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纓談《靖國神社》以及他眼中的中日關係

2021-01-07 網易新聞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外面生活,時間長了,你感覺到各種各樣的跟日本社會認識的歷史問題、社會問題方面的差距,你自然就會有反彈,而這種刺激對我來說感受很深、很直接的一種巨大的刺激是在1997年,在日本舉行了一個南京問題60周年研討會。會上放映了一部紀錄片《南京》,這是原來日本軍拍攝的,在他們進入南京城之後,這部紀錄片講南京的和平戰略,有升國旗的儀式,在拍這個儀式,會場上響起一陣陣地掌聲,這對我是特別大的一種刺激,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當時我不知道身在何處,感覺像被機槍掃射一樣。 當他們看到當年侵略中國場面,還會在那種場面下表達他們的尊嚴、驕傲。[詳細]

我認為要進入它精神實質的一點是我採用的另外一條線索的拍攝,而不是直接發生在今天靖國神社這個舞臺上發生的故事,我通過了一個靖國刀將,在後來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我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靖國神社的神體是一把刀,神體是什麼概念?就是所有靈魂的載體,他們所有的「英靈」是集中在一把刀上的。這種理論本身是非常象徵性的,是一個象徵性的語言,宗教也好、或者是他們的美學體系。 這種象徵性的語言,其實這部電影,我也沿用了靖國神社這一套文法,我是通過這個神體,一把刀,一個靖國刀將,不斷跟在靖國神社這個舞臺上發生的各種現象組合在一起。[詳細]

