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節 是藝術,讓這片被遺忘的小島變成旅遊聖地

2021-02-17 MFmore壹添藝術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藝術愛好者和觀光客的關注。「作為戰後日本的工業所在地,瀨戶內海的島嶼曾一度被掏空遺忘,直到藝術和現代建築重新復甦島嶼的原始美。」藝術節究竟為瀨戶內海帶來了哪些商業活力?展覽持續到11月6日的藝術節究竟有哪些看點?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系統介紹一下日本今年的藝術盛事——瀨戶內海藝術節。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是以瀨戶內海島嶼群為舞臺所舉辦的當代藝術國際藝術節。事實上,瀨戶內海自古便起著交通大動脈的重要作用,然而對於外國人來說,卻不太具有知名度。隨著全球化、高效化、均等化不斷發展深入,瀨戶內海各島人口下降、老齡化問題加劇、地方經濟活力低下等問題,導致原有的島文化特性逐漸喪失。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當地政府開創性地引入了「藝術節」這一概念,不僅增大了瀨戶內海的知名度,還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據統計,在藝術節第一次舉辦的2010年,參加人數達到93萬人,2013年達到107萬人,預計今年的參觀人數將會更高。

在藝術與商業、文化與生活相結合方面,瀨戶內海藝術節的主辦方做到了極致。其一,瀨戶內海地方政府將藝術家引入當地的「家計劃」(對瀨戶內海的直島、犬島進行布局,力圖將藝術和建築與島上的風景、生活以及居民融為一體)之中,讓藝術家參與到藝術設計中。比如,日本知名藝術家山本耀司就對江戶時代以來祭祀的神社進行了設計和改建。地下的石室通過玻璃階梯與正殿相連,使地上的光線可以照射進來。


名和晃平改造的房屋

其二,島上的部分餐廳和咖啡館也由藝術家或藝術工作室設計而成。餐廳就地取材,大量使用當地的魚類和蔬菜,既極大地吸引了遊客,又以藝術與餐飲相結合的形式,增進了來往人群之間的交流。


豐島上的島廚房

其三,通過原創設計,瀨戶內海藝術節主辦方還與藝術家合作,製作了T恤衫、手巾、紙膠帶之類的周邊商品,在景點附近售賣。

其四,主辦方還啟動了「瀨戶內名產再設計項目」,與藝術家合作重新打造當地特產、並向日本全國推廣宣傳的項目。

當然,瀨戶內海藝術節最大的看點是匯集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展品。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草間彌生和山本耀司等日本乃至國外很多藝術名家的作品。小編精選了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供意欲前往觀賞的小夥伴們提前嘗鮮。

設計師Esther Stocker在原粟島幼兒園安裝了如下藝術裝置。通過黑白兩色具有獨特波動和起伏的線條構成空間,讓人們回想起這裡曾是幼童們嬉戲的場所。儘管由無機物製成,卻是能撼動人心的作品。該處裝置將於秋季開放。


Project for Awashima


作品信息

展區:粟島 粟島中心地區

開放時間:9:30-16:30

休息日:會期中不休息

費用:300日元

Esther Stocker的作品受到新技術影響較大,她善於運用幾何元素構造視覺空間。設計師設計的幾何結構是基於永遠循環往復的模塊創建一個看似有序的視覺空間,各個抽象的幾何形狀構建了一種獨有的節奏。


 2. 直島·宮島達男

這座約200年之前的房屋的改建計劃是家計劃的第一期內容,房屋外觀為灰漿塗料、碳化板、正規鋪瓦,其中設置了125個LED數字式顯示牌,在水面上不斷閃爍。計數顯示牌的速度由直島上生活的人設定,成為居民參與相關製作的第一款作品。


家計劃「Kadoya「

作品信息

展區:直島本村

開放時間:10:00–16:30

休息日:星期一| ※節假日時營業,次日休息

費用:通票1030日元 | 單次票410日元 | ※15歲以下兒童免費


藝術家宮島達男在日本最繁華並且首都文化相當濃厚的地方長大,這一背景使宮島達男的藝術媒介與眾不同。他運用發光電子二極體設計作品,他作品的概念是——時空的錯位。宮島達男的作品仿佛告訴我們,「藝術家」和「觀眾」這一二元理論是不成立的,所有人都是「藝術家」,同時,所有人也是產生美覺的「觀眾」。 

