年前,許鞍華導演通過當地社工接觸和了解該地區的居民之後,將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改編成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搬上了銀幕。2016年1月,筆者有幸參與「MaD創不同」組織的考察活動,來到了天水圍社區,了解給天水圍社區帶來的改變。
  • 香港有個天水圍
    在許鞍華看來,那本名為《天水圍12師奶》的書所講述的天水圍故事,或許更接近真實。沒有血淚控訴,伸冤乞憐,只是講述普通人的家常事。許鞍華當即約了這個叫呂筱華的女孩出來談,「你寫得不錯,你願不願意把劇本留在我這兒,如果我找到錢我就去拍。如果你找到錢,找到導演拍,我就還給你。」直到2007年,無論是許鞍華還是呂筱華,都沒有找到投資。  當許鞍華最終決定講述一個真實質樸的天水圍故事時,這個8年前的劇本出現在她腦海裡。在她看來,無論是荃灣新村還是天水圍,同樣有著公共屋、公屋商場、菜市場、超級市場、學校、團契聚會??
  • 《天水圍的日與夜》還原一個真實的天水圍城
    天水圍接連爆發多起慘絕人寰的社會負面新聞,媒體更是對當地造成惡劣影響。許鞍華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主演),試圖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天水圍的生活,故事平淡無奇卻倍感溫馨。之後許鞍華又推出同樣發生在天水圍的電影:犯罪題材的《天水圍的夜與霧(Night and Fog)》,由任達華與張靜初主演,將真實案件搬上銀幕。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一部聚焦於香港的天水圍裡的平凡生活的電影
    《天水圍的日與夜》恰是一部聚焦於香港的天水圍裡的平凡生活。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沒有什麼故事情節的電影,沒有開始,沒有高潮,也沒有結尾。只有那對少年和阿媽,走過無數個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西北部,是香港眾多中下階層人士的聚集地。
  • 天水圍:百姓生活20年
    這樣一來,天水圍的公屋確如陳志展所言「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大量低收入的基層居民和來自內地的新移民搬入天水圍新建的公屋。  香港社會學專家周永新曾多次到天水圍做社會調查,他關注到天水圍中產階級和低收入階層人口嚴重失衡的問題,提出了包括立刻停止將公屋居民再配置到天水圍、將外來經濟活動及客流引入天水圍等中肯的建議。政策性的改變,令天水圍的面貌逐漸改變。
  • 天水圍悠閒半日遊
    天水圍(英語: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公裡。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香港溼地公園,於2006年5月20日正式開幕,位於天水圍東北部,是天水圍一大旅遊景點。
  • 變形香港夢的寄居地:「悲情市鎮」天水圍
    從2004年開始,天水圍接連發生的多宗社區家庭倫常慘劇,被媒體廣泛報導,2009年一部反映天水圍家庭題材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更與陸續增多的天水圍新聞一起,合力使外界對香港新移民的看法,又加上了一個「悲情天水圍」的標籤。2004年4月11日,天恆邨無業男子李柏森,用刀砍死了來自內地的妻子及兩個親生女兒,繼而自殺,製造了震驚全港的天水圍滅門慘案。
  • 開卷八分鐘:天水圍師奶 「麥兜媽」生活版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叫做《天水圍十二師奶》,作者是過去一周刊的資深記者,叫陳惜姿,現在在中文大學教新聞寫作。城市規劃的產物--天水圍在談這本書的內容之前,我們要理解天水圍這塊地方,其實就在香港最北
  • 香港 | 天水圍 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周末
    ,是中學時代電視在播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在心目中就是香港一個遙遠的郊區,繼上次香港深度遊去鶴咀徒步,這次決定探索一下天水圍區域。深圳灣口岸是離天水圍區域最近的關口,人流比較少,過關很快。過完關後就會看到直達天水圍元朗區域的大巴,根據自己的需求乘達即可。因為抵達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在網上查了攻略,發現華嫂冰室很出名且附近的火車站很適合拍照(這是重點),於是我們就先出發前往【華嫂冰室】,坐上直達屯門的巴士再乘坐港鐵抵達天水圍站A出口。跟著導航頂著冬天的烈日終於抵達,因為下午的開門時間是2點,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隊。
  • 香江漫話:香港天水圍如何走出「悲情」?
    香港天水圍發生三死命案 母疑攜子女墮樓自殺  中新社香港十月三十日電 題:香港天水圍如何走出「悲情」?  香港社會分析,發生在天水圍的慘劇歸結起來,不外都是幾種基本情況,一是新移民家庭;二是經濟困難;三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家庭開支捉襟見肘,夫妻日吵夜吵、家無寧日;四是文化教育水平低,感覺絕望之下,一些人的想法就是「攬住一齊死」。    近年天水圍的多宗倫理慘劇,反映經濟轉型下部分基層市民面對的龐大壓力。天水圍居住環境硬體不錯,軟體配套卻大有不足。
  • 「天水圍」和許鞍華的生活與生存(圖)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之後,竟然是《天水圍的日與夜》。  年逾六旬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女將許鞍華,在出道30年後,以返璞歸真的姿態,蕩滌所有關於「姨媽」的質疑眼光,回歸創作原點,推出了一部《天水圍的日與夜》。該片的英文名字也相當的「許鞍華」,THEWAYWEARE——「我們的生活與生存」。
  • 《天水圍的夜與霧》原型,天水圍滅門慘案,男人把一家人養肥再殺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這個案件是根據04年天水圍一部真實的案例改編,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一名男子殘忍的殺死妻子及兩個女兒後自殺身亡,其中,這位金姓母親來自於四川,而當年的6月底時許鞍華便去拜祭死者,並搜集相關資料,
  • 林鄭月娥視察天水圍,探望駐守警員
    據香港文匯報8月7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7日到天水圍視察新公眾街市的選址和了解大圍街市的改善工程進展,併到訪天水圍警署了解警署設施受破壞情況及探望駐守當區的警務人員。 圖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林鄭月娥在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陪同下,到港鐵天水圍站外對出的一段天福路了解天水圍新公眾街市的選址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25 日《天水圍的夜與霧》
    今日主題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英語:Night and Fog)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內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 讓國歌迴蕩在天水圍的上空——訪香港元朗區議會議員李月民
    說起2007年香港天水圍居民區內第一次奏國歌、升國旗時的場景,香港元朗區議會議員李月民仍記憶猶新。  天水圍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西北部,是香港大型的新市鎮。在重重疊疊的居民樓中,有一片被開拓出來的廣場。廣場上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隨風飄揚。這10年來,嘹亮的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天水圍居民每一個回歸紀念日和國慶日的清晨。這看似簡單的升旗儀式,離不開李月民的推動。
  • 【行】只屬於屯門元朗天水圍的新玩法!
    有人問Sandy君,在屯門、元朗及天水圍,我可以如何進行一天遊?
  • 香港:天水圍溼地公園 被刻意保留出的城市綠肺
    位於天水圍的香港溼地公園就像是一個天然的環保課堂。採寫/攝影 新京報記者 曹燕香港不僅有水泥森林,也有純淨清新的郊野,這是另一面的香港,位於天水圍的香港溼地公園,是保留出來的香港之肺,為香港提供潔淨的呼吸能量,也是敘述香港生態系統的大講堂。被保留出的香港後花園即使是香港人,也有不少沒來過香港溼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