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五點,五點讀報。
每天早上5:00準時發布
長按二維碼關注收聽!
3月7日19時30分左右,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有一酒店發生樓體坍塌,有人遭到埋壓。
被困人員71人,目前已搜救出受困人員61人,其中死亡20人,包括18人救出時無生命體徵、2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而正在搜救的還有10人。
值得注意的是,倒塌酒店確認為重點疫情地區抵泉州人員隔離點,坍塌時有隔離人員被埋。
一位原本想要把車停在酒店樓下的女士,聽到了玻璃碎掉的聲音,於是把車開離了酒店。她曾問門口的幾名保安,為什麼玻璃碎了?沒人回答她。
幾名保安快步走進酒店前臺,幾秒鐘後,樓塌了……
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攜家帶口。疫情發生後,被泉州市鯉城區改造為區級醫學觀察點,用以隔離重點疫區抵泉州人員。
這裡的隔離對象除了湖北之外,還包括溫州的樂清市、泰順縣鹿城區、龍灣區、瑞安市、永嘉縣等地人員。
疫情防控期間,救援應當如何進行。泉州市防控指揮部表示,「感謝大家的關心,目前,現場救援人員都佩戴好了口罩、護目鏡、手套等基礎防護措施。
不過由於現場並非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感染點,因此暫時並不需要穿戴防護服。」
至於為何選擇欣佳旅館作為「集中健康觀察點」,觀察的費用是由政府、員工所在的的企業、還是被觀察者出,鯉城區新冠疫情防控辦一值班人員對此表示均不知情。
多次撥打所在的常泰街道上村社區居委會電話,詢問欣佳旅館的傷亡情況及旅館坍塌原因時,得到的回覆都是「我現在很忙,我有別的事要做。」
「我當時以為是爆炸了,出門去看,發現巨響出自欣佳酒店的鋼化玻璃,這些玻璃紛紛裂開,產生了巨響。
然後就眼見著整棟樓倒塌下來了,露出裡面的鋼結構,這是不到幾秒鐘的事情。」
「房主將一樓和二樓出租給了一家汽車4S店」,事發時,這棟樓房正處於裝修改造期間。
樓內一家4S店在裝修中拆毀承重牆,導致坍塌事故發生。
該樓體坍塌事故系房屋改裝作業時發生,該樓房業主目前已被公安部門控制。
2013年該樓建成以後,全德寶公司與華寶公司是最早一批招商進入該建築的企業。
這棟建築總共七層,只有一樓、六樓、七樓有天花板,二樓直接到六樓,中間沒有樓層,「都是空曠的」,七樓是員工宿舍。
2017年左右,大樓開始建造酒店,二樓至六樓之間,「一層一層開始造」。施工過程中,全德寶汽車公司辦公室玻璃曾「爆了五六塊」。「每一層都要加鋼筋水泥的話,那樣就會太重了。」
2017年底,全德寶公司從該建築搬走。全德寶公司搬走之後,一部分改成了欣佳酒店大堂,另一部分空間入駐好車匯公司等其他企業。
3月7日,全德寶汽車公司工作人員得知酒店坍塌後並不感到意外,只不過,「搬走時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涉事酒店為鋼結構建築。現場有鋼結構斷裂的痕跡。
首先,是設計本身存在問題。
以著名的新加坡新世界酒店坍塌為例。1986年3月15日,同樣也是6層樓高的新世界酒店,在不到60秒時間內轟然倒塌,50人被埋在碎石下,最後只有17人生還。
這起事故是新加坡在二戰後發生的最嚴重災難。
此後的調查顯示,該建築的工程師在設計時,完全忽視了整座大樓的「靜負荷」,即沒有計算大樓本身的重量。
這直接導致了幾根重要的承重柱,根本無法承受大樓自身的重量。15年來,難以察覺的裂縫一直在大樓內蔓延,直到轟然倒塌。這幢大樓的隱患從一開始就埋下了。
其次,是施工存在問題。2019年7月8日上午10時許,武漢市江漢區的一家7天酒店大樓副樓部分坍塌,大約三層樓出現了垮塌。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3個月後,官方公布了事件調查結果顯示,這是一起人為施工不當,以及玩忽職守所導致的垮塌事故。
報告顯示,早在2009年,當時的施工方已然改變了結構傳力體系。2017年,七天酒店方面曾發現承重牆體存在開裂和明顯滲漏現象,但並沒有及時予以修繕。
而在事故前,相關施工人員又先後在該酒店2層使用大錘進行拆牆,並使用電鎬進行地面瓷磚拆除,拆牆行為再度改變了房屋的結構受力體系,大錘、電鎬作業中產生的振動擾動了上部承重結構,導致房屋發生局部坍塌。
武漢7天酒店坍塌事件可以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人禍」。最終多名涉事人員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一次生離死別,終生傷痕累累。《林徽因傳》裡,有一段話: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得措手不及。
