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實用了!最全中藥服用指南,快收藏!

2020-12-12 騰訊網

「大夫,我的中藥應該什麼時候服用,怎麼服用?」相信很多患者會有這樣的疑問。

中藥是我國醫學的古典和精髓,對人類防病治病和強身健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中藥因其劑型或治療目的不同,其服用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如果用錯了方法,中藥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因此,掌握中藥和中成藥的服用方法對於科學合理服用中藥和中成藥至關重要。

如何正確服用中藥湯劑

服用溫度

關於中藥湯劑的溫度,根據病情需要,可分為溫服、冷服和熱服。

溫服一般來說湯劑需要溫服。特別是一些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能減輕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

冷服:即將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涼後服用。一般來說,寒劑宜冷服,適用於熱證。凡是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均應該冷服。

熱服:將煎好的中藥湯劑趁熱服下。一般而言,熱劑宜熱服,適用於寒證。比如外感風寒時一定要熱服,並且服後還須蓋好衣被,或吃點兒熱粥,以幫助出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服用劑量和頻率

根據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頓服(一次性服用),還有一些特殊情況等。

分服:適用於慢性病、病情輕的,可慢慢調治的患者。一劑湯藥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易嘔吐的患者要先少後多,分多次服下。小兒口服湯劑時,應將湯劑濃縮,從而減少服用量。以少量多次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嗆。

頓服:適用於急性病及病情較重的,應急速治療的患者。一劑湯藥可1次服下。這樣藥力大而猛,能充分發揮藥效。

危重患者應該少量多次服用;嘔吐患者可以濃煎藥汁,少量頻服。在應用發汗、瀉下、清熱藥時,若藥力較強,要注意患者個體差異,一般見出汗、瀉下、熱降即可停藥,適可而止,以免出汗、瀉下、清熱太過,損傷人體的正氣。

在使用峻烈的藥物以及有毒性的藥物時,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取效即止,切勿過量,以免發生中毒反應或傷及人體正氣。

服用中藥湯劑注意事項

1. 服用中藥湯劑時應忌菸酒,忌食辛、辣、油、膩等食物。

2. 皮膚病及創傷患者應忌食魚蝦等腥物和刺激性食物。

3. 若與西藥聯用,應與西藥錯開時間服用。

4. 小兒、孕婦或老年人應遵醫囑。

5. 煎好的中藥湯劑應在2℃~8℃冰箱中保存。

如何正確服用免煎中藥

服用方法

免煎中藥根據其性狀不同分為顆粒和粉末兩種。

常規服用方法:

將一天藥量中的各味免煎中藥全部倒入容器中。根據藥量加溫開水200~300ml(對於粉末狀的免煎中藥應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然後再用開水衝),可根據藥量多少,酌情增減水量,攪拌使之充分混合,分早晚兩次或遵醫囑服用。間隔服用時,可根據藥液的溫度加熱後再服用。

配合湯劑一起服用:

免煎中藥中有些動物藥和礦物藥以及三七、琥珀、乳香、沒藥、人參、川貝等,為了增強吸收、提高藥效,臨床上多以飲片煎煮後的湯藥,配合以上幾味「免煎中藥」聯合使用,即將免煎中藥與湯劑按處方量趁熱或加熱混合,攪拌均勻後服用,從而起到取長補短、事半功倍的療效。

煎煮服用:

免煎中藥用溫開水衝後有時會出現難溶或不能完全溶化的現象,這時可放在小火上加熱2~3分鐘,可促使其完全溶化,從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效果。

搖勻或加熱服用:

有部分免煎貴重中藥,是經超微粉碎入藥的,不能溶解,可水衝搖勻後服用,也可以在微波爐中加熱20秒,促進其溶解,待水溫降至溫熱後服用。

蜂蜜調服:

也有些免煎中藥,因其味道欠佳,可用蜂蜜調後服用,或者用蜜調後製成微丸服用,以解決兒童服用困難的問題。

製成膠囊或膏方服用:

