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背詩總背一些千古名句,以為考試不考別的就沒別的意義了。
這樣做看似很省力,但是往往錯過了那些更有價值的精華部分。比如這幾個下句: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去引用一些詩詞中,比如高考時用「十年磨一劍」,鼓勵後進生時用「聞道有先後」,提倡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時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些經典的話語能夠把事情表達的清楚明確,人們一聽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可以說是老祖宗的智慧。
酒一直是古代詩人創作的佐料之一,幾人圍坐,推杯交盞中,人生目標和性格志趣就上來了,這個時候往往有大作出世,當然了也會有酒鬼打油詩。比如:
陶淵明的詩則幾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題目寫詩,如《連夜獨飲》、《述酒》、《止酒》等等;
蘇東坡「白衣送酒侮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說的就是陶淵明有一年重陽節苦於無酒,菊籬久坐,欣逢江州刺史王弘送來一壺酒,便立地盡醉而歸。
還有,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也是一樣,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為神迷、淚落。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後句更有智慧,值得中年人品讀
因此千百年來也誕生了不少關於酒的哲理詩句。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十四個字很有意思。前七個字表達的是正面的,有時候剛認識的人,卻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幾杯酒下肚,說的話都愛聽,性格上也不煩,這就是所謂的緣分。
而後七個字,是從反面說的,「半句多」對「千杯少」工整而又充滿張力。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合得來的人才會相處不累,合不來的人,多一秒多說半句話都是煎熬。
一正一反各7個字,講的有道理,戳中了許多人到中年的感受,可以說是非常有張力。
在驚嘆之餘,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句詩詞的下半句更有到。這詩出自南宋的一本民間通俗讀物,名叫《名賢集》,類似於通俗易懂的《三字經》,包括了一些民間諺語和人物格言等,是當時的啟蒙讀物,全詩如下:
《名賢集.七言集》(節選)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更有智慧,值得中年人品讀
剛才我們說的前兩句非常有道理,但是還是停留在表面,後14個字才是精華部分,更有道理。
衣服破時:就是衣衫襤褸、生活出現困難的時候。
所謂患難見真情,此時還能做朋友的人必定是一生的摯友。
識人多時:認識的人過多,也會發現是非很多。
友不在多,在精益。一兩個知心的良友便是一生的幸運了。
這14個字看似有些悲觀,提現的思想卻更加深邃,現在人應酬多了,但是「可與言者無二三」。身邊朋友多了是非對錯也就多了,最怕的是就是不把你當朋友,還給你使絆子。所以說朋友無需太多,兩三個知心好友,24小時對你開機就可以了。
這28個字,從什麼是知己,到應該如何對待真的朋友,都講的很明白了,都是老祖宗歲月的積累和代代流傳的經驗之談,不管何時一樣適用,堪稱中年人的【人生指南】。
雖然《名賢集》名氣不大,但是跟它同時期的《增廣賢文》卻大大出名。也被封為當時的啟蒙讀物。
像《增廣賢文》、《名賢集》這些書都應該是少兒啟蒙時看的書,沒有文縐縐的話,有的只是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卻是蘊含著前人們的心血教訓。同時,也揭露了亙古不變的人性。
看著這些簡短語句,就好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了,在芸芸眾生中能找到一個知音恐怕就是最難的事了。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增廣賢文》精裝本裡面有圖有話,保留了完整原文,搭配上白話譯文、解析,完全不怕看不懂。
頭條店鋪文史頻道,現在只需39.8元,既滿足了物美價廉,又補充了知識。對於很多想要提升文化底蘊的朋友來說,是個好機會。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點擊下方【去看看】,參團購買正版:#在家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