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緣來不拒,緣走不留

2020-12-18 素白心語

文/素白

人生在世,是福是禍,皆有因果。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循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蝴蝶效應。你所得到的一切,其實大多都是源於你某次的選擇。

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人生中的一種難得。守住內心原有的善良,便是為人的一種基本原則。簡簡單單,卻讓大多數人都無法真正做到。

很多時候都不要去指望好運氣會到來,因為這世間所謂的好運也都是努力的一種累積。

緣分來了,我們要懂得真誠相待;即便不能夠確定彼此之間的陪伴是否能夠長久,但最起碼要做到不再遺憾。從開始就認真去經營自己的人生,所有的遇見都會變得你獨有的財富。

離開並不等於是一種失去,反而會很可能會是另一種形式的得到。幸福從來都不是能夠擁有多少,而是懂得如何去與人分享。

物質只是用於表面的生活,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內心的豐盈。

在這一輩子遇見的人當中,有的人僅僅是生活中的過客,而有的人則會與你成為一生的知己。我們沒有人能夠提前預知彼此相處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從開始就認真對待。

無論最終這份遇見是微不足道,還是銘記一生,都是你自己的緣分。

佛說:緣來不拒,緣走不留。

人心的變化是這個世上最難預測的存在,沒有人知道在歲月的長河中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夠做到的其實也就是真誠去對待,不愧於本心便是最好的選擇。

該走的早晚都會離開,該來的也早就已經有安排。太過執著,受到折磨的只會是自己本身。內心豁然點,即便是面對分離也要能夠互相祝福。

感情的深淺,從來都不會單純以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若是彼此真的有緣,即便雙方隔得再遠,總有一天也會互相認識。就像是人們說的「跨越萬水千山的緣分」,不僅來得突然、也來得深沉。

有緣無分,再多不舍也留不住;世事無常,再多糾纏也沒結果。

離開的人,即便你費盡全力去強求,最終也會有離開的一天。不要浪費彼此之間的時間,分離的發生雙方都會有責任所在。改變不了的現實,學會接受也是一種成長。

相遇離別都早有天意,圓滿遺憾都已有安排。

很多事情在冥冥之中就已經決定了來和去的時間了,即便你傻傻地等、苦苦地求,到了最後的時間,該走的照樣還會走。隨其自然,反而會讓你的生活能夠輕鬆自在。

即便很多存在都可以憑藉努力去改變,但並非是所有。有些存在即便費盡心思也只會是浪費時間。

年紀越大,就越會明白這個世界的真相:盡力之後,就不要再去費心強求。

既然是強求,那麼必然是違背了某些人和事物的意願。用強硬的手段去應對,比起緩和關係,更可能的只會是變本加厲的對抗。

我們總是會去在於最後的結果,但是很多時候其中的過程要比結果來得更為重要。人與人之間相處,重點在於彼此之間的過程、也是相遇所留下來的回憶。

只要盡了力,別管結果怎樣,就都是有所收穫。

就像是知乎上面的那句話:「有時無果也是一種結果,有時遺憾也是一種圓滿。」

人生的限定性,讓一切都變得無比值得。相遇,是教會我們相處;離別,是教會我們珍惜。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就在於自我的一種領悟。