作品《幻滅》:上面的數字以彼此不同速度在點滅,方塊上的彩色數字的閃變,遠看就像一塊塊寶石

該處民居是對房齡200年左右的小民居進行的改建。屋頂和柱子的構造保持原樣,在使用傳統技術的同時,將含外壁在內的房屋整體進行作品化。每次可進入一人體驗15分鐘作品。


家計劃 "Kinza"

作品信息

展區:直島 本村

開放時間:11:00-13:00 | 14:00-16:30

休息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費用:另收費用510日元 | ※與其他家計劃費用另計

藝術家內藤禮與建築師西澤立衛合作的美術館也位於面向瀨戶內海的豐島小山丘山腰,周圍一片梯田,打造出自然、建築和藝術相互融和的美妙環境。美術館全天展示有「泉水」誕生的作品——「母型」。光線、風聲、鳥聲從天花板上注入,隨著時間流逝和季節轉換,表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如果你對內藤禮的作品感興趣的話,不要錯過這個美術館。


豐島美術館

作品信息

展區:豐島 唐櫃岡

開放時間:10:00-17:00 (最晚可入館時間為16:30) | ※10月-2月10:00到16:00 (最晚可入館時間為15:30)

休息日:星期二(3月1日〜11月30日) | 星期二至星期四(12月1日〜2月底) | ※節假日時開館、次日休館 | ※星期一為節假日時,星期二開館,次日星期三休館

費用:1540日元 | ※15歲以下免費

日本藝術家內藤禮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形成對知覺的引導,由觀眾的自我感知實現對作品的判斷,以認識到「我在這裡存在」。藝術家全身心傾注的是空間與時間的體驗、接觸以及冥想與寂靜、形態與想像的相連,這是她的作品達成的新的心靈境界。



《對生命的慰藉》

登上竹林環繞的小道,在水池中央豎立著象徵生和死的現代紀念碑。此立體建築與神岡宇宙基本粒子研究設施(超級神岡探測器 Super-Kamiokande)通過電腦相連接,如遇到超新星爆發(恆星死亡)將發光。


Tom Na H-iu

作品信息

展區:豐島 硯

開放時間:9:30 -16:30

休息日:星期二 | ※星期一或星期二為節假日時為星期三 | ※會期外不公開

費用:300日元

自1999年接觸到佛教思想之後,森萬裡子便嘗試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展現古老而迷人的人類思考,完成西方和東方的某種結合,從她的作品可以看出一種來自未來的體驗感,她一直在追求一種絕對的自由並體現在作品中。



作品《Wave UFO》

 5. 豐島·Christian Boltanski

在豐島的一處角落有一座收集了各種心臟跳動聲音的資料館,漫步在此你能傾聽來自全世界不同個體的聲音,而這也是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多年來一直進行的收藏,這座資料館由裝置藝術作品、心音傾聽房間、錄音室構成,藝術家將全球人類的心音公開於此。

 

心臟音的資料館

作品信息

展區:豐島 唐櫃濱

開放時間:10:00-17:00 | ※10月-2月到16:00

休息日:星期二(3月1日〜11月30日) | 星期二至星期四(12月1日〜2月底) | ※節假日時開館、次日休館 | ※星期一為節假日時,星期二開館,次日星期三休館

費用:510日元 | ※15歲以下免費 | 心音登記費(附CD手冊) 1540日元

 Christian Boltanski的另一處藝術裝置同樣位於豐島,400多個風鈴懸掛於長短不一的樹枝上,藝術家將其命名為「森林的怨言」,從兩處藝術作品的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出藝術家對聲音的熱愛與收藏之心。


森林的怨言(La forêt des murmures)

作品信息

展區:豐島 唐櫃岡

開放時間:9:30—16:30

休息日:星期二 | ※星期一或星期二為節假日時為星期三 | ※預計從夏季會期時會公開

費用:300日元 | ※15歲以下免費 | 登記費:5000日元

 

