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功夫精髓,「氣旋丹田」,為你詳細講解

2020-12-13 太極浮屠

天城觀日出,潛身遊海市。神意貴遠,發力貴短。短是短,勁得透。長是長,身上整。勁放出去了,別留,丹田一蹦,勁又來了。氣沉丹田,就是抱丹落胯。氣就是內壓,抱丹虛襠,屈膝落胯,內壓自然充盈小腹。久練之後,骨密勁沉。

吹笛召山鷹,焚香喚懶龍。繞繞肩,轉轉髖,胛骨開合輕快。一切放鬆著來,越練越鬆快,練出了意趣。肩胯回抽,肋胛運勁。擰腰崩胯,髖關節彈動,打出拋物力。

舍一盞青燈,換一輪明月。練松沉,勁更冷,突然一股驚動,好似打個冷戰。站樁,不能有負擔。站出一種綿沉,雖然沒動,卻活力四射,這是體能煥發。負重以為有勁,其實放不出來,憋著呢。能放出去,給別人的叫勁。

有人掌舵,有人搖槳。丹田一撮,橫膈膜擴張,勁通肋條,你再松肩發力,滲透勁就有了。豎脊肌立了,肋骨能撐,才能見整勁。手上靈活,肩更靈活。肩關節旋轉,才能肘肱活化。練拳是解脫,一個摘開自身的過程。

此情此景不可道,人間有味是清歡。洪福是福,清福也是福。人一輩子,忙忙碌碌,能有時間靜靜,做些喜歡的事,聚些喜歡的人,開開心心的,該多好。白雲一朵,清茶一杯,心無掛礙,身松體泰。打打拳,看看書,人能置身清淨,就是人天福報。

翻江倒海不需忙。練波浪勁,不要和腰椎較勁,腰椎是放鬆的,意注豎脊肌,才能訓練其韌性。初練胸腰摺疊,要慢慢的來,緩慢開胸拔腰,緩慢虛胸擴背,感受豎脊肌運動,感受丹田鬆緊,感受肋條波動。

山前靜悄悄,山後十萬兵。你把後肋練活了,能調動精氣神。後肋活動,腎囊溫摩,內腔能興奮起來。豎脊肌一挺,命門一催,後肋波動,後背越來越活。

天空的星,盤裡的珠。小腹丹田自旋,這是內圓。太極內功學,練到深處,小腹不僅能鬆緊,還能旋動。好比旋風,上頭大旋兒,底下小旋兒。越大越渾厚,越小越精微。

小腹自旋,叫做氣旋丹田。道家用它練腸子勁,拳家用它活化重心。你想騰挪快捷,就不能用腿換重心。高一點的東西,以胯換重心,再高一點的,小腹自控重心。

鼓蕩易,旋動難。平時打打坐,又或站站樁,專修內功。周身放鬆,不留雜念,清淨養神,精力輕安,呼吸自然。端正骨盆,身姿中正,意念輕觸小腹,使其微微抽動,數十下之後,感到小腹暖熱,依舊放鬆安坐。

意聚泥丸宮,觀照丹田力點,慢慢旋動大腹,引帶小腹旋動,意識依舊關注丹田,繼續旋動大腹,數十下以後,減緩大腹動態,小腹維持自旋,如此久練,小腹旋動自如,無需大腹帶動,越盤越靈活,盆腔充滿動能。不僅增進爆發力,重心控制力,還能助長敏捷度。

開發人體內在潛能,是一門古老學問。內功不好練,需長時間訓練,體悟揣摩,方能有所成就。修內功之人,有恆心,有耐心,有決心,天長日久,寒暑不懈,自會體證內家功夫精髓。

