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蛇屬的5種蛇類被稱之為「飛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中國南部、印度和斯裡蘭卡。它們的身長可達到4英尺(約合1.2米),其中飛行能力最強的當屬學名「Chrysopelea paradisi」的天堂樹蛇,身長3英尺(約合90釐米),滑翔距離可達到100米。
飛蛇能夠讓身體呈扁平狀,好似飛盤一般。與飛盤一樣,它們能夠在身體下方形成一個高氣壓區,提高升力,進而延長滑翔距離。偶爾,它們還會在飛行中扭動身體,用以改變飛行方向。
蜘蛛並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飛行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無法在空中進行長距離移動。世界各地的很多蜘蛛種群都具有這種能力。蜘蛛的這種飛行被稱之為「飛航」,利用蛛絲隨風飄蕩。通過飛航,蜘蛛可以快速前往高處或者進行遠距離移動。
科學家發現的飛航蜘蛛大多數都比較年輕,體型也很小。最後一幅照片展示的是成年錢蜘蛛,能夠利用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快速移動。
包括太平洋飛魷魚和赤魷在內的一些魷魚種群都能在空中飛行——獨自或者成群飛行——飛行距離最長可達到30米。一些飛魷魚甚至還會在過往船隻上降落。當然,這種降落並不是有意為之。
科學家認為這種魷魚飛入空中的原因與飛魚相同,都是一種讓不會飛行的海洋捕食者意想不到的逃跑方式,避免淪為它們的盤中餐。飛魷魚會在飛行過程中利用體管噴水。這是一種天然的噴流推進方式。此外,它們還能在半空中調整套膜鰭,用以控制飛行方向。
東半球的Rhacophoridae和西半球的Hylidae這兩種樹蛙種群都能通過調整身體的形態在空中滑翔。這種樹棲青蛙的腳趾之間長有大而薄的膜,能夠起到機翼的作用。藉助於這種蹼翼以及相對扁平的身體,飛行蛙能夠進行短距離滑翔,飛向距離自己最近的樹。
最後一幅照片展示了學名「Polypedates dennysi」的中國滑翔樹蛙,是飛行蛙中的佼佼者,能夠在滑翔過程中調整飛行軌跡。這種兩棲動物在空中滑翔能力,陸上跳躍能力以及水中遊泳能力之間實現了一種完美平衡,讓人不禁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力。
飛魚既不是一場進化事故的產物,也不是一個單一的種群。這個家族實際上共有50多個成員,所有成員都屬於Exocoetidae族。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飛魚的胸鰭越來越長,不斷提高它們的飛行能力,讓天空成為它們的又一條逃生路線。
絕大多數飛魚種群只利用一對胸鰭在空中滑翔,滑翔時間最長可達到45秒,距離在30到50米之間。還有一些種群也會利用尾翼。不管能否提高它們的滑翔能力,使用尾翼都讓它們的飛行姿態顯得更加怪異。
飛蜥家族共有28個成員,分布在東南亞、印度次大陸和斯裡蘭卡的森林。它們更多地是滑翔者,而不是飛行者。在準備滑翔時,它們會展開側肋的膜翼。
這種技術的效率令人感到吃驚,能夠飛行60米,高度損失只有大約10米。一些壁虎種群也能進行短距離滑翔。它們的頭部、兩側、腿部以及腳部的皮膚進化出類似鰭的組織,展開後起到機翼的作用。
飛鼠家族共有44個成員,幾乎分布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與蝙蝠一樣,飛鼠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飛行者。它們能夠調整腕部到踝部的膜翼繃緊度以形成升力,進而上演精確度驚人的空中滑翔。第二幅照片展示的藍眼紅白鼯鼠,原產自中國大陸和臺灣,是體型最大的飛鼠。
最後一幅照片展示的是暱稱「洛奇」的飛鼠,雖然飛行能力無法與動畫片中的同名飛鼠相提並論,但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它們是一種可愛的寵物,但餵養起來帶有一定挑戰性。這種飛鼠的膽子很大,會在室內飛來飛去,把家裡搞得一團糟。(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