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國空軍兩架B1B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南達科他州埃爾沃斯空軍基地起飛,開展長達32小時的環球遠航流竄,並在某敏感海區上空進行了武力炫耀。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這是在關島的6架B52H緊急撤回本土後,美國靠冷戰年代積攢的實力,搞的新「彈簧戰略」。主要靠的是兩點,第一自然是戰略轟炸機本身的長航程能力。第二是靠美國在全球的多個基地,尤其是前沿基地,為戰略轟炸機的行動提供接力加油服務。達到讓內油航程只有1.2萬公裡的B1B具備環球作戰,不著陸持續飛行數萬公裡的效果。這也體現在美國的航母因為日益老化,已經無力維持長時間「前沿部署」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讓戰略轟炸機不計成本的來顯示存在感。當然,戰略轟炸機的這種環球不著陸式的快進快出。
比航母不帶數量足夠的護航艦艇的前沿部署更有實戰意義。畢竟在ASBM的威懾和戰略競爭對手絕對數量優勢的水面水下艦隊圍觀下,航母靠近部署也只剩象徵性意義了。而戰略轟炸機的洲際突入仍然有實戰價值,因此值得關注和研究。那麼對戰略轟炸機的這種環球作戰,就真的沒有反制和對付的辦法了嗎?當然不是。狼山獨家統計了美國空軍三種戰略轟炸機的本土和前沿部署基地,一共也不過一打。這些基地本身,在大規模戰爭中都是第一波被洲際飛彈覆蓋的地方。平時也是天基系統24小時重點偵查的對象。因此如果真正到了掀桌子的時候,管它隱身還是不隱身,都是必須重點打擊的一類目標。不過畢竟用洲際飛彈是儘量避免的情況。這裡主要討論在日常情況下 ,如何反制這種洲際飛來的空中大型「飛賊」。
前面說了,美軍戰略轟炸機的基地總數量有限,天基系統日常都有預警,這種預警是第一層次的預警。 而洲際轟炸機一旦進入西太的敏感區域半徑4000公裡之內,就會被超地平線戰略預警雷達進行第二層的預警。這種預警能力涵蓋隱形的B2,至於對B52H和B1B這種反射指標巨大的機型就更不在話下。那麼既然可以預警,自然就可以反制。不論過去的B52H和現在的B1B,對某重點海區都是採取快進快出的流竄騷擾戰略,而且飛行路線,集中在遠離大陸的島嶼基地周邊。實際上是欺負兩點。第一,到目前為止,幾個主要的新建島嶼機場,都還沒部署值班戰鬥機。讓對方的戰略轟炸機可以打快速的擦邊球。而如果這些島嶼機場上都部署相當數量的遠程戰鬥機,再配合預警機和遠程防空飛彈,那麼不論是B1B還是B52H,在重點海區的流竄區域都會被大大壓縮。甚至可以提前得到超地平線雷達的戰略預警信息,事先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
如果是那樣,B1B的環球突入就失去了戰略和戰術價值。因為大型轟炸機在正宗的戰鬥機面前就是最好的靶子,而且現在的空空飛彈已經可以打擊幾百公裡外的目標,和B1B攜帶射程最遠的LRASM系統的射程基本抵消。用來攔截轟炸機易如反掌。第二,則是欺負你的可戰航母還太少,甚至某些時段,在敏感海區沒有值班航母。而如果有多艘航母機動部署在B1B的飛行路線上,不但可以設伏攔截,而且可以反威懾其前沿部署基地。第三,則是儘快公開和加速本方戰略轟炸機群的建設。俗話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沒有海外基地,可以從多艘本方航母上接力起飛大型無人加油機實現洲際飛行。說到底,近的措施,可以快速部署戰機和預警機上海島機場。遠的措施,還是要大力加強艦載航空兵和洲際轟炸機群的建設。以後可以給B1B們全程「護航」,或者主動敲(踹)門慰問其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