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拼音化是一條邪路?

2021-01-08 重述華夏文明

為什麼說拼音化是一條邪路

自清末民初以來,關於漢字拼音化的論調一直存在,時高時低,影響至今。漢字拼音化究竟是一條走向世界共同化的光明之路,還是一條閹割民族文化的邪路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漢字拼音化產生的原因。

中國自文明肇始,數千年來從來一直使用漢字,從來沒有廢棄漢字的論調。為什麼在近代出現了漢字拼音化的論調呢?原因在於西方文明的強勢崛起。

從十三世紀起,中西方文明各自開啟了不同的發展狀態,中國在滿蒙兩次破壞的影響之下,經濟科技文化諸方面的活力都日趨停滯;歐洲在東方文明的滋養之下,從文藝復興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先後經歷了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完成了向現代社會的華麗轉身。西方的鼎盛時期和中國的低谷在中國的清末民初發生了遭遇,其結果不言而喻。老大衰落的清帝國在西方列強面前,被認為是百事不如人,漢字的地位也一落萬丈,被認為是「是愚民的利器是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拼音化的提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一、拼音化的錯誤

漢字拼音化的理由,歸納起來大體有如下幾點:

1.漢字太複雜,不利於文化普及,拼音化可以可以大大的減輕學習負擔。

2.拼音化可以促進國際化。

3.認為文字的發展規律是從表形發展到表意,最終過渡到表音。

漢字拼音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漢字難學,影響力文字的普及,造成中國文盲多,遠不如拼音文字簡單易學,只要掌握有限的字母和拼寫規則,就可以運用這種語言。

然而,這些推行漢字拼音化的理由並不能成立,理由如下:

1、打錯了板子

漢字的學習難度確實比拼音文字大,但這不是造成中國文盲多,識字率低的根本原因。在清末民初,中國文盲率高,識字率低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的發展陷入停滯,和清朝實行的高壓政策和愚民政策直接相關。中國當時處於農業社會,農業社會對勞動者的文化要求本來就不高,和已經工業化的西方社會完全不同,再加上清朝實行的文化的高壓政策,導致了中國的文盲率比較高。這種文盲率高不是由漢字造成的,卻把板子打在了漢字身上,這是不合適的。建國以後,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掃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印度在開始和我們差不多,現在因為發展的滯後,他的文盲率遠遠高於我們,拼音文字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掃盲的高效率,漢字並沒有成為掃盲的障礙,因為識字率高低的關鍵是社會的發展程度和社會對文化的需求程度,不是由文字本身來決定的。

2、看錯了方向

認為文字的拼音化是世界文字的大潮流,是文字發展的方向,這種認識是非常片面的。很多論述文字發展歷史的著作,總是先把拼音文字看成最先進的文字,然後再為它的先進尋找理由。比如,周有光的《文字發展史》,就用了大部分篇幅論述字母文字,對於漢字卻一筆帶過,二把漢字歸入了和古埃及和蘇美爾文字一類的古典文字行列,完全無視數千年來,漢字經歷的規範化、線條化、筆畫化和簡化的發展歷程,這種選擇性的失明是基於字母文字本位論的必然表現。現代漢字和字母文字同樣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變化,經歷了和語言的磨合適應,同樣屬於現代文字。

3、選錯了方法

認為文字拼音化可以有助於文化的國際化,這種說法就更沒有道理了。我們的國際影響力取決於我們的科技經濟文化的實力,不取決於我們是否用了和西方一樣的文字。土耳其和越南都採用了拼音文字,其國際影響力遠不如日本,但是日本並沒有採用拼音文字。

