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磊 李光正 通訊員 崔巍
圖為:閩洪水產品交易市場,工作人員對清水蟹進行分揀。
「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就是這批了!」11月10日,洪湖市閩洪水產品原產地批發交易市場,福建商人張仕強拿起一隻螃蟹端詳一陣,當場下單,發貨5000公斤。
張仕強在福州和泉州各有一家批發門面,他介紹,洪湖清水蟹在福建十分暢銷,很多顧客都點名買這個品牌。
清晨,寒意襲人,閩洪水產品交易市場卻是熱火朝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在此採購「洪湖清水」大閘蟹。每天,400餘萬隻螃蟹從這裡銷往全國。
當天,正在舉辦的第五屆洪湖清水螃蟹節傳出喜訊,洪湖清水蟹已銷往全國31個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的156座城市,佔據港澳臺70%的市場份額。
從默默無聞到行銷全國,洪湖螃蟹成名的轉折點,是10年前的那場「一元錢轉讓」。
因「不服氣」註冊商標
螃蟹並非洪湖的土著物種。
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新咀村老農陳景珍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中期,洪湖水草極為茂盛,為避免湖泊沼澤化,政府有關部門想了個辦法,用飛機投放蟹苗,讓螃蟹在湖中生長,消化水草,促進生態平衡。
沒想到,吃洪湖水草長大的螃蟹品質很好,十分搶手,價格比普通淡水魚高好多倍。
1991年,濱湖辦事處村民開始從養魚轉向養蟹,洪湖市大量農戶也加入養蟹大軍。
產量上來了,價格卻遠遠趕不上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論只賣,大個頭的一隻100元左右;我們洪湖蟹論斤賣,一斤只賣20多元。差距太大了!」時任濱湖辦事處主任曾令旗深受刺激。他還發現,許多商販都從洪湖採購螃蟹,然後貼上「陽澄湖大閘蟹」商標出售,「我們為什麼不註冊自己的商標呢?」
2005年,曾令旗與洪湖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一起,到華中商標事務所,以濱湖河蟹養殖協會名義,註冊「洪湖清水」螃蟹商標。
註冊商標需要2200元,當時濱湖辦事處一時拿不出這筆錢。情急之下,曾令旗臨時「挪用」了兒子的大學學費。
商標並不代表品牌
「洪湖清水」商標註冊成功後,很快又獲「綠色食品」認證。雙喜臨門,濱湖辦事處工作人員信心十足,購進一臺雷射打標機,學習陽澄湖漁民的做法,在螃蟹背上打上了「洪湖清水大閘蟹」幾個字。
但是,刻上字的洪湖清水蟹拿到市場上,身價絲毫沒有提升,該賣什麼價還是什麼價。因為雷射打標,養殖戶反而增加了不少成本。
「市場反應像一瓢冷水迎面潑下,讓我們清醒意識到,商標證書並不代表品牌,如果不投入資金和力量運營,就是一張廢紙。」曾令旗說。
當時,「洪湖清水」商標名義上歸屬於濱湖河蟹養殖協會,實際上是濱湖辦事處掌握。濱湖辦事處作為政府派駐機構,沒有經費用於品牌宣傳;一個個養殖戶埋頭養蟹,收入有限,也不可能拿錢運作。
「洪湖清水」商標就這樣被擱置了。
一元錢轉讓「洪湖清水」
洪湖螃蟹的無牌之痛,令當地水產人分外焦慮。
2008年,曾令旗調任洪湖市水產局局長,他找到在洪湖做水產生意的福建老闆林國雅,希望通過企業叫響「洪湖清水」。
林國雅於2004年在洪湖創立湖北閩洪投資集團,水產品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因為「洪湖清水」有綠色食品認證,林國雅對商標轉讓興趣濃厚。最終,洪湖市決定以一元錢的價格將「洪湖清水」商標轉讓。「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來做。當初想的是不要一分錢,直接送給企業。但是企業疑慮,『不要錢?如果品牌做大了,你要收回去怎麼辦?』所以就定了一元錢這個價,經過正式交易,讓企業吃下定心丸,放心去經營。」曾令旗說,當時,許多人不理解,甚至說這是在賤賣資源,是一紙「賣國協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曾令旗認為,商標註冊地在洪湖,有顯著的地理標識,品牌做大了,企業也不可能把商標帶走,受益的是廣大洪湖蟹農。
「洪湖清水」成了大品牌
轉讓給閩洪集團後,「洪湖清水」迎來新生。
閩洪集團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洪湖周邊2公裡內選擇養殖水域,通過自建與合作方式,創建10萬畝生態養殖基地。統一品種規格,統一品牌銷售。為提升養殖生態,閩洪對調節修復水生動植物的養殖戶每戶獎勵1000元。由「大養蟹」到「養大蟹」「養好蟹」,洪湖螃蟹品質大幅提升。
隨後,投資1.5億元的洪湖市閩洪水產品原產地批發交易市場落成,很快成為全國最大淡水產品原產地批發市場。「洪湖清水」巨大的廣告牌出現在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市的高速路上。在國內知名博覽會、交易會和研討會上,有了「洪湖清水」蟹的形象。
2012年,閩洪集團投入700多萬元,承辦首屆洪湖清水螃蟹節。短短幾天,敲定5億元訂單。螃蟹節連辦五屆,為承辦五屆螃蟹節及相關推介,閩洪集團投入4000多萬元。
洪湖清水蟹的名聲越來越響,成為鄂蟹產業「旗手」。2011年,「洪湖清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第二件螃蟹商品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洪湖「中國名蟹第一市」稱號。同年,洪湖清水蟹躋身「中國名蟹」。
現任洪湖市水產局局長李賢瓊介紹,目前洪湖全市螃蟹養殖面積62萬畝,年產量5.6萬噸,年產值近30億元。每年因品牌升值帶來的溢價超過10億元,洪湖蟹農廣泛受益。
在新咀村一個長滿水草的蟹池邊,養殖戶文夥強抓起一隻4兩左右的母蟹說:「這隻清水蟹零售價不會低於100元。按今年的行情,我家50畝池子收入可能超過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