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整版解讀!一體化示範區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20-07-20 06:54 |浙江日報 |記者 施力維 通訊員 張文燕 宋依依

7月20日,《浙江日報》深讀版刊發《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開啟世界級湖區的暢想》一文,全文如下: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這是人們對滬蘇浙交界的長三角腹心地帶詩意的回望。立足當下,展望未來,這片人文薈萃之地,正在開啟新的暢想。

7月18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下稱「總體規劃」)公示結束,記者從執委會方面獲知,接下來「總體規劃」將按程序要求由兩區一縣聯合審議報批。「總體規劃」中,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組成的一體化示範區,描摹了「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的發展願景。7月上旬,滬蘇浙三地政府出臺了22條具體政策措施,支持示範區一體化發展。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示範區,在這片熱土上,關於「水」的世界級設想、「城」的超常規劃、「產業」的轉型抉擇,已經全面開啟。

一個關於水的世界級設想

示範區是名副其實的濱水湖區。密布的河網水系勾連起滬蘇浙三地,在示範區總規劃定的2413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中,水域佔比超過20%,其中面積超過50公頃的湖蕩就有76個。

歷史上,示範區內以澱山湖為中心的水網系統,孕育了繁榮的江南市鎮。朱家角、金澤、練塘、黎裡、同裡、西塘均為響噹噹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錯落分布,依河而建的古鎮,地緣相鄰、人文相親,小橋流水裡透著濃濃的江南韻味。

而在藍圖擘畫者心中,這片生態基底良好,人文底蘊獨特,地處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帶的區域,是一塊極富潛力的「世界級料子」。

「江南水鄉,湖蕩密布、古鎮錯落,怎麼來推動建設與發展?大家做了反覆的專題研究。」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主任馬春雷說,希望以生態綠色為底色,在保護江南水鄉的基礎上,植入生態友好型產業。

示範區的現有「底子」,要轉化為設想中「生態城市」的樣子。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的設想,應運而生。

「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域功能與風景共融、創新鏈與產業鏈共進、江南風和小鎮味共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空間規劃工作組副組長熊健,用5個「共」具體描繪了這一美好願景。

如果覺得這5個「共」抽象了些,放眼全球感受或許就會變真切一些:美國矽谷聖克拉拉風景優美的產業園區,荷蘭蘭斯塔德環抱「生態綠心」的多中心城鎮群,瑞士日內瓦湖區依託好風景引來科研院所、醫藥產業……在這些大名鼎鼎、曾經給規劃編制人員帶來無數靈感的湖區城鎮中,可以看到未來示範區的影子。

嘉善的祥符蕩,已經透露著一點「國際範兒」。記者半年沒到祥符蕩,幾乎快認不出來了。湖畔低密度的建築群,掩映在天光雲影之中;湖區道路修整一新,變成了寬敞的四車道;走近湖邊,水流清澈,遊魚碎石歷歷可見。

祥符蕩屬於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該區域包括了金澤、朱家角、西塘、姚莊、黎裡5個鎮約660平方公裡的區域。先行啟動區要率先建設、引領示範,對各地的幹部來說,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先行啟動區(嘉善)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常務副主任何劍源常常對著圖紙揣摩,他的案頭放著一批未來感十足的國外濱水城鎮建設案例。

祥符蕩的「國際範兒」,來自千湖之國芬蘭埃斯波市的建設經驗。埃斯波的自然稟賦與示範區相似。通過高校引領的圈層布局、研發主導的科技集群、生態濱水的生活服務,埃斯波成為了諾基亞、通力等知名企業的總部所在地,被認為是歐洲居住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

河與湖,是示範區的血脈。為了守牢這一生態空間,示範區統一河道湖蕩藍線空間管控標準,劃定藍線管控範圍,構建多層級藍線管控體系,重點劃定了藍線管控河10條、湖蕩76座。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水域保護等需求,此次示範區總規,還新增了規劃協調區。緊鄰示範區的虹橋主城片區除青浦區以外區域、嘉興市嵌入示範區範圍內的王江涇、油車港鎮以及崑山市毗鄰澱山湖的錦溪、周莊、澱山湖鎮等三個區域,作為規劃協調區(約486平方公裡)予以納入。

「若不加協調區,澱山湖有部分水域屬於崑山等地管轄。加上協調區後,從水域治理管理上來說就是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城市設計所所長劉迪說。

