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夏》書評:每一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

2020-12-10 北晚新視覺網

《那年初夏》是新蕾出版社「中國女孩」系列的最新作品,正如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叢書主編李東華在序言裡寫道:「新蕾出版社的中國女孩系列,將一個個平凡女孩置身於一次次歷史浪潮中,將虛構的小說情節與客觀的歷史現實相結合,這無疑帶給兒童文學一次有益的嘗試。」

《那年初夏》通過兩條線索,講述了身處雲南和濱海兩地的4個女孩的友情和成長。故事開始於大城市常見的升學大戰。在濱海發達城市有三個五年級的女孩,提前進入了小升初的焦慮。

婭婭是在媽媽安排的各種培訓班裡泡大的,小時候還學鋼琴畫畫,升入五年級突然變成了小升初培訓班的達人,甚至要報很貴的考前面試班就為了千方百計擠進最有名的重點中學。婭婭的鄰居程程從小有過敏症,12歲了還被媽媽當成三歲的小毛頭,從頭管到腳,媽媽對她要求不高,只要在家門口上學就行了。程程有藝術天分,因為被限制出門,就在家玩抖音、開公眾號,在網絡施展自己的才華。

程程最好的朋友逸宙則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有數學天分,獲過奧數的大獎,還有足球特長,肯定是進入重點中學的種子選手。暑假她跟著媽媽去給雲南山村的孩子支教,認識了早熟而有美術特長的山村女孩西西。

作家周晴塑造了城市裡的三個性格迥異、學業成績不一、各有特長的女孩。在五年級的這個夏天,在面臨小升初的最後拼搏一年,她們和自己的父母一起通過了成長的考驗。又通過逸宙支教這條線,讓濱海發達城市的三個女孩和雲南女孩西西產生了交集。

透過《那年初夏》清新文筆編織的曲折故事,我們會感受到大時代的變遷。首先真實反映了支教扶貧大背景下鄉村的發展。經過多年的支教和扶貧,山村學校的硬體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山裡的孩子經過教育也同樣能被挖掘出絲毫不遜色於城市孩子的藝術才能。相比大城市孩子的升學壓力,山裡的孩子臉上充溢著自然、淳樸和單純。作家塑造了一個自尊自愛自信的山村孩子西西,立志要像母親一樣大學畢業後回來建設家鄉。她對來支教的逸宙說:「我學會了與所處的環境相處相知相融,可以從大山裡汲取到足夠的養料,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就像你有大海,我有大山,它們都是大自然美麗的饋贈。」

《那年初夏》還反映了發達地區教育觀念的變化。濱海的三個女孩成績分別處於三個層級,但是她們各有特色,傳達了作者的觀念:每個孩子的潛能都需要啟發。婭婭的母親開始很在乎女兒能否升入重點中學,但是她還是把女兒的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女兒不願意參加面試培訓班就退掉了,自己偷偷看各種升學信息但是一直咬著牙不去幹擾女兒。逸宙的母親最開明,長期堅持去山村支教,對孩子包容尊重,從不看孩子的電腦、手機和日記。程程的母親是最有控制欲的,不讓孩子出門交朋友,但是還是信任孩子,讓她通過網絡發揮自己的特長。

最後,學霸逸宙和中等生婭婭都升入了重點中。雖然婭婭的成績並不突出,但溝通能力吸引人,特別是跟流浪貓的故事、對音樂的熱愛,都讓招生老師印象深刻。這個情節的設計表現了新的教育觀念:不是一考定終生,而是鼓勵每個人發揮自己的特色。

發達地區的教育已經到了拼個性的階段,而鄉村教育資源依然不足,如何彌合二者的差距?《那年初夏》的設計巧妙又符合時代特色——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大山曾經經濟落後,學習環境惡劣,精準扶貧政策幫助那裡建起了嶄新的學校,但還是缺老師,缺優秀的教育資源,書中講到除了有持續不斷的志願者來支教,還需要本地培養人才,當然最快捷的方法是藉助新的技術手段。最後是濱海地區最好的學校準備通過網絡把優質的課程送到山裡。而通過三個小學生的公眾號的傳播,有同齡人願意加入捐款,幫助大山裡的孩子來看海。也是通過網絡的傳播,有相關人士願意為大山的孩子們辦一個畫展:大山的眼睛。也是通過網絡,濱海的孩子看到了大山裡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明淨而清澈,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美。

城鄉觀念不是對立,而是互相補充。書中還通過塑造婭婭奶奶這個鄉下來的奶奶改變了大城市各掃門前雪的觀念。婭婭跟程程住在一個樓同一層,相聚不到半米,卻互相不認識,奶奶卻說遠親不如近鄰,總有互相需要照顧的時候,還用做菜打比方,做宮保雞丁如果沒有薑絲和蔥段就不會好吃,人的事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厲害的地方,街坊鄰居要互相交朋友,互相幫襯。結果真的因為奶奶的一盤香菇餡的菜饅頭讓婭婭和程程結識了。奶奶每天在小區裡散散步,幫這個帶菜,幫那個取快遞,給孤獨的退休教授送吃的,幫樓裡的小孩介紹家庭教師,徹底改變了小區的人際關係。