二、漢字的特點

漢字和拼音文字相比,有著自身的優勢,是和漢語相適應的文字,它具有適應性、簡潔性和高信息性。漢字縱貫千古,橫薄四海。

1、漢字的適應性

漢字自誕生以來,就處在和漢語不斷地適應磨合的過程,經歷數千年的磨合,漢字漢語已經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漢語存在大量同音詞,這些同音詞在書面語中通過字形加以區分,在口頭上通過語境加以區分,不會對交流造成影響,如果實行了拼音化,這大量的同音詞必然造成交流的混亂,或者通過增加詞的長度加以區分,造成交流的冗長和繁瑣。比較典型的是趙元任的奇文《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2、漢字的有簡潔性,

說的漢字,很多人認為非常繁瑣複雜,這只是一種膚淺的認識,其實漢字是一種非常簡潔的文字。字母文字的簡潔體現在字母構成的簡潔,使用上並不簡潔,而是非常繁瑣。以英文字母為了,字母的基本構建不過半圓、圓、橫、豎、斜等有限的筆畫,漢字的基本筆畫多達32種,這32種筆畫所組成的部首更是達到了一百多個相比於英文的5個筆畫26個字母,遠不是一個量級。這麼多的筆畫和部首會產生兩個結果,一個是給學習增加了難度,二是給使用帶來了簡潔。舉一個例子,二進位就需要兩個數字0和1,掌握二進位的基本數字非常簡單,但是用二進位表示一萬這個數,則表示為10011100010000,位數多達十四位,使用起來並不簡單。十進位有0---9十個數字,在掌握數字的時候要比二進位麻煩很多,但是使用起來卻比二進位簡潔很多,一萬用十進位表示為10000,僅有五位數。英文和漢字的關係就像二進位和十進位,一個是學習時簡單,使用時麻煩,一個是學習時麻煩,使用時簡潔。

4、漢字的超語音性特點

漢字的表意性特點使得漢字超越了語音直指含義,不想拼音文字的含義必須經過語音這一個中介。西方人認為語言是思維的影子,文字是語言的影子,這樣,文字就成了思維的影子的影子。漢字不是這樣,在漢語裡,漢字的字形和語音都是思維的影子。漢字的超語音的特點讓不同方言區的人能夠通過文字無障礙交流,跨越了區域的限制。

3、漢字的大信息量特性

文字是用來交流的,文字所承載的信息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交流。文字信息量的大小文字的構件的多少和組合的方式。從構件上來看,漢字有多達32個筆畫和一百多個部首,在此基礎上構成字和詞,其信息量是巨大的,英文有5個基本筆畫和26個字母,相比於漢字,其對信息量的承載能力上就不是一個量級了。再一點,英文的單詞是用字母進行線性排列,組合方式非常簡單,漢字從筆畫到部首,從部首到漢字,是在平面內進行的,其組合方式要比線性複雜許多。因此,用32個筆畫,一百多個部首在平面內組合成的漢字,其對信息的承載能力,要比5個筆畫26個字母呈線性排列的英文,要高出許多。

漢字的大信息量的特點,使之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將古往今來的信息一併承載,如果信息量小的話,會是古今信息發生混淆。漢字的超語音性的特點,讓漢字跨越了空間障礙,使得不同方言的人能夠無障礙地交流。漢字的這種橫薄四海,

漢字的這種大信息量的特點,在信息化的今天,其優勢就更為明顯。

三、拼音化的危害

拼音化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一旦推行,其危害是巨大的。

1、縱向來看,割裂歷史

漢字因為其表意性,能夠跨越時間的鴻溝,溝通古今,一旦實行了拼音化,我們所有的古籍都成為了死的材料,沒有人再能讀懂。這一點朝鮮和越南已是前車之鑑。歷史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我們忘了歷史,就失去了文化的認同。

2、橫向來看,阻斷交流

一旦推行拼音化,不同地區的人就會形成不同的拼寫方式,進而發展成不同的語言,就像歐洲一樣,不同的語言形成不同的民族認同,一方面弱化了華夏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不同區域的人進行交流就需要學習不同的語言,人為地增加了相互交往的成本。

