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禮出獄之後,居然跑去寺廟出家為僧,他要學杜月笙以退為進

2020-12-12 吳學華講歷史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

1990年,行政院長郝柏村借當局掃黑行動之機,大肆抓捕黑幫分子,打擊黑幫勢力,臺灣幫會的活動一度轉為地下,但是幾個月後,那些被抓的黑幫分子陸續被釋放,查封的地下賭場和妓院也紛紛營業,黑幫活動漸漸又明目張胆起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各幫會之間幾乎沒有衝突事件發生,所以臺灣全島的社會治安如幾個月以前那樣井然有序起來。這一切都與當局在獄中替這些幫會老大們「洗腦」有關的。

在各幫會的人被抓後,當局將各幫派的老大們集中起來,然後從政治學院抽調了幾名親信,以教化為名義用政治學院中教導學員的那一套,對這些幫會老大們施以政治性課程,一來可以讓這些黑幫老大們明白他的苦心,二來可以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讓這些黑幫老大們的「思想覺悟」有所提高,不再是下三濫的流氓個性。郝柏村的掃黑行動,倒幫了李X輝一個大忙,不及他成天考慮用什麼辦法來收伏幫會勢力這匹野馬。

在釋放完被關押的黑幫老大後,當局也考慮將關在綠島的陳啟禮和吳敦二人釋放出來。竹聯幫是臺灣眾多幫會的龍頭老大,而陳啟禮在竹聯幫內的聲望又無人能及。如果能讓陳啟禮重歸黑道的話,有益於在當局的控制下整頓臺灣的社會次序。

1991年,竹聯幫前總堂主陳啟禮和總護法吳敦出獄,陳啟禮和吳敦二人因「江南命案」被抓後,曾被臺灣當局判處無期徒刑,後一再減刑。一個因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的犯人,在關押了6年之後就刑滿釋放,這在臺灣的律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然,這裡面有他律師陳X扁的功勞,陳X扁加入MJD後,利用某些勢力走動臺灣當局高層的關係,幫助陳啟禮減刑。(這些故事,在我的另一本書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陳啟禮出獄的消息很快在黑道上傳開了,那些和竹聯幫勢同水火的幫會,也紛紛派人前來祝賀,四海幫也不例外。

執掌竹聯幫總務的「么么」黃少岑,為了顯示竹聯幫的實力,有意借這次陳啟禮出獄之機風光體面地大擺宴席。

但陳啟禮卻不同意這麼做,他只在自己家裡擺了一席酒,宴請了幾個竹聯幫內昔日的兄弟。他回到臺北的當晚,就和黃少岑單獨見了面,他很明確地告訴黃少岑,將不再回竹聯幫。

在陳啟禮出獄後的一個月,因「江南命案」在巴西被,後押遣回美國接受審判的原竹聯幫忠堂堂主董桂森,在獄中被同獄犯人刺死。

為什麼陳啟禮出獄,董桂森沒有事,而陳啟禮一出獄,董桂森就會死掉呢?

重兄弟情義的陳啟禮當然不會派人去做這件事,但是董桂森究竟死於何人之手,這也許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海明寺

1991年4月26日,陳啟禮在張安樂的陪同下到海明寺出家。

自從出獄後,在家中呆了3個多月的時間裡,除幾個昔日的兄弟外,其他人一概不見,終日念經頌佛,閒暇時信筆揮毫,畫上幾幅國畫。陳怡帆見陳啟禮變成這副樣子,苦口婆心不知勸過多少次,但沒用。

張安樂也不知勸過多少次,可陳啟禮似乎心硬如鐵,任憑怎麼勸都無所謂。

雖說陳啟禮閉門謝客,可是昔日一些白道和商界的朋友不時前來拜訪,有時有些朋友諸如《美華報導》的社長餘祥生,現任警官學校校長顏世錫等人,實在不好回絕。只得見個面寒暄一番。可是無論餘祥生還是顏世錫,寒喧之餘再三勸陳啟禮回幫,以至於後來,陳啟禮竟蒙出出家的念頭,他不止一次對張安樂說:「也許我出了家,就沒有人再來煩我了。」

張安樂已無力再勸,知道勸也沒有用,倒不如隨陳啟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到海明寺後,陳啟禮找到了該寺主持明興禪師,明興禪師一聽陳啟禮說明來意後,著實也規勸了一番,但見陳啟禮出家意決,最後欣然收下。佛家普渡眾生,以慈悲為懷,大開方便之門。當日就為陳啟禮摩頂受戒,法名空仁。

