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位華人參加諾曼第戰役,其中4人來自江門臺山

2020-12-19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江網信 譚耀廣

近日,江門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展出了一件不久前從美國郵寄回來的二戰美國陸軍軍服以及一頂繡上了英語「二戰老兵」字樣和勳章樣式的帽子。記者2日從該博物館及臺山華僑歷史研究者陳慶偉處得知,這套軍服的主人是諾曼第戰役參戰老兵、美軍最高榮譽勳章獲得者、臺山鄉親黃君裕。今年4月26日,這位百戰餘生的老兵在美離世。得知消息後,陳慶偉與黃君裕的兒子黃兆英取得聯繫。最終,在陳慶偉的發動下,黃兆英將父親的軍裝等遺物寄回並捐贈給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讓它們在僑鄉大地訴說五邑子弟為二戰勝利作出的卓越貢獻。

據悉,目前考證出有數十位華人作為盟軍戰士參加了1944年6月的諾曼第戰役,包括黃君裕在內,已確認有4位來自臺山。他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寫下了不可抹殺的濃墨重彩一筆。

搶灘奧馬哈 矢志為英雄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1924年出生在臺山市大江鎮水樓潮慶村的黃君裕,14歲時移民到了美國。1943年美國計劃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打擊納粹德國。當年黃君裕入伍參軍,隸屬第28步兵師,移駐英國準備歐洲戰事。

1944年6月6日,諾曼第戰役打響。第28步兵師是搶灘諾曼第的首批部隊之一。當日拂曉,黃君裕和戰友們乘船從英國出發,登陸易守難攻的奧馬哈海灘。黃君裕曾回憶,在登陸時,隱藏在碉堡中的德軍並沒有開機槍向他們掃射。盟軍後續部隊登陸時,機槍聲突然響起,並逐漸頻密。冒著密集的掃射和不停的轟炸,他衝到一個草叢中暫時躲避,並伺機還擊。慘烈的戰事一直持續到天黑,在海空火力支援下,德軍防線崩潰,黃君裕和戰友們成功爬上海岸制高點,登陸作戰取得勝利。

隨後,黃君裕隨部隊一路北上。黃君裕曾回憶,作為一個偵察兵,他總是懷著「如果要死去,就作為一個英雄而死」的信念,戰鬥在最危險的前線位置。在當年9月的許特根森林戰役打響前夜,黃君裕奉命帶領一支巡邏隊進入德國偵查,最早發現德軍設置的阻擋坦克和車輛的障礙物。他回憶:「一開始我不知道怎樣去表達這個障礙物,後來腦子閃過一個念頭,覺得障礙物的形狀像我們中國龍的牙齒,於是我就用『龍牙』這個詞來向上級報告。」自此之後,「龍牙」一詞進入官方文書,並被美軍沿用至今。

美軍最高榮譽勳章 遲到65年

在歐洲戰事的最後階段,黃君裕因傷退下火線。等他康復後才知道,戰事早已結束,自己的部隊也被整編,原來的建制不復存在。因此,黃君裕沒有拿到原部隊的參戰證明。戰爭結束半個多世紀後,黃君裕的家人向時任美國國會聯邦參議員約翰·克裡尋求協助,最終找回老人當年的參戰記錄。2009年,約翰·克裡親自向黃君裕寄信:「美國陸軍黃君裕,今天,我驕傲地宣布,你獲得了國家的最高軍隊榮譽勳章——紫心勳章、銅星勳章。」

視死如歸 臺山子弟血灑歐洲

陳慶偉向記者介紹,二戰期間,有兩萬多在美華人從軍。目前已考證出數十位華人參加諾曼第戰役,其中確認包括黃君裕在內的4人是臺山人。

「當年他們參軍,都是抱著赴死的決心,不少人因此而付出了年輕的生命。」陳慶偉透露,其中服役於美軍101空降師的陳炳沛,就在1944年9月的荷蘭市場花園行動中犧牲,年僅20歲。

黃君裕回憶,參戰之後家人曾經收到過一封美軍寄出的陣亡通知書。「我爺爺不懂英語,以為是我陣亡了,傷心得不得了。」原來,不少華人子弟移民美國時並沒有固定居所,登記資料時習慣把親戚、朋友或同鄉家的地址作為自己的住址,「估計通知書裡提及的陣亡士兵,也是一位華人。」在一些視頻採訪資料中,每每提及往事,黃君裕總是止不住傷心的淚水:「奧馬哈海灘登陸那一戰,我們隊187個戰友,只有我一個活下來。」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

