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象山海洋資源優勢 共謀海洋經濟發展之路
象山作為海洋資源大縣,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並致力於發展海洋經濟,已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基礎條件。為充分發揮我縣海洋資源優勢,緊緊抓住發展海洋經濟的機遇,去年開始,我縣在謀劃對接大橋轉型跨越三年行動計劃時,就制定了《關於推進海洋經濟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1234」海洋經濟發展構想。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年來,牟平區著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向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推進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向「海洋漁業﹢」轉型,使得傳統海洋產業鏈走上了升級之路。 海洋牧場開啟牟平「海上糧倉」 向海而生的牟平,因漁而興。
-
謀劃「藍色崛起」,江門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作為全省海洋大市,江門市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海島數量眾多,全市共有561個海島,數量位居全省第二,海洋資源稟賦良好。據統計,近年來江門市海洋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約佔全市GDP的16%,其中2019年江門市海洋經濟總值達到1351.22億元,增加值為48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3.1%。
-
平潭發展海洋經濟 撬動藍色經濟做足「海文章」
平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對海洋、海岸資源進行立體式、全方位綜合性開發,做足「海文章」——向海,撬動藍色經濟 海是平潭最大資源優勢。縱觀平潭島,港口資源、濱海旅遊資源、海洋資源和漁業資源豐富,先天優勢明顯。
-
發展海洋經濟 建設海洋強國
王書堅指出,山東要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我們將乘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東風,立足山東實際,不斷發揮優勢,積聚壯大海洋新動能,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促進全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山東智慧、山東力量。」
-
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日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海洋經濟」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堅持陸海統籌、科學開發,加強粵港澳合作,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共同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基地。這一規劃是對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深化與落實,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海洋經濟是大灣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中山、江門7個城市為沿海城市,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群和廣闊海域面,海洋優勢明顯。
-
萬山群島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 感受海洋海島秘境之美
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時刻牽動世界的目光。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獲省海洋(灣區)經濟發展資金...
(灣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補助計劃》,本次補助資金共計8500萬元,其中我區的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藍灣二期)獲補助2413萬元。 繆維段 攝 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藍灣二期)是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重大項目,項目位於霓嶼、狀元岙、大三盤、洞頭等4個海島及周邊海域,總投資45112萬元,主要建設海岸生態工程、濱海溼地生態工程
-
建設海洋中心城市 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大連作為沿海城市,海洋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海洋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
廣東臺山市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廣東臺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臨南海,距香港87海裡,距澳門48海裡,向南距國際主航道12海裡。臺山海岸線長約306公裡,島岸線長約391公裡,大小島嶼557個,其中無居民海島552個,有居民海島5個。
-
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獲省海洋(灣區)經濟發展資金補助2413萬元
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獲省海洋(灣區)經濟發展資金補助2413萬元2020年12月16日 11:05:2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日前,市發改委聯合市財政局下達《溫州市本級2020年省海洋(灣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補助計劃》,本次補助資金共計8500萬元,其中我區的溫州藍色海灣生態建設項目
-
潘銀浩:強化龍頭帶動 促進產業集聚 加快推動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寧波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紓困惠企政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加快培育特色鮮明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推動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潘銀浩對企業的發展成果表示讚賞,對企業一直以來植根象山、回報象山表示感謝。他指出,錦浪科技是新生代企業的標杆,對行業發展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希望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利用資本市場再攀新高。政府部門將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
廣東臺山建設現代漁港 深挖「藍色經濟」
       多年來,臺山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與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濱海工業、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等,使得海洋產業成為臺山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隨著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規劃獲批,海洋經濟也必將成為臺山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
廣東江門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作為全省海洋大市,江門市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海島數量眾多,全市共有561個海島,數量位居全省第二,海洋資源稟賦良好。豐富的海域、岸線、海島、港灣、生物等海洋資源為江門市海洋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據統計,近年來江門市海洋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約佔全市GDP的16%,其中2019年江門市海洋經濟總值達到1351.22億元,增加值為48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3.1%。
-
弘揚齊魯海洋文化 發展藍色旅遊產業
」 隨著藍色經濟區建設步伐的加快,必須立足大文化的角度、從全球化的視野,以新的資源觀、發展觀和文化觀全面審視和考量山東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巨大的潛在價值,不斷推動文化和經濟一體化、文化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一體化、文化與旅遊一體化的進程,科學繼承、合理利用、全面創新具有山東地域文化特色的藍色經濟區文化,繁榮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構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
【封面文章】構建藍色國土空間發展平臺|中國投資
深圳、港澳海洋能力突出但海域空間有限,而周邊海域廣闊,需要打破行政區域來協同發展。同時,涉海類事務特殊,不能與陸上事務一樣普適化對待,需要有專門的涉海類平臺來承載。有助於發揮港澳所長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澳一直是具有海洋基因的城市。香港是國際海事之都、國際航運中心,在海洋科技、海洋生態保護、海事爭端解決等方面有優勢。
-
...浙大海洋學院建設國內一流海洋類高校!舟山「十四五」規劃和...
全球經濟重心加速東移,新一輪產業技術變革深入推進,海洋強國、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全省「四大」建設等戰略持續推進,舟山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更加彰顯,建設「四個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具備良好的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科技創新動力不足,人才人力比較緊缺,發展空間約束趨緊,民生領域仍存短板。
-
中國代表聯合國海洋大會上暢享"藍色經濟"發展理念
林山青指出,中國正在推進的「海洋經濟」與全球共同倡議的「藍色經濟」在理念和要求如出一轍。從發展歷程來看,從中國政府開始提出「十一五」海洋經濟規劃發展綱要到「十三五」規劃,每次離不開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規劃。尤其在「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的發展規劃和海洋經濟的發展已經列到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發展規劃裡面。所以在海洋經濟發展這個領域,從理論到理念,中國在國際上走在前面。
-
代表聚焦浙江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發揮海的優勢 做好連接文章
「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個新提法,吸引了舟山代表團代表們的眼球。不少代表表示,我省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現在已經有足夠底氣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謀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我理解這既是對過去幾年我省落實海洋國家戰略成效的肯定,又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浙江自貿區等發展成果的集成體現。」省人大代表、嵊泗縣縣長邵雷說,目前我國規劃建設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包括上海、深圳等,浙江有必要總結梳理自身優勢。 邵雷代表的話引起了多位代表的回應。
-
揚帆藍色航程,建設海洋強市!
今天,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暨海洋發展大會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關心關注海洋發展的國內外嘉賓、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開啟一場關於海洋合作、藍色經濟、濱海生活的相遇與對話,吹響新時代聚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市的新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