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新聞|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綠?專家:區域乾旱狀況未根本改變

2020-12-25 澎湃新聞

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在變綠嗎?6月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塔克拉瑪幹沙漠局部區域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祝從文、副研究員馬雙梅,二者表示,塔克拉瑪幹周邊地區年降水和溫度的確表現出顯著增加趨勢,這與西北整個區域表現出一致性的變化特徵。

「雖然塔克拉瑪幹周邊地區的年降水量增加趨勢超過6%/10年,然而,由於該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0毫米左右,即使增加10%,依然處於乾旱氣候,水資源問題依然嚴重。」二者表示,溫度的增暖將導致潛在蒸發量的增強。因此,近些年表現出的降水量增加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區域乾旱的狀況。

近期,NASA衛星Terra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採集了2020年2月23日和4月29日我國和田附近一部分沙漠的圖像,發現4月底和田附近的沙漠較2月份局部出現綠色。有媒體因此稱「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祝從文、馬雙梅介紹說,中國西北地區深處歐亞大陸內陸,南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遠離海洋,長年受下沉氣流主導,為亞洲中緯度地區廣袤的乾旱和半乾旱區,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其中塔克拉瑪幹周邊地區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

1961-2019年(a)氣候態年平均降水量,(b)年降水量變化趨勢,(c)年降水百分率變化趨勢,(d)年平均溫度變化。(b-d)中的實心圓代表通過0.05顯著水平,圖右上角的「+」、「0」和「-」分別表示增加趨勢、無趨勢、減少趨勢,數值代表相應變化佔西北地區總臺站的比例,括號裡的數值表示通過0.05顯著性水平的臺站比例。

西北地區(a)年降水量和(b)年平均溫度異常的時間序列和線性趨勢。

根據中國氣象局1961-2019年觀測結果分析,近60年來,西北大部分地區整體呈現出顯著的溫度變暖、降水量增加(暖溼化)變化趨勢。其中,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36℃/10年,年降水增加速率為7.93毫米/10年。塔克拉瑪幹周邊地區年降水和溫度也表現出顯著增加趨勢,與西北整個區域表現出一致性的變化特徵。

結合蒸發量、溫度等因素,降水增加是否能從質上改變這一區域乾旱的狀況?二者向澎湃新聞表示,雖然塔克拉瑪幹周邊地區的年降水量增加趨勢超過6%/10年,然而,由於該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0毫米左右,即使增加10%,依然處於乾旱氣候,水資源問題依然嚴重。

溫度的增暖將導致潛在蒸發量的增強。因此,近些年表現出的降水量增加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區域乾旱的狀況。

NASA衛星為何會拍到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綠」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微信公眾號「中科院之聲」上解釋稱,衛星監測的區域本來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最主要的河谷綠洲之一。「變綠」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季節變化。春夏時節,高山融雪,河水豐盈,河谷綠洲的大片農田繁茂生長,自然就「變綠」了。

事實上,去年以來,西北地區「變暖變溼」現象一直引發社會關注。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會造成氣候和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對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等帶來重大影響。