一個17歲男孩被救後,一直跪在地上求救援人員:「一定要救我媽媽,媽媽沒出來我不走……」
他的媽媽被橫梁壓住了,舅舅也被困在地下。
一名男子獲救後,一直用手指著妻兒的方向,哭喊:「救救我老婆孩子。」
住4樓的朱先生,先是聽到了敲鋼管的聲音,隨後感覺到房子在動。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甩下床來,接著是房子坍塌。
他趕緊呼叫妻兒的名字,確認好位置後,三個人在極其有限的空間裡,轉身靠在了一起,直到獲救。
一家人在一起,好好活著,就是最重要的事。沒有什麼比劫後餘生更令人慶幸的了。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般幸運。
湖北一家五口失聯,至今還沒有消息。夫妻倆帶著3個孩子,從湖北返回泉州務工,隔離在此。最大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最小的才3歲。
事發時,他們已經隔離了13天,只差最後一天就可以離開。
3月7日下午,媽媽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小女兒的視頻照片。
她和千千萬萬的媽媽一樣,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
她也會陪著孩子上網課,會在朋友圈裡打卡,為自己加油。
不出意外,她也和無數個中年媽媽一樣,在疫情結束之後,繼續吐槽孩子的作業,曬著熱氣騰騰的生活……
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就是一生,從此後會無期,永不相見。
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一定會懂:半路上剩下的那個人,苦的啊。
3月8日,是馬航MH370失聯整整6周年的日子。
那隔了6年的傷疤,恍如隔世。那樣的痛徹心扉,竟然已經過去6年了嗎?
還記得那個苦等愛人回家的「漫步魚」。因為思念老公,體重一度瘦到了72斤。
他還沒有回來,她學會了好好吃飯,學會了交水電費,學會了在沒有他的日子裡慢慢地熬。
盼著總有一天,他會推門回來,擁她入懷。
6年,那是2190個日日夜夜啊。她的最近一條微博,寫在2019年12月5日:
「那個跟我說『承君此諾,必守一生』的人,可能,真的,不會回來了……」
她終於決定忘掉他了吧?那些陪她一路熬下來的網友,也漸漸地,從為她加油打氣,變成了勸她放下:
「姐姐,能放下的,就放下吧……風吹過的,記著;雨下過的,聽著。用金庸先生的一句話:『你看那天上的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亦復如是。』」
我知道人生,總歸還是要向前走。
6年的時光,多希望,我已填平了海,移平了山,忘掉了你。
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意外的驚喜也許有,驚訝的意外也不少。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來了。
有些人擦肩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人失去了,就永遠消失了。
人生在世,浮雲落日,終有歸處。別在最好的時光裡,缺席最重要的人生。這一世相遇,不一定還有來生。
趁還來得及,好好擁抱家人吧,多分點時間給他們。在還可以陪伴的日子裡,請你寬容一點,溫柔一點,對他們再好一點。
現在的每一次珍惜,都是為了往後少一點遺憾。
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弄丟了,找不回來。
好好珍惜你愛的人,不計較,不怨恨。
好好珍惜你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願你餘生,所有的珍惜,都不用靠失去來懂得。
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微信公眾號所轉載的文/圖/音視頻等,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
2、本微信公眾號所轉載內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不願意在此刊登,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點擊「在看」,給小編的辛苦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