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版「灕江」美景或現惠城蘆洲 搭「旅遊」臺唱「經濟」戲,助力精準扶貧
蘆洲一江兩岸景色秀麗。 王昌輝 攝
鄧演達紀念園前身是鄧演達故居。王昌輝 攝
墨園古村落是惠城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王昌輝 攝
雖然屬於惠州城市中心區,但惠城區各區域尤其是鎮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蘆洲、橫瀝等偏遠地區發展亟需跟上全區步伐,精準扶貧任務依然較重。
如何破解鎮域經濟發展瓶頸?如何探索適合惠城各鎮實際的發展路子?履新首周,惠城區委書記徐雲樞密集調研惠城區5個鎮發展,其間,構建生態旅遊產業、保護性開發古村落、布局大健康產業等話題不斷湧現,尤其是蘆洲、橫瀝、汝湖有望聯手打造廣東版「灕江」美景。 ●南方日報記者 盧慧 通訊員 黎志雄
關鍵詞 生態旅遊
蘆洲、橫瀝、汝湖構建「一江兩岸」沿江旅遊帶
在惠城各鎮(街)間,蘆洲、橫瀝、汝湖三個山區鎮目前發展較為緩慢,但生態資源豐富。尤其是蘆洲鎮坐擁3萬畝山地、1萬畝河灘草地,工業、商業項目罕見,在惠城區一角保存著完整而原始的生態美景。
調研一行沿東江而下,分別在三個鎮的沿江地帶詳細查看。只見沿岸一線風景秀麗,大雨過後江面還呈現出有如仙境一般煙波浩渺的景象。在蘆洲鎮上青渡口,可見水系繚繞,背靠山脈,竹林迷人,可謂濃縮了「一江兩岸」的美景精華。
「沿東江線蘆洲、橫瀝、汝湖沿岸來看,雖然山或許比不上桂林灕江上的山,但水肯定美過灕江水。」徐雲樞說,蘆洲、橫瀝、汝湖三鎮可連成一片形成一個環東江經濟圈,既突出現代新型高效農業優勢,又促進形成「一江兩岸」沿江旅遊帶,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
在今年惠城區兩會上,惠城區人大代表林文杰等提交了《關於打造蘆洲文化藝術長廊的議案》《關於打造環東江生態健康產業經濟圈的議案》,建議開發東江沿岸自然風光和林場森林景觀,打造集戶外休閒、賞江遊船、綠道騎行等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勝地。
關鍵詞 古村落旅遊
馬安、橫瀝完善配套發展古村落旅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這句千古名句幾乎無人不知。而他的胞弟文天球的後人正居住在馬安鎮龍塘村,至今已繁衍29代人。600餘年間,他們始終恪守祖上文天球承載的「忠孝」之道。
調研中,馬安鎮歷史文化的發掘和梳理也正是徐雲樞關心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表示,馬安鎮毗鄰惠州機場,接駁入惠大高速等交通樞紐,有疊加交通、區位優勢的優良基礎,再加上歷史文化上的豐厚底蘊,發展古村落旅遊頗有優勢。
「廣東省南雄縣城的珠璣巷修建有幾十座氣勢磅礴的各族姓祠堂,囊括古今中外的族姓名人史、發展史,馬安鎮龍塘村可參照梳理和發掘文氏自南宋以來數百年『忠孝』文化。」徐雲樞說,馬安鎮可邀請專家共同梳理歷史文化資料,構思一本與「忠孝」文化相關的書籍,建一座姓氏祠堂博物館。同時,邀請旅遊規劃專家,就歷史文化與旅遊相結合,開發馬安鎮旅遊產業。
而橫瀝鎮墨園村在古村落旅遊發展上起步較早,基礎也更好。目前該村位列2012年惠州市申報「廣東省古村落」的17個古村之首,2012年末被評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是惠城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一個古建築群。徐雲樞表示,墨園村在推進古村落旅遊上要加強配套設施建設,譬如目前的配套停車場幾乎為零,旅遊大巴無法進入,這是墨園村在下一步開發古村落旅遊方面亟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大健康產業
盤活蘆薈產業鏈助蘆洲精準扶貧
前些年,由於蘆薈具有一定的藥用和食用價值,由蘆洲鎮政府跟深圳一家公司籤訂了蘆薈種植銷售合同,近200畝東江堤壩邊上的沙地種植著蘆薈。但此後,由於市場變冷,深圳公司方面無力履行合同約定包銷,蘆薈成了「燙手山芋」。
「蘆洲生態資源優渥,又有種植蘆薈的基礎,何不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以蘆薈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徐雲樞說,蘆薈既能食用亦可藥用,可以邀請中醫藥專家進一步探索藥用價值,參考羅浮山百草油經驗,大力發展惠城區中醫藥事業。
徐雲樞強調,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惠城區十方面民生實事都提出加快蘆泰東江大橋建設,大橋建成通車後,不僅僅是解決村民出行問題,更是激活惠州北部山區經濟發展的拐點,蘆洲應搶抓機遇。
目前,蘆洲鎮全鎮仍有32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任務較重。徐雲樞表示,盤活蘆薈產業鏈一方面可解決現有種植蘆薈的銷路問題,另一方面還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對助力當地精準扶貧大有裨益。
此外,馬安鎮東部片區正在構建的愛晚中心也符合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該項目已於去年獲批為省級重點預備項目。
關鍵詞 紅色旅遊
三棟鄧演達紀念園瞄準國家4A級景區
鄧演達紀念園位於三棟鎮鹿頸村,其前身是鄧演達故居。1995年6月鄧演達故居被列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2月,惠城區按照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鄧演達故居的基礎上興建鄧演達紀念園,總用地52.6公頃。
目前,惠城區轄區內國家5A級景區空白,4A級景區僅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一個,3A級景區則有冠和博物館、惠州市科技館。「鄧演達紀念園目前仍顯不夠大氣,要想創建4A級景區就要參考當年羅浮山創5A的經驗」,徐雲樞透露,為了讓景觀凸顯,讓道路和綠化升級,羅浮山風景名勝區在創建期進行了大量的拆遷工作。而2013年底,羅浮山風景名勝區成功獲評國家5A級景區後,景區接待遊客人數持續增長,堪稱惠州各景區的「人氣王」。羅浮山所在的博羅縣也依託景區優勢大力發展「環羅浮山」旅遊經濟,形成規模效應。
今年,惠城區計劃以鄧演達事跡為原型,創作愛國主義題材的話劇《鄧演達》,目前已完成劇本初稿創作,正在修改定稿,計劃9月公演三場,接著進行全國巡演。徐雲樞表示,要以鄧演達紀念園為基礎,以話劇《鄧演達》全國巡演為契機,拓展和構建新的「演達文化」帶,進一步樹立惠城區三棟鎮「演達故裡」這一文化品牌,發展紅色旅遊和旅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