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園」遍地開花,廣州一園一景

2020-12-12 大洋網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是範圍相對較小的綠地開放空間,散落在城市之中。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不僅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更是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廣州:一園一景

設計特色花卉,園園景不同;搭配時令花卉,時時有花賞

廣州作為花城,氣候優勢讓這裡的口袋公園在植物選擇及搭配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從東湖路公交車站下車,永勝上沙口袋公園映入眼帘。公園四面均有入口,景牆鏤空有致。這裡人流量大,建築也多,頗具設計感的袖珍公園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也為優化公園綠地空間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向民眾傳遞美,植物很重要。幾棵小葉欖仁樹在永勝上沙口袋公園中間挺直生長,枝丫自然分層輪生於主幹四周,層層分明,向四周伸展。旁邊幾株美麗異木棉,樹冠成傘狀,姿態舒展優雅,架起一片陰涼。

形似九曲橋的長條坐凳擺放在廊道邊上,旁邊的花池以白色的卵石打底,營造「湖上架橋」意境。「湖」周圍,銀邊山菅蘭的銀邊、花葉良姜葉面上的金黃色縱斑紋塑形,常年色澤豔麗的亮葉朱蕉以及點綴其中的天堂鳥花上色,加上若有似無飄來的桂花香,令人視覺、嗅覺雙滿足,心曠神怡。

目前,廣州市越秀區已基本建設完成口袋公園33個,已完成面積約2萬平方米。每個口袋公園都根據區域生態環境特點,精心設計了一種特色花卉和若干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

永勝上沙口袋公園的特色花卉是天堂鳥,花蕊呈天藍色,花萼是橙黃色,包片是鑲有紫色花邊的藍綠色,綻開在綠葉中,花形似仙鶴獨立,又似鳥兒展翅。法政路口袋公園的特色花卉凌霄、農林東口袋公園特色花卉碧桃也常吸引行人駐足。

規劃設計人員在組合植物時,不僅豐富種類的選擇,還注意時節的搭配。春夏開花的鳳凰木、鳶尾;夏季開花的紫薇樹;秋冬季開花的美麗異木棉、三角梅等的搭配,保證民眾能夠時時有花看,步步景不同。

濟南:曲徑通幽

老舊小區空間有限,難以單獨開闢綠地,通過拆違拆臨,如今還綠於民

上午10點多,山東濟南樂憩園裡,小朋友們正玩得起勁兒,一旁帶孫子的爺爺忙前忙後地照顧孩子,雖然還都戴著口罩,但能在家門口的小公園出來透口氣,大家都很開心。

樂憩園是濟南市市中區一處口袋公園,位於道路交叉口,建成半年多來,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色彩布置明豔亮麗,地面有荷花彩繪引路,曲徑通幽,迴廊影綽,成了市中區口袋公園的標配。若不是工作人員介紹,很難想像,違章建築曾讓周圍百姓苦不堪言。

2017年,濟南市全力開展拆違拆臨工作,考慮到拆違地塊周邊環境、群眾生活訴求等因素,市中區在全市率先提出了集綠化、美化、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口袋公園」理念。

「違建臨建多在老舊小區,而往往這些地方空間已經飽和,很難單闢綠地,老百姓公共活動的空間非常有限。結合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拆出來的空間恰恰可以彌補這種不足,還綠於民,滿足大家對環境、公共服務的需求,實現人在綠中停、綠中行。」濟南市市中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說。

「拆違拆臨的地塊分布很散,形狀也不規則,大小不一,更多分布在小區、彎道、路邊等地,這恰恰與口袋公園的特點相契合,還可以改善居住環境。」濟南市市中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葛濤說。

市中區的口袋公園也不斷升級。每一個公園都有特定主題,將濟南傳統元素融入其中,荷花、泉水、祥雲等元素豐富多彩;在植被選擇上,實現了樹木四季常青、花卉三季飄香、收穫兩季有果。