根據病情需要還可將免煎中藥裝入膠囊,隨身攜帶,長期服用。也可將其調製成膏服用。

外用:

免煎中藥還可加入適量的溫開水,攪拌均勻後外用燻洗患處;也可加溫水、香油或醋,攪拌均勻至膏狀,將藥膏均勻塗布到患處,並做適當包紮。

服用免煎中藥注意事項

除了同樣應做到服用中藥湯劑注意事項1、2、3、4之外,還應額外注意以下方面:

1. 免煎中藥應放置在避光、陰涼乾燥處保存。

2. 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中藥,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後服用。

3. 因為免煎中藥的每味藥工藝不同,衝服時,如有部分藥物未能完全溶解,也應一併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4. 包裝袋打開後應立即服用,如果長時間放置,免煎中藥會受潮,沾在袋中不易倒出。

5. 免煎中藥在衝服時有些品種會出現不溶解、部分不溶解或溶解較慢的情況。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免煎中藥本身是由藥材微粉化後製成,衝服時類似於散劑,有不溶解、沉澱現象,如川貝母、天麻、全蠍、蜈蚣、沉香、西洋參、三七等。

有些籽仁、根類產品,衝服時出現混濁或有絮狀物,尤其在藥液放冷後比較明顯。這是由於這類藥物含有的一些物質在溫度較高的藥液裡溶解,在溫度較低的藥液裡凝聚,如車前子、菟絲子、法半夏等。難溶現象的出現主要是衝服方法不當造成,如水溫低、攪拌不充分等。

如何正確服用免煎中藥

中成藥有兩個概念:一種是狹義的中成藥,它主要指由中藥材按一定治病原則配方製成、隨時可以取用的現成藥品,如中成藥中的各種丸劑、散劑、衝劑等等,這便是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中成藥;另一種是廣義的中成藥,它除包括狹義的中成藥概念外,還包括一切經過炮製加工而成的草藥藥材。毫無疑問,這兩種「成藥」在內容上是有許多不同的。

一般而言,送服中成藥時,溫開水最佳,因其不會對藥物吸收及藥性本身產生幹擾。無論何種劑型的中成藥,都可用溫開水送服,即使是液體的藥酒、糖漿等,服藥後也需喝幾口溫開水,以衝洗淨殘留在口腔及食管內的藥物成分。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特殊成分的飲料有利於中成藥更好地發揮藥效,或者可以幫助彌補已製成之成藥在疾病治療上的某些缺憾,以使中成藥更能適應病情的需要。諸如米湯、薑湯、蜂蜜水、黃酒等,均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不同製劑的中成藥服用方法

丸劑:

丸劑又分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濃縮丸、蠟丸、滴丸等。小顆粒的丸劑服用時,只需溫開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應嚼碎後或分成小粒後再用溫開水送服,若水丸質硬,可用開水溶化後服。此外,部分中成藥丸劑為增強療效,可採用藥飲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氣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療胃痛、嘔吐等症時,可採用生薑煎湯送服,以增強藥效;痛經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宮丸時,可用溫熱的紅糖水送服,以增強藥物散寒活血的作用。

散劑、粉劑:

一般可用蜂蜜加以調和送服,或藥汁送服,也可裝入膠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但對於溫胃止痛的散劑,如胃活散,不需用水送服,直接舔服即可,以便藥物在胃中多停留一些時間發揮治療作用,一般服後一小時再飲水為宜。

膏劑:

宜用開水衝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黏喉引起嘔吐。如八珍益母膏。

顆粒劑:

顆粒劑(衝劑)宜用溫開水衝服;顆粒劑按溶解性可分為可溶型、混懸型和泡騰型。在服用混懸型顆粒劑時,如有部分藥物不溶解,也應一併服用,以免影響藥效;但對於泡騰型顆粒,只能加水泡騰溶解後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衝服。如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顆粒等。

糖漿劑、口服液:

可以直接服用。如急支糖漿、清熱解毒口服液。

片劑:

一般均用溫開水送服。對於咀嚼片,應嚼服,四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含片因需含服,嬰幼兒也不宜服用,以免氣管被卡住,如草珊瑚含片。此外,凡腸溶片、緩釋片、控釋片均不宜掰開服用。

膠囊劑:

宜用溫開水送服。如血脂康膠囊、藿香正氣軟膠囊、消栓腸溶膠囊。

氣霧劑:

將藥物噴霧直接吸入,主要用於止咳平喘或開竅醒神。切忌口服。如複方丹參氣霧劑。

膠劑:

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單獨服用時,均可加黃酒或糖、水,隔水加熱使之溶化(又叫烊化)後服用。

茶劑、飲劑:

需用沸水泡汁,頻服代茶飲。

外用:

除少數如七釐散、玉真散可內服外用外,絕大多數均不能內服,尤其含汞、鉛、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藥。外用中成藥同樣因劑型、藥性、功效、主治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外用法。

中成藥散劑:

撒敷法:將藥粉直接均勻地撒布患處,再用消毒紗布或外貼膏固定,達到解毒消腫、提膿去腐、生肌斂瘡的功效。如生肌散、珍珠散等。

調敷法:用茶、黃酒、香油等液體將藥粉調成或研成糊狀敷於患處。如用茶水調敷如意金黃散,取茶葉解毒消腫之效;用黃酒調敷七釐散、九分散等。

吹敷法:將藥粉裝入硬紙筒中吹到患處,如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爛、牙齦腫痛。

中成藥油膏劑、水劑:

多採用將藥物直接塗敷於患處。如紫草膏、獾膏等。

中成藥膏劑:

橡膠膏直接貼敷患處,如傷溼止痛膏;黑膏藥需加熱烘軟後貼敷患處,如狗皮膏。

中成藥膜劑:

用於貼敷口腔黏膜、眼結膜、陰道黏膜患處表面,可使藥物發揮局部或全身的治療作用,如口腔潰瘍膜等。

栓劑:

將藥物置於肛門或陰道中,待藥物溶化吸收後發揮局部或全身的治療作用,如苦參栓、野菊花栓等。

(摘自《家庭安全用藥一本通(第2版)》 王炳彥,董海原編著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來源/《中國醫藥報》