《那年初夏》會讓我們對小學生刮目相看,無論是玩手機的還是喜歡繪畫的孩子,都可以改變世界。既可以用畫筆來歌頌家鄉的美好,也可以通過抖音、公眾號來募集善款。就像書中支教阿姨們給山村小姑娘過生日的時候演唱的歌曲: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同一天空底下相關懷,這就是最好的未來。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崢嶸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夢想而奮鬥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就是他從小教育 我的,我舅舅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之時,因此那時候他沒有念過很多的書。因此很早就輟學在家,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於我的家鄉是個近海的小城市,因此便跟隨本地的漁民們去學捕魚了。我舅舅是個很要強的人,所以每一次出海捕魚都非常賣力,每一次都比別人起早貪黑。本地的老漁民都對舅舅讚賞有加,誇他是天生的捕魚高手。
  • 飛屋環遊記: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每一個夢想都應該去捍衛
    就是一部這樣的動畫片,他家每一個情頭都演得淋漓盡致,十分的逼真。一個老人家將自己的房子綁上熱氣球漂泊在空中過著不知安全的生活,也不願意將自己一生困在養老院,這需要極大的勇氣。這陰差陽錯間,他到達了他和妻子邑直都想去的地方,他也經歷了許多的磨難。
  • 《小婦人》每個女孩都值得看的電影
    最後她選擇支持女兒的做法,同時在家裡也堅持讓孩子進行自我學習。我想單單是這一點,就是現在很多家長無法做到的。他們可能會認為老師的體罰是正確的,或者說就算是不正確的也只能受著,他們會把問題多數都歸咎在孩子身上。可是,這卻很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傷害孩子心靈。
  •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夢想,但生活應該有目標
    大概在一個月前,情緒異常低落,半夜醒來難以入睡,突然就覺得一切沒有意義,生活就是一天一天的重複而已,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連si都承擔不起。會默默地流淚,卻沒有一點表達的欲望……現在回想那段時間,仿佛進入了一個黑洞,身不由己,不知道出口在哪裡。後來的一段時間,我開始有意識地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 初夏與嵩山不期而遇,每一幀都是絕美屏保
    這比任何一個季節都要撩撥人心拿什麼來撫慰悠長夏日?是美如畫的嵩山!來感受一下鮮活跳躍的初夏色彩吧!01· 初夏——禪悅 · 泉瀑爭鳴、蛙叫蟬鳴、微風輕拂……來自大自然的響動聲聲悅耳嵩山的初夏光是聽著就很美了~02· 初夏——灑脫 ·
  • 每個孩子都可以爭當小小藝術家,這是他們美麗的夢想
    塗鴉是每個孩子從小就具備的天性,給一支筆,再給一張超大的紙,讓孩子自由發揮「創作」,沒有任何束縛條件,這完全是一種最自然的認知導向。孩子們在紙上慢慢耕耘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在旁邊細細的觀察,也許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某種創作天性也說不定呢。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青欖君想,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是: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媽媽早早就把飯做好了,等著兒子回家。眼看著別的孩子都回來了,他們的孩子卻遲遲不見人影。 起初他們以為孩子貪玩回來晚了,就把做好的飯捂在鍋裡等著孩子。可是放學都快一個小時了,還是不見孩子的蹤影,他們夫妻才著急了,趕緊分頭去找。
  • 不要讓孩子錯過了人生花季,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覺醒
    那個談性色變的時代,一個女孩要順利長大,真的太難了。看到這個新聞,非常憤怒,又一個小孩毀於惡魔之手。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件事了。在山東煙臺,一名姓鮑的上市公司高管,涉嫌長期性侵養女。14歲本應該是花季年齡,人生剛剛開始,擁有著所有美好的願望和所有的夢當,而她患有嚴重的創傷性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生無可戀。這人間,真的有地獄。世上行走的人中,也真的有魔鬼。
  • 孩子沒有夢想怎麼辦?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找興趣,為夢想而奮鬥
    老師叫他說說他的夢想是什麼,他一句也答不上,甚至連夢想是什麼也不知道。蘭蘭為此也是很憂心。夢想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有了夢想就能找到奮鬥的目標。未達到夢想的狀態孩子就會努力去學習,不斷地往前前進。可是一旦沒有夢想,心中就會像是一個脫線了的風箏,沒有方向,隨風飄蕩,最終跌落大海之中。
  • 初夏與茅山不期而遇,每一幀都是畫