「產業與自然共生,自然為人才提供創意之源。這種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建設理念,值得學習和借鑑。」何劍源說,示範區總規的世界眼光,拓展了三地的視野,打破了拘泥於一區一縣的區域發展認知格局。

通過汲取全球湖區建設的經驗,示範區「以水為脈」,在兩省一市交界處,合力打造「江南庭院、水鄉客廳」。其中,先行啟動區發揮各自優勢,沿湖、沿河謀劃打造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吳江高鐵科創新城、祥符蕩創新中心等三示範片區。

「未來的競爭是城市群的競爭,未來示範區將率先代表長三角城市群,參與全球城市群的競爭與合作。」在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副總規劃師胡慶鋼看來,示範區的區位特點和發展階段,決定了它必須對標這些全球標杆,衝刺「世界級」。

一場關於城的超常規劃

總體規劃一張藍圖管三地。示範區建設,把包括嘉善在內的「兩區一縣」,放入到了全新的坐標系中,以國際標準,對標全球區域經濟發展標杆。對三地來說,這既是一次價值重估,也是對發展格局的一次重構。

「總體規劃將重塑嘉善,這是機遇,更是巨大的挑戰。」嘉善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盛維忠說,過去在縣域規劃中,往往以鎮街為單元編制,「現在要打破界線,按示範區總規,把嘉善當作一個『城』,重新調整生態空間、產業空間。」

這是一場關於「城」的超常規劃。過去,每個鄉鎮都會規劃一些工業區,留出一定的建設用地土地,用以自主發展。與傳統的以鄉鎮為單元的規劃布局思路完全不同,現在,嘉善以全縣一「城」的思路,調整產業結構,總體分片布局,讓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向高能級平臺集聚。

縣裡結合示範區總規,提出了「一城一谷三區」的布局思路。一城包括嘉善未來新城,一谷為北部的祥符蕩科創綠谷,東區是臨滬高能級智慧產業新區,西區是長三角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南區為長三角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

「發展空間突然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了,一開始鎮裡的有些幹部還不理解。」盛維忠說,但從大格局來看,平臺招引的是大產業、大項目,帶動的是整個縣域乃至示範區的發展。

為了配合縣域空間的系統性重塑,嘉善啟動了全域土地整治工作,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提升土地利用率,騰出發展新空間。據悉,今年嘉善將確保完成6萬畝土地整治、5000戶農房集聚、8000畝高標準農田提升任務。

先行啟動區的西塘鎮,與江蘇、上海接壤,過去是浙江的邊緣地帶。如今,這裡是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這對西塘的建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今年5月,嘉善提前成立了工作專班,實體化運作,推進示範區先行啟動區建設。

這幾天,縣裡在此推進的「北部湖蕩綜合整治」項目,暫時停下了腳步。該工程是此前當地推進河湖生態治理的重點工程,但如今與規劃要求相比,標準已經有點偏低。「原來的堤壩建設,主要是以滿足防洪要求為主,現在則還要兼顧到生態性和美觀性。」西塘鎮副鎮長張振偉說,工程需要重新進行調整報批,建設生態堤壩。

在青浦和吳江,空間的騰挪重塑、產業的調整布局也在穩步推進之中。一直以來,青浦區存在著東強西弱、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示範區總體規劃,對與蘇浙接壤的青西加大了布局的力度。目前,華為研究院等大項目紛紛落地青西金澤,青浦「東強西弱」的發展格局也將變得更均衡。

製造業發達的吳江區,土地資源受限嚴重。為更好推進示範區建設,當地通過優化土地結構、騰退低效用地,盤活閒置用地,已累計騰出土地2萬畝,有效緩解了全區土地資源瓶頸約束。

「對土地進行騰退,政府回購成本加上『淨地』上市的基礎性成本,遠大於土地出讓金收益。如果算眼前的小帳,肯定賠本。」吳江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曹月見說,今天的空間就是明天的紅利,不算小帳的背後,算的是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大帳。

一次關於業的轉型抉擇

在示範區這片沃土上,總體規劃提出了一個頗具雄心的目標: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

從產業角度來看,青嘉吳三地各有所長,具備較好的基礎。比如,青浦的精密機械、商貿物流,吳江的絲綢紡織、光電通信、電梯設備,嘉善的電子信息等都形成了專業化的集群。

但三地也面臨著模式傳統、用地粗放、汙染困擾等瓶頸問題,要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示範區必須要做出轉型升級的抉擇。

