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日僅收628萬,動畫《木蘭》3天就下映,稱「國慶檔過度擁擠」
今年的國慶檔,徹底點燃了觀眾們的觀影熱情,《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奪冠》等大片讓觀眾們意猶未盡。
首日7.4億,次日6.7億,第三日5.9億,三天下來,總票房已經達到了20億。
再加上這兩日即將上映的《一點就到家》和《再見吧!少年》,觀眾們報復性觀影,這個國慶檔的成績還是相當驚豔的。
然而,在這麼多大片中,卻有一部國漫,非常的尷尬,那就是《木蘭:橫空出世》。
才上映一天就宣布三日後下映,讓人感慨。
01,
這一部動畫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
前一陣子迪士尼的《花木蘭》上映之後,口碑和票房都呈現出了崩塌之勢。
2.77億,4.1分,創造了近幾年來迪士尼公主電影的票房和口碑下限。
電影用西方的「外衣」和價值觀強行灌輸和塑造花木蘭的英雄形象,不倫不類,不土不洋,備受觀眾的吐槽。
這部投資2億美元的大片,就這樣成為了炮灰,觀眾不買單,其他地區上線的流媒體,本錢都難以賺回來。
真人版木蘭的失敗,是註定的。
隨著觀眾審美的提升,不走心,不尊重觀眾的創作,終究會成為「炮灰」。
北美版本的《花木蘭》失敗了,那麼這幾天上映的《木蘭:橫空出世》如何呢?
這部電影首日僅僅取得了628萬的票房成績。
其實,它首日還是有5.5%的排片的,但是上座率只有7.9%。
和其他的電影動輒20%到45%的上座率相比,這個數據確實不敢恭維。
可能有的朋友會納悶了,抱怨這部電影的排片太少。
《流浪地球》在只有11%排片的情況下,用口碑扭轉了戰局,狂收46億;
《湄公河行動》首日排片也不佔優,排片甚至不如流量明星主演的《爵跡》,仍然逆襲。
如果口碑過硬,排片量是不能阻止其爆發的。
而《木蘭:橫空出世》很明顯,是口碑崩了,觀眾當然不買單了。
在熱門短評上,很多觀眾花錢去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都發表了自己的不滿。
劇情,臺詞,建模較為隨意和不走心,「對話老套」「節奏緩慢」,和木蘭都沒啥關係。
「這個名字不僅感覺碰瓷迪士尼,還總有種碰瓷封神宇宙的感覺......」
無數的差評襲來。
可見,這部電影確實讓觀眾們生氣了。
電影方今天公布了這部電影將在10月6日下映的消息。
並指出「在今年過度擁擠的國慶檔七部電影中其他六部電影都是由行業巨頭公司主控的情況下,我們能投入的宣發資源比較起來實在太小,即使足夠努力,也難以得到足夠的聲量......」
上映三天就宣布下映,確實很戲劇性的。
02,
這部電影號稱是「真中國,真木蘭」,選擇在10月3日上映,可以避開「三強」的火力,還可以藉助國慶的基礎盤「分得一杯羹」。
同時,如果備受期待的《姜子牙》口碑炸裂的話,那麼這一部動畫緊隨其後,也會有不錯的成績。
然而,《姜子牙》的口碑大大低於預期,雖然票房成績牢牢保持在前二名,但是因為劇情和節奏的拉胯,沒有能夠維持《魔童》的好口碑。
而其他大片卻因為口碑的發酵,呈現出逆襲的態勢,《姜子牙》第一名的成績從昨日開始已經「讓賢」了。
如果現在上映的話,確實會遭遇到口碑的反噬。
這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搞不好會傷害到自己。
《姜子牙》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但是特效和畫面確實是用真金白銀打造的看得出來,是花費了相當多的心思和精力的,觀眾們看了不喜歡,但是也不會覺得受騙。
而木蘭的質量難以恭維。
雖然自稱是磨劍了四年,但是幼稚和過於低齡化的劇情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
動畫這幾年的最大突破就是打破了低齡化的桎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創新,迪士尼的失敗是因為價值觀的偏頗;
而動畫木蘭的失敗,是因為套用了經典不假思索的創作和想像,沒有挖掘出經典的內涵,也沒有賦予時代化的氣息。
即使是一部低齡動畫,也沒有真正起到為孩童傳遞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同時,備受觀眾詬病的,還有電影的建模和特效,透露著粗糙和不走心。
觀眾的寬容並不代表創作者可以不走心。
這幾年動畫的發展,讓觀眾看到了希望。
從《大聖歸來》到《魔童》再到《姜子牙》,很多的動畫電影脫穎而出,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用心,用情感,用信念去死磕每一個鏡頭,才能不辜負觀眾的厚望。
發展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