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多3輛車12人的限制只能把一些人拒之門外,這一直是我比較糾結的事情,畢竟,世界這麼大,要去的地方太多,那麼遙遠的地方,我們很難再有第二次的集體活動,但從跟車安全和訂房安排等方面考慮,的確沒法兩全。因此,我只能對那些滿胸熱情想去而沒有位置的團友表示抱歉,比如陳博、甜甜等等。
連籤證困難戶在路上的籤證都順利過了,其他人更是不成問題。對於旅遊者,紐西蘭無疑是熱情友好的。而第一次去南半球,心裡好奇多過期待。從北半球的春天一下過渡到南半球的秋天,會不會有種傳說中穿越的感覺。
D⒈(2014.4.26) 廣州-奧克蘭-基督城
廣州到奧克蘭空中距離約9400公裡,飛行時間10小時30分鐘,我的有效睡眠時間大約2小時。在奧克蘭國內機場停留3個來小時後我們繼續飛往基督城,飛行時間80分鐘,如果從福建家裡出發時起算,到達基督城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在市中心一家溫州人開的中餐館用餐前,有幾個人趴在桌上睡著了,等上菜時逐一叫醒說,快吃吧,這是最後一道菜了。那惺忪的眼神是無比朦朧的疑惑。這家中餐館我們印象深刻,因為味道極為糟糕。
這天天氣真的很好,空氣潔淨得讓來自北京的三杯倒、老楊說都想去聞汽車的尾氣才不至於醉氧。在因地震破壞嚴重的大教堂前廣場溜達的時候,有人在吹薩克斯,有人圍在一起唱歌,有人在長椅上眯著眼睛享受陽光,還有幾個小孩在來回追逐嬉戲著,爽朗清澈的笑聲洋溢著一種祥和安逸的幸福感。
可是我們都覺得倦乏,倦乏得都懶得舉起相機,大家的願望還是趕快睡覺去,把最好的時光留在床上,沒出息就沒出息吧,養好精神才能更好欣賞美景。
D2 基督城-摩拉基大圓石 290公裡
起不起早看日出,這個問題昨晚臨睡前大家有過爭論,最終的結果是誰想誰去,去哪自定。我給自己一個睡懶覺的理由:明天路途遙遠,作為主駕駛的我,必須用十足飽滿的精神保證車上人員的安全。
但早上8點拉開窗簾的那刻,金色的陽光直接晃了我的眼,我承認心裡還是有點不安的悵然,錯過這麼一個美好的早晨,我真的有愧疚感。
在華人超市大採購後,我們正式啟程,右方向舵的車輛剛開始操作有點手忙腳亂,轉向燈和雨刷老是搞混,但我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了,適應不同的規則也是分分鐘的事。放下車窗,外面秋意濃烈,雲淡風輕,空氣清爽極了。
大約開了100多公裡,天空變得陰鬱起來,臨近摩拉基大圓石時,竟飄起雨來。那說好的下午暖暖的陽光和晚霞呢,只能發揮各自的想像力了。
從停車場進入海灘是一段下坡臺階路,入口處擱置一個小木箱,上面寫著每個成人需自助繳納2紐幣門票,用以修繕臺階等基礎設施,學生和兒童免費。
抵達時恰好是海水退潮,遠遠就能看到數十個大圓石散落在沙灘上,走近看各個圓石大小不一,直徑最大逾兩米、最小也有小半米,大部分整體完整無損,有幾個已經破損,或對半開裂,或碎成數片石塊。圓石表面多有海水侵蝕留下的痕跡,有的如同龜背一般布滿斑紋。開裂的圓石可以看到內部結構,有的實心,有的空心,內表色彩鮮豔且有層次。
這樣的地方當然有自己的故事。毛利人認為是一千多年前,航海大戰舟阿雷德歐魯號(Araiteuru)在岸邊沉沒時所滾出來的瓜果。科學家則研究認為,飽含會結晶的鈣與碳酸鹽微粒的海底沉積泥,經過四百萬年的光陰流轉,一點一點慢慢形成這些大圓石。但無論是毛利人的傳說還是科學家的研究,這些巨大的大圓石具體如何形成都沒有一個合理有說服力的解釋。為什麼都是圓形巨石而沒有一塊是方形結構?它們為何唯獨出現在這裡?誰也無法見證動輒數百萬年之前的滄海桑田,若由我來解釋,我寧願相信它們來自天外。
可能是因為天氣不佳的原因吧,直至夜幕降臨,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