祝從文、馬雙梅表示,目前,對於西北地區「暖溼化」現象及其成因、趨勢和影響的不確定因素尚不完全清楚,需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模式預估結果,21世紀西北地區將以更快的速率升溫,極端降水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強。因此,需要防範短時極端降水引發的自然災害風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NASA衛星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2020年4月29日,塔克拉瑪幹沙漠局部NASA衛星顯示,隨著春季到來,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德國國土面積。
  • 塔克拉瑪幹沙漠正在變綠,氣候變暖變溼,新疆的瓜果還會這麼甜嗎
    前天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德國國土面積。其中大約85%由流動沙丘組成,一些沙丘甚至高達200至300米。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下「暴雨」,會讓沙漠變成綠洲嗎?
    塔克拉瑪幹沙漠屬於「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別說下暴雨了,可以說下雨都是困難的事情,根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4毫米或5毫米。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出現暴雨,真能變成綠洲嗎?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次的暴雨在沙漠表面,基本上在幾小時內就能夠完全蒸發掉,因為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這完全是可以很快被吸乾的,所以暴雨或者說特大暴雨對塔克拉瑪幹沙漠來說,真的是「小菜一碟」,簡直進行潤土的能力都沒有,更加別說還能保存下來,完全不可能。
  • 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出現暴雨,它能變成綠洲嗎?
    中國人民用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把毛烏素和庫布齊沙漠變成了綠洲,這兩個面積加起來接近6萬平方公裡,當然和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假如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來一場暴雨,比如三天三夜,有足夠的雨水,沙漠有可能會從此變成綠洲嗎?沙漠下大雨,會有什麼結果?
  • 我國最大沙漠如果出現暴雨,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沙漠的形成從基本上來說就是倆字,乾旱。現在老天爺開眼了,給沙漠下了場大暴雨,沙漠能變綠洲嗎?請問,這種好事哪裡來?暴雨我們先來看看暴雨是什麼概念。那麼塔克拉瑪幹沙漠就不僅需要10場特大暴雨了。這麼來看,想靠大雨將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綠洲是行不通的了。或許再來一次卡尼期洪積事件可以拯救一下吧。塔克拉瑪幹會下暴雨嗎?暫且塔克拉瑪幹沙漠是否能夠達到一年3400mm左右的降水,塔克拉瑪幹沙漠可能下暴雨嗎?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曾經看到這樣的一篇報導《美國衛星拍下中國全景發現異常,地球正在變綠原因竟是因為中國?》,講述了全球極端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實際上是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的的,而美國衛星拍攝到全球的全景圖,讓美國大跌眼鏡。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美國通過前後對比發現全球正在變綠,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綜合對比發現中國地表的植被面積正在逐年增加,這一點在整個亞洲體現最明顯,都在同一個區域,更好對比。
  • 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萬平方公裡,治沙後改變驚人
    我國比較著名的沙漠分別有塔克拉瑪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等等,其中最大的沙漠當屬位於新疆地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動沙漠,人稱「死亡之海」。正是因為我國擁有眾多沙漠,並且一度令幾片沙漠形成握手之勢,對中國境內的可居住地造成毀滅性的印象。
  • 從外部調水綠化塔克拉瑪幹沙漠有可行性嗎?
    說到治沙,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裡,比華北平原3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還要大,假如將塔幹拉瑪幹沙漠完全進行治理,將給我國再造出一個塞上江南,無論是對於緩解人口對於土地需求的壓力,還是緩解糧食供給的壓力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如果實際操作起來有可行性嗎?
  • NASA衛星顯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正在神奇地變綠,網友亮...
    虎撲5月28日訊 近日,NASA衛星顯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正在神奇地變綠。事件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熱議,詳細內容如下:近些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林的成活率與種植速度得到提升,中國在改造沙漠工程上的進度越來越快。
  • 塔克拉瑪幹沙漠養出螃蟹,羅布泊驚現碧波,網民:為什麼不種樹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新疆最具特色的旅遊資源,而塔克拉瑪幹沙漠可謂是我國排名第一的大沙漠,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絕無僅有的美就是因為其自身擁有佔比面積較大的流動沙漠 ,在風的吹拂下,沙丘的形態隨時發生變化。沙漠中那生命力頑強的植物——胡楊,會讓你看到生的希望,由此產生對生命的敬畏,看到它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依舊屹立不倒,你還有什麼勇氣去抱怨生活呢?
  • 如果可以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對我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當然對於沙漠的消失,也是我們期待看到的,畢竟生活在這些區域的人,沙漠沒有改造的時候,每年都會遭受沙塵暴或極端性的風沙襲擊,所以改善之後,這裡的人再也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了,中國也將繼續針對沙漠改造,綠化更多的區域。那塔克拉瑪幹沙漠能夠徹底改變嗎?這個問題我們就來看看。
  • 塔克拉瑪幹沙漠存在多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有哪些秘密?
    如果將沙漠比作人,那麼它的天氣就是人的表情,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表情是神秘莫測的。許多學者認為,塔克拉瑪幹是「乾旱之極」,沒有降水,溼度基本為零。幾千年來,沒有過關於塔克拉瑪幹氣候的正規記錄,而一些「親臨」的人,又因時間、條件所限,所見又十分局部,所傳達的信息自然難以準確,所以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天氣始終是一個謎。
  • ——塔克拉瑪幹沙漠大氣環境觀測試驗站建設走筆
    「塔中站作為我國流動沙漠大氣環境觀測試驗基地,其觀測結果代表了面積達33.76萬平方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及周邊地區因人類活動導致的大氣成分本底濃度及其變化、物理化學特性及輸送狀況,不僅對我國而且對世界流動性沙漠下墊面的大氣成分濃度及變化研究都具有代表性,是研究流動沙漠大氣成分、物質能量相互作用十分理想的天然試驗場,又是研究沙漠天氣氣候變化和大氣邊界層結構特徵的理想基地
  • 鐵路「包圍」塔克拉瑪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不能永遠沒有鐵路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它的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常年乾旱缺水、終年狂風大作、晝夜溫差極大……種種不利因素的疊加,使得這片沙漠人跡罕至,這也是大部分沙漠地帶的共性特徵。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當地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地球上的沙漠形成方式一共有兩種,一種是身居內陸,遠離海洋和大型湖泊,使得流向當地的水汽變少,氣候逐漸乾旱並形成沙漠。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還有一種沙漠形成原因和人類有關,人類濫砍濫發,導致當地水循環被破壞,使得這裡的土地荒漠化。比如:人們會在熱帶雨林放火燒山,然後在燒焦的土地上耕種。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和地質變遷有關係。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種出了紅棗樹
    塔克拉瑪幹沙漠,這個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千百年來,在世人的心中是亙古荒原,萬般神秘。這裡是一望無垠的沙海,沙山連著沙丘,沙灘接著沙壟,這些形如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的沙丘群,宛若攀伏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蓄勢騰飛,變幻莫測。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地處我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之中,由於塔裡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加上四周天山、崑崙山等高山環繞,地形十分封閉,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形成了終年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氣候乾旱,塔裡木盆地內部水源稀少,地表自然帶以荒漠自然帶為主,而塔克拉瑪幹沙漠是這一地區溫帶荒漠的重要組成部分。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怎麼形成的?普通人能進去麼?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第二中國最大的沙漠,它從東到西長有1000多公裡,南北寬400多公裡,面積達到了337600平方千米,相當於三個江蘇省的面積。並且塔克拉瑪幹沙子極厚,平均大概深3.7米,也就是有大概1.81萬億噸的沙子在沙漠中流動。
  • 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心,出現一個巨型湖泊,專家也解釋不了
    無論是非洲的塔哈拉沙漠,還是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沙漠地區的居民獲得的生活條件稀少,可它們依舊完成了人類的終極目標。儘管沙漠地區居民看到一望無垠的黃沙後很頭疼,但沒有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遊客卻覺得沙漠地區很神聖。
  • 塔克拉瑪幹沙漠綠化有可行性嗎?
    近年來,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沙漠化的嚴重性,沙漠綠化也已經成為了一項國家工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的西北部,這裡由於沙漠的影響,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惡劣天氣,那麼是否可以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綠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