    時維五月夏天的腳步悄然臨近躁動、慵懶、熱烈、狂放……這比任何一個季節都要撩撥人心比空調wifi與汽水瓜果更治癒的是美如畫的茅山來感受一下鮮活跳躍的初夏色彩吧向遠處眺望,滿眼蔥蘢似乎,這裡的每一處景色全都浸滿沁人心脾的馨香讓你忘記塵世的喧囂只感受初夏那份淡淡的味道......
  • 孩子退燒用藥黑名單,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知道
    擔心孩子燒壞腦子,也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退燒藥成了許多父母的法寶。 但,並不是所有的退燒藥都適合孩子,一些有嚴重副作用、早該被拉入黑名單的退燒藥依然存在,猶如一隻布滿毒液的觸手,一不小心就會將孩子拉入危險境地。
  • 那些不上班的年輕人都靠什麼賺錢?|職場|星姐|自由職業|書評|暢銷...
    可是,在她高考那年,父親意外車禍身亡。高考失利的她,只考進了東北的一所二本院校,就這樣帶著一個月300塊的生活費,開始了勤工儉學的生活。她當過家教,許多個凌晨一個人回學校。做過促銷,因為性格內向,被排擠和冷落。發過傳單,在零下十幾度的北京,發著抖回家。實習14個月,每天往返4個小時上下班,一天都沒少。
  •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旅行的夢想,致自己!
    旅行是抱著一個欣賞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所以能輕而易舉地發現生活中的美。每天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在生活節奏快得讓人窒息的當下,人也越發的浮躁,心靈更是感到疲倦。感覺總被時間追趕著,哪一刻也不曾怠慢,可時光不應該是匆匆的,而旅行就是讓人心靈得到滋養,精神達到放鬆。
  • 每個孩子在成長中內心的小驕傲和自尊都是值得我們去小心呵護
    我想每天能分享一個感人的,讓人受啟發的故事,便讓我覺得這一天的生活多了一點意義,希望在你看了之後也是覺得有意義的。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和外婆一起生活,生活非常貧困。學校每當運動會的時候,家長都會給孩子準備豐盛的午餐,只有他是沒有的。
  • 三部齁甜齁甜的言情小說,每一本都甜到掉牙,第一部我看了三遍!
    書評:這部言情小說是囧囧有妖大神的一部作品,是一部非常甜的總裁高幹言情小說,男主女主是青梅竹馬,女主可以說是自帶主角光環,基本上周圍的男人都有點喜歡她,故事情節可能有些老套
  • 十大都市重生巔峰之作,每一本都是一個完美的世界,完本經典推薦
    今天推薦十本經典都市小說,它們稱得上是十大都市重生文巔峰之作,每一本都是一個完美的世界,完本經典推薦!1.《修真聊天群》作者:聖騎士的傳說簡介:某天,宋書航意外加入了一個仙俠中二病資深患者的交流群,裡面的群友們都以『道友』相稱,群名片都是各種府主、洞主、真人、天師。連群主走失的寵物犬都稱為大妖犬離家出走。
  •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看《小豬佩奇》?答案值得每個父母反思
    動畫片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必備品。這一代孩子最愛看的動畫片就是《小豬佩奇》。在任何地點看到任何關於小豬佩奇的圖案,都可以讓孩子立馬精神抖擻。只要送給他一個關於小豬佩奇的玩具,便能輕而易舉地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小孩愛看,但是很多家長對於《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並不喜歡,理由就是孩子會模仿佩奇、喬治學豬叫、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每個人都是一個寶藏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樣子,濃墨或重彩,但為了理想努力的樣子又都那麼相似。你應努力地灌溉自己,讓你變得更好,這樣你想要的便都來了;如果只是一味考慮怎樣得到,能得到多少,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將你帶入深淵。有時候,人的心情就跟風中飛舞的鈴鐺一樣:一頭是天空,代表希望與夢想,另一頭是心底,代表情愫和旋律。你越是安靜,越能聽清它的聲音,你若越是喧囂,反倒越聽越惱。
  • 超暖心的先婚後愛小說,你是我的戀戀不忘,是我深藏多年的夢想
    再次重逢,喬戀和沈涼川的合約婚姻是各有所圖,喬戀以為等她生下孩子,她和沈涼川就再無瓜葛了,哪曾想這場婚約竟是沈涼川期待了八年的愛情!什麼禁慾男神都是假的,男主的佔有欲那是相當厲害,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兒是,小時候夢想著潛男神,長大後,男生總是想她!你是我的戀戀不忘,是我深藏多年的夢想,超甜,超浪漫的婚後文,已完結,推薦給大家!
  • 劉芸坦言:我不想活在一個綜藝裡,每個誤會我都去解釋太浪費生命
    劉芸應該算得上幸運兒,她在讀小學時就是七歲那年被選進體校,進行系統學習藝術體操。之後,劉芸便一帆風順,1991年,廣州舞蹈學院去到長沙挑選學生,劉芸被「特招」進了廣州舞蹈學院少女舞蹈團,11歲的她這樣離開家鄉,去了廣東進行了為期4年的專業民族舞訓練。劉芸畢業後被分配到廣東南方歌舞團,成了正式的舞蹈演員。但她並沒有停止對夢想的追求,2000年,她考入中央戲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