經過3年整治改造,口袋公園在濟南遍地開花,僅市中區就建設口袋公園197處,面積達19.76萬平方米,其中34處為去年建設。


北京:留白增綠

植株多樣更生態,多樣空間用起來,城中心也有小森林

2019年,北京市東城區新建成17處口袋公園,面向市民免費開放。香河園口袋公園就是其中之一。步入其中,步道蜿蜒,銀杏、白蠟、國槐、銀紅槭等樹木遍植,春暖花開時,綠蔭籠罩整個園子。

東城區新增的口袋公園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由綠化帶徵地改建而成的,如香河園口袋公園,面積達9450平方米。「我們剛接手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工地,有幾處廢棄的房屋。」東城區園林綠化局規劃發展科相關負責人張志鵬程介紹。

第二種是拆違後利用騰退空間改建成的。如同仁醫院口袋公園,位於崇文門路口東北角,原為拆違騰退綠地及臨時停車場。整個場地新增綠地種植池,增植大喬木,抬高植物群落,起伏有度,並結合花池擋牆設計木座椅,增加景觀趣味性。

第三種類型的口袋公園是在現有綠地基礎上改造提升而成的。天壇東門口袋公園位於居民樓北側,東西向呈長條形,總長220米,面積約為1409平方米。設計師根據地塊形狀,以小尺度停留區域為點,以流線型的透水鋪裝為線,以小喬木、灌木、地被花卉等植物造景為面,形成獨具藝術特色的綠地空間。

「近年來,我們持續加大規劃建綠和留白增綠,拓展城市生態空間,讓百姓身邊的綠色多起來、美起來、活起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大偉介紹。

「留白」旨在為城市未來發展留出空間,「增綠」則是擴大綠色空間。2019年,北京市對面積較小的區域規劃建設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方便市民出門見綠;對面積稍大且具備條件的地塊,按照近自然、原生態、多物種、多功能的理念建設城市森林。經過努力,181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2處城市公園、33處城市森林相繼建成,更多高水平的綠化產品出現在了市民身邊。

北京市園林綠化突出城市森林理念,科學配置植物種類,增加食源、蜜源植物數量,為鳥兒和昆蟲提供食源和棲息環境,讓公園告別「有林無鳥」,成為小動物與人共棲共享的綠色家園。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高到83%,越來越多的市民可以開窗見綠,出門進園。今年,北京市將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大力補綠增綠,推進「留白增綠」建設1.3萬畝,新建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0處、城市休閒公園41處、城市森林13處,使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高到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5平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

