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上半年新學期開學時,河北省邯鄲市火磨小學設立了甲骨文學堂,通過定期舉行甲骨文社團活動,教孩子們寫甲骨文並講解每個字的來歷和意義,讓孩子們能夠深刻領會每個字的含義,學習漢字的演變過程。同學們在認識甲骨文的同時,還通過書法作品等方式,使千年的漢字文化得到傳承。
甲骨文進入小學課堂,正是利用甲骨文形象而生動地字體結構,以圖像的形式將該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等方面完整的教授給學生。上課內容不僅新穎,而且完全符合孩子們的天性,使孩子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紮實掌握漢字內容。
老師通過講故事,教同學們認識甲骨文,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每個甲骨文配上象形圖畫,讓學生從字源方面更好地了解漢字。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不時指著奇形怪狀的象形字提問:「猜猜這是什麼字?」
甲骨文學堂上,課堂氣氛特備活躍。甲骨文就像畫一樣,同學們一邊「畫畫」,一邊認識漢字,更能夠激發同學們的想像力和求知慾。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1899年,清代國子監祭酒、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在用作中藥的「龍骨」上發現契刻符號,由此發現了3000多年前中原人民使用的古文字。經過羅振玉的查訪,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西北五裡的小屯村,也就是殷墟。
截止到2014年10月已發現大約13萬片甲骨,4000多個單字。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0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下面給大家介紹12生肖的甲骨文,看看您的屬相甲骨文怎麼寫。圖為鼠字的甲骨文。
牛字的甲骨文。
虎字的甲骨文。
兔字的甲骨文。
龍字的甲骨文。
蛇字的甲骨文。
馬字的甲骨文。
羊字的甲骨文。
猴字的甲骨文。
雞字的甲骨文。
狗字的甲骨文。
豬字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