沒幾天,接到陳啟禮出家的消息的竹聯幫元老和堂口大哥們找到海明寺,明興禪師才知陳啟禮原是黑幫的老大,後悔已經遲了。

黃少岑從陳功口中得知陳啟禮真的出家為僧的消息後,馬上趕到了海明寺。

從寺院的山門到大殿門口,齊刷刷站著兩排竹聯幫弟子,香客們一看這陣勢,害怕惹禍上身,早已溜得一個不剩。明興禪師見到這樣叫苦不迭,兩三天就有黑幫的人來騷擾,這樣下去,不知要鬧到什麼時候。不過每次黑幫的人來都會捐上一大筆香火錢,幾次下來,黑幫的人所捐的香火錢,足夠建一座寺廟的了。

這一天,吳伯雄來到了寺院,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這裡了,前兩次無功而返,這一次他帶來了「法寶」勸陳啟禮歸幫。

當他走到寺院的山門時,被兩個精壯的男人攔住。

這時,站在大殿門口的陳功跑了過來,推開兩個幫中弟子,剛叫出一個「吳」字,就被吳伯雄用眼神制止了,陳功知道憑吳伯雄這等身份的人來這裡,是絕對不能透露出去的。幸好香客們都已溜走,幫中的人又沒有幾個人認得對方,只要心知肚明就行。

在陳功的陪同下,吳伯雄來到大殿,見陳啟禮雙手合什,面對佛像,雙目微閉著,口中念念有詞,像一個正在虔誠祈禱的佛教弟子,另一個身披袈裟雙手合什站在一旁的是寺院的主持明興禪師。

等周圍的人都出去後,吳伯雄從口袋中拿出幾頁紙來,放在香案上,說道:「其實你的心思我很清楚,其實你大可不必那麼做。再過幾個月,就是各階層議會選舉每一屆議員的日子,這張紙上的內容就生效了,我拿來給你,目的只想打消你的顧慮。」

陳啟禮睜開了眼,眼角的餘光落在香案的那幾頁紙上。這是一份由李X輝籤署的文件,文件的其中一條是:為充分體現國民黨的民主實質,取消以前各階層議會議員競選的禁例,無論什麼身份的人,只要民意認可,皆可參加公務員的選舉。

吳伯雄見陳啟禮已睜開眼,知道被他說動,又說:「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希望你不要錯過,我走了。」

「麻煩幫我叫黃少岑進來。」陳啟禮說。

吳伯雄大喜,知道事情已辦妥,難怪前兩次無功而回了,幸虧李X輝叫他帶這份文件來,否則這一趟又白跑了。看來對像陳啟禮這種人的了解程度,他比李X輝差遠了。

吳伯雄不辱使命,終於勸得陳啟禮還俗。

陳啟禮還俗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金盆洗手,不管吳伯雄給他看的那份文件是真是假,金盆洗手對他來說,絕對有益無害。

當著眾多黑白兩道公證人和許多媒體記者的面,陳啟禮身穿一襲藍色的長大褂,高挽袖子,腳穿黑色布鞋,這副打扮頗有幾分「民族」特色,加上剃光了頭上還未長出頭髮,青光一遍,整個人乍一看上去,倒和電視劇中三四十年代上海灘的大亨杜月笙有幾分相似。

一直以來,陳啟禮就把杜月笙當成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他一定要成為杜月笙第二。兩次入獄的確對他的打擊頗大,而他一度也想退出黑道,平平淡淡地過完這一生,但是他的潛意識裡面,卻極不甘心。剛出獄時,如果輕易重返竹聯幫,顯得太欠考慮。因為他清楚,不少堂口大哥早已另換他人,就算他重掌幫會,,不一定能像當年一樣令眾多兄弟信服,當真要與竹聯幫脫離關係,他做不到,竹聯幫是他的根基所在,沒有根基,他還怎麼混下去。

杜月笙除了有幫會的雄厚勢力外,還有一定的政治資本,所以他陳啟禮也要撈取政治資本。他原先的政治資本已隨6年的牢獄化為了烏有,得以從頭開始。

要想有政治資本,必須有社會影響力,在他出獄後呆在家裡的那段時間裡,雖裝出一副不理世事的樣子,卻密切地關注著外面的反應。可是,殘酷的事實令他失望,眾多新聞媒體的焦點只在政界或娛樂圈,只有幾家報紙在不起眼的地方報導了他這個幫會老大出獄的消息。(欲知陳啟禮還俗後,會有什麼樣的舉動,請看下一節)

