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學會柬埔寨合十禮

2020-12-09 柬埔寨觀察

合十禮是流行於柬埔寨最普通的見面拜禮。所謂合zhi手禮(daosalute with putting palms together),亦稱合掌禮,是一種國際常用禮儀,是以雙手手掌十指相合的形式,來向其交往對象致意的禮節。嚴格地講,合十禮其實是一種佛教的專用禮節。因此,它在東南亞、南亞等一些普遍信奉佛教的國家裡十分流行。此拜禮源自印度,除印度佛教外,印度教、婆羅門教等古老的宗教都有此禮。東協國家的佛教沿襲了這一傳統禮節,最初僅為佛教徒之間的拜禮,後發展成全民性的。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到訪柬埔寨首都金邊。隨後在參加峰會的晚宴前,洪森向歐巴馬介紹了自己的夫人拉文妮,拉文妮用傳統的方式與總統先生打招呼,她雙手合十身體前傾迎接歐巴馬,不過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認為,拉文妮的身體傾斜程度表示對總統不尊敬。美國媒體甚至稱柬埔寨首相夫人對歐巴馬行禮時表現無禮。

「合十禮」(Sampeah)是柬埔寨人民的傳統見面禮,原為古代印度禮儀,後被佛教信徒沿用為日常禮節。柬埔寨人在見面、告別、道歉、道謝或途經佛像時均要行合十禮,其規範動作為:以雙手合十,十指伸直併攏,掌心相對,舉起至不同高度,頭微低,身子略下躬(女性),整體動作緩慢溫柔。一般由晚輩或職位較低者先行禮,長輩或職位較高者視情回禮,部分情況下可以免去回禮。針對對方的不同身份,合十禮的行禮姿勢也各不相同,基本可分為五種:

一、雙手合十,中指指尖舉起至胸前位置。這個高度適合向同齡、同輩或地位對等者行禮。長輩向晚輩回禮時舉至此高度亦可。

二、雙手合十,中指指尖舉起至嘴唇位置。這個高度適於向長者、長輩或職位較高者行禮。

三、雙手合十,中指指尖舉起至鼻尖位置。這個高度適於向父母、祖父母、老師行禮。

四、雙手合十,中指指尖舉起至眉心位置。這個高度適於向僧侶、王室成員行禮。僧侶受禮後不還禮,伸手輕撫對方的頭或微笑點頭即可。

五、雙手合十,指尖舉起至額頭以上。這個高度適於向佛祖、梵天等宗教神靈祈禱。

行合十禮時,站立是最常見、最禮貌的姿態。唯有拜見僧侶、國王或向佛祖祈禱時有額外的姿態要求,即雙膝跪地,俯身低頭,雙手合十舉至對應高度。此外,拜見或拜別國王時還可半跪半蹲,雙手合十舉至對應高度。

柬埔寨兒童在出門上學或放學回家時須向父母和家中長輩行合十禮,到學校見到老師要行禮,平日裡走親訪友等各個場合均要行禮。歷經千年傳承,合十禮已內化為柬埔寨人生活中的自然動作。今天,受西方禮儀影響,柬埔寨人在部分場合也會以握手禮代替合十禮,但整體上看,合十禮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社交禮儀。#柬埔寨資訊#