新媒體編輯:劉悅

統籌策劃:劉爽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中藥膏方服用須知!
    入冬之後,中藥膏方又開始熱起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生活條件改善,生活質量提高了,對自身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關注。都說中醫膏方能夠調理身體,改善體質,補虛糾偏,卻病延年,冬天又是進補「黃金季」,到醫院求取膏方的也日漸增多。中醫膏方歷史悠久。
  • 中藥有毒嗎?服用中藥要注意什麼,避開傷害
    中藥經過上千年的沉澱用於治療疾病還是很有效果的。在中醫中,「有毒」是指藥物的偏倚。根據藥物的毒性程度,有的藥物它毒性很大,藥物毒性分為有毒和無毒。有時候會用有毒的中藥去治療疾病,正所謂以毒攻毒。例如,馬錢子的皂苷,巴豆油等都是含有效成分但也有毒。通過加工或配方藥可以減輕或消除有毒中藥的毒副作用。中藥有毒或無毒的關鍵是它是否可以治療。
  • 服用中藥有禁忌 清熱藥忌食辣椒
    吃中藥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禁忌呢?俗話說,中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我們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科學的服用中藥,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病功效。那麼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呢?來聽聽尋醫問藥中醫專家的介紹! 溫補中藥忌白蘿蔔。
  • 吃中藥想見效,忌口很重要:服用中藥,3類食物得自覺遠離
    除了西藥,服用中藥時,也有3個「規矩」需要遵守:為了保證中藥的藥效,更好發揮中藥的治療效果,在服中藥時也需要「忌口」。首先,服用中藥時不宜喝濃茶。茶葉裡含有鞣胺,不僅會降低中藥的藥效,而且會影響中藥的吸收,濃茶中富含的鞣胺更多,因此,在服用中藥期間要忌濃茶,最好不喝茶。其次,在服健脾溫胃藥時,不宜吃大蒜。大蒜中含有豐富的蒜素,會刺激胃腸黏膜,導致黏膜充血,使得服用的中藥無法達到治療的作用。
  • 治療不孕不育請別盲目服用中藥
    核心提示:中藥治療不孕不育的歷史由來已久,也有個別不孕不育家庭通過中藥治療圓了求子夢,但是服用中藥治療不孕不育並非人人適合。中藥調理對於內分泌失調引起的不孕有效果,但是對於器質性病變導致的不孕就無能為力。任何疾病的治療都講究辨證施治,不能偏聽偏信秘方,盲目服用藥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中藥配方顆粒怎麼服用?
    中藥一直是我們的國寶,幾千年來是我們治療疾病最有力的武器,而湯藥是最常用的劑型。  但隨著西藥的問世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中藥變的越來越孤獨寂寞,就像一位被時代遺忘了的絕世高手。  因為中藥有熬製程序複雜、儲存攜帶不便等一些缺點,好多人對其是望而卻步。  還好,中藥配方顆粒出現了……  何為中藥配方顆粒?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中西藥可混吃?醫生闢謠,教你如何服用中藥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把中藥可以加入到飲食中,在日常製作藥膳來服用,而且中藥多數在身邊的藥房就可以買到,所以不自覺的把服用中藥當做了一種日常的習慣,而且很多人甚至自己當起了醫生,通過自己對中草藥的了解給親朋好友服用來治療疾病。
  • 服用中藥時,這些食物需要忌口!
    中醫藥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確有效的服用中藥也就成為大家所關注的問題,那麼,服用中藥有哪些飲食禁忌呢? 下面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此類食物一般會促進疾病的惡化,所以在服用中藥期間最好也不要吃發物類的食物。 例如,正在服用祛溼熱的中藥或身體患有過敏性疾病、皮炎或者疔瘡腫毒疾病的患者,應該避免食用芒果,否則容易導致病情反覆;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大量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 海腥類:貝類、帶魚、蚌肉、蝦、螃蟹、螺、魷魚等水產品。
  • 服用中藥時這些食物須忌口
    為了保障中藥的療效,使其更好的發揮治療作用,服用中藥時是需要對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飲食原則 No.1 服用中藥期間不宜飲茶茶是我國最常見的飲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飲茶的習慣。
