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遠山,英姿挺拔器宇軒昂才高八鬥為國為民,只愛寶島不愛鬼島的中華兒女。」
近期,一位被稱為寶島papi醬的臺灣男生在兩岸網際網路越發走紅。28歲的他不僅在島內各檔節目上與「臺毒」分子唇槍舌戰,更引起中央電視臺cctv4頻道的關注,特別派駐臺記者前去採訪。
他的作品在視頻網站上點擊超過800萬,實際傳播效果更是難以估量,他用《髮夾彎》、《警察》、《花蓮獨立》等視頻作品鞭笞臺灣的畸形政治現狀,更用自己的理想與熱情重新詮釋新一代臺灣青年對祖國的認同及對兩岸統一的期待。
他就是臺灣青年侯漢廷,自號遠山,1988年出生於臺灣,祖籍河北唐山,祖父為第一屆河北省「立法委員」侯紹文,現為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臺大中華復興社社長、抗獨史陣線成員,為支持服貿及反對「臺獨」的學生代表之一。2016年,侯漢廷更被列為新黨不分區「立委」第8名。
是什麼促使侯漢廷投身攝製短視頻?從何時開始中國成為他心中抹不去的情結?年輕一代如何看待兩岸關係?觀察者網特別對話這位有故事的男青年:
觀察者網:漢廷你好,作為一個兩岸通吃的網紅,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下為何要用類似papi醬式戲謔短視頻的方式來論政?
侯漢廷:其實目的很單純。過年之後大陸的papi醬很火紅,所以我臨時起意想學習她的方式在臺灣嘲諷時政,這是當初最簡單的想法,也沒想到最後影響會這麼大。
在大陸這邊傳的比較廣的是臺灣各地「獨立」這一集。但在臺灣這邊影響最大的是賽車髮夾彎的那一集,不過從點擊上來看,目前迄今為止點擊最高的一集是為警察說話的那一集。
賽車那一集在臉書上的點映量是100萬,但這個數字是被低估的,那些下載了視頻繼續傳播的數量是統計不到的。在臺灣,很多人會用Line去傳,Line就相當於大陸這裡的微信。
警察那一集的觸及量是800萬(觀察者網註:觸及量就是視頻在手機屏幕中划過的數量,類似於朋友圈分享被其他人看到),點擊訪問量是500萬,這個數據可能大陸的朋友沒有概念,其實這個數據已經接近臺灣一半的臉書(觀察者網註:Facebook)使用者。
這樣的一個成果帶給我的一些心得就是,先前只是單純的想去嘲諷時政,但警察這一支視頻對我的影響很大,做這個影片的時候只是很單純想為警察說話,所以就開始找資料,但越是找資料越是覺得警察很艱苦,做的當下就很希望這支視頻能夠火,能夠紅。
但希望這支視頻紅不是希望我自己紅,而是希望這支視頻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到警察執法的權益以及警方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這是我做這支視頻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這個也相當於發了一個善願、善念。同時也擔心這支視頻不好笑——不好笑就意味著沒有人看,但是晚上這支視頻放出去之後就有非常多的人看,當下就覺得非常感動,覺得自己能夠對某一個群體提供一點幫助,同時也覺得之前自己活的20多年的時間很廢,對社會沒什麼貢獻,但拍了這個視頻後發現自己還可以給這個社會做一些事情,就覺得很開心。所以當時的設定就是,未來我會試著為各行各業去說話。
觀察者網:做這樣一個視頻前後的周期要多久?
侯漢廷:早期的話視頻比較簡單,我只要自己想梗。可能一個梗要有一個禮拜才能想出來,但有時候一個靈感根據一則新聞就出來了,寫成劇本可能一兩個小時,拍攝的話可能也一兩個小時,最花時間的是剪輯、上字幕,可能要三、四個小時。但從警察這個視頻之後我就希望製作更加精緻一點,想去實地採訪各個職業,然後搜集很多資料,這個時間就花得比較久,因為要去核對很多東西,甚至於現在還想要找嘉賓,要完成的話就要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