與其稱Christian Boltanski為一名藝術家,更不如稱其為收藏家。他收藏來自不同志願者孩子的肖像,或者收集不同志願者的心跳聲。這並非暗示種族滅絕或悲慘者的狀態,而是一種對時間的尊重與對記憶的保存。


作品:「No Man's Land」

 

花壽波島是三都半島近海上的無人島,設計師以該小島為素材描繪的海陸風景畫構成十六角倒圓錐形,內側使用蠟筆和油畫棒描繪出海中景色。站在作品的正中間,你能夠體驗到四周被島嶼和海水環繞的立體感。


花壽波島的秘密

作品信息

展區:小豆島 三都半島

開放時間:9:30-17:00

休息日:會期中不休息

費用:免費

下面的建築由吉田夏奈與伊東敏光以及廣島市立大學藝術學部合作設計,運用舊材料製作大型的立體作品,在面朝海的方向建造一個形如圓號的集音器,由此一來整個內部空間都會充滿海的聲音。該處建築將會於秋季開放。


潮耳荘

作品信息

展區:小豆島 三都半島

開放時間:9:30-17:00

休息日:會期中不休息

費用:免費


1975年出生的吉田夏奈生活於東京。她的作品總是在尋求將哭泣的身體融入大自然。



作品《雖然》,地下的黑暗世界之上為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




這個讓你產生幻覺一樣的餐廳是藝術家Tobias Rehberger用一座空屋改建的。他在天花板、地板、牆壁、桌面上設計了迷彩紋、條紋、水珠等風格圖案,將店內的整體空間打造為一個作品。

 


迷幻餐廳

作品信息

展區:豐島 家浦

開放時間:9:30-16:30

休息日:星期二 | ※星期一或星期二為節假日時為星期三 | ※會期外不開放

費用:300日元

德國藝術家Tobias Rehberger是一位善於運用空間元素的藝術家,他通過創造空間使人眼花繚亂且迷惑觀眾。


這座港口的半透明空間迎接著乘坐船前來的登島者。屋頂上有各式各樣文字的組合,白天這些文字組合的影子就會投射到水面上。



男木島之魂

作品信息

展區:男木島中心地區

開放時間:6:30-17:00

休息日:無

費用:免費


藝術家Jaume Plensa以設計製作巨大肖像形成人文景觀而著名,他的作品超越種族、文化和語言,通過探索作品內部與外部的緊張關係來表現人類的複雜性。



時段

春|2016年3月20日—4月17日 共計29天

夏|2016年7月18日—9月4日 共計49天

秋|2016年10月8日—11月6日 共計30天

官網網址

http://setouchi-artfest.jp/cn/

交通信息

    前往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的遊客可搭乘飛機,前往日本高松機場或岡山機場。具體線路可參照下圖。




到達高松港或宇野港之後便可以購買專為遊客準備的三日通票,持票可進行三天兩夜的觀賞行程。前往東邊的島嶼可從香川縣的高松港與岡山縣的宇野港出發,前往西邊的島嶼可從香川縣西部港口出發。從高松站乘坐電車前往西部港口很便利。島嶼之間的具體交通路線可在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官方網站查詢,或者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直接進入官網。

以上內容為獨家稿件,文中所含圖片來自瀨戶內海藝術節官網、instagram、google等網站,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歡迎轉發,但未經授權轉載及使用,將追究法律責任。如對我們的內容感興趣,想要轉載,或應徵自由撰稿人或兼職編輯,請聯繫微信:nereid1366。商務合作請通過微信後臺留言,或聯繫微信:29744089。

