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守反走私一線的「拼命三郞」
大半年以來,海口海關緝私局偵查處黨支部書記、處長牛新寧帶領同事們一直在忙手裡的幾個大案,這些刑事案件涉及的案值都不小,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怠慢。
「對一線緝私民警來說,要時刻牢記『忠誠、勇敢、擔當』。作為人民公僕,對黨忠誠是首要的;我們的工作是有危險的,必須要勇敢面對,遇事不推諉、有擔當,才能真正守住國家利益。」牛新寧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透過他的言談舉止,記者感受到,這位有著22年黨齡的「老黨員」依然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
牛新寧從警已有25年,19年前,海口海關緝私局剛剛成立,他就加入其中。多年來,他始終戰鬥在反走私鬥爭的第一線,先後主持和參與偵辦的各類刑事、行政案件50餘宗,總案值約52.4億元,涉稅約3.28億元,為國家挽回了數億元經濟損失。
在同事眼中,牛新寧敢於壓擔子、勇於做表率,遇到大案要案,他都衝在最前面,帶著隊伍立下赫赫「戰功」。海口海關緝私局偵查處黨支部曾先後榮獲「全國海關先進基層黨組織」「海南省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他個人也先後多次榮立二等功、三等功,還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海南緝私警察隊伍裡,牛新寧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好脾氣,辦案時的『拼命三郎』」。近3年,他牽頭偵辦的案件中有三宗入選全國海關年度十大緝私經典案例。其中,2015年案值13.76億元的「2·26」系列走私越南煤案以及2016年案值8.06億元的「1·04」特大走私蟒蛇皮案,都是當時轟動全國的集體走私犯罪案件。
回想起當時辦案的種種情形,牛新寧被同事們的努力和付出感動了,在案件收網前,專案組少有休息,大家白天梳理案情,晚上碰頭探討案情進展,尋找突破口。
以「2·26」系列走私越南煤案為例,在牛新寧的帶領下,該案件移交省檢察院時,提交了300多本卷宗。一般來講,一個普通案件所需的卷宗不過三五本,多則百本。「緝私辦案包括經營、收網、審訊、取證幾大塊,這是集體工作,辦理一個案件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完成。」牛新寧很謙虛,他說,繁雜的緝私工作,單靠他一個人是完成不好的,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破獲走私蟒蛇皮、凍海產品、成品油、毒品、槍枝等急難險重案件,牛新寧經歷了很多驚險時刻,也犧牲了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多年來,因經常加班,牛新寧有時幾個月都不能與妻兒見上一面,連兒子生病住院、升學考試他也沒能陪過一天。
直到今天,一次海上追捕成品油走私犯的經歷仍讓牛新寧的家人後怕。十多年前的一個午夜,海面上漆黑一片,為了儘快抓捕走私犯,牛新寧不顧危險,帶頭從緝私船上跳向走私油船。因為時間緊急,船在搖晃,牛新寧險些從兩船縫隙中跌落,所幸他及時扒住了走私油船的船沿,才逃過一劫。
採訪中,牛新寧的同事告訴記者,因為牽頭偵辦的許多案件錯綜複雜,他經常帶病堅持工作,患有嚴重胃炎、胃潰瘍的他曾多次因胃病發作險些昏倒,到醫院輸液後,就又返回單位繼續工作。
「榮譽越多,責任就越重。」牛新寧說,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這是他此生要追逐的。(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杜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