相關焦點

  • 綠島監獄代替了淡江大學,陳啟禮在這裡,真正懂得如何成為杜月笙
    監獄真可謂是一所大學,在這裡面,陳啟禮學到了在外面學不到的知識,懂得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制服別人,監獄代替了淡江大學成了陳啟禮高分畢業的唯一所大學。在這裡,陳啟禮真正獲得了日後成為杜月笙第二的資格。
  • 他們已不在江湖—— 黑幫教父陳啟禮
    圖 陳易辰    生於外省官宦之家,形成剛烈豪爽性格,他把竹聯幫帶上國際舞臺,成為「天下第一幫派」,卻因效命政治,製造舉世震驚的江南命案而入獄、出逃,最終客死他鄉。    他為黑幫賦予了政治人格,卻又捲入政治紛爭。他的一生,堪稱另一部杜月笙傳奇。
  • 25年前,那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霸卻選擇出家為僧,她如今過得怎樣
    因為考上這兩所大學,他未來的人生可能會一帆風順。有些人大學畢業後,會按照約定俗成的步驟,找工作,結婚生子,但有些人不按常理出牌,選擇一種不一樣的人生,同樣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大家還記得25年前,那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美女學霸,卻選擇出家為僧,皈依佛門,現如今過得怎樣?這位清華女學霸出家為尼姑,有個稱號叫「智宏法師」。
  • 陳楚河首談黑幫父親陳啟禮: 他其實很寂寞
    某一天他掃地時發現了一張檢察官證件,恰好上面的名字也叫「陳鍾」,那時臺灣社會正亂,陳鍾老實不客氣地冒充了這位檢察官,他熟讀了六法全書,居然成為一個成功的檢察官,審理過著名的「火樓雙屍案」。當陳啟禮步入黑道後,這對父子的身份變得很反諷。來之不易的陳啟禮被寄予了太多期望,也被軍事化地管理。幼小的他早起要磨豆漿,為全家做早飯。床鋪要疊成豆腐乾,有一點不符就會挨踹。
  • 歷史上竹聯幫陳啟禮的兒子究竟是誰?他是否繼承了他爸的幫派哪!
    (竹聯幫)1976年,出獄後的陳啟禮一度縱橫商場,並成立承安消防、美華報導、名商俱樂部等5家公司;但是,不久之後陳啟禮仍為中央情報局吸收,藉此政治力在背後的支撐,再度復出改革竹聯幫,與周榕形成兩股勢力派系互相對抗。後來周榕的大將們紛紛投靠陳啟禮的勢力,也導致周榕派系勢力急速衰退。最後陳啟禮實質的統一竹聯幫,成為實質的初任幫主。
  • 「做人要學杜月笙」,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杜月笙到底有多黑多毒
    經商要學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做人要學杜月笙。一夜之間,杜月笙成了很多人的成功導師,勵志偶像。 「做人要學杜月笙 嫁人要嫁杜月笙」,杜月笙一個民國的黑幫大佬,居然在今天成了一種成功的標誌,身份的象徵,仰慕的對象,真是三觀盡毀,厚黑無敵。
  • 他從小就想當「神仙」,卻在因緣巧合下出家為僧
    ,卻在因緣巧合下出家為僧;修成神通,曾用定身術定住偷瓜賊;他從虎口中救出山鹿,就連巨蟒都皈依他;虛雲老和尚都誇讚他:似凡夫從小想當神仙卻意外出家為僧1924年4月,體光法師出生在河南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的時候,
  • 臺灣黑幫教父陳啟禮之子憶述:君子有三變(圖)
    中新網12月7日電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千古不變的法則,對臺灣的陳啟禮家族來說,這更是「行走江湖」的宿命。  偶像劇明星陳楚河日前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時透露,他的父親、「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生前曾拿著族譜告訴他,陳家是元末戰將陳友諒的後代,據傳陳友諒是因為穿耳洞破相,才會敗給朱元璋,因此陳啟禮嚴格規定陳家男丁不準穿耳洞。
  • 他是宰相之子,出家為僧,金山寺驅伏白蟒,相傳為法海
    宣宗即位後,撥亂反正,佛教又開始復甦,建設寺廟、出家修行再次成為時尚。宣宗是武宗的叔叔,受到武宗猜忌,為了避免遭到迫害,曾投身於寺廟為沙彌。這種遭遇,使宣宗與佛教結下了淵源。正因如此,裴休得到了宣宗的親近。
  • 他拋棄日本妻子,39歲出家為僧法號弘一,徒弟稱師父出家是必然
    知道丈夫已經鐵了心要出家,雪子失望的離開了,她拿著李叔同留下的一份錢帶孩子回了日本。臨行前,雪子等來了與丈夫今生的最後一次會面。雪子淚眼朦朧:「叔同~」李叔同只回道:「請叫我弘一。」自那以後,世人紛紛議論猜測李叔同究竟為什麼會出家,說什麼的都有。有人說他這是厭世的表現;有人說是和妻子感情不和;也有人說是李叔同立志想要做高僧,還有人扯到了他在五年前創作的那首《離別》,說他是看盡了人世間的滄海桑田,所以出家為僧。