點擊前往閱讀往期文章

旅行 | 巴西不止有奧運會,還有這十大藝術朝聖地


藝術家 | 看膩了千篇一律的建築,一位法國建築師改寫了「家」的含義


相關焦點

  • 瀨戶內海,被日本遺忘的旅行地......
    隨著日本的快速發展政府為了避免本土四島的汙染將大部分重工業遷到了瀨戶內海諸島上於是這裡便漸漸成為了一片被遺忘的土地在這片被日本遺忘的土地上你是否還願意留下你的腳印關於「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始於2010年的「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邀請日本國內外知名策展人和當代藝術家,根據當地環境製作作品,營造藝術氛圍,改善地區面貌,以此吸引國內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通過和島上居民的交流,發展旅遊業,使島嶼經濟重獲活力。
  • 日本有個瀨戶內海丨是難得一見的建築烏託邦
    是藝術,讓這片被遺忘的小島變成旅遊聖地如果這世界有這麼一片海域讓你發現孤獨如此美好我想,那片海的名字叫做
  • 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的開始
    在日本旅遊的遊客們,無論是穿梭於霓虹燈間感受這個國家的文化,還是於眾多購物場所進行血拼,都是獨特的旅行過程。其實日本還有個非常小眾但卻絕對是重量級的目的地,那就是瀨戶內海,這裡以原生態的風土人情和卓越的當代藝術而吸引著文藝青年和藝術家們的目光。這裡也是國際藝術節的開始地,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介紹這個美麗的小鎮吧!
  • 瀨戶內海 「遺棄之地」的藝術重生
    直島藝術改造的成功也被福武財團推廣到了其他島嶼,許多其他著名的藝術家、建築師受邀來到這片區域進行創作,瀨戶內海逐漸區成為了日本的重要藝術中心之一。直島錢湯「I♥湯」 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這一精神,藝術家大竹伸朗將老房子改建為一座公共澡堂,島民可以自由出入,在這裡日本最普通的泡湯仿佛變成了一場行為藝術;「家計劃」(Home Project)中,杉本博司、大竹伸朗、內藤禮等著名藝術家改建島上的廢舊老屋,進行藝術創作,通過尋寶似的有趣設計鼓勵來此參觀的年輕人們了解小島的歷史;Benesse House美術館酒店充滿設計感的建築與裝潢,以及分散在酒店內外的藝術品
  • 錯過等三年,2019年瀨戶內海藝術祭即將開展!
    瀨戶內海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內海,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超過1000多座島嶼。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屆啦。這個全日本最文藝的地方,除了擁有風光旖旎的海岸線,更是眾多藝術家的靈感樂土。
  • 男木島|瀨戶內海藝術節徒步環島
    其中出現過很多次的就是瀨戶內海藝術節的照片。每次講到區域活性化這個話題的時候,瀨戶內海藝術節就是個經久不衰的優秀例子。簡單來說,因為瀨戶內海地區出生率低下,高齡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所以為了重振地域的發展,通過藝術來喚醒這片土地的魅力,吸引年輕人的前來定居。
  • 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 品鑑技與藝 體味意與神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創辦於2010年,是以當代藝術為主的國際藝術節之一,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四屆。藝術節期間內,全球眾多知名藝術家將匯聚於此,以瀨戶內海各島為中心展出作品,舉辦各種藝術、劇團、樂團活動,同時也會展示當地傳統技藝、祭典。
  • 備受世界矚目的瀨戶內海藝術節,三年才舉辦一次,真的值得一去!
    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節,是由100多為日本藝術大咖籌備三年,在全世界都備受矚目的藝術盛會,每三年才舉辦一次,今年迎來了第四屆。今年這屆藝術節的海報是由日本著名的建築大師畏研吾親手設計,海報以瀨戶內海的海底生物為主題,傳遞著這片海域的神秘與靈動的獨特魅力。
  • 日本旅行地圖 | 瀨戶內海,專治各種人間不值得
    這裡是遠離塵囂的人文淨土,沒多少人感受過這裡原生態的風土人情,也不曾體會過這片樂土的現代藝術情懷。夏季,恰好趕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無數知名藝術家將在這片樸實的淨土施展新的驚喜。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當初是為了振興人口減少且迅速老化的鄉村而舉辦的活動。藝術節邀請日本國內外知名策展人和當代藝術家,根據當地環境創作作品,營造藝術氛圍,改善地區面貌。
  • 瀨戶內海,美景與藝術的交相輝映
