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貓文化,島國人民愛貓,竟有如此有趣的傳統

2020-12-12 樂逗逗

不知道點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喵星人控呢?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甚至很多隻網紅貓也來自日本。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關於日本的貓文化還有什麼有趣的事實呢?快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日本對貓的喜愛可以說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而且他們也有這種文化很久了。 是的,在網際網路之前,在電視之前,甚至在電力和蒸汽動力發明之前,日本就開始用浮世繪貓傳播對喵星人的崇拜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日本貓文化藝術沒有過時,它仍然像印刷時那樣生動有趣,而且愈發歷久彌新。

01 貓如何來到日本

在有關貓的藝術出現之前,首先必須有貓。貓在今天的日本很常見,但它們不是土生土長的,很可能是在1000年前隨著中國船隻來到日本的。日本人很高興在農舍裡僱用這些齧齒動物殺手;在寺廟中也會養貓,以防止老鼠啃咬經卷。難怪日本人如此迷戀他們的新夥伴。

最開始寵物貓很少見。它們只供精英們擁有,並且受到了精心的照料。這一時期的藝術表現的貓拴著鎖鏈,生活在室內。但即使在那時,個別的貓也可能很有名。一份平安時代的手稿詳細介紹了一隻作為送給後宇多天皇禮物的黑貓的習慣和個性。

在早期的藝術中,貓多被展示為奢華生活的一面。與此相比,同期的中國藝術往往強調其自然的狩獵能力。

但喵星人養尊處優的生活沒能持續太久。最終小貓們告別了他們的貴族生活方式,在街頭和田野裡工作,就像其他地方的貓一樣。1602年,政府頒布法令,規定所有貓都應該被釋放,自由地捕殺當時嚴重危害摧毀養蠶繅絲產業的齧齒動物。閒散的生活可能有一些缺點,但它讓貓咪們更容易繁衍後代。更多的貓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貓並開始迷戀它們,而痴迷最終導致了藝術。

02 浮世繪貓在日本變得流行

在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日本停止了戰亂並開始製造大眾流行文化。人們有時間和休閒方式。當時的人們沒有網際網路,但他們可有浪漫劇、地攤文學和浮世絵。

現在浮世繪是博物館展出的精美藝術品。不過浮世繪雖然非常複雜,但它們最初是一種大眾流行的藝術形式。它們是木版畫,而非普通繪畫。創造浮世繪的流程是將一塊木頭雕刻出圖像,繪製雕刻並衝壓。其實是一種大規模生產的藝術。

當時的日本出現了商人階層,他們有的是錢花在非必需品上。於是就有很多浮世繪可供出售,都在賺這些富人的錢。為了吸引買家,木版畫的主題變得時髦和流行。這就包括了受人們喜愛的貓。

03 種類繁多的貓藝術

正如大家可能想像的那樣,浮世繪貓的描繪開始呈現得比較簡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充分發揮想像力,在各種位置,地點和情境中呈現貓科動物。

獨立出現的貓

對貓科動物最自然的描繪正是捕捉它們的外表和行為。貓追逐和玩弄獵物,睡在各種可愛的臥具裡,舔自己,等等。人們觀看貓的喜悅轉向了紙張。

貓和人

即使我們只是觀看小貓,我們也會與它們互動,至少是一點點。然而,當我們接近小貓時,我們與喵星人相處的真正樂趣就會發生。上圖完美地表達了這種喜悅。那些與貓共同生活的人知道這張圖片對生活的真實性:一隻貓對待人類的方式與對待沙發背或樹枝的方式相同。雖然看起來很荒謬,但不知怎的,他們覺得很舒服。

擬貓成人

什麼比貓更可愛?莫過於貓打扮成人的樣子了。浮世繪中的貓經常被描繪成直立行走,做著人類的事情。有時這些版畫是漫畫和社會評論。其他時候它們只是為了娛樂大眾。在上面的圖片中,貓正在進行傳統的江戶時代雜技表演,稱為「亂杭渡」。但是在這張圖畫中,柵欄被幹鰹魚取代,這正是貓喜歡吃的東西。描繪成名歌舞伎演員的貓在19世紀中期成為了一種新常態。當時的政府禁止張貼演員和妓女的照片,認為這樣不利於公共道德。當然,藝術家們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他們轉向利用貓來刺激大眾的名人崇拜。例如把江戶時代的明星模擬成各具特色的貓畫在浮世繪上。像這樣的印刷品很少能保存下來,因為它們大多被小孩子們裁切下來並逸失了。

妖怪貓

貓可能在宗教背景下進入日本,但人們最終得以更了解它們。這導致了對貓的更多變化性和現實性的態度。貓經常折磨垂死的老鼠,把桌子上的東西撞掉。所以貓往往不是很好的形象。這種邪惡催生了民間傳說和藝術中的貓妖怪傳統。