審籤 | 張德鋼

實習生 | 陳怡晴

相關焦點

  • ...諾曼第登陸戰、駝峰航線?為了這些事,這一群人專門來到江門……
    「南樓七壯士」捍衛本土寧死不屈,抗擊日軍10天9夜;臺山籍華僑黃君裕參戰諾曼第登陸戰,衝鋒陷陣於槍林彈雨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卓越貢獻;數以千計五邑華僑華人參加美國援華「飛虎隊」,出色地完成對日作戰和「駝峰航線」運輸抗戰物資等英勇使命……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的中國軍人
    但經預審及考試,僅得74人,其中50人前往美國,24人前往英國。 不久之後,這批中國海軍軍官隨艦參加了諾曼第登陸戰役。 『搜索者』號此次執行的任務,正是後來舉世聞名的諾曼第登陸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諾曼第登陸戰中,「搜索者」號的任務是外圍反潛,以防德軍潛艇威脅登陸行動。 郭成森留下的關於諾曼第登陸戰的回憶,則充滿了傳奇色彩。
  • 千名華僑華人聚江門談文化話發展 傳承江門人愛國愛鄉的情懷
    僑領心聲:大會將為江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海內外文化交流提供很好的平臺據了解,本次大會共有1100多人參加,其中海外嘉賓逾830人,不少僑領昨天來到了江門,他們談及這次交流大會,都充滿期待。「江門是著名的僑鄉,擁有悠久的歷史。」
  • 「少年中國說」閱讀公益行活動走進江門臺山
    央廣網江門11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閱讀公益行臺山專場在廣東江門市臺山舉行。華僑華人代表、海外華裔及江港澳臺青少年學生、江門知名作家等200多名嘉賓,齊聚在「廣府人出洋第一港」的臺山海口埠銀信紀念廣場,以「海的呼喚」為主題,共同聆聽「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迴響。
  • 江門臺山今年將建成華僑博物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 見習記者/李靄瑩)今年,江門臺山市將完成舊城區33條歷史老街活化提亮工作,並建成華僑博物館。8月30日,臺山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動員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臺山將把僑鄉特色資源活用在創文工作中,全力打好迎檢攻堅戰,確保順利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針對前階段創文存在的問題,臺山市將全力攻破環境衛生、入戶宣傳等難點。
  • 江門臺山52名華僑子弟比拼書法 筆劃間傳承傳統文化
    江門臺山52名華僑子弟比拼書法 筆劃間傳承傳統文化 2019年11月07日 14:50   來源:江門日報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精神寄託所在
    中新網江門9月25日電 題: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的精神寄託所在  作者:陳浩光 李健群  24日是周末,記者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看到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回鄉多會到這博物館走走,看看先輩們的經歷。同時,感受五邑華僑華人的崢嶸歲月和愛國情懷。」
  • 廣東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其中,廣東江門主打僑鄉文化,「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一行大字懸於江門館上方,在眾參展單位中獨樹一幟。  據統計,祖籍江門市的華僑、海外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約有400萬人,分布在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與江門常住人口相當。如何利用好僑鄉的資源與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記者日前赴廣東江門採訪,探究大灣區建設中的「僑」元素。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後人的尋根之所
    7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和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金山伯的榮耀——中國僑都·江門近代僑匯展」在北京「水立方」展出。前來參觀展覽的,大多是海外華裔青少年。  駐足遊覽間,筆者在展會上邂逅了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副館長林軍女士。她告訴筆者,這次專題展共展出300多幅歷史圖片、30多件文物展品,只是五邑華僑文化的「滄海一粟」。
  • 「少年中國說」閱讀公益行活動走進廣東江門臺山,打開粵港澳臺及海外華裔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窗口,打造文化交流新平臺