  • 中藥服用方法常識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用藥的經歷,用藥過程中,除了要選對藥物外,還應注意藥物的服用方法,以達到提高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中藥因其劑型或治療目的不同,其服用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嚴格掌握中藥的服用方法尤為重要。下面分別介紹中藥湯劑、免煎中藥和中成藥的服用方法常識。
  • 需煎煮中藥 不能隨意打粉服用
    中藥打粉服用  可能增加毒副反應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唐洪梅主任藥師介紹,中藥成分複雜,煎煮過程化學反應較多,醫師開具的處方對煎煮都有特殊的要求,如先煎(質地堅硬的中藥為了易於有效成分溶出,有毒中藥可降低或消除毒性)、後下、包煎、另煎、衝服、烊化、泡服。只有按照這些特殊要求去操作,才能保證該方藥的療效。
  • 煎煮服用中藥遠離這些禁忌
    煎煮、服用中藥看似平常的事情,實際上有大學問。石家莊市第五醫院藥劑科中藥師宗葉提醒,在煎煮、服用中藥時應遠離一些禁忌。煎煮的火候、時間根據藥物性能而定「中藥煎煮需要嚴格按照要求操作。」宗葉指出,煎煮中藥最好選擇砂鍋,一定不要使用鋁鍋、鐵鍋等。因為在煎煮過程中,鐵、鋁等金屬會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致使中藥療效出現變化,甚至出現危害人體的某些物質。
  • 醫生應告誡患者:謹慎服用!中藥導致肝損傷常見的藥物都有哪些?
    中藥藥源性肝損傷是指由中藥本身和(或)其代謝產物等所導致的肝損傷,屬於藥源性肝損傷的範疇,是臨床常見的不良反應。據一項臨床回顧性研究表明,中藥藥源性肝損傷在全部藥源性肝損傷中的構成比約為20%。
  • 快收藏 重慶第一波泡溫泉指南 最快30分鐘抵達!
    小編傾情獻上《2020重慶泡溫泉指南》,趕快收藏起來和朋友去泡吧!要小編說,融匯溫泉最大的特色還是位置相當便利,就在主城區內,最快30分鐘就可抵達了,最適合臨時想去泡溫泉的人。雖然融匯溫泉在市區內,但是滿山蒼翠環擁,近20000㎡的露臺泡池區,環境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溫泉種類很多,53個溫泉泡池依山而建,功效各不相同:原湯溫泉、精油溫泉、中藥溫泉……還有可以暢玩的水世界。今年要泡火鍋溫泉的,可以安排起來啦。
  • 長期服用降壓藥害怕傷肝,中藥降壓無副作用?一文給說法
    於是不少朋友都想要醫生給開一些中藥降壓藥,覺得中藥無毒副作用,服用起來更為安全。但中藥降壓藥相較於西藥真的就沒有副作用嗎?文本就來探討一下。首先,先來明確一點問題。西藥降壓:不良反應明確而目前指南推薦的幾大類降壓西藥,如利尿劑、鈣拮抗劑(CCB)、β受體阻滯劑等,都經過了很多長期大規模臨床的驗證,降壓效果比較確切,不良反應也較為明確,即療效和安全性都比較可靠。
  • 醫院藥房抓錯中藥 病人服用有毒中藥致一級傷殘
    藥方寫代碼 藥房抓錯藥 患者致傷殘  法院判醫藥公司和醫院共同賠償29萬元  本報訊 醫院開藥方只寫代碼不寫藥名,藥房誤解代碼含義,抓錯中藥,導致病人服用超劑量有毒中藥致一級傷殘。日前,市一中院終審判決該醫院和藥房共同賠償患者29萬餘元。
  • 中藥甘草有什麼功效作用,服用時需要注意什麼,注意禁忌
    我國素來都被國外稱為文明古國,而國家中藥和中醫的文化,更是被世界各國爭先研究。在我國中醫學上,有十方九草的說法,意思是,無論開什麼藥方,十有八九都會在藥方中加入甘草。提到這兒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甘草這麼常見?那是因為它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好處和功效。
  • 這些中藥西藥不能一起服用 中西藥禁忌
    目前 明確不宜合用的中西藥包 括: 一是中藥中有一定的 酸性成分,如山楂、烏梅、五味子等中藥,不宜與鹼性 的西藥,如碳酸氫鈉片、氫 氧化鋁凝膠等合用。酸鹼 中和,導致藥物減效,甚至 失效。雄黃類中藥,不宜與 亞硝酸鹽合用。雄黃中的 硫化坤氧化後,會產生一定 的毒性,對人體有害。
  • 喝中藥的禁忌 你的中藥喝了有效果嗎
    相比祖國傳統的中藥而言,許多人偏愛「嬌小」的西藥。為什麼那麼多人無法選擇中藥呢?我想最實在的原因就是中藥太苦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緩解中藥苦味的小秘訣、喝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喝中藥能否吃糖,以及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
  • 史上最全中藥歌訣,快收藏(拿走不謝)!
    1中藥的藥性之最清熱解毒之最———銀花芳香化溼之最———藿香重鎮安神之最———硃砂利水滲溼之最———茯苓芳香開竅之最———麝香清熱之最———石膏瀉火之最———黃連降氣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溫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涼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補陽之最———鹿茸補陰之最———女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