餘生往後要做好一個真實的自己,活在當下才能夠享受其中的美好。

-END-

相關焦點

  • 佛只渡有緣人?佛說:眾生皆有緣!
    一切緣業所轉,故佛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可佛又說自己以度化眾生為己任。到底佛度有緣人,亦或佛度所有人?這個問題不只困擾諸多弘法志士,早在佛陀時代,比丘僧眾中便有這樣的疑問。《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佛在拘深瞿師園說法時,優填王帶著舍彌夫人和五百妓女在園中遊玩。
  • 佛說:修佛要隨緣,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
    佛說:學佛不可強求,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師父常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句話告訴我們修行之人一定不要說謊話,不能去欺騙別人。不能因為我們受到了佛祖的保佑,享受了福報,就讓所有人都來信仰佛教,修習佛法,這樣對一些與佛無緣的人來說,就是欺騙。佛法歷經千百年傳承,早已證明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修習佛法,誦經念佛,但很多人依然要走修行這條道路,結果進步緩慢,無功而返。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學佛呢?佛說:學佛不可強求,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
  • 佛說:人與人,一場緣
    時光在不斷的流逝,昨天在不斷的過去,你永遠留不住昨天也無法左右今天,能看到的只有現在此刻,緣分只不過是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刻,人與人相識一顆心,需要的是陪伴是理解是耐心,遇見了就不要後悔,錯了了就不要遺憾!
  • 佛要度的有緣人,原來也有你!
    再舉個例子來說,如果這個人一看到關於佛教佛經以及任何與佛有關的東西就會產生反感!一點興趣沒有,甚至還會排斥身邊學佛的人,這樣的人,暫時就不是佛說的有緣人。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在討論佛法,自己也想去了解學習,這樣的人,就是有緣人。
  •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你現在得到了什麼果,就是你曾經種下了什麼樣的因,沒有人能逃得出世間的因果循環。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有因果,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
  • 佛說:人生無常,成為一家人,有5種緣,看看你是哪種
    人與人之間相遇相處,你不問,我不說,是距離;你問了,我不說,是隔閡;你問了,我說了,是信任;你不問,我說了,是依賴,人就是這樣的。佛教注重於「緣分」二字,人生能遇到彼此,無論時間長短,都是命中注定有緣才相遇。若無相欠,怎會相見。緣分之中,包含了很多看似偶然,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茫茫人海,能相識,就是莫大的緣分,緣深緣淺,皆註定,緣聚緣散,隨天願。
  • 詩詞丨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
    隱士答:緣是命。此人聽的糊塗,問高僧。高僧說:緣是前生的修煉。這人不解前生,就問佛。佛不語,手指天邊的雲。這人看去,雲起雲落,隨風東西,頓悟:緣不可求,緣如風,風不定。雲聚是緣,雲散也是緣。但緣分向來有緣深緣淺之說。有的人,一見如故;有的人,白頭如新。說到底,相交深淺,都是緣分使然。緣深時,儘管命運兜兜轉轉,也會遇見。
  • 佛說:有緣無分的人,唯有放下,才是解脫
    佛說:有緣無分的人,唯有放下,才是解脫木子和女朋友是大學同學,兩個人不在同一個系,是因為上大課的時候認識的。他們的感情發展得很快,確定關係以後,幾乎每天都是成雙入對的。木子上課的時候,女朋友會去接他下課,女朋友去做兼職的時候,木子會去接她下班。
  • 佛說姻緣:緣來愛了,緣盡散了
    但事情出乎意料,那女的和南方師傅搞上了,被男的發現後鬧的滿城風雨,最後離婚跟南方師傅走了,留下女兒跟男的。現在幾十年了,也不知道那女人怎麼樣了,只是不明白,就這樣生死相許的愛情,也沒經得起六年的歲月!人的一生,短短幾十春秋,緣起緣滅,緣來緣去,多少的悲歡離合。緣來的時候,用心去愛,緣盡的時候就放手,用心祝福彼此,畢竟曾經愛過,只是緣盡於此而已!
  • 花開荼蘼又何妨,我是妾你是郎 佛說:放不下的緣是劫難
    花開荼蘼又何妨,我是妾你是郎 佛說:放不下的緣是劫難 | 文 三隻眼讀史劫是梵文音譯「劫波」「劫簸」之略稱,源於婆羅門教。緣是環境,劫是結果。緣是自己的行為,劫是行為導致的惡的後果。緣是因願而來,劫是因緣聚會而得。
  • 蘇州西山民宿,與您有緣,樂在其中。樂緣民宿
    蘇州西山民宿有幾百家,各種類型的都有,在日益成熟的民宿行業中,有那麼一家比較佛系的民宿,您來,與您結緣,樂在其中,便是朋友。民宿主張哥很是好客,那麼今天【一起走民宿平臺】就來講講這家隱於山邊的民宿,樂緣民宿。
  • 緣來緣去緣如水,雲捲雲舒皆是情
    世間萬物皆因緣而生,緣聚則物在;緣散則物滅。緣來時,只此一眼,便是一生。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有些人,註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不管怎樣,依然感謝你陪伴我走過漫漫長夜,度過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時光。緣來時,一回眸,一駐足,又會重逢。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與佛有緣的人!
    有人甚至說:「我與佛沒有緣,學不了佛的!」佛度有緣人,到底怎樣才算是「有緣人」呢?蕅益大師就說:佛度生,生受化,其中淺易難深,總在於緣。善導大師也說: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 詩詞:緣來緣去緣如水,雲捲雲舒皆是情
    世間萬物皆因緣而生,緣聚則物在;緣散則物滅。緣來時,只此一眼,便是一生。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有些人,註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不管怎樣,依然感謝你陪伴我走過漫漫長夜,度過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時光。緣來時,一回眸,一駐足,又會重逢。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佛不度無緣人」,那誰是有緣人?
    在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替眾生轉定業;第二,佛不能度無緣之人;第三,佛不能度不信之人。所以,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的說法。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總想著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佛菩薩,把佛堂當作自己的避難所,認為佛神通廣大、有求必應。
  • 罕見的佛光景象:佛說有緣之人方可見,「吉祥之光」你遇見過嗎?
    或許很多人都從未見過佛光,佛光是世間罕見的獨特景象,佛說有緣之人方可見,是菩薩頭輪反射出來的光芒,被譽為「吉祥之光」。佛光在佛教中認為是佛所帶來的光明,他們認為佛的法力廣大,覺悟眾生猶如太陽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觀他觀,邪正混雜。"
  • 緣(與君共勉)
    有人說:一花一世界,一世一塵緣 。人與人合不合,就靠一個字:緣!有緣,不必討好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人和人相處,最舒適的狀態,就是誰也不討好誰,在彼此面前依然保持自然。我不用諂媚你,你也不用奉承我,平心相處,彼此心照。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也永遠活不成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有的人來,來者不拒;有的人去,去者不留。
  • 人人都跟佛有緣嗎?
    由此,與佛有緣,應該是指有否與智慧覺行圓滿的佛陀有緣,有否成佛之因緣。而非指自己本具之佛性。自己與本有之佛性,不能稱為有緣或是無緣,不然,無緣時難道自己不具佛性了嗎?二、佛性無有甦醒或沉睡之說。八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複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
  • 佛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所有遇見都是命中注定!
    佛說:芸芸眾生,都是緣分牽引,所有的遇見都是命中注定!佛曰:「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間,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人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因素,隨時都都會產生變化,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內心控制的。誰也不可能想要什麼就來什麼,放下自己的心血來潮,感受生活給我們的驚喜。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有一個「心魔」,要控制我們的思想和欲望,有時候把握不住就會衝動,這就是受「心魔」的影響。人生在世,沒有哪一種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世界上有很多的遺憾,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 若有緣我千裡來相會
    什麼為緣呢?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回眸是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愛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這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讓你去解。惜緣,隨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說起這個緣,有緣能發展成朋友,有緣緣能發展成知己,有緣也能發展成眷屬,當然人與人之間的緣也可能沒有任何發展,甚至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