三維立體貓藝術

浮世繪不是日本藝術中表現貓的唯一方法,日本的貓藝術也突破了第三個維度。著名的招財貓可能是最代表性的例子。此外,貓還是根付的常見題材之一。根付是用於固定有繩錢包和附在和服上的盒子的小雕件。雖然它們起初僅僅是實用的物體,但工匠們開始把它們雕刻成人物,動物和場景。根付雖然很小,但構成了日本最複雜和美麗的藝術之一。

怎麼樣?看來日本人民對貓的喜愛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啊。喜歡小編的話,就請收藏+關注吧,每天為大家奉上有趣的文化快餐哦。

相關焦點

  • 日本的貓文化:日本人為何痴迷愛貓,帶你走進神秘的日本貓世界
    日本的貓文化十分有名,日本人也非常喜歡貓。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在日本,貓與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得到日本人各種細緻的呵護和照顧,各種愛貓產品、愛貓服務層出不窮,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成員。
  • 最愛貓的地球人應該是日本人吧?
    日本人愛貓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貓在日本所受到的禮遇真不是一般動物能比的。 以神明供奉的貓 貓被普遍認為是有靈性的動物,遍布日本各種宗教傳說。
  • 貓站長、貓節、貓島……霓虹人民的「吸貓」文化
    作為全世界最愛貓的國家,貓咪在日本儼然已經延伸成了一種文化,融入到日本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在日本人心目中,貓永遠是吉祥,美好的象徵。日本的貓文化十分有名,日本人也非常喜歡貓。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
  • 日本人為何如此愛貓?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民對貓有特殊的情結。我們也經常在各種影視動漫中,看到貓貓的身影,而且每年的2月22日還是日本的「貓日」。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貓呢?今天咱們就來一探究竟。相傳貓是在我國唐朝時期,由一位遣唐使帶回日本,所以那個時候養貓的人都是貴族。
  • 擁有十幾座貓島,在寺廟和神社供奉貓,日本人為什麼愛貓如命?
    王大野的貓-第122期 文/王大野的貓配圖/網絡我很喜歡貓,但是在島國人民面前我不敢說這話。日本人民對貓的喜愛程度非常深,最能表現出這一點的當屬「貓島」。日本對遊客開放的貓島有十幾個,部分島嶼的貓咪數量遠遠超過島內的人口數量。看看這隨處可見的小可愛,不愧是鏟屎官們的必去之地~貓島的貓咪絲毫不懼怕人類,從這也能看出當地居民對貓咪們十分友好。
  • 日本人有多愛貓?小到包裝設計,大到貓咪旅館,竟然還有貓咪寺廟
    文/王大野的貓日本人民對貓咪的喜愛,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比如:日本的一家宅急送公司,他們的商標和包裝盒都是以貓咪為主題來設計。網友們僅僅是為了收集包裝盒,就紛紛下單購買商品。但是島國人民對貓的喜愛遠不止如此,他們竟然還有專門的貓咪主題寺廟。日本京都有一個叫「貓貓寺」的地方。這個寺廟裡充斥著滿滿的貓咪元素:有各種各樣的貓咪擺件,有貓咪主題的食物,還有7隻可愛的貓咪。
  • 世界上最愛貓的國家,應該就是日本了
    世界吸貓簡史-日本 第7期 如果論全世界最愛貓的國家 可能非日本莫屬了 日本人對貓有一種很深的執念 他們養貓的同時也被貓眷顧著
  • 日本影視中的喵星人:這個「貓奴」國度的吸貓治癒片
    如果要評選地球上最愛貓的國家,日本絕對會榜上有名。日本人民自古就為貓痴狂,即使貓咪並非土生土長(又是從我國傳入),也阻擋不了貓兒們憑藉捕鼠技能和賣萌本性,從最開始的貴族專屬,到「駕臨」尋常百姓家。日本人有愛貓傳統也可以從宗教上來解釋,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信奉萬物有靈,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所以它經常出現在各個神社的供奉席位上,而由東京豪德寺起源的「招財貓」,就是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貓文化之一。
  • 在最愛貓的日本,貓有它們自己的地盤!
    在日本,貓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是被供奉的對象,其地位無與倫比。那麼為什麼貓在日本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最早在唐朝時期,貓被人從中國帶去了日本,目的是為了治理那些啃食經書的老鼠,一開始都是關皇族才能養,所以顯得很高貴。
  • 中國傳統招財擺件太嚇人?竟輸給了一隻來自日本的貓
    在我們中國有關財運的風水擺件可多了,有銜錢的貔貅、白菜、金蟾蜍、財神爺以及和水有關的擺件,畢竟遇水則發。而有另外一種擺件,它以可愛的形象深得大眾的喜歡,現在的商店裡多擺放這種招財擺件,但它卻不是中國的,竟來自日本,它就是可愛的—招財貓。那為什麼這樣一隻可愛的小貓竟成了人們最喜愛的招財擺件呢?
