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京向社會資本端出77個重大項目,南京站—南京西站城市觀光輕軌項目上榜。這條棄用多年的老鐵路,改造後將成為城北的旅遊觀光線、軌道交通線,「把長江和玄武湖連起來」。
不只南京西站項目,穿過南京市域的老鐵路,以及生產功能弱化的郊區鐵路專線,都有改造和置換計劃。寧蕪鐵路將改造為南京軌道8號線,六合冶山老鐵路變身旅遊觀光線。江寧的「綠色隧道」——雲臺山硫鐵礦專線也將向遊人開放。
老鐵路更新改造,是因為其客貨運功能已被替代。南京城交院總經理錢林坡介紹,南京站—南京西站早已「停擺」;寧滬方向,滬寧城鐵和京滬高鐵擔綱;寧蕪方向,寧安城鐵也已開建。南京作為國家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正以南京站、高鐵南站和規劃中的南京北站為端點,構建發散十多個方向的高鐵、城鐵網。「老鐵路退出歷史舞臺,是大勢所趨」。
老鐵路從地處城郊到深深嵌入城市,由於尾氣、噪音汙染和對城市交通的切割,已與城市格格不入。至今,雖然寧蕪鐵路退出客運功能,可深夜開動貨運時,鳴笛和震動仍讓附近的城南居民感到吃不消。放眼南京城,很多老鐵路線穿過的地區,都是「髒亂差」:城北從下關、小市、到黃家圩,分布著城中村、老企業宿舍、鐵路庫房。城南由於寧蕪鐵路分割,交通忽上忽下,空間開發零碎,就像一股擰巴的麻繩,總讓人理不出頭緒。
「雖然老鐵路留下的問題成堆,但不可否認,鐵路是近代城市發展的引擎。」南京市規劃局城中分局局長呂曉寧說,下關百年商埠,離不開津浦鐵路、南京西站,後來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受長江大橋建成,鐵路改線的影響。寧蕪鐵路與江南製造總局以及後來的晨光、宏光等近代工業的發展關係密切。
南京市規劃局副局長徐明堯認為,運輸功能退去後,老鐵路對城市的環境影響將漸趨消弭,而在新的城市背景下,老鐵路留下的遺產,包括老站房、內燃機、老線路,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源。
「從客貨運變身城市輕軌,是老鐵路華麗轉身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規劃專家們認為,老鐵路變成輕軌後,就成了「城市風景」,帶動地塊增值,刺激城市開發。眼下從南京西站—南京站,沿線開發整治已如火如荼:下關濱江商務區開建「南京外灘」;中央門汽車站搬遷後打造「商貿商務區」;從外金川河、小市到小紅山,鐵路兩邊拆遷整治。這條輕軌線不僅是下關到主城的通勤線,還是旅遊觀光線、商務商貿線。寧蕪輕軌結合附近工業企業「退二進三」,發展工業旅遊和都市工業,將把蕪雜的寧南地區重新整合。
由於凝聚歷史記憶,老站房、老機車具備了旅遊開發和保護價值。浦口火車站是近代史上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中山先生靈柩運抵南京,渡江戰役,朱自清的《背影》都與這裡相關……車站如今已列入全國文保單位保護起來。南京西站是下關百年商埠的見證,將改造為鐵路博物館,西站用於鐵路倒閘的「燈泡線」,將開發「車站咖啡」,建設輕軌始發站,在這裡休閒或從這裡啟程,氛圍懷舊又現代。
市郊貨運功能弱化的小鐵路,將用於發展工業和鄉村旅遊。六合冶山小鐵路一天只發四趟,將串起瓜埠山、靈巖山、桂子山、金牛湖風景區,以及擁有3000年歷史的冶山鐵礦,六合將利用這條鐵路線,開發鄉村旅遊和工業旅遊。江寧雲臺山鐵路一天只發兩趟車,可渾然天成的「綠色隧道」,讓很多人慕名而來。專家稱,這條「綠色隧道」開發利用好了,正好融入江寧西部鄉村遊。 (顧巍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