相關焦點

  • 口袋公園 推窗觀景
    樂憩園是濟南市市中區一處口袋公園,位於道路交叉口,建成半年多來,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色彩布置明豔亮麗,地面有荷花彩繪引路,曲徑通幽,迴廊影綽,成了市中區口袋公園的標配。若不是工作人員介紹,很難想像,違章建築曾讓周圍百姓苦不堪言。
  • 全面提升公園質量 廣州年底將建成88個口袋公園
    全面提升公園質量 廣州年底將建成88個口袋公園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王彤  2020-10-22 記者獲悉,廣州將繼續在全市公園內新增體育場所和設施
  • 品質東莞建設巡禮⑦丨小景扮靚城市 公園遍地開花
    荒蕪田地成為滿目金黃的稻田公園、閒置地改造成街心公園、髒亂之處改造為街頭小景……遍地開花的公園和小景,演繹和詮釋著東莞動人、詩意的城市之美。近年來,東莞32個鎮街通過田間窩棚整治、泥磚房和髒亂地微改造、彩色林建設、「增光添彩」行動等舉措,以邊角之景帶動村容村貌提升,用「繡花功夫」點綴美麗鄉村畫卷,打造出眾多美麗的主題公園和街頭小景,如茶山鎮的60個公園和小景,黃江鎮的50多個公園、東坑鎮的30多個街頭小景等,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讓市民能夠「開門見綠、推窗見景、出門進園」,極大地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廣州:口袋公園裡處處有講究 種什麼花都要精心設計
    而《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中則描繪了廣州2035年的城市建設圖景,其中,綠地建設將是影響廣州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民生工程。這些被稱為「口袋公園」的小公園長什麼樣兒?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公園雖小講究不少,它們凸顯「小而美」「小而精」,不同的公園有不同的特色,選址、功能均有奧妙,甚至公園裡種什麼花,都經過了精心設計。
  • 口袋公園 推窗觀景(假日觀察·關注城市公園)
    圖①:廣州市法政路口袋公園。 本報記者 姜曉丹攝 圖②:北京市常樂坊城市森林。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圖③:濟南市舜聖口袋公園。 王 鋒攝 編者按: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是範圍相對較小的綠地開放空間,散落在城市之中。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不僅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更是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 泗陽:從「一園獨秀」到「公園擁城」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顏值擔當」。它在繁華與自然中凝聚出城市的氣質,更詮釋著人們對於自然棲居的嚮往。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泗陽從曾經的「一園獨秀」到現在的「公園擁城」,公園承載了一代代人的美好回憶,也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和繁榮。
  • 走,到「口袋公園」逛一逛
    今明兩年,白雲區對4個重點片區、26條主幹道、31個重要綠化節點及精細養護的11條接管道路等進行綠化提升,打造高品質的舒適城市綠化空間,美化了市民的生活環境。「口袋公園」扮靚城市在黃石東路「口袋公園」內,一條彩色的小路蜿蜒穿行,宮粉紫荊、小葉欖仁、黃花風鈴木、雞蛋花、紫薇等花木相映成趣,雕塑、彩凳等便民設施點綴其間。
  • 口袋公園
    白話廣州  前兩日路過東湖路。喺東山湖公園對出個路口度,霎時覺得綠意盎然。「咦,『永勝上沙』幾時多咗個公園嘅?」睇真啲,原來入邊不過少少格仔圍牆,兩條石米路徑,入邊地下有塊石碑,刻住東湖新村的興建歷史,介紹呢個全國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嘅威水史。行攰咗就系度坐下、唞下,不知幾舒服。收尾忽然先至醒起,呢個就系口袋公園。
  • @黃埔街坊,家門口這些口袋公園你注意到沒?
    大洋網訊 獨具嶺南特色的亭子、造型優美的拱門,錯落有致的景石,四季盛開的花喬灌木,溫馨雅致的庭院燈......今年以來,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黃埔區39座公園進行微改造基礎上,積極探索口袋公園建設,把建設口袋公園作為優化城市綠地布局、拓展綠色公共空間、推進城市綠地共享的抓手,建設了一批巧、多、密、美的口袋公園,成為黃埔街景一道亮麗風景線
  • @廣州黃埔街坊:你注意到家門口的這些口袋公園了嗎
    獨具嶺南特色的亭子、造型優美的拱門,錯落有致的景石,四季盛開的花喬灌木,溫馨雅致的庭院燈......今年以來,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黃埔區39座公園進行微改造基礎上,積極探索口袋公園建設,把建設口袋公園作為優化城市綠地布局、拓展綠色公共空間、推進城市綠地共享的抓手,建設了一批巧、多、密、美的口袋公園,成為黃埔街景一道亮麗風景線。
  • 成吉思汗公園:一步一景美如畫