  • 一燈大師出家為僧,居然還是跟這麼個女人糾纏不清了一輩子
    金庸江湖中,出現了三次華山論劍,雖然三次之中,東邪和老頑童都出現了,不一樣的是東邪是正經去的,老頑童三次都是去打醬油的,結果到了第三次人家告訴他說,不能再打醬油了,來做天下第一吧,出門還能倒黴的,他是第一個。
  • 覺印法師:原本前途無量,為何放棄公安廳的鐵飯碗,選擇出家為僧
    覺印法師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之一,他放棄了公安局的鐵飯碗,為了自己的那一份喜歡,毅然決然選擇出家為僧。吉鴻昌曾說「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對於覺印來說,出家為僧就是他選擇的路。
  • 柬埔寨王子帶著弟弟到中國留學,回國後結婚生子,最後卻出家為僧
    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達多,悉達多29歲出家修道,成了無上智慧的徹悟者,他創建了佛教,被人稱為「佛陀」或「釋迦牟尼」。以王子之身出家的不只是「釋迦牟尼」,還有一位柬埔寨的王子,他就是西哈努克國王的大兒子尤瓦納特王子。尤瓦納特王子經歷很豐富,但是資料太少了。
  • 「短期出家」要注意
    預先準備去短期出家,北傳佛教沒有,南傳已經形成這股風,現在都是從南傳佛教影響而來的,然後從東南亞、臺灣、香港,他們弄什麼短期出家。短期出家,首先問你:你是僧否?是僧嗎?怎麼回答?是僧,你怎麼回去啊?對不對?你心還繫念著家、老婆、孩子嘛,修梵行必須要斷除的,基本的要斷除才可以。所以說大家每做一件事情要謹小慎微,這個符合不符合,對不對。
  • 臺灣「竹聯幫」頭目陳啟禮在柬埔寨被捕
    中新社香港七月九日電臺北消息:被臺灣當局列為通緝對象、避居島外多年的「竹聯幫」頭目陳啟禮昨天在柬埔寨被警方逮捕,並被送往柬埔寨憲兵隊進一步偵查。  據《中國時報》今天報導,柬埔寨警方人員昨天突擊搜查陳啟禮在金邊的住宅,查獲二十支長短槍和二千發子彈及一具榴彈發射器。陳啟禮及另外三人被帶回當地警察局調查。
  • 張安樂為營救陳啟禮,奔走呼號不辭辛苦,江湖上的人對他非常敬佩
    張安樂一言即出,立即成為爆炸性的新聞,再度震驚全美及華人社會,許多媒體紛紛發表他的談話及營救陳啟禮等人的文章。張安樂由此名聲大振,不少人稱讚他講「義氣」,為營救兄弟奔走呼號不辭辛苦,有人把他稱作竹聯幫在美國的「靈魂」。1985年4月2日,臺北市法庭對江南命案的幾名兇手進行一場庭審辯論。
  • 陳啟禮成為議員後,在圓山大飯店大擺宴席,廣請白道、商界名流
    陳啟禮沉默了片刻,突然大聲說:「我陳啟禮對天發誓,從此退出江湖,不再過問江湖中事情……」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陳怡帆上前擁住丈夫,留下了幸福的淚水。其實這是陳啟禮的智謀之一,他們夫妻兩個這麼做,是要告訴大家(主要是媒體記者),他陳啟禮不再是黑道上的人。
  • 寺廟短期出家體驗日記
    浙江天台慈恩寺的智渡法師近日在網上發出「短期出家」的項目通知,原定招募200人,但由於報名人數過多,出於安全考慮,活動暫時推遲。但24歲的蘇佔林還是有幸留在了寺廟,過起了短暫的出家生活。蘇佔林,24歲,做金融行業。他形容自己平時的狀態是:白天沒時間睡,晚上睡不著,嚴重焦慮症。他忙的時候,總想清靜下,不知道怎麼才能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
  • 竹聯幫大哥陳啟禮:臺灣黑金政治的棄兒(四)
    同時,李登輝利用龐大的黨、政資源,操縱各縣、市派系勢力及黑金勢力,又扶植主張「臺獨」的民進黨,拋出「奶水論」,稱要給民進黨以「奶水」。李登輝也大力培養國民黨內的「本土派」勢力,集聚了自己的政治勢力,也保住了他的權力地位。李登輝不僅使得臺灣「黑金政治」橫行,造成了臺灣國民黨的分裂,並最終使國民黨在2000年的「大選」中失利,丟掉了政權。
  • 重見天日的柬埔寨回憶:學者劉紹華憶「竹聯幫」大佬陳啟禮
    之後,她以人類學家的視角、散文家的筆法寫下自己的經歷,2005年在臺北出版了《柬埔寨旅人》。2017年底,該書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再度出版,劉紹華為新版寫作序言時重新回顧了自己的柬埔寨經驗,並補充了一段「當年沒寫出來的回憶」,使其「重見天日」。這是一段與臺灣著名的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傳奇領袖陳啟禮有關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