  • 吾輩是貓 浮世繪 貓的日本史
    在日本,以文字記述貓故事的最古文獻,是八世紀初景戒和尚撰著的《日本靈異記》;實際描述愛貓生活點滴的最古文獻,則是八世紀末《宇多天皇御記》中之一頁。備受宇多天皇寵愛的是一隻黑貓。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草枕子》、《源氏物語》等裡面都有關於「貓」的故事。另有大量德川家康與貓之類的故事。所以直至今日,貓在日本人眼中仍舊有濃厚的貴族氣息。
  • 可以擼貓,還能吃喝,島國這家寺廟太有愛了!
    寺廟與貓咖結合,這地方好暖心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很愛貓咪的國家,有貓咖、貓島,今天我們要來分享的是一座貓寺廟。在這裡有很多可愛的毛茸茸的小貓咪,會給愛貓人士很多驚喜。
  • 日本的愛貓熱潮,給經濟帶來了什麼?快來看看吧!
    現在不光國內寵貓,國外也掀起了愛貓熱潮,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日本的愛貓熱,日本愛貓與他們的文化也有一定的關係,城市人與人之間現在越來越有距離了,很多人都選擇養貓來尋求精神慰藉,來治癒自己的內心。1、 日本文化與貓日本開始養貓的時候,大概是奈良時代,當時中國有大量的佛經傳入日本,在傳輸的過程的害怕有老鼠會啃食書,於是在運輸途中把貓給帶上了,貓就進入日本了。因為貓是外來物種,所以貓咪是稀有的,就只有日本的皇室可以養貓,在一本書中,就記載了一位天皇十分喜愛貓!
  • 《愛貓之城》:這部紀錄片裡有最美的城、貓、人
    它的兩面受大海的保護,另一面的港口有易守難攻的深水灣,它坐落在大海及大陸之間,仿佛是指環上閃閃發光的寶石。這裡是伊斯坦堡。它看似固若金湯,卻曾受盡戰火摧殘。描寫伊斯坦堡的作品數不勝數,它的歷史、文化、民俗也確實值得反覆欣賞和研究,然而從來沒有一部能像紀錄片《愛貓之城》(又名《伊斯坦堡的貓》)這樣,找到如此以小見大的切入點,來展現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一面。
  • 日本人的愛貓情結
    直到江戶時代,貓才開始在一般百姓家出現。同時貓在日本也是以神明供奉。在日語裡面,有一句話是「神佛各奉」,說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靈。但是貓卻在不同的神社中都有供奉,可以說貓在諸神之間擁有非同凡響的地位。在東京世田谷的豪德寺,別稱「貓寺」。
  • 日本の貓島——貓!全部都是貓!
    貓奴們去日本玩時,有沒有想過去日本貓島朝聖一下呢?日本人向來以「貓痴」而聞名,貓奴遍布日本,幾乎有50%的家庭都會養貓。日本是島國,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日本人不但將每年的2月22日設為「貓咪日」,日本還有許多貓島。貓島,其實就是一些小島,大部分本身以捕魚或者工業為主。
  • 日本為什麼這麼愛貓?貓娘、招財貓等,日本特有的貓咪文化!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日本貓咪的幸福生活!初次出現在國民面前的日本貓就擁有著顯赫的地位,這跟中國貓剛開始被定義為捕鼠、家畜大不相同。古時候的日本貓,是只有皇親國戚才能賞玩的寶物,被載入日本史冊,是從平安時代開始的。當時的文學作品裡把貓稱之為唐貓,同時期中國正是唐朝,日本會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
  • 從「貓之日」到貓站長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
    在日本,有凱蒂貓、機器貓、「貓之日」、貓島,甚至還有貓咪咖啡館和貓站長……讓人不禁想問,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相似,因此,自1987年起,日本把2月22日定為「貓之日」。  2012年春季日劇《三毛貓福爾摩斯的推理》中,有一隻奇異的三毛貓福爾摩斯。
  • 《神話之城》:神秘的貓文化,為什麼神明愛吸貓?
    因為貓具有柔軟、安靜、高冷和複雜多變的性格特質,所以常常把它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形容女性時,會說「貓一樣的女人」。而在世界各大神話體系中,貓不僅僅是女神們的心頭好,有時候甚至是女神的化身。在日本,有個貓島,吸引了眾多貓奴們的目光。其實,世界上貓咪最多的景區,不是在貓島,應該在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
  • 日本吸貓民族!原來歷史這麼淵源!這些貓系動漫你看過嗎
    動漫裡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房子裡、街頭巷尾或者公園裡,總會有一隻貓。有時候只是一個背影,一聲喵。不僅如此,有關貓的動畫也是橫跨各個年代。70年代有《Hello kitte》(備註:Hello kitte不是貓~但是人物因為很像貓,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