    曾經這裡是寸草不生、砂坑遍地的採砂場,如今已成為花團錦簇、綠樹成蔭、一步一景的生態公園。因為這裡有一處消暑納涼的大峽谷,而被老百姓稱為峽谷公園,這裡就是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園。  成吉思汗公園位於呼和浩特新城區東北方向,橫跨成吉思汗大街,北臨北二環路,南接阿爾泰遊樂園。2008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責成市園林管理局將這片城市廢棄地進行景觀治理,籌備建設成吉思汗公園。設計者緊扣主題,以成吉思汗生平事跡及草原文化為中心,加入園林技藝,與相鄰的成吉思汗大街的文化風格相互輝映,使「街園」自成一體,又相得益彰,成為首府北端極具蒙元文化元素的文化長廊、風景勝地。
  • 活化城市空間,扮靚品質江門 口袋公園「裝滿」居民歡聲笑語
    在豐樂口袋公園內,正在散步的市民楊小姐感慨道,身處繁忙的都市,走出家門就有這樣一處安靜休閒的公園,滿目皆綠,對緩解工作壓力,放鬆身心很有幫助。口袋公園又稱袖珍公園,具有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性分布的特點。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口密度不斷增長,作為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的功能延伸,口袋公園成為江門「公園城市」建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優化城市空間格局、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抓手。
  • 扮靚城市「微空間」 新城新增5處口袋公園
    隨著新城千島路改造完成,位於該路段上的「千島小徑」口袋公園成為新城人的後花園。記者從市城投集團獲悉,今年,新城深耕城市品質提升,新增5處口袋公園,進一步扮靚了城市「微空間」。「千島小徑」口袋公園,作為千島路景觀帶提升的「重頭戲」,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極具品質。「考慮到綠化的整體性,施工方並未大刀闊斧進行改造,而是在千島路另闢蹊徑,在原有的綠化帶上開闢出一條近500米長的園路,道路兩側保留了原先的水杉、黃山欒樹等樹種,在林蔭樹下栽種麥冬和石蒜,在路口節點新增低矮灌木叢,可謂是一步一景,賞心悅目。」
  • 廣州這一口袋公園,市區內的一點綠,古風詩意好去處
    藏在廣州城裡的公園不少,我也去過很多,天氣逐漸變得炎熱,等空閒的時候到公園裡走走逛逛,躲在綠植樹蔭下乘涼也是一件非常舒適的事情。我就是一個喜歡在長時間工作後到公園裡放鬆一下的人,看看綠色的植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久而久之不斷發掘新的公園成了我的樂趣,尤其是那種口袋公園。
  • 美,家門口的公園長這樣!越秀今年將建30個口袋公園
    口袋公園兼具便民休閒、歷史傳承、夜景照明、海綿城市、特色花園等五大要素,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閒置地等小區域「見縫插綠」。記者近日走訪盤點了盤福路、迎賓館、大新路、越華路、孚通街、建設大馬路等幾個口袋公園的亮點。
  • 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今年又增50個,有你家門口的嗎?
    東城區體育館路西口袋公園。胡鐵湘攝 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大部分是利用城市拆遷騰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建設。 西直門內大街241號口袋公園,方非攝 西直門內大街241號,一處簡約雅致的口袋公園於今年夏天落成開放。
  • 越秀區新增30個口袋公園 改造面積約2萬平方米
    大新路口袋公園  為拓展城市生態空間,改進城市基礎設施條件,今年,越秀區總結口袋公園試點建設經驗,進一步優化功能定位,推廣兼具便民休閒、歷史傳承、夜景照明、海綿城市、特色花園等五大要素的口袋公園越秀建設模式
  • 推窗可見,家門口的文化「微景觀」——石家莊市建設城市「口袋公園...
    住在石家莊金正締景城小區的張寧說,離家門口10分鐘就有這麼有趣的遊園,別說放學的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也捨不得走。越來越多的石家莊市民,也有和張寧一樣的感受。近年來,石家莊市不遺餘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還綠於民。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已建成212個「口袋公園」。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著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成為群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 昆明建「口袋公園」拓展綠色內涵
    去年我市街頭巷尾出現了一批「口袋公園」,它們見縫插綠,不僅環境優美,還融入了文化味和實用性,提高了市民的綠色生活品質。記者從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昆明主城共有社區小遊園143個,今年主城區計劃完成會展小遊園等13個公園綠地的綠化提升改造,其中大部分還將是這樣的「口袋公園」。
  • 我市積極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
    近年來,我市把建設口袋公園作為提升城市環境、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通過「拆違建綠」、「整治增綠」、「見縫插綠」等措施,在中心城區新建了楊村遊園、綠源遊園、匯景公園、聯盟遊園、廉政主題公園等一批具有休憩交往功能的城市口袋公園,完善了無障礙設施,提升了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