相關焦點

  • 《靖國神社》導演李纓接受專訪:希望拯救「歷史病人」
    圖片說明:電影《靖國神社》的導演李纓【環球時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劉軍國】《靖國神社》《南京!南京!》《1937南京記憶》,這一系列出自中國導演之手的戰爭題材影片從8月15日起在日本最大視頻網站NICONICO上陸續上線,打破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此類影片設立的隱形屏障,讓日本觀眾有機會了解中國對二戰的記憶究竟如何。
  • 李纓:從日本內部觀察靖國神社
    和日本同事去KTV,同事很自然地唱起日本侵略中國時的軍歌1998年5月23日,靖國神社內外軍國主義囂張,顛倒黑白、為戰犯樹碑立傳的影片《尊嚴》出籠。李纓在電影導演協會國際委員會與《尊嚴》的導演面對面進行論戰,長達3個小時,這份談話記錄,全文發表在日本電影導演協會的刊物上。中國詩人李士非,李纓的父親,去東京看望兒子。
  • 中國導演發現靖國神社隱秘 供奉一把殺人刀(圖)
    將於明年4月12日在日本上映的《靖國神社》裡會揭開這個秘密。  這是一部由44歲的旅日中國導演李纓拍攝的、也是首次以靖國神社為主角的紀錄片,它花費了李纓10年時間,也贏得了日本文部省下屬基金會750萬日元的贊助。不過,12月13日,影片剛進宣傳推廣期不久,就被日本《周刊新潮》貼上「反日」標籤。  而李纓卻說,該片是他給日本的情書,意在「反戰」而非「反日」。
  • 李纓笑稱「膽小」沒去拍AV 觸碰日本影視禁區
    李纓:選擇,常常與骨氣相關  《靖國神社》導演出版《神魂顛倒日本國》 接受本報專訪——  《靖國神社》,世界上第一部以「靖國神社」作為主角的紀錄片,曾被日本右翼視作「反日電影」,但卻創造了日本紀錄片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獲多項國際大獎。
  • 東方時空特別節目《透視靖國神社》
    李纓簡介    李纓,旅日導演。日本電影導演協會唯一的中國人,其多部影片在國際上獲獎。從1993年起,作為導演協會國際委員會的委員,他在日本從事影視創作和國際交流工作。多年來的旅日生活,讓他深深感受到日本國民與中國人民對戰爭歷史認識的巨大差異,為此,他決定要拍攝一部關於日本「戰爭後遺症」的紀錄電影——《靖國神社》。
  • 日媒:安倍考慮中日關係不參拜靖國神社 選擇供奉「真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4月21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上午向開始舉行春季例行大祭的靖國神社供奉了名為「真榊」的供品。供品是以「內閣總理大臣 安倍晉三」的名義供奉的。靖國神社透露了這一消息。在截至23日的春季例行大祭期間,安倍將不參拜靖國神社。
  • 靖國神社中日無法越過的鴻溝,還是日本藉此來證明自己
    自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日本首相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中日外交關係就頻頻陷入危機,要了解這種危機形成的原因,就必須對靖國神社有一個歷時性的認識。1.靖國神社的建立靖國神社最初叫做東京招魂社,於1869年即明治維新後的第二年,在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由日本近代陸軍的創始人大村益次郎主持修建。
  • 唐家璇稱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癥結
    新華社消息國務委員唐家璇12日說,當前中日間歷史問題中最突出的仍然是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這是當前兩國政治關係出現困難、雙方高層互訪中斷的癥結。  唐家璇在會見日本共同社社長山內豐彥時表示,要改善關係,首先不能迴避這一問題。應該儘早妥善處理,尤其是日本領導人應該作出有利於兩國關係大局的政治決斷。
  • 李登輝靖國神社「拜鬼」(圖)
    警方給予「特殊待遇」  7日上午,李登輝在前往靖國神社前召開記者會。他當著記者的面哽咽說,62年前與哥哥一別,竟是死別,死後也沒見到遺骸,他只是想向哥哥表達他的「最高敬意」。  上午10時,李登輝抵達靖國神社,停留約30分鐘後離去,並未向在場記者發表談話。
  • 你不知道的靖國神社:哪些日本首相參拜過
    絕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廟」    拍攝《靖國神社》電影的中國導演李纓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形容:「靖國神社既是日本天皇的戰爭祭壇,又是日本一個表情最為複雜的舞臺。它是日本'大和魂'的精神堡壘,戰爭與和平,生與死,殖民主義與愛國主義,名譽與羞恥,宗教與政治,右翼與左翼,不斷在這個舞臺上交鋒吶喊。」
  • 新媒:「靖國神社症」令東協在中日間選邊站
    日本執意轉向修正主義——其首相前往連日本天皇都拒絕參拜的的靖國神社便是例子——可以說是給亞洲地緣政治投下了一個「亞洲靖國神社症候群」陰影。更重要的是,這讓區域最大的三大經濟體中國、日本與韓國不能為區域的利益緊密合作。一些向來同日本維持良好關係的朋友,如東協成員國與聯合國的批評已經讓日本人感到意外;美國政府發表的「失望」聲明更是震驚了東京。
  •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去世,他引發了靖國神社問題卻自認是親華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日關係歷史上,中曾根康弘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他任職首相期間內,中日關係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兩國政府、學術和民間交流都達到了高峰,中曾根本人與中國領導人也保持著密切的私交。中曾根在日本國內也以「親華派」自居。但與之相矛盾的是,中曾根任期內也製造了日後中日一直未能解決的靖國神社問題。
  • 侵華日軍之孫在靖國神社叫囂:中日開戰我就上戰場
    今年的8·15是日本戰敗72周年的日子,又有大批日本政客及民眾前往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向矢口否認侵略歷史、顛倒黑白的右翼勢力「膜拜」。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今天(15日)前往靖國神社,探訪日本人對這個他們一直不願承認的「戰敗日」是如何認識。
  • 日本甲級戰犯之孫建議改造靖國神社 接納中國人
    東鄉在報告中建議,「在中日關係出現暖流的時機裡,改革(或者改造)靖國神社,使之成為純粹祈禱的宗教場所,成為不僅是日本人,就連中國人和韓國人也能夠去的地方」。東鄉多次公開表示「無論誰做日本首相,都應該宣布不會參拜靖國神社,因為參拜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日本和中國及其他亞洲鄰國的關係。」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東鄉和彥先生的倡議和他對中日關係以及中日間歷史問題的看法,新民網記者專訪了東鄉和彥。
  • 菅義偉獻祭靖國神社惹爭議,卻說中日關係至關重要
    當地時間10月17日,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高調的獻祭了日本靖國神社,並為其獻上祭品。據了解,這是菅義偉在日本政府任職接近八年以來,第一次獻祭,而且還是擔任首相職位以後。眾所周知,日本靖國神社所安放的靈位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死亡的士兵,而當時日本的行為可謂是給亞洲數多國家帶了來巨大的災難。最終這些戰犯得到了國際的公開審判,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而如今,菅義偉的祭拜行為則是表明了在菅義偉本人的心中,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日本所犯下的罪行,對於亞洲的部分國家還是心存敵意。
  • 日本兩內閣成員靖國神社「拜鬼」
    日本野田佳彥內閣兩名成員15日分別以個人身份參拜了供奉著14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這是民主黨2009年上臺執政以來,內閣成員首次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5日表示,中方希望日方切實信守願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的承諾,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日關係的大局。
  • 靖國神社為何如此敏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表示:「安倍自己關閉了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中國人民不歡迎他,中國領導人不可能同這樣的日本領導人對話。」那麼,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為何會引起如此強烈反彈?答:靖國神社位於日本首都東京都千代田區,佔地十幾萬平方米,前身是建於1869年的東京招魂社,最初是為了紀念在18681869年的日本內戰戊辰戰爭中,為恢復明治天皇權力而戰死的武士。
  • 如果中日釣魚島開戰,靖國神社是不是要「招新」?
    靖國神社並沒有否認。【編者按】如果中日因釣魚島開戰,日本自衛隊有人戰死,他們的牌位能不能進靖國神社供奉?近日,日本《朝日新聞》旗下雜誌《朝日時代》記者渡邊豪,向靖國神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他得到的回應是「沒有否認」。
  • 日本靖國神社是個什麼玩意?
    近年來,由於日本政要一再參拜著靖國神社,使得中日、韓日關係的發展進的人了停的階段,同時,根據中國民意調查顯示,靖國神社也是中日關係中最大的障礙,因此靖國神社的動向也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問題。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中心的皇宮近的一座神社。
  • 靖國神社今昔
    他在小泉參拜的第二天,就來到北京,希望告訴中國知識界他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認識。    「我作為日本國民,感到羞恥,而且難以忍受這種羞恥感。」他說。語氣平緩,但堅定。    8月15日早晨,小泉和他的車隊抵達靖國神社時,路面上擠滿各大媒體的記者,上空有直升機在盤旋,這場參拜隨電視信號傳遍世界。當天,有25萬日本人到靖國神社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