    春天前往,恰好趕上當地的藝術祭,無數知名藝術家又將在那片樸實的淨土施展新的驚喜。如果你厭倦了隨大流的旅行,那麼就不妨來瀨戶內海週遊列島,你看到的不僅是海景,更能收穫一場小眾而精彩的日本文藝之旅。瀨戶內海不只是海。瀨戶內海是位於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之間的一個海峽,游離於日本那些熱門的目的地。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數百小島星羅棋布。古時,這里是日本與中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這裡則是一片遠離塵囂的人文淨土。(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春: 4月26日至5月26日;夏: 7月19日至8月25日;秋: 9月28日至11月4日)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即將開展,一生必訪的藝術聖地
    培根說:藝術,就是自然與人。人們也嚮往去接觸大自然,用身心去感受藝術,體驗獨特的設計,感悟生活的美好。在日本有一片神奇的島嶼,這裡遠離喧囂,海天一色,還受現代藝術的眷顧,成為眾多藝術家們的靈感樂土。這片神奇的島嶼就是今年年初《紐約時報》公布的「2019一定要去的52個地方」榜單中的第七名——瀨戶內海諸島。
  • 2019瀨戶內海藝術祭4月開始丨花107天巡遊12座島嶼、藝術和四季
    本州、四國和九州環抱之間有片海叫瀨戶內海。在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一群生動島嶼,如星羅棋布般,在很長的一段時光裡,被人們遺忘,時光悠遠,這些小島漸漸被大家發現,藝術家和建築師為這裡的嫻靜樸實的魅力傾倒,讓這些小島重新煥發」生機「,猶如沙石遇到陽光一般閃閃發亮。這就是瀨戶內藝術節。
  • 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高松跳島全攻略
    從瀨戶內海回來差不多一個月了,跳島遊覽了春季藝術祭的不同展出,現在時不時的還會想起在某個小島海邊散步或者在馬路拐角吃拉麵,也會想起海島的熱浪滾滾或者是嘟嘟嘟經過的白色小汽車,帶著這些記憶碎片回到日常,繼續生活。決定抽出一段時間整理這些資料,提供一些線索,給也要準備遠行的你們。
  • 私藏旅行攻略|3年一次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
    瀨戶內海位於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之間,在這片看似孤立的海域上散落著眾多小島,像一座座等待被挖掘的寶藏。,讓瀨戶內海重獲新生與價值,成為地球上所有地域的「希望之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由此誕生,藉此開始一場「海之復權」。
  •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開幕 感受自然與藝術的融合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開幕 感受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4月2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三年一度的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正式啟動。本屆藝術節會期共107天,會場分布於香川、岡山兩縣的多個小島。該藝術節發起人北川富朗、香川縣知事浜田惠造等人26日參加了在香川縣高松港舉行的開幕儀式。 開幕第一天,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就吸引了許多前來參觀的遊客。在高松港碼頭,一早就排起了長隊。一名來自中國臺灣的遊客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來看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很期待感受大自然與藝術的融合」。
  • 海中生物 | 2019第四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2019年4月26日拉開帷幕,三年一次的藝術祭是最受矚目的日本現代藝術祭典。瀨戶內海藝術祭「海之復權」瀨戶內位於日本本周、四國和九州三大島之間的海域,因其豐富的地理資源,又是日本海運的重要航路,自古以來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瀨戶內海藝術祭|犬島
    犬島位於豐島的北部,很小,也是瀨戶內海藝術祭的舉辦地之一。小島僅有50多位居民而已。這裡盛產優質花崗巖,也是金屬冶煉基地。但20世紀的銅價暴跌使之工廠關閉,但它並未從此消聲覓跡,是藝術使之恢復了生命力。
  • 瀨戶內海藝術祭|男木島與女木島
    真壁陸二在這裡結合牆(wall)與胡同(alley),做了個藝術項目叫做Wallalley。他收集了一些廢棄的材料,在房子的牆壁外呈現了他一貫的藝術風格。在小島上時而出沒的作品也給這裡帶來了五彩斑斕的點綴。
  • 文藝又小眾的跳島之旅|如果只能去一次日本,我會選瀨戶內海
    如果這世界有這麼一片海域,讓你發現孤獨如此美好,我想,那片海的名字叫做:瀨戶內海。
  •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跳島旅行實用全攻略-準備篇
    有人說每逢長假朋友圈10個人裡至少有3個人在日本。ヽ(●´∀`●)ノ但是對於瀨戶內海這片「鄉下」地帶,中國人去的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