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這一趟甘南之行,大半是自然生態景色,小半是人文佛教寺廟,十二天的行程,天氣預報多日在雨中。
從花湖行進到九曲黃河的路上,陰雲始終相伴。
下午4點,烏雲族擁我登上了黃河九曲第一灣的觀光自動扶梯,上到第四節,雨點便打在電梯棚頂,雨聲掩蓋了電梯的運行聲。
這條電梯由14臺連接,接成總長538米,垂直高度158米,每小時可以運送6000人,身邊陪我同一節電梯不足6人。
風雨中搭乘世界第一座高海拔的觀光自動扶梯、同時也被譽為&34;,這有別於大都市的高樓大夏電梯。隨著觀光扶梯徐徐上升,雨點漸漸加密。
我跨上電梯終點的最高觀景樓,迎風的一側,眼睛都睜不開,只好在背風的另一側草草拍攝。
一周前朋友在晴天下拍攝的黃河九曲第一灣,盡收全景,這是吸引我前赴後繼步履的動能。相片中遠水連山,山丘連雲,雲飄天際,這是黃河第一灣獨有的美豔。
山頂上的狂風暴雨,讓大部分遊人和團友畏縮在這個最高的觀景樓臺。他們深知眼下這種風雨,雨傘只擋頭部,雨衣只遮半身,冒雨觀景,無疑是挑戰高原的溼身寒冷。但縮在這觀景樓臺,是無法觀看九曲黃河,他們放棄了&34;風雨交加中的黃河第一灣。
寥寥的勇敢者猶豫地步出露天觀景臺,進退維谷。
沒有雨衣、不帶雨傘的我義無反顧,冒著大雨,沿著木棧道向九曲黃河的最佳觀賞臺邁進。
沒走幾步,雨越來越大,眼越來越小。
走到最佳位置的第二級觀景臺,放眼四周,只剩獨自的我,在冒雨拍攝,頂風錄像。
在橫風橫雨中張眼,望見遠處隱隱約約的河道。
雨打九曲,只剩三曲,風吹十八灣,餘下六灣。
到了下坡處,遇一位同道遊人,他穿著雨衣,膝蓋以下滲著水。我全身衣衫溼透,只有單反放在懷裡保護,相機才免被&34;。相互心照不宣,互相幫忙拍攝,記下貼身的留影,華為手機真可以抗風雨拍攝。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鎮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她是黃河四川唯一的一段。
立足遠眺,即使是風雨阻擋了視線,看不清黃白二河爭流,但黃河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飛天飄帶和哈達,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
九曲是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34;為&34;. 俗語說:&34;。
如果說壺口瀑布是黃河最波瀾壯闊的史詩,那么九曲第一灣無疑是秀美祥和的序曲,此時我渾身融入風雨黃河的交響樂,在遼闊原野間,在蒼穹環照下,在風雨包圍中,雨水洗滌了高原的純淨,風力蓄起史詩的力量。
我抵禦溼冷風寒,昂首獨步,悄然而行,這也是另一種旅途體驗。