「總體規劃明確,要轉變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土地增量規模擴張的傳統發展模式,構建創新驅動、高效集約的新發展方式。」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說,示範區定下了量化目標,到2025年單位建設用地地均產值要從現在的4億元/平方公裡,提升到8億元/平方公裡以上,相當於5年要提升70%。

在不增加開發強度的前提下,目標如何實現?一方面要加快產業優化布局,另一方面要培育新經濟。張忠偉介紹,示範區將通過兩張清單——接軌國際標準與技術前沿的「正面清單」和倒逼傳統產能退出與升級的「負面清單」,來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鏈。

與祥符蕩科創綠谷一脈相連,青浦金澤鎮的華為研發中心,正在建設施工之中。在吳江汾湖畔,以華為為目標客戶的半導體公司英諾賽科廠房已經結頂,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從研發設計到規模量產,一條串起河湖水蕩的「藍色珠鏈」,同時正孕育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示範區要構建更大範圍的區域一體化產業創新鏈,憑藉優美風光、人文底蘊、特色產業,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胡慶鋼說,示範區要實現「有好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

如果去示範區實地走一走,翻一翻施工圖,就會發現,不管是青浦的華為研發中心還是嘉善的祥符蕩科創綠谷,除了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還有「小尺度、低密度、中高度」的建築群,對創新創業人才來說,這是理想的創業地。

目前,祥符蕩科創綠谷已吸引來自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意向入駐,引進配套基金管理公司44家,資金總規模約22.8億元。

規劃人員從大量的案例分析中發現,新經濟青睞的地方,往往符合這幾個條件:交通便利、有河湖風景、辦公區域建築中密度,和大自然能親密地接觸。

為了引得進、留得住人才,總體規劃還在公共服務上做了保障。比如,在綜合交通上,規劃中提到要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籌構建示範區軌道交通網絡,進一步打通省界斷頭路。未來從示範區出發有望45分鐘可到達上海虹橋樞紐,90分鐘可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同時,示範區還將布局3所雙一流高校、5處三甲醫院,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國際水上運動中心。