    11月26日,「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閱讀公益行臺山專場在廣東江門市臺山舉行。現場,華僑華人代表、海外華裔及江港澳臺青少年學生、江門知名作家等200多名嘉賓,齊聚在「廣府人出洋第一港」的臺山海口埠銀信紀念廣場,以「海的呼喚」為主題,共同聆聽「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迴響。
  • 國慶黃金周,江門旅遊市場持續回暖!
    今年國慶假期,江門各旅遊單位積極挖掘本地文化特色,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深受遊客歡迎。據統計,今年國慶期間,江門開展了主題為「人文灣區魅力僑都」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8天假期裡,江門集中推出近70場形式多樣、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體活動。
  • 江門臺山今年將建成華僑博物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 見習記者/李靄瑩)今年,江門臺山市將完成舊城區33條歷史老街活化提亮工作,並建成華僑博物館。8月30日,臺山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動員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臺山將把僑鄉特色資源活用在創文工作中,全力打好迎檢攻堅戰,確保順利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針對前階段創文存在的問題,臺山市將全力攻破環境衛生、入戶宣傳等難點。
  • 山海之間臺山玉,學加網學員組團參訪江門臺山玉石協會
    3月31日,學加網學員組團走訪了江門臺山玉石協會!此次參訪由學加網創始人謝鵬老師組織並帶隊,參訪學員是來自廣東各地的優秀企業家。參訪團於31日下午兩點左右到訪江門臺山玉石協會總部,一行成員受到江門臺山玉石協會凌玉堂會長的熱烈歡迎。
  • 107個國家地區伍氏族人聚臺山紀念民族英雄伍氓大將軍誕辰922年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4月8日訊(記者黃殿晶) 4月7日,來自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0多名伍氏族人,相聚廣東省江門臺山市大江鎮,在該鎮宋代皇帝特聖旨御建的功勳祠----上柱國伍公祠,參加紀念民族英雄伍氓大將軍誕辰922年活動。
  • 追尋這些臺山人傳奇故事
    這兩支隊伍約有1600人,其中95%是華裔,當中大多是祖籍臺山等地的青年。」臺山博物館專家葉玉芳介紹,這批華裔士兵主要承擔飛機維修、通訊服務、運輸、以及軍械管理等工作,分散在昆明、西安、重慶等地支援飛虎隊戰鬥,飛虎隊有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得以頻繁強攻日軍的補給線,在戰爭初期就阻擋了日軍繼續推進。
  • 假日江門的文化「密碼」
    擦亮特色節慶,呈現一個生動的文化僑鄉青磚褐瓦,鏤花窗戶,一座獨具嶺南特色的「江門圩」牌坊矗立在江門演藝中心廣場。旁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青翠欲滴。10月1日上午,來自廣州的遊客胡博來到這裡遊覽「江門圩日」。
  • 這樣的江門,很圈粉!
    △「江門圩日」現場熱鬧非凡。彭偉宗 攝10月1日上午,來自廣州的遊客胡博來到這裡遊覽「江門圩日」。△「江門圩日」中的「婚俗巡遊」最搶鏡。周華東 攝在「江門圩」一河之隔的不遠處,啟明裡集市也是熱鬧非凡。江門本地人陳冰兒穿著漢服,和小夥伴們在廣場上愉快地參加快閃活動。
  • 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臺山分中心成立
    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臺山分中心成立 2020-05-23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香飄萬家 知味臺山——粵菜師傅連五洲」在臺山舉行
    昨天上午,江門臺山市舉行了2020年「香飄萬家 知味臺山——粵菜師傅連五洲」主題活動。省委統戰部一級巡視員蔡偉生,江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利為民,臺山市領導李惠文、謝少謀、彭大榮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現場,江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利為民表示,近年來,江門依託「粵菜師傅」工程,全力打造五邑僑鄉美食品牌。臺山作為江門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一方面依山傍海、食材豐富,另一方面坐擁眾多海外華人華僑資源,形成了獨具僑鄉特色的飲食文化。希望臺山通過舉辦這次活動,進一步挖掘五邑僑鄉文化內涵,講好僑鄉故事,讓廣大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更好地了解家鄉發展。
  • 20餘家主流媒體走進江門,追尋僑鄉抗戰印記
    8月26日至27日,江門市委網信辦、江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熱血五邑人,可敬僑鄉魂」追尋江門抗戰印記主題活動,邀請20餘家主流媒體走進江門市,尋訪「飛虎隊」抗戰史跡,探訪參與諾曼第登陸的華僑老兵故居,參觀開平南樓,在歷史印記中挖掘紅色基因,講述僑鄉抗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