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我們來到了位於秦嶺腹地的小城——留壩。從西安到眉縣下高速,很快就進入了秦嶺大山之中,一路小雨不斷,高大的秦嶺完全籠罩於雲霧之中。眉縣到太白縣,時而盤山山公路,時而穿行於峽谷之中,景色十分壯美。
眉太線
可惜國慶節期間,還不能感受到秦嶺的秋色,高大的山體依然披著綠色的外衣。驅車翻越秦嶺也是幾年來的一大心願,今日終能如願。雖然一路上霧中行車,小心駕駛,也別有另一番樂趣。
雲橫秦嶺
行駛在眉太線,穿行於青峰峽,不得不感嘆秦嶺的高大威武,一座座隆起的山峰屹立在那裡,沉默不語,它們形成了萬山之祖,中華龍脈的秦嶺。「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石擁百泉合,雲破千峰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多少詩人感嘆於它的存在。
霧鎖秦嶺
在太白縣城吃了中午飯,繼續趕路。路過青峰峽景區,沒有進入,繼續往留壩而去。由於此時欣賞不到秋色,也就沒有去黃柏塬,留待以後專門去賞大秦嶺的秋色。
途中小憩
終於到了
留壩乃褒斜、陳倉、文川古棧道穿境越土之鄉,「為漢中咽喉之地,地控褒斜,捍衛南北」,自古就有民眾聚居生息。全縣人口約五萬,由於地處秦嶺腹地,全縣森林覆蓋率91%,被評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和當地人交流得知,縣城常駐人口也就是一萬人,整個小城街道乾淨整潔,到處鮮花盛開,抬頭望去群山環抱,雲霧繚繞,宛如仙境一般。
留壩縣城
留壩老街北起老城牆南門,南至縣防疫站。街寬六丈,青石鋪就,狀若躍龍,長約千米。老街兩旁的建築為清末、民國老式鋪舍,臨街為可拆卸式木板鋪面,中庭置花壇,兩側廂房,正中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木梯上樓、窗、門皆刻花雕鏤,古香古色,大俗大雅,民風濃鬱。民國時期,老街設置了診所、學校、郵局、官舍,至今遺址尚存。
老街
留壩老街,傍山而建,青石鋪路,山泉淌流,兩千多年前穿越秦嶺連通巴蜀的一處驛站,如今更像是一幅濃濃的山水墨畫,滿載著遙遠的回憶。
留壩書房
老街不長,一盞茶的功夫已過半街。和其他旅遊景區的街道不同,這裡沒有過於商業化的痕跡。保留的是一種就像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種純樸自然的風格。
留壩書房
寧靜古樸的老街林立著各種店鋪,郭記老布、供銷社、娘家菜等,都帶有秦嶺的味道。嘗一嘗當地的美食,香辣麵皮搭配清淡菜豆腐,木桶飯、紙包魚、山藥燜雞……美食是對吃貨朋友們最浪漫的告白。留壩書房絕對值得你花個一下午時間,點一杯咖啡,靜靜地看書,體會這個山中小城慢時光。
四千年古銀杏
再去周邊逛一逛,全國最美鄉村公路——高江路,四千年的銀杏古樹,就在路邊。到了留壩,時光仿佛倒回到八十年代,一切都慢了下來。這裡的店鋪九點以後才開門營業,街上的停車位即使在國慶節期間也是虛位以待,這裡的一切就像秦嶺山上的雲霧那樣,不急不躁,不緊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