「我們暢想生態綠色應該成為示範區的底色,創新經濟應該成為亮色,古鎮文化是彩色,色彩斑斕、絢麗多彩。希望經過若干年的群策群力,實現這一目標。」馬春雷說。

1595199295000

相關焦點

  • 《解放日報》整版聚焦金澤:致力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金澤鎮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發展規劃和市委、區委「十四五」規劃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對青西發展提出的「五個率先」——率先打造世界著名湖區、率先打造創新經濟中心、率先打造生態價值高地、率先打造江南水鄉典範、率先打造鄉村治理樣板的目標,以更加開闊的眼光、更加昂揚的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發揚「搶、拼、實、善」作風,堅持「掛圖作戰」工作模式,站在「十四五」的起點,在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力推進落實各個重大項目
  • ...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如何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
    原標題:國際範和江南風並存 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如何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一體化發展的全新畫卷,正在長三角的
  • 兩組數據顯雄心 長三角要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最近,針對如何讓人在江南住得更好,長三角又宣布要搞大事情了——近日公示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19-2035年)草案公示稿》(下稱《規劃》),明確提出了長三角要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這樣一個目標。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典範?將會怎麼樣打造?如何體現「世界級」?
  • 這,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擘畫出超級都市圈和絕世好風景這,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打造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滬、蘇、浙三地交界處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張藍圖管全域」率先發展譜新篇在靈秀江南「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 長三角議事廳沙龍走進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②|青浦金澤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草案提到,示範區的總體發展願景是「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總體規劃用「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域功能與風景共融、創新鏈與產業鏈共進、江南風和小鎮味共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享」五個「共」,描繪了「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願景的現實圖景。什麼是世界級的濱水人居生態城市?示範區要建設的濱水人居生態城市與國外的濱水城市有何不同?如何結合長三角的生態特徵建設濱水人居生態城市?
  •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紀事|水鄉客廳 綠色發展
    引領未來的高科技企業示範區成立後提出的打造「江南水鄉客廳」的設想更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從現狀來看,由於行政區劃的分割,這一地區存在「匯而不集,通而不暢」的問題,建設「江南水鄉客廳」旨在打造示範區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地、跨界融合創新引領的展示區和世界級水鄉人居典範的引領區。雨水充沛、湖泊眾多的江南水鄉有著綠色發展的獨特優勢和條件,水資源無疑是這片「最江南」的土地上極其重要的生態資源。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將打造世界級...
    今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草案》正式對外公示,示範區總規為示範區提出了「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的總體發展願景。突出生態綠色特徵,構建示範區「一心、兩廊、三鏈、四區」的生態格局。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
    願景:「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在介紹示範區總規草案內容時,熊健透露,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目標定位方面:一是指導思想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率先探索跨行政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路徑,將示範區建設成為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通軌交:上海地鐵17號線西延連接蘇浙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通軌交:上海地鐵17號線西延連接蘇浙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10-19 18:14 來源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規》草案公示
    作為國內首個省級行政主體共同編制的跨省域國土空間規劃,示範區總規由滬蘇浙兩省一市「三級八方」協作編制,將對青浦、吳江、嘉善「兩區一縣」的國土空間規划具有指導約束作用。作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樣板間」,未來示範區要打造成什麼樣?「立足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和中國特色,示範區的總體發展願景是『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 江蘇崑山澱山湖鎮立足「沿滬臨湖」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隨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不斷深入,地處「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示範區內的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乘勢而上、主動出擊,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提升整體產業能級、加快科創載體建設,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更深層級融入虹橋商務會展中心配套區建設。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建「水鄉客廳」,面積約35平方公裡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圖8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大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發表了題為「示範區江南水鄉客廳區域規劃設計構想」的主旨演講。什麼是水鄉客廳?段進透露,依託長三角原點,由三地合力打造一處體現東方意境、容納和諧生境、提供遊憩佳境、共聚創新環境的「江南庭院、水鄉客廳」,集中實踐和示範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區域共享的發展理念。塑造「水鄉客廳」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示範區的顯示度、示範性、探索性。據悉,水鄉客廳位於蘇浙滬交界處,面積約35平方公裡,空間上包括以長三角原點為中心,金澤、黎裡、西塘、姚莊四鎮各一部分。
  • 「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亮出「破題之...
    在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看來,兩區一縣的發展階段、發展訴求、現行的管理手段等不一致是客觀存在的,規劃編制最要緊的是怎樣把大家各自的問題解決好,最終達成發展共識、聯保共治。  為此,滬蘇浙三地共同組建了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蘇州、嘉興以及示範區兩區一縣組成的「三級八方」工作專班,還委託了中規院牽頭、滬蘇浙四家規劃院參加技術核心團隊。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開發者大會舉行 「江南水鄉客廳」揭開...
    央廣網上海8月26日(記者傅聞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開發者大會今天(26號)在上海舉行,示範區開發者聯盟在會上正式成立,「江南水鄉客廳」揭開面紗。開幕式上,現場啟動了一體化示範區「江南水鄉客廳」設計方案國際徵集。
  • 青浦金澤古鎮走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前沿
    向西眺望,更能清楚地看到6.1公裡之外的江蘇汾湖高新區的康力電梯,滬蘇浙三地從這裡看過去,緊緊地挨在一起。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中指出,選擇滬蘇浙毗鄰的青浦區金澤鎮、朱家角鎮,吳江區黎裡鎮,嘉善縣西塘鎮、姚莊鎮作為一體化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
  • 浙報整版·長三角一體化「浙」一年丨 安吉靈峰全域旅遊「花開全域」
    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靈峰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也迎來了重要機遇。「安吉靈峰是長三角遊客旅遊打卡首選地之一,90%以上遊客都來自長三角。」靈峰旅遊度假區主要領導表示,進一步擦亮金名片,靈峰旅遊度假區將以打造「中國最美公園」為目標,打造「一溪一路一湖一寺」靈峰顏值,努力將度假區建設成為浙江「大花園」裡的精品園。
  • 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 用匠心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
    建成後,該廊道將有利於保障長江兩岸防洪安全性,提升濱水岸線生態性,對於武漢實現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均具有重要意義。項目以"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一年出樣板、三年成規模"為建設周期,著力建設"安全為基的安全長廊、百裡貫通的生態長廊、二十段景的文化長廊、內暢外通的交通長廊、多處節點的活力長廊"的五大廊道,追求城市與山水的高度和諧,突出濱江城市特色。
  • 濱水綠地空間 | 上海:全力打造世界級濱水空間(五)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收錄於話題#濱水綠地空間7個前 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