相關焦點

  • 一招學會柬埔寨合十禮
    合十禮是流行於柬埔寨最普通的見面拜禮。所謂合zhi手禮(daosalute with putting palms together),亦稱合掌禮,是一種國際常用禮儀,是以雙手手掌十指相合的形式,來向其交往對象致意的禮節。嚴格地講,合十禮其實是一種佛教的專用禮節。
  • 帶你了解柬埔寨「合十禮」
    「合十禮」(Sampeah)是柬埔寨人民的傳統見面禮,原為古代印度禮儀,後被佛教信徒沿用為日常禮節。
  • 柬埔寨合十禮傳遞豐富情感
    【環球時報駐柬埔寨特約記者 尹小葵】「合十禮」是柬埔寨最普遍的傳統禮儀,雖然深受國際化潮流的影響,但在柬埔寨,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見面時依然都以雙手合十為禮。雙手合十作為一種禮儀,源自佛教,行禮的時候,兩掌合攏,十指併攏向上,向外傾斜,頭略低,神情安詳。在原始社會,人們見面離別時就以合十為禮,雙手合十,可以讓對方消除戒備和恐懼,不必擔心你身上是否藏有武器,從某種意義上說,雙手合十也代表著和平。通常柬埔寨人在問候、告辭、道歉、跪拜、道謝時都可以行雙手合十禮。並且一般來說對行禮姿勢也沒有絕對限定,病人可以以睡姿行禮。
  • 帶你了解柬埔寨「合十禮」
    柬埔寨人在見面、告別、道歉、道謝或途經佛像時均要行合十禮,其規範動作為:以雙手合十,十指伸直併攏,掌心相對,舉起至不同高度,頭微低,身子略下躬(女性),整體動作緩慢溫柔。一般由晚輩或職位較低者先行禮,長輩或職位較高者視情回禮,部分情況下可以免去回禮。
  • 柬埔寨合十禮傳遞豐富情感
    【環球時報駐柬埔寨特約記者 尹小葵】「合十禮」是柬埔寨最普遍的傳統禮儀,雖然深受國際化潮流的影響,但在柬埔寨,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見面時依然都以雙手合十為禮。雙手合十作為一種禮儀,源自佛教,行禮的時候,兩掌合攏,十指併攏向上,向外傾斜,頭略低,神情安詳。在原始社會,人們見面離別時就以合十為禮,雙手合十,可以讓對方消除戒備和恐懼,不必擔心你身上是否藏有武器,從某種意義上說,雙手合十也代表著和平。通常柬埔寨人在問候、告辭、道歉、跪拜、道謝時都可以行雙手合十禮。並且一般來說對行禮姿勢也沒有絕對限定,病人可以以睡姿行禮。
  • 東南亞合十禮應該注意哪些?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很多身體接觸的行禮都不再適用於疫情期間,比如:握手、擁抱、吻手、吻頰等,而更多見面的都使用了合十禮(國內也有用抱拳禮的)。合十禮又叫合掌禮,源自印度,最早是佛弟子之間的拜禮,後來發展成民眾的見面禮。
  • 瀾湄,有禮了! ——《瀾湄有禮》系列之一「合十禮」
    藍莓園丁為大家準備了《瀾湄有禮》系列,帶您了解湄公河國家禮俗。&nbsp&nbsp&nbsp&nbsp在湄公河五國,人們見面打招呼時普遍行「合十禮」,但各國合十禮的姿勢和使用場合有所不同。《瀾湄有禮》第一期,帶您跟湄公河人民行個見面禮。
  • 東南亞合十禮應該注意哪些?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很多身體接觸的行禮都不再適用於疫情期間,比如:握手、擁抱、吻手、吻頰等,而更多見面的都使用了合十禮(國內也有用抱拳禮的)。合十禮又叫合掌禮,源自印度,最早是佛弟子之間的拜禮,後來發展成民眾的見面禮。
  • 瀾湄,有禮了! ——《瀾湄有禮》系列之一「合十禮」
    藍莓園丁為大家準備了《瀾湄有禮》系列,帶您了解湄公河國家禮俗。 在湄公河五國,人們見面打招呼時普遍行「合十禮」,但各國合十禮的姿勢和使用場合有所不同。《瀾湄有禮》第一期,帶您跟湄公河人民行個見面禮。 柬埔寨 「合十禮」是柬埔寨十分常見的傳統禮節。 見面和分別時,雙手合在一起,指尖朝上,口說「三拜」。
  • 莫迪為防範疫情支招 呼籲用「合十禮」代替握手
    來源:海外網莫迪(圖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3月9日電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國家的民眾開始改變常用的問候習慣,不行貼面禮,不握手。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就為防範疫情支了一招,他呼籲人們用傳統的 「合十禮」來代替握手,避免接觸。據今日俄羅報導,為防範新冠肺炎的威脅,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呼籲民眾放棄握手,回歸傳統的「合十禮」問候方式。人們將雙手合十,掌心相扣,手指向上,大拇指緊貼胸前,這種問候方式可以避免身體接觸。
  • 去泰國要了解的日常禮節—合十禮
    佛教背景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禮節,合十禮。起源合十禮是泰國人的日常禮節,和國際常見的握手禮一樣普遍。合十禮,又被叫做「合掌禮」,原來是印度古國的文化禮儀之一,後為被各國佛教徒沿用為日常普通禮節。行合十禮時,是表示虔誠和尊敬的意思。
