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歷史上這個人是個很特殊的人,他最初是呂不韋的門客,嬴政母親趙姬成為寡居太后時,趙姬舊情復燃,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對男女之事不太感興趣,他是商人出身,對地位和權力很感興趣,呂不韋又擔心嬴政一天天長大,發現自己和趙姬的事情有關,於是,為了脫身,便找出了嫪毐,將它獻給了太后。
他唯一的優點就是:一個人的能力特別強。呂不韋將嫪毐當作宦官送進了宮,但嫪毐不是真正的宦官,而是以假宦官的身份進了宮,為太后服務,接著又是趙姬和嫪毐私通,嫪毐充其量只是太后的玩物,他的正式身份只是宮中的宦官,而且是一個假宦官。
不過,在太后趙姬的寵信下,嫪毐的地位居然水漲船高,不但被太后寵信,而且太后趙姬也心甘情願地為嬴政生下了兩個兒子,趙姬可是秦國太后,太后跟人私通,生下了兒子,這可是一件見不得人的大事,雖然這一傳統在秦國歷史上一直存在,比如宣太后和義渠王就有兩個兒子,但是人家宣太后是為秦國犧牲的,而趙姬卻是純粹為個人享樂。
從後來的情形看,太后趙姬對嫪毐很是動情,以某種我們不知道的理由,將嬴子楚封為長信侯,在秦國無功無過的制度下,趙姬竟然願意為嫪毐封侯,人家呂不韋花了好幾千金,經過千辛萬苦將嬴子楚扶上了秦王的寶座,也不過是封了一個文信侯,嫪毐什麼功勞都沒有,只是和呂不韋的爵位一樣,除了太后趙姬的武斷之外,沒有其他理由了。
趙姬
嫪毐的長信侯是有爵位、有封地、有封田的,但嫪毐在朝中沒有正式官職,單有爵位就沒有權力,但嫪毐的情況顯然並非如此,因為嫪毐的權力後來居然可以與相邦呂不韋分庭抗禮?
了解當時秦國的政治形勢,當時秦王嬴政還未成年,沒有親政,暫時不參與政治決策和進程,估計每天也都要學習治國和讀書,朝政由太后趙姬和呂不韋掌管,相邦是秦國百官之首,負責處理朝政和糾察百官的錯誤,呂不韋和趙姬的職責是分開的,呂不韋負責具體的政事,趙姬只負責決策,趙姬則負責管理朝政和太后的印璽。
秦國所有的權力都來自趙姬,因為她是最後一位決定者,但趙姬是一個女人,她又不像宣太后那樣,很有政治才能,趙姬沒有政治才能,不能處理政務,基本上是呂不韋說了算,但自從趙姬和嫪毐私通之後,太后遇事就不再和呂不韋商量,而是和嫪毐商量,於是嫪毐開始參與到政事中來,也可以說,嫪毐的權力都來自太后趙姬,在秦王嬴政沒有親政之前,太后是秦國的最高決定者。
在秦國歷史上,還沒有宦官封侯的先例,嫪毐是第一個,他能夠崛起,完全是靠太后提拔的,在權力的最高峰時期,嫪毐家族中有奴僕數千人,門客數千人,還有許多朝中大臣依附於嫪毐,如衛尉竭、內史肆、中書令、令齊等二十多人,他們也成了嫪毐反叛的主力。
衛尉是守衛秦國王宮的長官,是有兵權的,內史是掌管政令,擬定文書,協助君主處理內政的官員,當時是太后的政事,所以是協助太后,中大夫令是掌管宮門的長官,這些都是當時秦國在位的官員,也都是實權官員,這些人可以依附於嫪毐,可見嫪毐在當時確實很有權勢。當時呂不韋雖為相邦,但決策權力在趙姬手中,趙姬是太后,是當時秦國的最高決策人,所以毫無疑問朝中有一批官員倒臺,而太后凡事都要和嫪毐商量,所以雖然沒有正式官職,但在官位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如果太后不管事,將手一揮,讓部下去找他,他就會無形中成為一個實權人物,即使呂不韋有時奏事,也會被告知。
這時,呂不韋其實已經和嫪毐勢均力敵,因為嫪毐已經把權力分給了呂不韋,這讓呂不韋很擔心,呂不韋本來就是有權力欲的人,現在他一手培養了自己的競爭對手,自然對嫪毐很不滿意,而且嫪毐的野心也在逐步增加,甚至心生反抗。
呂不韋
嫪毐反叛的原因何在?這人不過是個宦官,根本不能當秦王,他身上沒有秦國的血統,和太后趙姬所生的兒子也不是秦國的血統,他怎麼會當秦王呢?
從一個低級人物,呂不韋的門客,一躍而起,成為秦國最有權力的人,他最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權力,而不是接近權力,因為他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頂峰,他是個宦官,又沒有秦國血統,即使與太后趙姬生了兒子,也沒有任何理論基礎可以作為秦王的依據,嫪毐不會不知道這件事的。
以具體的起兵細節來看,他瞄準的不是秦王嬴政,而是呂不韋,因為嫪毐和趙姬都住在雍城,當時秦王嬴政還在蘄年宮舉行加冠儀式,按理來說,嫪毐在自己的地盤上很容易攻擊秦王嬴政,但嫪毐卻進攻了鹹陽,秦王嬴政又不在鹹陽,即使攻下鹹陽也無濟於事,秦王嬴政照樣可以調兵遣將,到秦國其他地方去鎮壓。
賈賈納斯說:「賈賈納斯說:「賈賈納斯的目標是先殺呂不韋,然後軟禁秦王嬴政以阻止他的親政,然後和趙姬繼續把持朝政,因為嬴政一旦親政,趙姬就失去了權力,趙姬失去了權力,賈賈納斯就什麼都沒有了,呂不韋是當時賈納斯最大的競爭對手,賈納斯就想先除掉呂不韋,奪取相權,再阻止嬴政親政,繼續掌權。
至少有幾千人跟隨他起兵,包括上面提到的衛尉竭、內史肆、中大夫令齊等二十多個人,還有下面縣裡的兵士、衛士、騎兵、門客等,看起來跟隨他的人並不少,這說明他是有一定能力的,但顯然秦王嬴政早有準備,嬴政被他徹底打敗,然後他就被族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