3、造成分裂

由於弱化了共同的歷史認知,同時增加了不同區域交流的障礙,必然導致不同的文化認同,不同的文化認同帶來的是分裂。

因此,推行拼音化,是一條邪路,必然給華夏文明帶來一場災難。

相關焦點

  • 漢字拉丁化運動,漢字拼音化運動,漢字歷史上多次差點被廢除
    傳教士的這個行為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在意,最多是對漢字音韻有點啟發,但是這可以說是漢字拼音化的根。鴉片戰爭後,中國慘遭列強蹂躪,國民自信心打擊嚴重。於是我國有部分知識分子就開始反思了,他們沒有從文化不如人、國力不如人中尋找原因,尋找之間的關係,而是一通亂打的質疑本民族的全部,他們認為文字、服飾、禮儀、風俗等全是中國比西方差的原因,因此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革。
  • 魯迅:拼音化文字取代漢字迫在眉睫,一專家寫出千古奇文啪啪打臉
    新文化運動中,其中有一條叫做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因此,當時出現一批專家學者對用於記錄文言文的「漢字」也展開激進的抨擊。說到漢字(漢語)難學,我突然想起一個日本網紅松浦文哉在教日本妹子學中文(簡體中文),他用日本人學漢語和英語學習的對比來突出漢語難,他用(mā má mǎ mà)舉例說明聲調不同就不是同一個字,意思也不同,而學生問(mā má mǎ mà)這四個是什麼意思,他無法回答,他說,這只是聲調和拼音,沒有意思。
  • 專家建議將漢字拼音化,趙元任:你讀下這篇奇文,96字讀音全一樣
    他們的立意是好的,但漢字拼音化真的就行得通?有意思的是有這麼一個人寫了兩篇文章,全部的讀音都一模一樣,這兩篇文章便能很好的反駁漢字拼音化。此人名叫趙元任,他也說得上是一個天才級別的人物了,趙元任1892年出生於江蘇。他的祖上是著名詩人,他從小就成績優異,長大後先後在清華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學院任教。
  • 李昌平說中國養豬業已經走上「邪路」,豬價這麼貴,到底富了誰?
    昨晚獸醫胖虎看到了一名真正為民發聲、懂農民農村的傑出學者李昌平的一篇文章《昌平談農村:中國的養豬產業已經走上了「邪路」》。這篇文章把養豬業比作為已經開始「房產化」,非常的形象!大家知道國內的房地產最明顯的標籤是什麼?我認為就一個字「炒」!
  • 雷軍稱偷工減料的高毛利終究是一條不歸路,你怎麼看?
    先說事情的緣起。在「2017哈佛中國論壇」上,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發表主題演講稱:「很多商學院教學生看重毛利率,但其實毛利率是條不歸路。因為提高毛利率的方法只有兩種,要麼漲價,要麼控制成本導致偷工減料,這多半是』邪路』。那麼如何做真正偉大的公司?
  • 曾是世界第一,80年代後才「走上邪路」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蘇聯在電子管技術巔峰時期實現的真正的電子技術突破,洗衣機"尤裡卡"自動排水計時器第一次出現】 其次,集成電路時期,前蘇聯/俄羅斯迅速落後 藉助電子管時期形成的強大電子技術實力,前蘇聯完全可以繼續在電子技術領域保持優勢,但是,前蘇聯在這個過程中,卻走上邪路
  • 東幹文學:漢語拼音化的奇葩
    他們被稱為「東幹人」,這些人將自己的漢語土語帶到了異鄉,拼音化的東幹語文學也成為異域中的一支奇葩……進入中亞的東幹人1877年對於生活在中亞地區(當時屬於沙皇俄國七河省)的吉爾吉斯人來說是個大災年。這一年天氣特別冷,11月已經開始下大雪。到12月份,這裡出現了多年未遇的暴風雪,凍死了不少牛羊。
  • 傳奇成就蒼涼悲壯的風格——為什麼說張愛玲是一條河之一