相關焦點

  • 內家功夫精髓,「氣旋丹田」,為你詳細講解
    丹田一撮,橫膈膜擴張,勁通肋條,你再松肩發力,滲透勁就有了。豎脊肌立了,肋骨能撐,才能見整勁。手上靈活,肩更靈活。肩關節旋轉,才能肘肱活化。練拳是解脫,一個摘開自身的過程。此情此景不可道,人間有味是清歡。洪福是福,清福也是福。
  • 太極內勁「丹田為虎,脊椎為龍」你知道是什麼嗎?
    以修內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蕩的感應。
  • 關於內家拳氣沉丹田的解釋不看後悔
    但是現在很多的練習者大都把訓練內家拳本末倒置。把原有的內功訓練變成了一種肌肉力量性訓練。於是把肌肉練很僵硬,造成關節不同的傷害比比皆。八卦掌說到傳統武術的訓練,都離不開內勁,有很多拳友都會提到過氣沉丹田的問題。
  • 真正的傳統內家功夫是這樣傳承的:初傳授之以形,繼之授之以理
    這裡介紹一下真正的傳統功夫,他們是怎麼樣進行傳承的。讓有心於武學的朋友們,對於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所認識,有所證真。在過去的武學傳承中,老師多是先教學生以動作形體,讓學者以動功入門,並不會多說什麼。這是因為以前的師徒的聯繫是比較緊密的,並不像現代一樣相對比較鬆散。
  • 內家拳之要在於氣沉丹田,虛靈頂勁與形與手指
    以前說過,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分野在於循經,只有內力循經之後才能形成完整的循環,從而周行而不殆,歷久而不散。這也是宗風裡所說的一得永得,永不退轉之效用。現代呢,門派多已經消失,再也沒有傳統的這種師徒相傳習俗了,多是直接教授功夫。通過練習功夫,經過打磨力氣,強壯筋骨的階段,人的體魄,氣血日漸充足,如果是真正的內家功夫,在習練的時候,自然會出現潛氣內循。就是練功的過程中,四肢百骸和小腹會有氣流感出現。古人有道修八脈,武練正經的說法。
  • 解密:內家拳的內勁
    前輩講述這種內勁,只說:「無法講清楚,也無法形容它,功夫到啦,就會明白」。形意拳大師曾說:拳中之內勁,是將人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於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其理無非動中縮勁,使氣合一歸於丹田。
  • 太極內勁「丹田為虎,脊椎為龍」你知道是什麼嗎?
    以修內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蕩的感應。
  • 太極內勁--丹田為虎,脊椎為龍
    以修內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蕩的感應。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之七
    內家拳與外家拳一樣,外家拳以肌肉緊張發力為基礎,產生無數拳種;內家拳則是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基礎上,產生各個拳種的。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天下功夫只有二種,即一種是習練肌肉緊張發力的功夫,即習練肌肉力量的功夫;一種是習練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的功夫,即習練心力的功夫。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之五
    把內家拳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學會,內家拳與技擊的概念就會在你心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身對於能量傳簇的通和滿的功夫讓你覺得實戰技擊就是在隨心所欲地擺弄對手的勁力----------這就是內家功夫對於人類身體研究探索的貢獻,就是內家拳必須要傳承並且振興的原因!
  • 關於內家拳氣沉丹田的解釋不看後悔
    但是現在很多的練習者大都把訓練內家拳本末倒置。把原有的內功訓練變成了一種肌肉力量性訓練。於是把肌肉練很僵硬,造成關節不同的傷害比比皆。八卦掌說到傳統武術的訓練,都離不開內勁,有很多拳友都會提到過氣沉丹田的問題。
  • 內家功夫中的「氣宜鼓蕩,神宜內斂」之我見
    它需要使體內的陰陽氣機很好的分化開合,只有真正的內家功夫才能比較好的做到這一點。太極拳中的「雲手」與「攬雀尾」兩勢就是不同風格的「氣宜鼓蕩」,雲手是通過十二正經的循行,讓真氣循行於陰經陽脈之中,通過這種陰陽的交注來使氣機震蕩。而攬雀尾一勢則是通過氣機納於丹田,布於周身這種反覆的運動來實現氣機的鼓蕩。上面所說的「氣宜鼓蕩」之法是針對太極拳,這種內煉的武當功夫。
  • 內家拳發勁-胯勁 脊柱 內臟如何訓練?
    胯跟脊柱合稱為龍虎之勁,動物之奔跑捕物,而物不能逃,皆在於此!在內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內家拳發勁的核心部位。拳譜中時常提到的「尾閭前收」,其實就是胯的後翻,我們知道盆骨是固定在尾骶骨上的,尾閭一收,骶骨隨之後翻,帶動胯後倒,形成翻胯蓄勢。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之六
    在形意拳與心意把形成完整的功夫體系之前,均無這兩種內家拳術的論述流傳,在《易筋經》出現後,才開始出現內家拳的各種論述,並且將其功夫均稱之為易筋易髓。好,下面我們就先了解一下《洗髓經》和《易筋經》,然後再在以《洗髓經》和《易筋經》中介紹的以心行氣、易筋易髓為基礎詳細介紹心意把、形意拳和太極拳、八卦掌等內家功夫。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這裡,筆者倒不是想來分析兩人比武事實的真假,而是想探討下內家拳的上乘技擊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楊露禪所展示的「雀不飛」就是太極拳中的「聽勁」與「化勁」,董海川的騰空抓鳥當然也不是一般的身手,可謂將八卦掌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二)
    以心行氣時,心臟發出的心力後貼命門壓縮尾閭,尾閭催動會陰生成旋轉,會陰的旋轉會將心力上託到丹田部位,生成丹田部位的壓縮旋轉,這個過程,就是前輩大師說的河車運行。河車運行是內家拳體內能量傳簇的第一步,生成了內家拳精氣神中的精的能量!河車運行生成精的能量的過程,就是把無形的心力陰陽轉換成為有形的技擊能量的過程。
  • 經典 | 還原真實內家拳(上)
    【導讀】這篇文章對內家拳做了非常全面和詳細的介紹,文中有作者對內家拳獨到的理解與感悟,值得細細品味。
  • 少林拳是外家功夫嗎?
    其實,李連杰在電影《少林寺》中的幾個精彩片斷並非少林派功夫。真正的少林武功在演練時形如白猿一般,出拳如螺旋、身姿似楊柳,臂肘的伸縮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李連杰所演練的套路,其動作大開大合,姿態瀟灑飄逸,其形貌特徵與少林派武功相去甚遠。二、學者的誤導。明末清初,一代大儒黃宗羲與著名武術家、武當松溪派功夫傳人王徵南過從甚密(黃宗羲之子黃百家,還拜王徵南為師習練武當拳法)。
  • 教你怎麼判斷自己所練的功夫是內家還是外家?
    中國的功夫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他擁有不可思議的傳說,比如飛簷走壁,隔山打牛,身堅如鐵等等,這些絕學一聽就讓人為之驚嘆。如果單單只是鍛鍊肌肉的拳腳功夫,那是不可能做得到這一點的。所以世人稱頌的中國功夫其實只是針對中國的內家武術而言,並沒有包括外家拳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