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向外界公布,日本要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而為了達成這一政策目標,日本經過研究後決定,或將在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
特斯拉、蔚來等主打新能源汽車的品牌要崛起了嗎?
各國對于禁售燃油車的態度
關于禁售燃油車這個問題,不僅是日本,英國也計劃在2040年在其國內禁售燃油車(後來計劃提前到2030年)。
與此同時,法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家都紛紛宣布要在2030年至2040年之間逐漸淘汰燃油車。
一些汽車企業也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
大眾汽車計劃在2030年實現所有車型電動化;北汽集團提出2025年旗下自主品牌將在中國全面停售燃油車。
新能源車的優勢
《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1999年)提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實現三大目標:
實現人口規模的零增長實現能源消耗的零增長實現生態退化的零增長燃油車需要用到的石油屬於不可逆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而且燃油車排放的尾氣會造成環境汙染,引發溫室效應。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順應了改革趨勢,用電池替換發動機,不再以燃油作為動力,從根本上解決了能源消耗的問題。
為何新能源汽車還未普及
新能源汽車其實並不算是「後起之秀」,早在20世紀初,電動汽車的想法就已經形成了。但是真正被用在民用車上,也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
電動汽車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大大降低了車主在燃油上的消費,為何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普及呢?
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續航和便利性,續航一般的燃油車基本上也有400多公裡的續航裡程,而電動汽車只有少數車型可以消除車主們的「長途焦慮症」。
傳統的內燃機已經陪伴了我們上百年的時間,大家早已習慣低頻次高續航的用車模式了。加油站遍地開花,沒油了只需要一盞茶的功夫就又「滿血復活」,省心省力;
而電動汽車補充能源所需要的充電樁卻並沒有像加油站那般普及,沒電了有可能需要開很遠才能找到充電樁,補充能源慢則幾個小時,快一點也要幾十分鐘,很不方便。
全民普及任重而道遠
所以,如何解決這兩個難題就成為了當務之急。現在續航強一點的電動汽車已經可以達到600公裡以上了,充電樁也逐漸在普及。
但是傳統燃油車陪伴了我們這麼久,帶給我們太多驚喜與回憶了,想完全取代燃油車,僅僅「不落後」是不夠的,必須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
等到某一天,電動汽車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眼前,能夠做到令人嘆為觀止,電動汽車的時代才算是真正來臨。
現在距離電動汽車全民普及依然任重而道遠,電動汽車究竟能交出多少分的答卷,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