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江寧竹山路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小區連續爆發兩次業主維權,據記者了解,矛盾的核心問題是小區停車費大漲價。「小區車位不夠停,地下車庫停車費又突然從100元/月猛漲到了300元/月,我們接受不了。」該小區一位業主告訴記者。現代快報記者 戚海芳 文/攝
停車亂象
地面車位搖到號停車依然難
地下停車費卻一次上漲2倍
在記者來到這家名為東渡國際青年城的小區後,業主李清(化名)告訴記者,小區2010年才基本交付完畢,「剛開始入住率較低,停車問題不大;但大量業主入住之後,停車位就比較緊張了,小區物業還經常放一些外來人員臨時停車,但真正促使業主維權的是近期停車費漲價,原本地下停車位一個月只要交100元,物業單方面通知9月要漲到300元/月,絕大部分業主接受不了,又沒有業委會去交涉,只好維權了。」
記者在小區裡看到,路面上的消防車位上寫著大大的「禁止停車」字樣,卻停滿了業主的車;小區東門兩邊也停滿了車輛,不少車輛所停位置並未劃車位,838路公交車站牌周圍也被不少私家車佔據,公交車無法靠站。
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6月,小區物業對地面車位進行搖號,搖中的業主每年要一次性交1200元停車費;沒有搖中的9月開始則要掏300元/月。「被搖中並不是說就有車位可停,實際上,地面車位誰都可以停,搖到號的人可以停,外來人員可以停,交300元的也可以停,物業也不管,因此,即使搖中號,停車位也不能保證。」
各方回應
物業稱漲價因開發商「收租」
機械車位開放後車位將富餘
停車費為何突然漲價?負責該小區物業管理的蓮花物業經理黎富昌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開發商開始「收租」了,「小區從2009年開始交付,剛交付時開發商與物業公司約定:為補貼物業公司開支,小區交付2年內,地上地下停車位都收100元/月,開發商不另外收租金。但實際上這個標準執行了5年,今年8月份,原來部分開放的地下機械車位可以全部投入使用了,才準備漲價的。」
他向記者出具了一份江寧區物價局的批覆文件。「在2014年11月6日,受開發商委託,物業向江寧區物價局提交了停車位上漲的申請,並得到批覆:室內機械式立體車庫租用車輛每輛每月300元。」據了解,這300元中,有190元是交給開發商(產權所有人)的租金;另外110元是物業的管理服務費。
那麼漲價前,物業是否公示過呢?據黎經理透露,「今年3月,物業進行了啟動地面搖號的諮詢,但小區業主並不夠重視;8月,物業公示了物價局的批文並宣布9月漲價,才引起了業主們的關注與反對。」
對於業主普遍反映的「停車難」問題,黎經理告訴記者,「實際上小區內部的車輛只有900多輛。等到地下機械車位完全開放後,加上地面的車位,1000多個停車位完全足夠。」他表示,很多業主不願意下地下車庫,一是業主停地上圖個方便,二是業主擔心進機械車位時會碰擦到車子。對於「外來車輛佔用車位」一說,黎經理表示否認,「目前周邊的小區並不多,外來車輛多是小區業主的親戚、朋友臨時停車,在小區的停車時間並不長。」
江寧區物價局:租金符合規定
機械停車費最高收400元/月
小區停車費價格暴漲2倍,是否符合相關物價規定呢?江寧物價局宣傳部的一位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東渡國際青年城地下機械車位300元/月的租金標準,是符合市物價局相關規定的。」
據他介紹,從2014年1月1日開始,江蘇開始執行新出臺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停車費由汽車停放費和租金兩部分組成;去年出臺的《南京市停車收費管理規定》明確了市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停車收費標準:露天車位汽車停放費100-180元/月,室內車位汽車停放費50-80元/月,車位租金≤270元/月,機械車位汽車停放費≤130元/月,車位租金≤270元/月。這意味著,普通住宅的機械車位最高可以收費400元/月。
該負責人指出,「業主之所以不能接受這個標準,首先是對物價政策不了解;其次是此前的收費標準比較低,漲幅太大,心理上難以接受。」他表示,很多開發商在小區入住率不高時,為鼓勵業主入住停車費定得很低,等到入住率高了之後再把收費價格漲上去。「小區停車位的定價標準,一是物業公司的招投標,二是小區業主委員會與開發商、物業協商,政府的指導價比較寬泛,只要在定價範圍內,在法規上物價局是認同的,不好直接參與或幹預。」
最新進展
業委會成立前
地下車位仍按100元/月收費
近日,物價局、橋頭社區、淳化街道等相關負責人、東渡開發商、物業負責人、業主代表就成立業委會和成立前的停車收費問題進行了會談。一位與會業主告訴記者,目前組建業委會所需的材料已上交完畢,即將組建起籌備組,並進行公示,而在10月底業委會成立之前,地下機械車位仍按100元/月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