  • 印度合十禮流行全球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使用了印度的合十禮,包括美國總統,英國王子等。合十禮又被稱為合掌禮,原來是印度古國的一種文化禮儀,後來成為各國佛教徒的一種日常普通禮節。合十禮,雙掌合於胸前,然後十指併攏,表示虔誠和尊敬,但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禮的姿勢也各不相同。合十禮流行於東南亞各國。最初,是佛教徒之間的一種拜禮。之後又慢慢發展成為全民性的一個見面禮。比如兩人相見,打招呼的時候用合十禮,表示對對方尊敬表達敬意的時候也可以用合十禮。
  • 疫情催熱「合十禮」!是時候來一波佛門禮儀大普及了
    據媒體報導,英王室成員一改傳統禮儀,女王在與外賓打招呼時,沒有依慣例和他們握手問候。查爾斯王子在參加某慶典活動時,使用了「合十禮」的問候方式。印度總理莫迪日前為防疫支了一招,呼籲人們用傳統的 「合十禮」來代替握手,避免接觸。
  • 莫迪為防範疫情支招 呼籲用「合十禮」代替握手
    來源:海外網莫迪(圖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3月9日電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國家的民眾開始改變常用的問候習慣,不行貼面禮,不握手。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就為防範疫情支了一招,他呼籲人們用傳統的 「合十禮」來代替握手,避免接觸。據今日俄羅報導,為防範新冠肺炎的威脅,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呼籲民眾放棄握手,回歸傳統的「合十禮」問候方式。人們將雙手合十,掌心相扣,手指向上,大拇指緊貼胸前,這種問候方式可以避免身體接觸。
  • 去泰國要了解的日常禮節—合十禮
    佛教背景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禮節,合十禮。起源合十禮是泰國人的日常禮節,和國際常見的握手禮一樣普遍。合十禮,又被叫做「合掌禮」,原來是印度古國的文化禮儀之一,後為被各國佛教徒沿用為日常普通禮節。行合十禮時,是表示虔誠和尊敬的意思。
  • 泰國的合十禮和跪拜禮你知道多少?
    2.拜長輩或者逝者:姿勢同上,觸地時手掌不張開著地,維持合十狀,額頭接觸手掌一側,拜一次。泰國合十禮合十禮分為3大類,即:跪拜式、下蹲式和站立式。跪拜式合十禮常用於平民拜見皇室、僧侶或皇室拜見僧侶,下蹲式合十禮為女性拜見長輩、老師或上級,站立式合十禮常用於同輩或同級間的行禮。在泰國,站立式合十禮最為常見。
  • 印度合十禮流行全球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使用了印度的合十禮,包括美國總統,英國王子等。合十禮又被稱為合掌禮,原來是印度古國的一種文化禮儀,後來成為各國佛教徒的一種日常普通禮節。合十禮,雙掌合於胸前,然後十指併攏,表示虔誠和尊敬,但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禮的姿勢也各不相同。合十禮流行於東南亞各國。最初,是佛教徒之間的一種拜禮。之後又慢慢發展成為全民性的一個見面禮。比如兩人相見,打招呼的時候用合十禮,表示對對方尊敬表達敬意的時候也可以用合十禮。
  • 合十禮(Namaskar)的意義
    薩古魯:合十禮不僅是文化的一個方面這就是行合十禮背後的含義。造物主之手任何一件創造品無不是出自造物主之手。創造之源在每一個細胞和原子中運行著。如果你看到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孩子,一頭牛,一棵樹或者無論什麼,你都會放低姿態。並且,這也會一直提醒你,你的內在也蘊含著創造之源。如果你意識到了這一點,每一次行合十禮的時候,你都在朝著你終極的本質前進。關於這一姿勢,還有另一方面的含義。你的手掌聚集著很多的神經末梢——如今,這一點在醫學上也已經被發現。事實上,你的雙手傳遞的信息比你的舌頭和你的聲音還多。
  • 疫情催熱「合十禮」!是時候來一波佛門禮儀大普及了
    據媒體報導,英王室成員一改傳統禮儀,女王在與外賓打招呼時,沒有依慣例和他們握手問候。查爾斯王子在參加某慶典活動時,使用了「合十禮」的問候方式。印度總理莫迪日前為防疫支了一招,呼籲人們用傳統的 「合十禮」來代替握手,避免接觸。
  • 疫情催熱「合十禮」!是時候來一波佛門禮儀大...
    萬萬沒想到,疫情之下,合十禮火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的日常問候習慣,比如握手、擁抱、親吻禮等,正在發生改變。據媒體報導,英王室成員一改傳統禮儀,女王在與外賓打招呼時,沒有依慣例和他們握手問候。查爾斯王子在參加某慶典活動時,使用了「合十禮」的問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