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運將於1月28日拉開序幕,至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由於疫情影響,今年春運流動強度較去年會有所下降。
今年春運的客流如何?鐵路、航班有哪些變化?地鐵、公交會延長時間嗎?疫情防控方面需注意哪些?杭小通為大家準備了這份春運交通出行攻略!
城際交通:預計全市城際交通(鐵、空、公、水)旅客運輸發送總量1353萬人次左右,同比2019年下降32.5%。
市內交通:預計公共運輸(公交、地鐵)旅客運輸總量達1.79億人次,同比2019年下降2.3%。
高速公路:預計高速公路出入總流量達到5140萬輛次左右,日均車流量達到128.5萬輛次左右。
鐵路:首開至銀川的列車,增開蘭州、太原方向直通列車
2021年春運,鐵路將實行春運列車運行圖,在「1.20」圖的基礎上,計劃開行圖定臨客118對。確定開行47列,其中,杭州站14列,杭州東站26列,杭州南站7列,主要開往雲貴川渝、湖南、湖北、江西等方向。
此外,2021年「1.20」運行圖實行後,將首開至銀川的高鐵列車,並增開蘭州、太原方向的直通列車。
機場:加班包機,更換機型、加密「杭京」「杭穗」航班
預計春運期間起降航班3.08萬架次,同比2019年降幅為5.5%。
春節黃金周7天,預計機場承運旅客63.82萬人次左右,航班起降5040架次左右。遇高峰日客流,機場將協調各航空公司通過安排加班包機、更換大機型、加密「杭京」「杭穗」航班等方式統籌運力資源。
春運期間,客運班線除正班車外,計劃投放加班運力1700班(客運中心站550班,火車東站150班,汽車南站100班,汽車西站400班,汽車北站500班)。
此外,高峰日計劃安排加班250班次(客運中心站60輛/60班,火車東站10輛/10班,汽車南站20輛/20班,汽車西站40輛/70班,汽車北站90輛/90班)。
水路:全航區投放客船、艇共約571艘 主要集中各大景區
春運期間,客流高峰期集中在春節黃金周至元宵節期間,遊客主要集中在淳安千島湖、西溪溼地、運河和湘湖景區。
全航區將投放客船、艇共計約571艘,2.8萬客位,其中運河水上巴士安排船舶30艘、1782個客位。
針對節前、節後客流高峰期,增加運力投入,加強現場管理。
強化火車東站30條始發線路的營運管理,繼續推行「春運暖巴」,加強夜間線路的運能配置。
落實西湖南北景區的1314、103、7、27、28、31路等和熱門商圈線路的運力投放。
做好虎玉路、將臺山、萬松嶺等大巴接駁準備,增加高等院校、汽車站、火車站和新開通地鐵線的運能投入,並根據疫情管控形勢,控制滿載率,適時開通戰「疫」暖巴。
在節前、節後兩個時間段(1月28日至2月10日,2月26日至3月8日),地鐵末班車起點站發車時間延長至23點左右,延長運營服務時間半個小時,共25天。
同時,地鐵在春節前後將根據客流情況調整發車間隔,加密運營班次,增強運力配置。
春運期間,將啟動2000輛計程車應急服務車隊保障模式,建立場站現場與應急車隊的互動響應機制,對接火車站、機場、客運站的客流情況及打車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旅客疏運工作。
同時,開展巡遊計程車企業和網約車平臺企業春運工作動員,摸排駕駛返鄉回杭情況,鼓勵駕駛員在杭提供服務,保障計程車運力供給。
火車東站主要通過地鐵、公交、計程車(網約車)等運力,增強高峰期客流集疏散效率,同時在夜間地鐵停運後能保障公交、計程車(網約車)供給,滿足出站旅客出行需求。
汽車站將根據客流量實際情況及時增加行車班次。
蕭山機場將增強機場巴士、計程車(網約車)以及地鐵的運力投入,並做好機場巴士夜間兜底和「無憂夜行」定製服務。對於自駕客流,機場將提供航站樓和停車場之間24小時擺渡車服務。
加強高速公路收費站、東站樞紐、湖濱商圈及西湖景區周邊等春運重點區域和時段的交通組織和秩序管理。
適時啟動高峰方案,依託高德地圖、區域智能誘導屏、路口指引標誌牌進行擁堵預警,提示繞行道路。
加強火車東站、蕭山機場等交通樞紐周邊交通治理措施,依法從嚴從快處理違規攬客、拒載、故意繞道、亂收費等違法行為,保障運輸秩序良好。
西湖景區實行公交優先策略,保障遊客進出景區交通需求。
加強繞城公路、國省道和通往景區的重點道路的管控,嚴格查處超員、酒後駕駛、超速等嚴重違法行為。
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完善各類突發疫情應急預案。
落實入境人員「14+7+7」管控措施、「4+1」核酸檢測、抓好來杭返杭人員的分類管理;做好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工作;落實春運一線人員的健康監測與防護要求。
落實公共場所和重點機構的亮碼、測溫、戴口罩等防疫規定,對交通樞紐場站、載運設施設備、高速服務區等做好常態化防疫舉措;抓好校園疫情防控,組織在校學生放假離校和節後返校,以及春節期間留校師生的管理服務;實行A級景區限量預約錯峰接待。
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及高風險非冷鏈物品管控,設置24小時運轉的檢查站,對進入省內的冷鏈運輸車輛實行「逢車必檢」、分類處置,確保進口冷鏈食品應入盡入集中監管倉;引導春節期間人員減少流動;鼓勵、倡導外來務工人員留杭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