    然而最近,許教授在一次講話裡這樣說: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一條河。就此做《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條河》的段子,發在《大平原》裡引起極大反響!熟悉《大平原》的朋友紛紛電詢說,魯迅是座山,大家可以理解;說張愛玲就是一條河,為什麼?是啊?為什麼呢?一時無語……。
  • 漢語拼音為什麼和英文那麼像?真像原來是這樣!
    說到漢語拼音和英文,相信很多人在上學期間都為之頭疼過。它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讀起來千變萬化,讓人絞盡腦汁才能學會,期間不知道累死了多少腦細胞!很多人在學習漢語拼音和英語的時候都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你們長得這麼像,但偏偏不是同一個發音呢?
  • 為什麼商場牛仔褲一條上百元,步行街的就幾十元?小販是這麼說的
    同樣是牛仔褲,為什麼價格差別會這麼大呢?小販是這麼說的。廣東有非常多的牛仔褲生產廠,有的規模比較大,有的規模比較小。但不管這些生產廠的大小,總之全國各地百分之八十的牛仔褲都是從這些廠裡面生產出來的。全國各地的服裝批發城或是服裝精品店,都會從這裡進購大量的牛仔褲去賣。像那種看起來舊舊的、有點小破洞的牛仔褲尤為受歡迎。
  • 犬夜叉:漫畫中最細思極恐的3個細節,為什麼說奈落拯救了犬夜叉
    犬夜叉:漫畫中最細思極恐的3個細節,為什麼說奈落拯救了犬夜叉《犬夜叉》這部漫畫,如果僅僅是以商業表現來看的話,那自然是比不上《火影忍者》,《海賊王》這樣的作品,但《犬夜叉》這部漫畫卻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成為了許多人青春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這樣,其續作
  • 漢語拼音為什麼不好用
    ▍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 漢語拼音為什麼長成這樣?而這些大學的拼音又都是如何來的呢?▍粟特古信札 但是這些早期拼音非常零散,並不系統,只是對需要的人名地名或漢語借詞進行轉寫,並沒有對漢語進行整體的拼音化。
  • 為什麼五筆字型那麼好,拼音輸入法卻一統天下?總算知道原因了!
    而且產生了「漢字落後論」的觀點,有人主張「漢字拼音化」,甚至「用拼音代替漢字」。直到1983年,王永民研究的五筆字型誕生。1978年,河南南陽科委工作的王永民,立志做出更好的漢字鍵盤,開始了長達5年的研究,於1983年發布五筆。因為漢字基本筆畫有「橫豎撇捺折」五種,所以叫「五筆」。
  • 為什麼說去巴黎旅遊最好多戴一條褲子?男女都要?導遊:就怕內急
    引言:「為什麼說去巴黎旅遊最好多戴一條褲子?男女都要?導遊:就怕內急」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在法國巴黎,公共廁所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有時候甚至好幾個街區都沒有一個,就算是人流量超級密集的商業街也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去一些有提供廁所的商店借個方便,於是很多巴黎人都把肯德基和麥當勞當作廁所來使用。曾經尿過褲子,有經驗的旅客,還會在自己的包包裡多準備一條褲子,以防不時之需。
  • 這兄弟說好奇怪哦,為什么女孩子肚臍眼都是一條縫,實在想不明白
    熊孩子頭卡進去出不來了2.這位兄弟說好奇怪哦,為什么女孩子肚臍眼都是一條縫呢?
  • 印度人納悶:大金鍊子1500一條,為什麼中國遊客不買帳?
    說起印度,大家對它的了解可能是人口眾多和貧富差距大,一起來看看印度人納悶:大金鍊子1500一條,為什麼中國遊客不買帳? 印度作為鄰國,每年去印度的中國遊客逐漸增加,很多印度商人為了吸引遊客注意,開始推出很多優惠措施,不過很少有人購買金飾品和大金鍊子,導致印度人很納悶:為何大金鍊子1500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